?
·學術動態(tài)·
宮永寬教授研究組在仿細胞膜涂層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6月5日出版的《科技日報》在其報眼位置“最新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欄目刊發(fā)了《“隱形生物導彈”有望消除化療副作用》一文,文章對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宮永寬教授研究組在仿細胞膜涂層技術研究取得的進展進行了詳細報道。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科教網、中國科技網、今日科學、中國科學院科技動態(tài)欄目等20余家網絡媒體進行了轉載報道。
宮永寬教授課題組從事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的設計合成及其對生物材料表面的改性技術研究。經歷了12年的不懈努力和堅持,將細胞外層膜中發(fā)揮生物相容性作用的磷酰膽堿基團,以及能與材料表面發(fā)生粘附固定作用的功能基團組合集成在聚合物的不同側鏈末端,建立了使用簡便、普適性強、生物相容性優(yōu)異的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完成的“仿細胞膜結構聚合物表面改性技術及應用”研究成果,通過了陜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評審專家組認為,在構建仿細胞膜結構涂層技術及改性人工肺主要性能指標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成果通過簡便的表面涂覆方法,可在幾乎所有材料表面構建穩(wěn)定的仿細胞膜結構涂層,顯著降低材料表面凝血及血栓形成,抑制排異反應,對生物醫(yī)用材料及醫(yī)療器械相關產品的升級換代提供技術保障。仿細胞膜聚合物表面改性技術應用于靶向性藥物的納米載體制備,可以使仿細胞膜結構涂層改性的靶向性納米顆粒能像紅細胞一樣逃避體內防御系統的識別與清除,在血液中有充足的循環(huán)時間多次到達病灶部位,靶向結合并釋放藥物。這種在體內具有隱形功能的靶向性藥物納米載體,簡稱為“隱形生物導彈”,可望從根本上解決癌癥化療等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難題,挽救億萬患者生命。
(薛 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