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
干紅棗50公斤,綿白糖30公斤,檸檬酸100克。
操作要點(diǎn):
1.挑選個(gè)大核小肉厚皮薄的乳白期棗,按大、中、小分選3個(gè)等級分別進(jìn)行加工。
2.將直徑6~8毫米的鐵管一端磨鋒利,從棗的一端扎進(jìn)去,拔出時(shí)將棗核帶出。連續(xù)操作,棗核則從鐵管的另一端不斷被頂出。
3.將去核的棗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shí),直至皺紋全部膨脹。
4.將25公斤水入鍋燒開,加入17.5公斤綿白糖,再燒開后,將棗倒入,保持開鍋40分鐘。再加12.5公斤綿白糖及檸檬酸,開鍋后煮20分鐘。
5.將煮好的棗及糖液倒入大缸,浸泡48小時(shí)。
6.將棗撈出,攤在席上厚3~4厘米,晾12小時(shí)。
7.把棗送入50℃的烘干室內(nèi)。在30分鐘內(nèi)把室溫逐漸增高到80℃,并保持 28~30小時(shí)。待棗皮產(chǎn)生均勻的皺紋,手握棗有“頂手”的感覺時(shí),移出烘干室。或?qū)⒔莺玫臈棑瞥龊髷傇谙?,?~4厘米。白天暴曬,晚上收起,以免沾上露水或被雨淋。曬10~15天,將棗包裝,即為成品。
8.儲存時(shí)要防潮,防風(fēng)。
成品特點(diǎn):棗色澤紅潤,柔韌香甜。
(河北 李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