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實驗幼兒園 黃多芬
優(yōu)化表演素材的“加減法”策略*
泉州市實驗幼兒園 黃多芬
在踐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過程中,珍視游戲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得經驗,是教師應秉持的教育觀。表演游戲是幼兒自娛自樂的活動,并且富含創(chuàng)造性,是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課程建設的一部分。表演游戲的主題和內容主要來源于文學作品或幼兒根據自己的經歷或想象進行創(chuàng)編的故事。教師以表演游戲為載體,探索“改教為學”,轉變觀念,構建新型師幼關系,順應幼兒的需要,尋找適宜的表演素材并進行優(yōu)化,綜合看、聽、學、作、演等手段豐富幼兒的表演經驗,支持幼兒自主游戲,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研究,為了幫助幼兒提高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不斷轉變視角,拓寬素材、題材類型,并挖掘出不同類型的題材。
1.以“寬泛閱讀”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在大量的閱讀中豐富的動物、人物形象走進了幼兒的心靈深處,在漫長而又精妙的理解和內化的過程中沉淀。不同的圖書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文化視角、風格各異的畫面、個性化的語言風格,這些都能讓幼兒受到不同的浸染和牽引。大量的、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能給幼兒以文化的啟蒙和積累。各種詼諧幽默的童話故事,讓幼兒感受敘事方式的多樣性、故事情節(jié)的豐富想象力和語言的趣味性。畫面豐滿的繪本故事,能讓幼兒體會想象的樂趣,幼兒可以去觀察、猜測、想象和增添對白。以繪本故事《大灰狼娶親》為例,故事以“大灰狼猜想蓋頭下的新娘是誰”為主要線索,在一頁一頁的圖畫中,新娘逐漸露出了手、尾巴、牙齒——原來也是一只大灰狼。這樣的情節(jié)牽動、吸引著幼兒的心,而大灰狼和新娘的對話并沒有在文字中體現(xiàn)出來,給幼兒留下了想象和表達的空間。情節(jié)凝練的寓言故事,能提高幼兒口語表達并拓展幼兒的表演空間,作為創(chuàng)造性表演的素材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以經典寓言《盲人摸象》為例,幼兒從開始時模仿盲人的動作到自主增添對話(用已有語言經驗描繪大象各部分的外形,如象牙像胡蘿卜、香蕉,后背像山、床,腳趾像小石子,耳朵像書、簸箕等),充分體會到了語言創(chuàng)編的快樂。
一個個故事以“隨風潛入夜”的姿態(tài)“潤物細無聲”地根植在幼兒的心里后,也許它們會在某個時間碰撞成精彩的表演。
2.以“影像題材”豐富表演經驗
現(xiàn)代媒體的廣泛使用、網絡時代的快捷和便利,為教師提供了許多可供幼兒欣賞的影像資源。動畫片、兒童劇等具象生動、角色鮮明、情節(jié)簡短,能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啟迪其創(chuàng)造的靈感。幼兒期是具體形象思維期,模仿是很好的學習方式。觀摩和欣賞動畫片后,幼兒往往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如果配上相應形象的道具或背景,幼兒就會模仿表演,或從模仿中結合自己的理解,再現(xiàn)角色的語言、動作、情緒,以自己的方式演繹故事。如適宜小班幼兒的動畫片《小螞蟻和蟈蟈》,畫面優(yōu)美,對話簡短生動。幼兒邊看就邊模仿小螞蟻,把小書包當糧食扛起來,并忙碌地來回搬運,互相商量、模仿、練習著。這時,教師適時提供與動畫片里相似的夏天和冬天的背景噴繪板,幼兒的表演游戲就順利地開展起來了。表演幾次后,動畫片中的情節(jié)在幼兒的潛意識里產生重復的影響,幼兒自己編制的情節(jié)也被加入,如創(chuàng)造性地布置起蟻穴、堆放糧食等。
3.以“混齡表演”借鑒表演經驗
同伴間的模仿是幼兒獲得經驗的最直接的渠道。大班幼兒已經積累了不少經典劇目的表演經驗,每當組織他們到中小班進行表演的時候,臺下的小觀眾總會很興奮。中小班幼兒在跟隨的表演中,很快就能模仿劇中角色的語言、動作并能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如大班幼兒在“小舞臺”上表演由動畫片啟發(fā)并生成的《長尾巴的兔子》,其情節(jié)跌宕起伏:小兔長腿短尾巴,特長是跑步,靈活又機警??墒撬墒?、猴子、小熊卻嘲笑小兔短尾巴長得難看,于是小兔想辦法打扮,用彩色氣球扎成長尾巴,把耳朵打結成短耳朵,在森林里面炫耀自己,大家很驚奇。狡猾的狐貍看小兔長著一條又大又笨的尾巴,就想抓小兔吃。大尾巴妨礙小兔逃跑,小兔差點被狐貍抓住。在緊急關頭,小兔扔掉假尾巴,快速地逃跑。大班幼兒模仿動畫片里的小兔的幾種情緒,用各種表情、動作、神態(tài)的變化生動地表演角色,將小兔驕傲、難過、得意、害怕、緊張的心理變化表現(xiàn)出來。中小班幼兒在觀看大班幼兒表演時,興致高漲,不僅目不轉睛地觀看,更是急不可待地學著小兔的口氣喊“救命”。觀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積累表演經驗的過程。表演結束時,臺上的哥哥姐姐邀請臺下的弟弟妹妹一起參與表演,體驗劇本角色。每次大班的“小舞臺”剛結束,中小班的同名表演游戲就會拉開序幕。中小班幼兒忙著收集材料,制作道具,布置場景,模仿分配角色,將觀看得來的表演經驗運用到游戲中。
1.“精減”語言難度,適合幼兒表達
語言的適當刪減與改編是幼兒進行表演游戲的基礎。表演過程中文學作品中的敘事性語言、書面性語言、旁白等需要轉化成口頭語言進行表達。根據幼兒語言水平,減掉語言上的難度,是一項要求精準的工作,可為幼兒的游戲表演打通的第一條通道,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游戲主體的理念。如繪本《11只小貓做苦工》,一些較長的句子如“我們決不能認輸,我們可是很厲害的11只小貓呢!打起精神來呀!”等,幼兒聽、讀這樣的句子沒有問題,可是要求幼兒在游戲中復述出來就比較困難了,應當改編成適于幼兒記憶的短句。幼兒幾經排練對話,討論出“我們是怎樣的小貓?我們是勇敢的小貓,我們是聰明的小貓,我們是厲害的小貓”這樣的押韻短句。這種自編的朗朗上口的語言讓幼兒更易記憶了,在表演中幼兒也更能說、更敢說、更會說了。
2.“刪減”角色難度,創(chuàng)新角色形象
幼兒在表演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角色形象較為抽象的難題,是放棄表演還是降低角色表演難度呢?教師嘗試運用“減法”策略,將抽象角色的表演具象化,借助影視等生活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給予角色形象、動作、聲音,支持幼兒表演的興趣。如中班幼兒接觸繪本《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時,繪本中“山怪”沒有很明確的形象。當幼兒七嘴八舌地討論誰來當山怪時,他們對山怪的形象提出了很多疑問:“老師,山一樣大的怪物要怎么做呀?”“老師,山怪是不是就像變形金剛?”“山怪是不是外星人變的?”幼兒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教師提出可以用一個特別的道具來扮演山怪。幼兒找到一頂彩色假發(fā)頭套,決定用這個道具扮演山怪。在教師對游戲的發(fā)現(xiàn)和代替物的使用表示肯定后,游戲真正開始了,師生共同把繪本《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改為“戰(zhàn)勝山怪”的表演游戲,在表演中刪減了山怪原本高大、無形、恐怖等抽象的因素,重新賦予了山怪各種各樣的聲效、動作、道具、服飾等,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了山怪的角色。
3.“略減”情節(jié),體驗創(chuàng)意樂趣
適合幼兒表演的故事,應該情節(jié)鮮明、節(jié)奏明快,以便幼兒理解和記憶。如繪本《三只山羊嘎啦嘎啦》的故事結構其實很簡單,小山羊、中山羊、大山羊分別過獨木橋遇到山怪的險情,是民間故事中常見的情節(jié),三次險情帶給幼兒三次驚險的體驗。在表演前講述繪本時,幼兒對三只山羊在草地上相遇展開了聯(lián)想,對繪本圖與圖之間的過渡進行詳盡的細節(jié)描述??墒?在第一次的表演中,幼兒忘了此情節(jié),直接進入每只山羊過獨木橋的情節(jié),山怪與小山羊、中山羊、大山羊的對話順利地進行后,與怪物戰(zhàn)斗的情節(jié)成了表演的高潮,所有的幼兒一起說著大山羊和怪物的對話,一起加入制造戰(zhàn)斗聲響的創(chuàng)意表演中。在歷經鮮明的戲劇張力之后,歡樂的結尾使幼兒感到滿足極了。教師在隨后的評價中提醒幼兒忘記了三只山羊協(xié)商對付山怪的辦法這一情節(jié)時,有個幼兒告訴教師:“老師,我們用‘角碰角’的方法都說好了。”原來,幼兒將以前表演“螞蟻和西瓜”中螞蟻角色用觸角交流的表演經驗進行了遷移和運用。于是,教師順應幼兒的想法并給予肯定,引導他們討論得出將“商量對付山怪的辦法”的情節(jié)簡化為“圍成圓圈,觸角碰一碰”的表演方式,將表演精力集中在他們最感興趣的情節(jié)——運用智慧,增添信心和勇氣,共同戰(zhàn)勝困難。游戲是幼兒自己的游戲,只有幼兒感興趣且適宜推進的情節(jié),才能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再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故事。
1.用“音游”創(chuàng)編表演,增添游戲樂趣
音樂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之一。重復的音樂旋律和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愛唱愛玩。在小班表演游戲“拔蘿卜”中,音樂游戲的加入,讓幼兒樂此不彼地表演“召喚朋友”和“拔蘿卜”環(huán)節(jié)。為此,教師抓住契機,將音樂融入表演游戲,用角色帶動的方法,幫助幼兒鞏固故事情節(jié)。很快,幼兒就記住故事中的角色和出場次序,當角色相繼登場后,幼兒在音樂聲中排成隊伍,后一個抱著前一個的腰,一起“拔蘿卜”,隨著音樂被角色帶入游戲情景中。中班幼兒在表演繪本《藏在哪里了》時,幼兒自發(fā)地唱出歌曲《找朋友》融入表演,將戶外娛樂游戲“捉迷藏”的經驗遷移至表演中。幼兒輪換角色小組游戲了好幾次,玩得不亦樂乎。
2.豐富角色和情節(jié),支持幼兒發(fā)展
表演游戲的內容一般以兒童文學作品為基礎。故事有它的基本框架,但是幼兒才是游戲的主人,基于幼兒的興趣和知識經驗可以將它進行改編,使故事內容更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的興趣需要。幼兒將故事改編為可以表演的劇本,要增添很多的對白或旁白,這為幼兒進一步靈活運用語言提供了機會。如在大班故事《小壁虎找尾巴》的表演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共同將故事改編成劇本,于是就有了小壁虎出場的臺詞:“我是一只小壁虎,今天運氣真不好,出門遇到一條蛇,一口咬斷了我的尾巴。沒有尾巴可不行,我要去借尾巴!”在表演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幼兒表演興趣的需要增加角色,以此鼓勵幼兒進一步交往和合作。如在故事《狼和小羊》的表演之前,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小動物們除了說晚上來幫小羊,還會說什么、做什么呢?除了小貓、小狗、白馬、大象,還有哪些動物可以幫助小羊對付大灰狼呢?他們最后是怎樣幫助小羊的呢?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有的幼兒說:“小刺猬也可以幫助小羊,因為他身上有刺,可以扎大灰狼?!庇械恼f:“老鷹可以用尖利的嘴把大灰狼叼到天上去?!比绱艘粊?故事里的角色增多了,情節(jié)豐富了,幼兒與同伴的交流、合作機會也就多了,他們參與的興趣也隨之提高?!隘B加”策略,將一些教育意義深刻、情節(jié)簡單、角色單一的文學作品進行拓展,使情節(jié)變得更有趣、矛盾沖突更多、角色更豐富,可以支持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3.用表演區(qū)支持幼兒自主游戲
教師可以在區(qū)域活動的空間中設置表演區(qū),嘗試運用“幼兒自主表演游戲”的理念指導游戲,初步嘗試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幼兒參與度最高的區(qū)域。表演區(qū)的游戲融文學、藝術、建構、戲劇表演等多方面,以想象為中心,時間和空間以及游戲的自主性得到了保證,能使幼兒在游戲中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如中大班幼兒均喜愛表演“三只小豬”,教師除了提供時間、空間和基本材料外,很少干預幼兒的游戲,故事情節(jié)、臺詞、角色的選擇隨著每天入區(qū)幼兒的不同而產生變化。幼兒每天在表演區(qū)中自發(fā)地用不同材料搭建三種“小豬的房子”,豐富了建構經驗;采用角色競選的辦法評選最佳演員來扮演角色,提高了評價能力,學習了同伴的表演經驗;制作道具、演出海報、門票以及布置劇場等,使動手操作能力得到練習;分配各種工作,解決、協(xié)調各種矛盾沖突,發(fā)展了社會性。這里的游戲按照幼兒的意愿、興趣、需要出發(fā),以“問題——經驗——游戲”為線索的方式來進行。當幼兒遇到困難時,如沒有人當大灰狼、沒有房子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己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游戲成為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讓幼兒在充分表現(xiàn)、自由交往、自主合作、大膽創(chuàng)新的游戲過程中得到滿足與發(fā)展。
4.以主題線索,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
教師可引導幼兒圍繞某一主題,根據幼兒的表演經驗,與幼兒共同建構一系列活動,即從表達(角色的體驗與表達)開始,發(fā)展到創(chuàng)作(情節(jié)沖突的創(chuàng)作和問題的解決),最終形成表演游戲。什么樣的主題可以成為表演活動的主題?除了需遵循一般的原則(考慮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幼兒的經驗、教育的價值和教育資源配置等),還需要重點考慮表演游戲主題的特點是否突出,如是否具有鮮明的角色、吸引人的情節(jié)以及故事沖突等。例如在中班主題表演活動“獅子王”前,教師預設了“美麗的森林”的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單人或多人通過肢體動作對森林場景進行創(chuàng)作。在討論中,幼兒認為森林里的瀑布很美,他們很喜歡,提出要進行“瀑布”的創(chuàng)作。這本不是教師預設的內容,因為表現(xiàn)“瀑布”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難度比較大。這時,教師及時豐富幼兒對瀑布的經驗,抓住水由高往下流動的特點,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最后,幾名幼兒通過站位的高低和手臂的上下擺動,形象地創(chuàng)作了“瀑布”的場景。主題活動為幼兒生成游戲提供了線索,營造了氛圍,提供了展示的平臺。
幼兒的“玩”與“學”既是矛盾的,又是和諧的。好的素材只有經過適宜的裁剪和加工才能真正地為表演游戲服務。幼兒在自發(fā)產生的表演游戲中,從對話、人物交往、情節(jié)沖突等方面拓展思路,創(chuàng)編情節(jié),創(chuàng)造角色,提高了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增進了社會性交往,發(fā)展了合作能力。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劉翠娜,趙微.我國兒童圖畫書研究熱點的多維探索[J].早期教育,2014,(11).
[4]陳麗婉.以木偶教育活動促進幼兒主動發(fā)展[J].福建教育,2015,(3).
[5]陳曉莉,吳莉娜.利用創(chuàng)意戲劇營造大班幼兒故事創(chuàng)編的有效空間[J].早期教育,2015,(2).
[6]陸小濤.繪本閱讀在教育生活中的“課程形態(tài)”[J].學前教育,2015,(4).
(責任編輯:王瑋)
*本文系泉州鯉城區(qū)小課題“開發(fā)利用表演素材提升表演游戲水平的行動研究”(編號:LGX 2014—51)的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