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媛 王 兵
?
繼承與超越:平田清明市民社會理論初探
丁瑞媛王兵
[摘要]上個世紀60年代,平田清明就主張回到馬克思的原初語境,對傳統(tǒng)馬克思研究中缺失的若干概念范疇進行復原,對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進行了重新解讀。平田成功地看到了馬克思所指認的市民社會積極層面的意義。他看到了馬克思并沒有如以往的國民經(jīng)濟學家般一味地批判私人所有,馬克思對私人所有的否定主要集中在私人所有帶來的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層面上,而肯定了市民社會明確了自他之間、“個體”和“類”之間的關聯(lián)和區(qū)別,私人所有使分工和交往成為可能,帶來生產(chǎn)力的巨大進步,也為否定之否定的未來社會創(chuàng)造了條件。
[關鍵詞]市民社會;市民社會理論;平田清明;馬克思主義;日本戰(zhàn)后馬克思主義
平田清明( 1922-1995)是日本戰(zhàn)后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平田清明1969年發(fā)表代表作《市民社會與社會主義》,提出了針對當時日本現(xiàn)代化進程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市民社會理念,同時,對馬克思著作及其主要思想進行了批判性闡述。該書一經(jīng)發(fā)表,立即成為日本該年的年度最佳暢銷書,并引起了國內(nèi)外學界的激烈討論。實際上,日本的市民社會理論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已經(jīng)得以展開。戰(zhàn)后,以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為代表的批判日本封建性為主旨的“近代主義”的市民社會理論,與以內(nèi)田義彥、平田清明、望月清司為代表的針對日本“現(xiàn)代化”課題的馬克思主義市民社會理論,形成兩大理論陣營。平田清明作為日本新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從文本學角度解讀其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市民社會理論,對于明晰日本市民社會特殊性、理解該學派基本邏輯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提供了一個可資參考與比較的平臺。
自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提及“市民社會”概念至今,市民社會理論在東西方不同語境下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嬗變,“市民社會”概念的內(nèi)涵與指稱也隨之存在著差異。日本的市民社會理論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講座派”的大批學者,以及高島善哉等斯密研究專家,基于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現(xiàn)實的剖析,比較歐洲意義上的“市民社會”,得出日本“市民社會”的特殊性認識。盡管戰(zhàn)前、戰(zhàn)時對于市民社會論的研究受到種種歷史和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但正是這種對日本社會特殊性的審視和關切,為戰(zhàn)后日本市民社會理論的展開提供了基礎。
1923年,佐野學譯馬克思《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第一次公開使用“市民社會”的概念,更為確切地說,當時使用的表述為“市民的社會”〔1〕。盡管“市民的社會”的譯法開始出現(xiàn)在該譯著中,但在該譯著中的其它部分,與“市民的社會”對應的原文“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仍多被譯作“資本家的社會”。在1925年發(fā)表的佐野文夫譯《費爾巴哈論》,留間鮫造、細川嘉六譯馬克思《論猶太人問題》等文本中,“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被譯作“市民社會”、“市民的社會”,但為了明確該詞的范疇,譯者特意為之加了譯注。日本學者在翻譯馬克思經(jīng)典著作時,對于“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一詞的譯法的確煞費苦心。他們關注到了早期馬克思使用該詞時沿襲了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的特殊指稱,指出該詞可以意譯為“個人中心的社會”,同時考慮到馬克思其后的用語規(guī)范,該詞也可表達“商品生產(chǎn)社會”。因此,盡管此時“市民社會”的表述已經(jīng)作為馬克思的術語在日語中出現(xiàn),但是學界仍然以“資本家的社會”、“布爾喬亞社會”的表述居多,且存在不同譯法交替,甚至特意加注的譯法。
日本市民社會理論的形成大多歸于兩大源流。一個是20世紀30年代登上歷史舞臺的學者集團,他們多集結于1932~1933年巖波書店出版的“日本資本主義發(fā)達史講座”系列叢書,故得名“講座派”,對日本馬克思主義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另一源流則來自于1940年前半期日本學界所進行的亞當·斯密研究,代表學者有斯密研究專家高島善哉等。第一次在馬克思著作譯本之外的文本中出現(xiàn)“市民社會”的日語表述,是在“講座派”馬克思主義者平野義太郎的著作《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機構》中。平野在該書中將“市民社會”視作“布爾喬亞社會”的同義語,認為兩者同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存在形式。這一觀點與當時日本的歷史現(xiàn)實是密不可分的。在福澤諭吉的“文明開化”思想影響下,當時的日本被視作“對‘自由、平等’思想尚不可知的專治主義封建制”社會?!跋冗M的歐洲”對“后進的亞洲”的認識框架,折射到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認識上,平野認為,歐洲的“資本主義發(fā)展”促成了“自由、平等、獨立的個人”所構成的“市民社會”,而“日本的布爾喬亞自由民權運動”只是“自由主義的不徹底的變種”,其結果是為日本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而非歐洲意義上的“布爾喬亞社會-市民社會”。因此,當時日本社會所直面的問題在于,日本資本主義中存在封建殘余,有必要進行以推翻天皇制為頂點的“封建體制”殘余的“布爾喬亞民主主義革命”。這是當時日本“講座派”馬克思主義者的共通認識。正是在這種認識框架之下,形成了日本戰(zhàn)后蘊含“民主主義”思想的日本“市民社會理論”。
以高島善哉為首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日本法西斯對馬克思主義大肆打壓、馬克思研究受到遏制的背景下,提出從生產(chǎn)力論的角度來強調斯密“文明的商業(yè)社會”論所提出的自由主義,并將其作為反法西斯的基準。高島善哉在其代表作《經(jīng)濟社會學的根本問題》( 1945年)中為“市民社會”概念注入了新的涵義。他認為,斯密所描述的“商業(yè)的社會”,實質上是“資本主義社會”,但卻又與資本主義社會相分離,是一種以“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和經(jīng)濟上的等價、正義的思想”〔2〕為樞軸的近代社會。這一認識與“講座派”對社會現(xiàn)狀的認知非常接近,即認為在日本盡管存在“資本主義社會”,但并不存在歐洲意義上的“市民社會”。高島的“市民社會”思想受到了其恩師“講座派”代表人物大塚金之助①大塚金之助( 1892-1977年),“講座派”代表人物,馬克思主義者。福田德三校注的大鐙閣版《馬克思全集》譯者之一。面對日本的現(xiàn)狀,曾提出“日本沒有市民社會”的言論。的深刻影響,同時又將其與斯密研究結合在一起。戰(zhàn)后,高島發(fā)表了論著《亞當·斯密的市民社會體系》( 1947年),認為“日本還沒有‘市民社會’”,“市民社會”是脫離了日本現(xiàn)實基盤的理想化社會,“不創(chuàng)造出‘市民社會’,戰(zhàn)后的日本將無法動彈”。這是對“講座派”日本資本主義認知的進一步超越。
日本戰(zhàn)后市民社會理論主要分為兩大理論體系。一方面,以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為代表的以批判日本社會的封建性為主旨的“近代主義”論者,與民主運動緊密結合,形成了“近代主義”的市民社會理論。丸山真男在二戰(zhàn)后開始重新思考日本社會的問題,他認為,“現(xiàn)代日本的歷史處境是,一方面作為必須的課題是克服殘存于社會各個方面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已經(jīng)不能再繼續(xù)追求單純的或純粹的近代化。相反,對于近代的揚棄,對于市民社會的揚棄,已經(jīng)登上了日程。揚棄市民社會的歷史主體的力量,……已經(jīng)光明正大地走上了前臺”,〔3〕主張在日本的近代化進程中必須進行“市民社會的揚棄”。另一方面,以內(nèi)田義彥、平田清明、望月清司為代表的“市民社會派馬克思主義”學者,針對日本社會發(fā)展課題從“近代化”轉向“現(xiàn)代化”的背景,提出回歸馬克思原初語境,將先前馬克思主義研究中被忽視的市民社會論重新“復位”于馬克思主義,以此討論日本當前現(xiàn)實問題。面對日本資本主義蓬勃發(fā)展、資本積累急劇增漲、城市迅猛發(fā)展的社會現(xiàn)實,人們開始需要市民社會概念。如何在具有社會變革志向的馬克思主義與正在急速發(fā)展的資本主義現(xiàn)實之間進行權衡,平田清明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他發(fā)現(xiàn),在意識形態(tài)層面相互對立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日本社會中開始收斂于市民社會這一社會認識之中。平田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進行重新解讀,從“共同體→市民社會→社會主義”的邏輯上來理解馬克思的歷史理論,強調市民社會理論中的核心概念,即“個體所有”概念,主張對市民社會異化本質的揚棄,是對私人所有的揚棄,而這種揚棄并非從社會中剔除“所有”,而是要實現(xiàn)“個體所有的再建構”。
平田清明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市民社會理論的理論始點,是從與馬克思思想產(chǎn)生共鳴開始。平田在日本戰(zhàn)敗后重新回到大學從事研究,并開始了對馬克思文本的翻譯和研究工作,先后翻譯了《哲學的貧困》、《給查蘇里奇的信》等文本。在對這些馬克思重要著作的翻譯過程中,平田感受到諸多異文化沖擊。例如,在《哲學的貧困》的譯本中,他第一次意識到法語中的“bourgeoisie”(布爾喬亞的階級)并不能直接、完全地等同于“資產(chǎn)階級”;在《給查蘇里奇的信》的翻譯過程中,平田對于馬克思所提出的“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以自己的勞動力為基礎的私有制”、“一種私有制變?yōu)榱硪环N私有制形式”等表述產(chǎn)生了共鳴。這也是其后來提出著名的“個體所有論”思想的重要理論淵源。
(一)西歐理性產(chǎn)物對日本的適用性反思
平田在對馬克思著作文本進行翻譯的同時,開始思考馬克思主義這一歐洲理性的產(chǎn)物是否適用于日本,這些歐洲科學與思想所提供的概念和范疇是否能夠成為日本國內(nèi)各種現(xiàn)實的考量視角與標準等問題。他認為,馬克思所提出的市民等同于資產(chǎn)階級這一范疇的說法,嚴格地說,僅僅在西歐才能成立。在平田看來,馬克思的思想與理論具有普遍性。馬克思是站在西歐的、市民的思想與理論基礎之上,并且完成了對此的超越。西歐市民社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種文明史的歷史、社會的典型形態(tài)。這種對西歐特殊性進行的理論認識,同時也包括了對非西歐的、亞洲的社會進行分析的可能性。
平田在對西歐與日本的社會狀況比較分析的基礎上,以“市民社會”為媒介對日本社會進行批判。平田曾明確指出,“日本是一個坐落在單一列島上的擁有單一語言的單一民族。在這里所形成的家族式社會結構,無法區(qū)分開國家與社會這兩個范疇的差別。或者更準確地說,正是由于混淆了國家與社會這兩個范疇,更加促進了超越性國家理念的形成?!薄?〕平田意識到日本國家的特殊性,即“單一列島上的擁有單一語言的單一民族”,這一特點使得日本很容易形成亞洲的家族式社會結構,產(chǎn)生特有的國家與社會的關系,而這種社會結構與歐洲社會的市民社會結構存在根本的差異。平田強調,在分析日本市民社會之前,必須注意到歐洲市民社會結構與日本的差異。因此,基于對日本社會、國家的特殊性認識的理論,是平田1960年代市民社會理論的一個重要特征。
(二)重新解讀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
二戰(zhàn)之后,日本學界的歷史唯物主義一般從生產(chǎn)資料的所有與非所有的角度,將世界歷史發(fā)展階段界定為“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無階級社會”若干歷史發(fā)展階段,將世界歷史發(fā)展階段進一步區(qū)分為“原始共產(chǎn)制→奴隸制→農(nóng)奴制→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平田對此提出異議。他認為,將階級史觀確立為歷史考察的唯一方法是不科學的。他主張,馬克思的歷史理論首先是關于資本主義的歷史認識,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的基礎,即“市民社會”,進行考察的基礎上確立了其獨特的歷史唯物主義。平田認為,“市民社會”是馬克思用于表述近代社會本質的基本范疇,也是馬克思在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原初語境中使用最頻繁的概念之一。馬克思“通過對市民社會的內(nèi)在批判,將建立在西歐理性之上的、對市民社會史的歷史把握,真正用于人類解放運動之中”,〔5〕這是馬克思的過人之處。
通過對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生產(chǎn)以前的各種形式》中提出的三種模式的探討,平田指出,在亞細亞共同體結構下,共同體成員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所有”。特殊的亞細亞式思維方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亞細亞共同體的生產(chǎn)方式。他認為,在馬克思那里,亞細亞的、古典古代的(羅馬的)以及日耳曼的(封建的)社會形態(tài),實際上是被認作從邏輯上、歷史上與近代市民社會相對立的共同體的類型,是一種發(fā)展過程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因此,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進行探討時,倘若缺少了從共同體向近代市民社會過渡這一世界史認識的基礎視角,便很難理解馬克思思想的真諦。平田通過對古典古代以及中世紀特殊的市民社會的形成進行考察后得出結論,他認為,意識到市民社會與共同體兩種歷史存在形式之間的對立,是市民社會理論批判的前提。從“共同體→市民社會→社會主義”的邏輯上來理解馬克思的歷史理論,正是平田市民社會理論最大的理論貢獻之一。
(三)還原日本馬克思研究中缺失的基礎范疇
在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重新解讀中,平田關注到若干馬克思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時極為重要,卻在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缺失的范疇”。他指出:“在馬克思看來極為核心的經(jīng)濟學、社會學的諸多范疇——例如,所有、交往、市民社會——在此前的研究中都產(chǎn)生了缺失。不僅如此,那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鸟R克思主義專用術語,如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關系、生產(chǎn)方式等,都失去了其原先的理論內(nèi)涵與思想性,從而成為了極為空洞的話語?!薄?〕平田試圖開拓一條線索,以還原馬克思的原意。平田將“所有”指認為“將他物據(jù)為己有、掠奪成為自己的東西,‘所有’的形成,不可避免伴隨著將他物據(jù)為己有的掠奪行為”〔7〕;“交往”是“將商品與資本換一種形式,或變換商品與資本的所有者的一個過程”〔8〕,是一種以連續(xù)性生產(chǎn)形式存在的再生產(chǎn)過程的表面形式;“市民社會”則是具體的人作為單一個體的獨立存在,并將所持有的物品以及自己的意志拿出來進行相互間交流的社會。獨立個體自身具備共同性與社會性,反復進行的交換活動逐漸形成私人的排他性關系,所有成為私人所有。因此,私人所有本身是兼具排他性與社會性的矛盾統(tǒng)一體,這不僅使交往成為該社會的必然行為,而且使整個社會成為一個以交往為核心的市民社會。
可見,平田成功地看到了馬克思所指認的市民社會積極層面的意義。他看到了馬克思并沒有如以往的國民經(jīng)濟學家般一味地批判私人所有,馬克思對私人所有的否定主要集中在私人所有帶來的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層面上,而肯定了市民社會明確了自他之間、“個體”和“類”之間的關聯(lián)和區(qū)別,私人所有使分工和交往成為可能,帶來生產(chǎn)力的巨大進步,也為否定之否定的未來社會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四)市民社會的三重規(guī)定
在對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重新解讀的基礎上,平田提出了市民社會的三重規(guī)定。即,第一重規(guī)定:市民社會從根本上來看是個人所形成的自由、平等的社會。平田認為,“這里的市民,指的是日常=經(jīng)濟生活中,普通的、具體的人,是自由平等的法主體的真實存在?!薄?〕在平田看來,市民社會是近代西歐社會的產(chǎn)物,是西歐歷史過程中“共同體”解體的基礎之上形成的社會,是西歐近代自由、平等的私人所有者的社會,這其中蘊含了與“共同體”(共同所有)相對立的意味,兩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個體”或是“個體所有”。市民社會的第二重規(guī)定,是市民日常生活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平田認為,市民社會反映了“生產(chǎn)、交往、消費”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從事這些“生產(chǎn)、交往、消費”的人們的“物質的”、“精神的”生活。市民社會是“所有、分工在經(jīng)濟、社會層面的發(fā)展過程”。〔10〕在平田眼中,在對客觀結構物象化之前的具體的人所進行的“生產(chǎn)、交往、消費”的諸過程層面上進行把握的社會,才是市民社會。市民社會的第三重規(guī)定,即市民社會是一個與資本家社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概念。在平田看來,馬克思所提出的市民等同于資產(chǎn)階級這一范疇的說法,嚴格地說,僅在西歐才能成立?!敖纳a(chǎn)方式”實際上就是市民生產(chǎn)方式向資本家生產(chǎn)方式的轉變,而這種市民生產(chǎn)方式又是在與舊時期生產(chǎn)方式的不斷抗衡中發(fā)展,繼而轉變?yōu)橘Y本家生產(chǎn)方式,這才是馬克思所指出的“近代社會”的形成過程。平田反對當時日本馬克思主義所關注的階級對立一元論,以及市民社會=布爾喬亞社會=資本主義的理論誤區(qū),從而反對完全意義上的對市民社會的否定與批判。平田的這一觀點包含了對當時日本馬克思主義的強烈批判意識,這也正是其市民社會理論在學界引起巨大反響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田從馬克思原初語境進行考察認證的方法,在哲學方法論上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我們借鑒吸收?;趯θ毡旧鐣业奶厥庑哉J識,平田通過剖析若干缺失的范疇,提出了“市民社會向資本家社會的轉變”、“個體所有的再建構”理論、“否定之否定”的未來社會等一系列獨特見解。
(一)理論貢獻:一個嶄新的視角
對于日本學界在馬克思研究中缺失若干基礎范疇的原因,平田認為,除了二語互譯時的譯法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日本與歐洲社會的差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亞洲社會的家族式結構”。這一觀點與20世紀30年代的“講座派”學者將日本市民社會的特殊性歸結于“封建社會的殘余”的觀點比較接近。講座派學者羽仁五郎①羽仁五郎( 1901-1983年),日本歷史學家,日本馬克思主義史學奠基人之一在《東方資本主義的形成》( 1932年)中曾指出,“基于亞細亞式生產(chǎn)方式而產(chǎn)生的亞洲特殊性,必須要從日本社會由古至今的歷史發(fā)展中去尋找”,即使到了現(xiàn)今社會,“仍然在帝國主義之下對民眾進行壓制”,因而,日本社會中的“亞洲特殊性”是一種具有歷史貫穿性的規(guī)定。這與平田所提出的市民社會的歷史貫通性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意。
在對馬克思研究中缺失的若干基礎范疇進行研究時,平田發(fā)現(xiàn),其中的核心范疇“個體所有”論的源泉,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首次從經(jīng)濟學角度對市民社會進行分析的亞當·斯密”那里”。這一觀點是對高島善哉、內(nèi)田義彥的斯密研究的繼承和共鳴。平田認為高島的主張盡管受到了日本現(xiàn)實研究現(xiàn)狀的限制,但是,指出分工既是生產(chǎn)力,同時也是生產(chǎn)關系,實際上是客觀地提出了“分工”即“所有”的思想。平田認為高島對斯密學的研究為其以后從根本上對市民社會進行批判研究打下了基礎。平田指出,包括對立觀點在內(nèi)的日本斯密學研究成果,“克服了充斥在馬克思研究中的撇開所有、分工論來談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關系論的不足,跨出了重建經(jīng)濟學作為歷史理論的第一步”?!?1〕平田從內(nèi)田義彥那里接過了對東歐社會主義體制中是否存在“市民社會”的問題設定,從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角度展開研究,提出了具有全新內(nèi)涵的“市民社會”理論,完成了對先達的超越,為日本的社會批判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論視角。
(二)全新設想: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市民社會
平田發(fā)表《市民社會與社會主義》的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正值越南戰(zhàn)爭爆發(fā),世界反戰(zhàn)運動高漲的時期,同時,蘇聯(lián)出兵占領捷克斯洛伐克,中國開始了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社會主義”國家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問題。此時,平田將目光投射到“市民社會與社會主義”的問題上,對既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進行思考,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沖擊力。平田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市民社會”的全新圖景。他指出,建立在以私人勞動形式存在的個體勞動基礎上的“個體私人所有”向“資本家私人所有”轉變,是一種否定,即“資本家私人所有”對“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的個體的私人所有”的否定;而對資本家私人所有的否定,是對資本家社會進行革命的揚棄,也是一種否定。這是一種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之否定。近代市民社會中被私人所有遮蔽了的個體所有,通過對資本家所有以及私人所有的一般性否定而被重新設定。這個否定之否定的未來社會,通過“個體所有”的概念將市民社會與社會主義結合起來。在平田看來,“建立在揚棄私人所有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正是以協(xié)作、土地等生產(chǎn)資料的共同占有這一‘資本家時期的成果’為基礎,重建勞動者的個體所有的社會體制”?!?2〕社會主義社會是勞動者個體所有重新建構的社會,是勞動者個體的勞動以社會勞動的形式直接得以發(fā)展的社會,是人類勞動作為具體的個體勞動、社會勞動獲得全面解放的社會。
時至今日,平田市民社會理論對于我們社會主義中國的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政治民主化、先進文化的建設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平田所提出的“個體所有”、“私人所有”、“分工與交往”、“生產(chǎn)關系”、“階級關系”、“市民社會與國家”等獨特見解,為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發(fā)展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沖破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的禁錮,擺脫亞細亞所有制痼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以保護個體所有,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
總而言之,平田清明的市民社會理論在批判性繼承戰(zhàn)前的“講座派”、高島善哉、內(nèi)田義彥的理論研究的基礎之上完成了新的超越,為日本的社會批判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論視角,這是其在日本思想史上最為卓越的理論貢獻。盡管由于理論背景和時代因素,平田理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遭遇了葛蘭西的市民社會思想和當時在巴黎風潮正盛的調節(jié)學派之后,平田試圖以葛蘭西市民社會、國家論以及調節(jié)理論為媒介對現(xiàn)代市民社會進行分析,開始在另一層不同的意義上使用“市民社會”概念,致使其后期市民社會概念的內(nèi)涵容易產(chǎn)生混亂。盡管如此,不能否認其在日本思想史上標志性的歷史位置,其市民社會理論不僅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60、70年代的日本社會活動,同時影響了如望月清司、森田桐郎、內(nèi)田弘、山田銳夫等諸多日本學者。
【參考文獻】
〔1〕馬克思全集:第10冊〔M〕.佐野學譯.福田德三校注.大鐙閣,1923.3.
〔2〕高島善哉.高島善哉著作集:第2卷〔M〕.東京:こぶし書房,1998.126.
〔3〕丸山真男.丸山真男:第1冊〔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8.7.
〔4〕〔5〕〔6〕〔7〕〔8〕〔9〕〔10〕〔11〕〔12〕平田清明.市民社會與社會主義〔M〕.東京:巖波書店,1969.19,50,128,128,82,79,174-175,169,143-144.
(責任編輯:王云川)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平田清明的市民社會理論研究”(編號: 13ZXD014;主持人:丁瑞媛)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丁瑞媛,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王兵,南京大學法學博士,南京市委黨校哲學與文化教研部講師。江蘇南京210093
[收稿日期]2015-05-25
[文章編號]1004-0633 ( 2015) 04-040-5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A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