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泉
馬敘倫(1885-1970),字夷初,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系著名的教育家、書法家和民主人士。馬敘倫曾任上?!秶鈱W報》等報的編輯,擔任上海勞動大學校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教授??箲?zhàn)期間,他積極從事抗日反蔣活動。1945年年底在上海發(fā)起組織中國民主促進會,1946年6月23日參加上海工人、學生和各界人士舉行的反內(nèi)戰(zhàn)游行示威,被推舉為向南京國民政府請愿的代表,為此在下關車站被國民黨特務打傷。新中國成立后,他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
智救陳獨秀、李大釗
1923年,陳獨秀從上海來到北京,住在東城腳下福建司胡同劉叔雅家。馬敘倫當時已辭去北洋政府教育次長(副部長)職務,任北京大學教授。他在北京人事較熟,消息頗靈通。一天晚飯后,他忽然聽到一個消息,軍閥要在當天晚上逮捕陳獨秀。馬敘倫當時的住處離劉叔雅家有十多里路,去通知陳獨秀已經(jīng)來不及了。于是他當機立斷,馬上打電話給北大同事沈士遠教授,因為沈家離陳獨秀住處不遠,可是電話中又不能提到陳獨秀的名字,為此他急中生智對沈士遠說:“告前文科學長速離叔雅所!”因陳獨秀曾任北大文科學長,與馬、沈同事,所以沈士遠一聽就明白了,馬上趕到劉家通知陳獨秀迅速躲避。陳獨秀當即離開劉家找到李大釗,第二天一早陳獨秀化裝成病人,李大釗化裝成農(nóng)民,兩人同乘一輛騾車出東勝門離開了北京。
1924年年底,馬敘倫又一次就任教育部次長。一天他收到一份咨文,說內(nèi)務部得到密報,共產(chǎn)黨首領“李壽長”在校積極活動,咨請教育部查明追捕。馬敘倫知道“壽長”即李大釗字“守常”的音訛,因此當即把咨文壓下,并通知李大釗及時躲避。
誓保民族氣節(jié)
1937年“七七”事變后,馬敘倫困居上海。這時日偽的華北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湯爾和派人專程到上海,想請馬敘倫出任北京大學校長。馬敘倫當場拒絕,激憤地說:“我是為了堅持抗日救國而被迫離開北大的,現(xiàn)在敵人全面進攻,國難當頭,我豈能回到敵人的刺刀下混飯吃!”停了一會兒他又對來人說,“請轉(zhuǎn)告湯總長,我不寫回信了,請他保持晚節(jié)!”
此后,馬敘倫改名鄒華孫(鄒是其母姓,華孫是中華子孫的意思),在上海專門從事著述,生活極端困難,有時甚至連一日三餐也難以為繼。有一次,他的學生、偽立法院院長陳公博給他送錢,他堅決拒絕了。事后他對人說:“頭可斷,血可流,民族氣節(jié)不可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