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娜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
德日刑事責任理論探析
吳娜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摘要:刑事責任理論歷來被認為是刑法學理論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探析德日刑事責任概念與刑事責任理論演變歷程,可以看出德日的刑事責任考察方式是階段性的、層遞性的,而我國的犯罪構成四要件則是平面性的;厘清德日刑事責任理論有利于我國正確界定刑事責任概念以及把握刑事責任理論在我國刑法體系中的地位。
關鍵詞:刑事責任概念;刑事責任理論;刑事責任理論演變
刑事責任理論作為刑法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調(diào)節(jié)犯罪與刑罰之間的關系,對于刑事立法、司法實踐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正如高銘瑄教授所言:“刑法有關犯罪和刑罰的規(guī)定,都是圍繞著要不要追究刑事責任”、“追究什么樣的刑事責任”,以及“如何實現(xiàn)刑事責任,等問題展開的??梢哉f……離開刑事責任問題,刑法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惫P者認為研究德日刑事責任理論首先應當從解讀德日刑事責任概念開始。因此,本文試圖從學理角度探析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刑事責任概念之核心,以及其刑事責任理論演變歷程。
一、大陸法系刑事責任概念的解讀
大陸法系關于刑事責任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種理論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刑事責任是一種刑法上的“非難性”。第二種觀點認為,“刑事責任的本質(zhì)應當是針對違法的‘答責性’”。第三種觀點認為,“刑事責任應當被理解為必須接受與刑法相關聯(lián)的一定負擔的法律地位?!?/p>
研究這三種觀點,我們發(fā)現(xiàn)學者們所關注的視角各不相同。第一種觀點將刑事責任的概念僅局限于德日三階層犯罪構成理論的“有責性”之層面上,可以說是狹義的刑事責任概念。第二種觀點則試圖建立起一種因為行為人之行為違法,故應承擔相應刑事責任的這樣一種因果關系。這種觀點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凡違法行為必產(chǎn)生責任”。第三種觀點被認為是最為廣義的概念。
目前,德日刑法學界關于刑事責任概念占主流觀點的學說乃第一種,即非難可能性理論。要想對非難可能性理論有清晰研究,必然無法繞開其上位概念“法律責任”的解讀。
二、法律責任概念界定
德國著名刑法學家羅克辛曾指出:“各種應受刑事懲罰的行為都應符合四個要素:行為、行為構成符合性、違法性與罪責”。在此語境下,“罪責”可被理解為行為人之行為符合了刑法規(guī)定犯罪構成要件,并且具備了違法性特征,因此必須為其行為承擔相應刑事責任,并且接受譴責。刑法學家耶塞克也認為,“所謂責任,就是意志形成的非難可能性”。“從語義學來講,德語中的‘責任’一詞具有漢語中的‘債、過錯、責任、罪孽’的意思,而德國刑法的‘責任原則’就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責任’一詞的?!?/p>
而在日本刑法學界,“責任”在學理上被解釋為據(jù)行為人構成了違法行為構成要件之行為而對其予以非難或者有非難的可能性。大塚仁教授進一步指出,行為要構成犯罪,除了需要構成要件符合性、刑事違法性之外,還需要該行為存在“責任”,即能夠就該犯罪行為對行為人進行責難。
比較可見,德、日刑法中的“法律責任”概念都側重于行為人在主觀上所必須承擔的罪過,并由此引發(fā)的“譴責”或者“非難可能性”。而這種解讀剛好是德日刑法的三階層犯罪構成理論的應有之義。
三、學理角度探析大陸法系刑事責任理論演變
德日刑事責任理論與當代的“非難可能性”理論之間,經(jīng)歷了兩百多年的演變歷程,這一演變經(jīng)歷了刑事古典學派的“道義責任論”到社會學派的“社會責任論”,再到當代刑事責任理論的逐步推進。
具體到刑事責任理論體系,早期的康德的“道義責任論”主張,法律的規(guī)定必須以人們在道義上所能接受的程度為限。因此,凡是有理性的人,都是自由意思的主體,這就意味著一個理性的人能夠自由且理性地決定自己的行為,如果其根據(jù)自由意思而實施了違法行為,就應當受道義上的譴責。費爾巴哈的“心理強制說”也為“自由意志”學說提供了有力支撐。費爾巴哈認為,“人在能夠得到更大快樂的時候,會舍棄較小的快樂”,當人們意識到違法行為招致的懲罰導致的痛苦要遠大于該行為帶來的即時利益時,理性之人必然選擇通過遵守法律來趨樂避苦。在今天來看,這種理論的缺陷是顯見的:首先,在犯罪觀上,該理論將行為主體與行為明確區(qū)分開來,認為違法的乃人的行為,而非行為人本身。其次,該理論嚴格強調(diào)罪責相適應原則。因此,在這種刑罰觀的主張之下的法律規(guī)范極其嚴密,其嚴苛程度使法條變成了凌厲的處罰違法犯罪的利器。再次,在刑罰觀上,“道義責任論”對于人的自由選擇對行為產(chǎn)生的作用絕對化了,并且將法律與道德規(guī)范的社會功能幾乎等同起來,過于強調(diào)刑罰的報應性、懲罰性,從而導致刑罰的功能陷入了落后的“報應刑主義”的囹圄。
隨道義責任論論缺陷的日益暴露,十九世紀后半期的歐洲大陸犯罪形勢呈現(xiàn)出愈演愈烈趨勢。人們不得不開始反思既有刑事責任理論體系的合理性。隨著學界各種理論主張的不斷辯駁,社會責任論的觀點開始嶄露頭角,并對刑事責任理論產(chǎn)生顛覆性影響。
社會責任論的代表人物有菲利、李斯特等。菲利通過研究提出了“犯罪飽和法則”,他將犯罪原因歸結為三個要素——人類學要素、物理學要素和社會要素,敏銳捕捉到了社會要素對人行為的影響。繼而,李斯特在菲利等意大利刑法學者創(chuàng)建的實證主義理論框架之下建立起了新刑法理論,把考察的重點放在了違法行為人的反社會心情上,認為違法行為正是行為人社會危險性的表現(xiàn)。他主張將犯罪人按照性格進行分類,然后根據(jù)不同類型分別對他們采用特別預防(改善)、威嚇、排害等方法,以實現(xiàn)對犯罪社會防衛(wèi)的目的。刑事社會學派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推翻了刑事古典學派的意思自由及道義責任論,他們把刑事責任的根據(jù)歸結為行為人的性格危險性,認為“具有社會危險性的人應該受到社會防衛(wèi)處分的地位就是責任”。
筆者認為刑事社會學派較于刑事古典學派,在刑事責任理論上具有一定的進步性。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刑事社會學派采取實證研究方法,更加注重理論與社會實際的結合,研究結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在理論效果上,刑事社會學派的刑事責任理論不僅有利于預防和減少犯罪,而且通過特殊預防等手段,有利于使具有犯罪危險性的人通過改造重新投入到社會中。該理論徹底否定了人的意志自由理論,主張刑法產(chǎn)生的根據(jù)在于社會為了維護自身秩序而享有的社會防衛(wèi)權。誠然,這一理論有其巨大進步意義,但是在實踐操作對于一套精準操作規(guī)范的要求頗高,但是這往往又是極為困難的,所以很多時候只能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長此以往,難免因自由裁量權的濫用而產(chǎn)生對人身權等肆意侵犯的現(xiàn)象。也正是因為這一弊端,社會責任理論最終沒能成為刑法學界刑事責任理論的主流觀點。
隨著刑法理論發(fā)展的日漸成熟,人們逐漸開始認識到人的意志并非絕對自由的,雖然一個發(fā)展健全的理性人具有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但是人的理性又可能會受到自身素質(zhì)、社會環(huán)境等影響。如果只有當這些影響因素不足以影響行為人對具體行為作出判斷,行為人進行了違法行為時才應當受到法律追究,具備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可能性,即“非難可能性”或者“非難性”;反之,例如過失行為、缺乏期待可能性行為所導致的犯罪就不應受法律制裁。另一方面,隨著人權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刑罰作為治理犯罪的最后一道程序,其合理性與合法性依據(jù)和道德倫理之間的相互關系既嚴格相區(qū)別,但又共同為維護社會秩序發(fā)揮作用。因此,這一時期的刑事責任的理念是價值論與規(guī)范責任論相結合意義上的行為之“可非難性”。
正因為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刑法理論采用了以行為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結構為犯罪成立基本模式,從而決定了在這種刑法理論體系中,刑事責任的概念是指刑事違法行為的“可非難性”,對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認定也基本上遵循的從一般到特別、從抽象到具體、從客觀到主觀的路徑。
四、結語
通過梳理德日刑事責任理論演變的學術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德、日刑法中的刑事責任認定方式與我國有明顯不同。在德日刑事責任理論中,面對一個具體犯罪行為,確定其是否應當受到刑事處罰,應當經(jīng)過這樣的步驟:首先考察違法行為該當性、違法性,只有以上兩者都具備時,方進入有責性層面,判斷該違法行為是否具備免責情形,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由此可見,德日的刑事責任考察方式是階段性的、層遞性的。相較之下,我國刑法中的“刑事責任”則是追究型的,我國的犯罪構成四要件理論是平面型的,當認定行為構成犯罪后,再對犯罪人做出總體評價或譴責,這一點明顯區(qū)別于德日刑事責任理論。全面把握德日刑事責任概念以及其刑事責任理論之歷史演變歷程對于我國正確界定刑事責任概念以及把握刑事責任理論在我國刑法體系中的地位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高銘暄.刑法學原理(第一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2]山口厚.刑法總論(第二版)[M].付立慶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高銘瑄.刑法專論(上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張長紅.刑事責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05.68-75.
[5]彭穎.費爾巴哈“心理強制說”研究[D].湘潭大學,2006-05-01.
[6]萬志鵬.應受刑罰懲罰性——我國刑法中刑事責任的本質(zhì)兼論德日刑法中的責任觀[J].湖南大學學報,2011(3):21-23.
[7]馮筠.道義責任論和社會責任論述評[J].比較法學研究,1989(2):47-51.
[8]張小虎.刑事法學舊派與新派的犯罪學思想比較研究[J].政法學刊,1999(4):14-17.
作者簡介:吳娜(1990-),女,甘肅民勤人,甘肅政法法學院,2014級法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法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D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5-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