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普遍”的提法既不科學也是誤導

2015-02-05 23:38:06陳伯倫張澤紀
中國動物保健 2015年11期
關鍵詞:病料豬病病原體

陳伯倫,張澤紀

當前豬病的形勢嚴峻,病情復雜,病因更是撲朔迷離,疫病的確診向現(xiàn)代獸醫(yī)們提出挑戰(zhàn)。不少專家、教授、以及獸醫(yī)工作者,深入豬場調查研究,協(xié)助養(yǎng)殖戶,從病料檢驗出兩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中,找出了引發(fā)豬病的“元兇”,提出了切合實際的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減少了養(yǎng)戶的經濟損失,對養(yǎng)豬業(yè)的發(fā)展功不可沒。

但是,當下從發(fā)病或疑似病豬的病料樣品中,常常檢出兩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而個別專家將這種現(xiàn)象統(tǒng)稱為“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普遍”。也許由于“專家效應”的影響,使“多種病原混合感染”一詞,鋪天蓋地擴散,廣泛流傳,成為當今豬病的流行語。筆者認為這一提法不科學,會對病原微生物感染模式的概念造成混亂,而且容易誤導獸醫(yī)和養(yǎng)豬人員對豬病的防治工作。

1 目前對豬病的確診常出現(xiàn)不確切報告的實例

養(yǎng)殖戶采取患豬的病料和血清樣品送設備完善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有些單位往往只根據(jù)檢出病原微生物的種類及其陽性率,尚未作進一步調查研究就作出不確切的診斷報告。

若同時檢出有豬瘟、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和圓環(huán)病毒病等病原微生物,則稱為“多種病毒混合感染”;若檢出兩種以上豬的病毒和其他細菌則稱為“多種病毒和細菌混合感染”。如有篇文章報道豬群發(fā)生豬流感,除檢出豬流感病毒外,同時又檢出豬藍耳病病毒、豬偽狂犬病病毒、豬圓環(huán)病毒病病毒、豬瘟病毒、又分離出肺炎支原體、副豬嗜血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菌等,則稱為“豬流感和其他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若檢出病毒與寄生蟲(弓形體、附紅細胞體等)和細菌,則稱為病毒、寄生蟲和細菌“混合感染”。

有些單位將在一段時間內(長則2~3年,短則幾個月)通過從若干養(yǎng)殖場收集的若干份病料或樣品,將所檢出的各種病原微生物進行統(tǒng)計后,提出經調查發(fā)現(xiàn)有263種組合的“混合感染”模式,因此得出結論:目前豬病“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嚴重”。

2 “混合感染”一詞被高頻率地使用

由于“專家效應”,在網上隨時可查出大量有關豬病“混合感染”的文章。“混合感染”已成為當前豬病主要或唯一的感染模式。因此,對豬病防治工作形成了極大的負面效應。

3 “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普遍”的提法(以下稱“提法”)為什么不科學

3.1 “提法”混淆了“混合感染”的基本概念

根據(jù)我國普通髙等教育“十一五”“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由陳溥言主編、王川慶、陳煥春等十四位教授編審的中國農業(yè)高等院校動物醫(yī)學統(tǒng)一教材《獸醫(yī)傳染病學》(第五版)中關于感染的類型所述:“混合感染”的概念是“由兩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時參與的感染,稱為混合感染?!边@一概念特別強調“同時參與的感染”。因此,倘若檢驗者只要從患豬的病料和樣品中分離或檢出兩種以上病原微生物時,都統(tǒng)稱為“多種病原混合感染”,這就混淆了“混合感染”的基本慨念。

3.2 豬只體內存在兩種以上的病原,認為都是“混合感染”的提法不科學

某單位根據(jù)對3 237家規(guī)?;i場近7 972份臨床樣品調查后得出的結論:單病原感染的豬病只占9%、而91%的疾病都是兩個病原以上的混合感染,而最多的是3~4個病原混合感染。其中兩病原混合感染的占26%、三病原混合感染的占36%、四病原混合感染的占23%、五病原混合感染的占5%、六病原及以上的混合感染占1%。目前,臨床樣品所檢出兩種以上的病原確實很常見,但現(xiàn)在無論通過何種實驗方法尚未能證明這些病原都是同時參與的“混合感染”,從而排除了存在其他感染模式的可能。所以,這種結論和提法缺乏科學性。

3.3 豬體內存在兩種以上病原微生物,不可能都是同時參與感染而構成“混合感染”

動物體內所存在的若干病原體,往往有先來后到、主次之分,每一種病原體在動物體內的數(shù)量有多、少之差,毒力也有強、弱之別,未能證明在疾病發(fā)生過程中,侵入機體的兩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都是同時扮演主角參與造成“混合感染”。因此,從病料中無論檢出多少種病原微生物,只能說豬體內存在著多種病原體,即使有些豬得了幾種病,我們雖然不能排除有“混合感染”的可能性,但絕不可能全是同時參與的“混合感染”。因為“混合感染”是一種專有概念的感染模式。不能把動物體內“存在”兩種以上病原體與“同時參與感染”混為一談。因此,“多種病原混合感染”的提法,不但主次不分,而且會掩蓋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從而影響到疾病的確診和治療。

3.4 “提法”忽視了病原微生物在機體內呈現(xiàn)的其他感染模式

動物體內存在的病原體不是都會引起動物發(fā)病,動物機體與病原微生物在漫長的歲月中進行著不懈的抗爭,并在抗爭中決定勝負。病原微生物為了延續(xù)其物種的進化,需尋找某些動物機體作為生長繁殖繼代的場所,過寄生生活,這就必須具有各種“武器”即侵襲力突破動物機體的種種防御障礙,侵入動物機體內,接著又能與體內的各種“軍隊”進行激烈的“戰(zhàn)斗”,還得具備在體內繁殖并不斷傳播的特性和能力,不斷侵入新的宿主。這樣才不至于被消滅,保證其物種能延續(xù)下去。

然而,動物機體為了自衛(wèi)而形成了各種先天性的免疫防御機制即非特異性免疫力,以對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機體內具有陣容強大的“軍隊”,當“敵人”入侵時,免疫系統(tǒng)立即啟動“戰(zhàn)斗預案”,經過淋巴細胞的識別,巨噬細胞立即抓住“敵人”,給予“致命的擁抱”和“死亡之吻”,與此同時,呼叫其他免疫細胞前耒支援,T淋巴細胞召之即來,與巨噬細胞連成一體,釋放出白細胞介素和干擾素等免疫因子參予戰(zhàn)斗,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對準“敵人”進行射擊。

在感染過程中,動物機體與病原體之間抗爭的勝負,取決于雙方力量的對比和相互作用的條件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感染模式。

3.4.1 顯性感染當入侵機體的某種病原微生物數(shù)量多、毒力強,而機體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時,致使動物體受到嚴重損傷,生理功能發(fā)生變化,并在臨床上出現(xiàn)一系列明顯的癥狀,這一過程稱為顯性感染(顯性傳染)。倘若此時檢出兩種以上病原微生物,也無法證明是同時參與感染的“混合感染”。也不能排除其中一種是早已存在于體內而不引起動物發(fā)病的條件性病原微生物。

3.4.2 隱性感染當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的數(shù)量少、毒力弱,動物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與病原體之間的力量相當時、雙方處于暫時的、相對的、動態(tài)的平衡狀態(tài),在多數(shù)情況下,動物體的條件不利于(或不適合)入侵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或動物體能迅速動員防御功能將其消滅或削弱其致病力時,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動物既不表現(xiàn)任何臨床癥狀,又無肉眼可見的病理變化,對機體危害輕微,而呈隱敝經過,這稱為隱性感染,也稱為亞臨診型感染。目前豬群中普遍存在這種狀態(tài),雖然用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方法檢出病原體,但動物不發(fā)病,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隱性感染動物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可轉化為顯性感染。目前可以認為沒有絕對健康的豬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動物體內檢測到兩種以上的病原微生物,也不能稱為“混合感染”。

3.4.3 原發(fā)性感染和繼發(fā)性感染動物機體感染了某種病原微生物,引起動物致病之后,在疫病傳染過程中,導致動物機體抵抗力減弱的情況下,又有新入侵的或在動物體內原來存在的、暫時呈隱性感染的另一種病原微生物(特別是條件性病原體)趁機參與引起動物致病,前一種病原的感染稱為“原發(fā)性感染”,即“主犯”,后一種或兩種以上病原體的感染稱為“繼發(fā)性感染”,即“從犯”。如豬常發(fā)生豬瘟,其病原體主要是豬瘟病毒(原發(fā)),但慢性豬瘟常出現(xiàn)由多殺性巴氏桿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引起的繼發(fā)感染。又如豬發(fā)生園環(huán)病毒病引起免疫抑制,新侵入或原來已存在體內的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菌和大腸桿菌等則可引起繼發(fā)性感染。在目前所發(fā)生的豬病中,即使實驗室同時檢測出兩種以上的病原體,有些可能是隱性感染,更多是繼發(fā)感染,如果將其統(tǒng)稱為“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則缺乏理論和實際依據(jù)。

3.4.4 病毒的持續(xù)性感染由于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戰(zhàn)勝和殺死宿主細胞,反之亦然,兩者形成共生平衡,豬體不但可長期或終生帶毒,而且經?;蚍磸筒欢ㄆ诘叵蝮w外排毒,動物長期處于持續(xù)的感染狀態(tài),但不引起動物發(fā)生病理反應有關的臨診癥狀,這就稱持續(xù)性感染。這種狀態(tài)的豬群血液和臟器對易感動物可成功人工發(fā)病?;剂四承﹤魅静∪蜃⑸湟呙绾螅词寡逯械目贵w滴度合格率90%~100%,仍有部分豬只存在該病的病毒,從文獻獲悉,豬口蹄疫就存在這種持續(xù)性感染,當機體扺抗力下降時,原來存在于體內的病原體就可引發(fā)動物新一輪疫情。

因此,即使從病料中檢出兩種以上病原體,如不能以證明在體內同時參與感染并引起動物發(fā)生“混合感染”,只憑檢出的兩種以上的病原體,就不能統(tǒng)稱為“混合感染”。

4 “多種病原混合感染”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4.1 混淆了各種感染類型或模式的基本概念

目前這種“提法”,已經成為當前豬病主要的感染類型,既混淆了各種感染類型的基本概念,又忽略了其他感染模式的存在。這種觀點,使不少養(yǎng)殖行業(yè)和獸醫(yī)從業(yè)人員無所適從,使專業(yè)學生所學到的感染形式或類型基本概念的科學性,與專家的觀點“脫軌”,對他們的生產實踐會起著誤導的作用。

4.2 “混合感染”已成為豬病難以確診的借口和臺階

有些檢驗單位收到病料及樣品之后,只能按常規(guī)檢驗手段檢查,然后把檢出病原體的陽性率列表發(fā)報告,他們很難都到現(xiàn)場跟蹤,缺乏實地調查研究,往往難以下確診意見,由于無法證明“元兇”,“混合感染”就成為借口和臺階。有些檢驗單位也模仿這種做法,靠著借口順著臺階下。這就難為了防治工作的一線實施者。

4.3 誤導了疾病的防治工作

不少養(yǎng)戶根據(jù)“混合感染”的診斷結果,抓不到疾病發(fā)生的“元兇”,“胡子眉毛一把抓”,無的放矢地對各種病原菌采用覆蓋式投藥或過份依賴疫苗,結果不但沒有控制疫情,而且花了錢財,損失慘重。其實當一個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及生物安全條件較差時,即使從實驗室檢出眾多病原,只針對那些病原體采取治療措施,其效果常常適得其反。

5 理清思路,明確概念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①目前豬病之所以多發(fā),是由于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使動物體內存在多種病原微生物或長期帶毒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并在臨床發(fā)病呈多種模式感染;②在患豬的檢測樣品中,常常可檢出兩種以上的病原體,但不能證明都是同時引起動物發(fā)病,甚至在一只豬體內可表現(xiàn)出兩種以上疾病的病變特征時,也難以證明是由兩種以上病原同時參與的“混合感染”;③豬群常存在隱性感染、持續(xù)性感染的現(xiàn)象,當豬只抗病力下降時,在原發(fā)性感染的基礎上,有可能引發(fā)繼發(fā)性感染等各種感染模式,但絕對不可能都是同時參與的“混合感染”;④現(xiàn)實告訴我們:當豬只死亡之后,檢驗人員才采到病料,不能證實動物死前體內存在的兩種以上病原微生物是同時參與感染;⑤多種病原微生物混合存在于豬只體內,不等于多種病原微生物在動物體內就構成同時參與的“混合感染”,若認為有時起到協(xié)同作用更實際些。

“目前豬病呈多種病原混合感染越來越普遍”這種概念極其模糊、缺乏科學性提法應糾正。更不應該有“兩病原、三病原、四病原、五病原、六病原混合感染”及200多種組合的“混合感染”模式這種提法。

當疫病發(fā)生時,養(yǎng)戶及奮斗在防疫第一線的獸醫(yī)們奢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動物疾病防控部門的專家們共同給力研究,通過流行病學、病理學、病原學及生產管理學等途徑找出疾病發(fā)生的“元兇”及“協(xié)從”作出確診?!?/p>

猜你喜歡
病料豬病病原體
基層獸醫(yī)采集送檢病羊、病料的要點
新農民(2023年18期)2023-07-06 08:35:49
淺談豬病的臨床診斷
野生脊椎動物與病原體
科學(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病原體與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態(tài)關系
科學(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2
基層獸醫(yī)豬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術
西部論叢(2019年31期)2019-10-14 21:30:01
豬病診斷的一些誤區(qū)
伊犁地區(qū)蝴蝶蘭軟腐病病原體的分離與鑒定
病原體與抗生素的發(fā)現(xiàn)
基層獸醫(yī)實驗室樣品采集、工作中必須注意的問題與建議
豬病治療中常見七誤區(qū)
敖汉旗| 沅江市| 华亭县| 古交市| 保亭| 开平市| 永吉县| 普格县| 满城县| 普陀区| 涡阳县| 南澳县| 噶尔县| 夏河县| 天峻县| 岫岩| 滦平县| 庄河市| 大同县| 陈巴尔虎旗| 东源县| 永丰县| 库伦旗| 资中县| 镇江市| 尼木县| 进贤县| 吴堡县| 岳西县| 会泽县| 太谷县| 屯昌县| 旅游| 辽宁省| 温州市| 马鞍山市| 安西县| 陕西省| 峨眉山市| 碌曲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