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和
地理學科是高中學科中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這是因為它對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識圖能力、知識整合能力要求較高。邏輯嚴密、答案簡潔、條理分明是解答地理試題的宗旨。學生在解答地理試題時要注意地理術語的運用,使用直觀、明確、精練、科學的語言,回歸教材,力求準確,認真推敲。本文將從閱卷和答題規(guī)范等方面,給廣大學生提出建議。
一、地理試題答題要求
1.準確運用術語,防止答題口語化。
地理學科的專業(yè)術語較多而且復雜。例如,在描述地形時,如果能將“地形平坦、地勢崎嶇、山高谷深、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等術語準確應用于對相應地形的描述中,就能獲得高分。很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忽視對術語的積累和運用,從而導致在答題過程中誤用或錯用專業(yè)術語,遺憾失分。
2.夯實基礎,理清答題思路。
從近幾年全國和各省區(qū)高考試題可以看出,其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已成為趨勢。例如,2011年江蘇高考地理試題考查了城市和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2012年浙江高考地理試題考查了黃河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農業(yè)開發(fā)條件與問題;2013年浙江高考地理試題考查了美國與中國棉花種植區(qū)位條件差異及美國西部降水的空間分布特點和原因。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理清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總結典型試題的作答要點和思路。
3.嚴格審題,抓住關鍵信息。
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是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審題是答題的前提,但在考試過程中,由于時間的限制,學生普遍出現(xiàn)審題不細心、思考不全面的現(xiàn)象,從而造成失分。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準確把握審題的思路和方法,學會抓住題目關鍵信息,按照“審圖文材料——審設問——審設問間聯(lián)系”的步聚,獲取答題線索,最大限度地為答題提供幫助。
4.重視圖表,獲取有效信息。
圖表是地理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無圖不成題。學生在考試中常常因粗心大意、答題倉促而看圖不仔細、不全面,不能準確理解圖示信息,抓不住關鍵信息或關鍵詞。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圖表解讀方法的教學,增加圖表型試題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圖表解讀能力。
5.答案要點全面,重點突出。
在考試中,學生可能會因知識掌握不全面,或對試題材料和問題分析不細致而出現(xiàn)答題思路混亂,最終導致答案要點不全、扣題不準、脫離材料。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強化審題和答題訓練,使學生做到答題規(guī)范化。
二、地理試題答題技巧
在解答地理試題時要運用學科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防止漏題、漏答,答案要序號化、段落化、條理化,體現(xiàn)出邏輯性,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另外,教師還要教給學生以下答題技巧。
1.具體與模糊的技巧。
對于答案中自己拿不準的內容,在不影響答案完整性和得分的情況下應盡量回避、少寫。例如,北海道漁場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而形成的,如果不清楚洋流的名稱,可以模糊回答是寒暖流交匯而形成的。
2.多與少的技巧。
對于自己確信無誤的內容要準確、有條理地書寫,并且要注意答案的方向性、邏輯性、全面性。高考評卷的原則是多寫不扣分,但少寫絕對得不了高分。因此,我們不妨堅持多寫、多分點作答。多寫,即在審題之后結合題意,把知道的相關東西都寫上去;多分點作答,即分要點答題,高考評卷時,教師往往是看要點、看標題給分,分點答題可以避免教師把兩點看成一點而少給分。
3.主要與次要的技巧。
盡量抓住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如果實在沒把握,就主次一把抓,把自己認為與題目有關的知識點都寫下來。
總之,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復習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基礎知識,把握答題規(guī)范和技巧,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