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
30歲時,有一天我經(jīng)過一個室內(nèi)射箭場,看到有人在射箭,我立刻被吸引住了,試過后就放不下了,接下來每天都去練習(xí)。從30歲到40歲,我練了10年,最大的感受是:第一箭中紅心,第二箭又中紅心,第三箭仍中紅心,第四箭還沒有拉弓呢,自己就把自己打垮了。好強心、虛榮心、得勝心,都不請自來,早就把你的那顆平常心打亂了。到最后我會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射箭?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這么痛苦?”
我在射箭場上看到一位70歲的老先生,清瘦、干凈,帶了一只用了一二十年的箭袋,里面放了一把箭。箭雖然是老的,但羽片是新的。他一個人很安詳?shù)卣驹谀沁?,拿著弓箭,沒有瞄準(zhǔn)器,沒有平衡桿,沒有任何東西,他就拿著一把弓,30米以外架上箭,“嗖”的一聲正中紅心,但他的臉上看不出來一點喜悅之情。然后,他拿出第二支、第三支……我覺得這個人太厲害了,就過去跟他聊天。一聊才知道,人家射了30年的箭。弓有14公斤重,14公斤對年輕人來講,拉起來可能都有一點吃力,可人家70歲的老先生,卻能很輕松地拉開。所有的拋物線都在他腦子里,而不在瞄準(zhǔn)器上。所以,當(dāng)他射不準(zhǔn)的時候,他沒有理由去怪罪弓哪里出了問題。
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射箭所有的一切就是在瞄準(zhǔn)的那個時候。當(dāng)箭射出去后,它已經(jīng)變成最不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它已經(jīng)變得很呆板、僵化,無法改變,只是10分、9分、8分、7分而已。最秘密、最內(nèi)在的活動,是在拉弓的那一剎那,你到底用什么心情去安定自己,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去平衡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然后安心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