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
1.貴族后裔愛上東方女孩
1991年春,英國倫敦一所中學的老師托尼·霍肯(TonyHawken)到一家語言學校義務教外國人英語時,無意中碰到了一個“難纏”的中國女孩,她就是戴秀麗?;艨险f:“每次下了課她還追在我身后問這問那,常常問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把做別的事情的時間都耽誤了?!?/p>
時間一長,霍肯發(fā)現(xiàn),這個來自東方的女孩不僅身材健美、外貌漂亮,而且好學、刻苦、成熟而神秘。慢慢地,他被她吸引住了。戴秀麗比霍肯小6歲,從黑龍江大學畢業(yè)后當過5年記者,然后專門到英國學習英語。霍肯覺得自己愛上了戴秀麗,便對她展開了猛烈的追求。
戴秀麗發(fā)現(xiàn),霍肯對自己特別好,他善良有愛心,經(jīng)常做義工,聽說他的家族還是英國貴族,只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漸漸沒落了。霍肯平時也表現(xiàn)得非常有紳士風度,這讓戴秀麗覺得他也很神秘,漸漸愛上了他。兩年后,兩人結了婚,戴秀麗取英文名為秀麗-霍肯,并加入了英國國籍。
1994年,戴秀麗想回國發(fā)展,這對霍肯的胸懷是個考驗。他仔細考慮后說:“男人愛女人,就應該為她付出一切。誰讓我愛上了你呢?”回到中國后,霍肯在哈爾濱某大學找到了一份當英語和計算機科學講師的工作。霍肯以為戴秀麗也會和自己一樣在大學里任教,或者在家當全職太太,誰知戴秀麗說:“我也要想辦法賺錢?!?/p>
戴秀麗開始利用各種社會關系承包哈爾濱的各種大小防空洞,并將其改造成地下商場出租賺錢。霍肯對這些既不懂也沒興趣,他只是有些失落:下班回到家,再也沒有妻子熱情的擁吻和可口的飯菜等著他了,有時,整個晚上和周末都得一個人獨自度過。一天晚上,霍肯下班后才知道妻子出差了,他不會做中餐,只好到外面吃。戴秀麗回來后,他說“親愛的,錢只要夠用就行了,我們應該多做自己想做和有意義的事,干嗎這么拼命去掙錢?”
一臉疲憊的戴秀麗說:“你們這些西方貴族的后代從小衣食無憂,怎么能理解我們中國人?知道嗎?小時候我差點餓死,12歲前沒有穿過一件不帶補丁的衣服。我覺得只有賺到了足夠的錢,才能把日子過得踏實?!?/p>
2.是他太傳統(tǒng)還是她變了
有人問,想離婚為什么早不說,非得等妻子這么有錢,而且兩人都50多歲了才提?霍肯說:“來中國幾年后,她已經(jīng)賺了一些錢,但還不滿足。我覺得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們開始不斷爭吵,并鬧過離婚。誰知就在這時,她意外懷孕了,說:‘我已經(jīng)33歲了,想做媽媽,所以我一定要把這個孩子生下來。我知道這幾年可能冷落了你,但我也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讓你和孩子以后過上好日子……說實話,當時我很感動,答應一定會試著去理解她……”
1998年春,戴秀麗生下兒子后,也想退一步海闊天空,便把公司交給弟弟戴永革管理,她則帶著孩子陪霍肯回英國:“你說得對,錢是賺不完的,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要從此做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霍肯高興地說:“太好了,我就是喜歡當年你剛到英國時的樣子?!蹦嵌螘r間,霍肯在外面做義工,戴秀麗在家里全職照顧孩子,一家人經(jīng)常出去旅游,霍肯覺得很幸福。
然而,幾個月后,戴秀麗便有些魂不守舍了,她開始想方設法了解中國的各方面信息、遙控指揮弟弟管理企業(yè),霍肯如果提出異議,她就發(fā)火:“現(xiàn)在這樣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辈坏揭荒?,她就提出要回中國,并要求霍肯到她的公司任副董事長。
霍肯不想?yún)⑴c妻子的生意,但他還是答應讓妻子回中國。他明白,妻子天生就不是那種待在家里的人?,F(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不需要母親全職照顧了,如果拴著她不讓她去工作,那就太自私了。
令霍肯想不到的是,那幾年妻子的財富急劇增長,不到10年,她就把公司折騰上市。他們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的生活和私人空間,霍肯并不知道妻子有多少錢,只是從妻子的消費上看出了端倪?;艨弦恢庇袊鴥深^飛,他們在倫敦郊區(qū)有一棟三居室半獨立住宅,家里的一切生活設施都很簡單,霍肯覺得住著很舒服。有一次戴秀麗帶著兒子來看他后,干脆花150多萬英鎊在薩里郡買了一處別墅:“需要錢就說,兒子住這里都不習慣了,快搬過去!”
霍肯跟著妻子在別墅里轉了一圈后,忍不住說“秀麗,你怎么能這樣呢?就算你很有錢,但財富屬于全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暫時的保管者,你沒有權力這么做。你看這臺55英寸的電視,我那臺25英寸的足夠用了,為什么要買這么大的?”戴秀麗笑了:“55英寸電視在中國早就進了尋常百姓家,你還大驚小怪?就算它是奢侈品,我是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買給我丈夫享受,怎么了?”但無論她怎么動員,他就是堅持不搬過去,因為他認為享受不等于浪費。
霍肯有一輛開了七八年的尼桑轎車,臨回中國時戴秀麗讓下屬買來一輛豪車:“親愛的,我沒空和你過生日了,這是我送給你的生日禮物,把那輛破尼桑扔了吧?!?/p>
霍肯又是一驚,因為在英國,只有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才買那些所謂名車,英國人平時出外都開兩廂的經(jīng)濟實用車,而在倫敦,主要坐地鐵和公交車,很少開車。他對妻子說:“謝謝你的生日禮物,但我真的不需要。這輛尼桑我已經(jīng)開了幾年,跟它有了感情,而且它什么毛病也沒有,我干嗎要把它扔了?就算要換車,為什么要換這么好的車?”
隨著戴秀麗的生意越做越大,霍肯不得不經(jīng)常陪著妻子出席各種社交活動,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戴秀麗在香港居然有一艘價值上億元人民幣的豪華游艇和兩架私人飛機。有一次,霍肯和妻子陪著幾位從中國內(nèi)地來的朋友到海上垂釣,戴秀麗讓人搬出每瓶價格900多英鎊的紅酒給大家隨便喝。
霍肯認為英國中產(chǎn)階級一般只喝不到10英鎊一瓶的酒,妻子這樣做過于鋪張奢侈了:“秀麗,在英國越是有錢人越是低調(diào),因為他們會把錢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戴秀麗也火了:“可這兒是中國,我賺了錢為什么不享受?游艇、飛機和豪車都是生意上的需要?!被艨蠈Υ酥皇菗u頭,從那以后,他極少再陪妻子出去應酬。
3.逃離奢華寧可離婚
在很多中國人看來,“妻子太有錢”實在不像離婚的理由,但霍肯聳了聳肩,雙手一攤:“真的,我只是覺得她太有錢了,她的生活方式不是我想要的,這為什么不是離婚的理由?”
霍肯說,西方人當然也虛榮,但與中國有錢人不同的是,英國有錢人不是通過“燒錢”滿足虛榮心,而是通過做一些很高尚的事,如做義工、做慈善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名望。從婚禮、宗教節(jié)日到喬遷和葬禮,越是上層階級,對待這些儀式則越傳統(tǒng)、越簡單。當然,這并不代表他們不講究。
在英國,財富多少并不是衡量身價的唯一標準,而在中國,卻往往以財富論英雄。這讓霍肯在生活中產(chǎn)生了價值觀的混亂,感到悲哀。
霍肯承認,之所以離婚除了因為妻子“太有錢”外,可能與他們聚少離多、感情日漸疏遠也有關。
2014年3月,戴秀麗又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個人資產(chǎn)凈值達12億美元以上。這再次刺激了霍肯,他覺得妻子這么有錢,自己完全適應不了那樣的生活,于是他決定跟妻子離婚。
有記者問道:“如果離婚,按常理你應該得到夫妻共同財產(chǎn)的一半,為什么你只要100萬英鎊?”霍肯說:“100萬英鎊足夠我后半生用了,而且我還有雙手,要那么多錢干什么?”
(摘自《家庭》2014年第1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