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夏瑩
“古典家具”指的是這樣一類家具:樣式上,它是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造型設計;用材上,它以傳統(tǒng)原木為主,而非塑料或者其他合成材料;第三是榫卯結構,如果不用榫卯結構而用金屬連接件,就絕對不能稱之為古典家具。一件家具,如果是傳統(tǒng)的造型,傳統(tǒng)的用材,再加上傳統(tǒng)的工藝,就可以把它歸入古典家具的范疇。
器以載物,華夏文化自古講求一種寄寓。國人造物,不止停留在實用階層,而是通過其形態(tài)語言,傳達出一定的審美情趣和精神境界。中國古典家具正是這樣一種超脫純粹的物質(zhì)、具有獨樹一幟的文化形態(tài)的存在。
從席地坐到垂足坐
受地理氣候、風俗習慣、制作技藝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中國古典家具走出了與鄰國迥然不同的發(fā)展道路?!霸跂|方,只有中國人是由席地而坐發(fā)展成垂足而坐。東南亞一帶很多國家,包括韓國、日本、泰國,人們回到家里都是坐在榻榻米上。說明中國是一個很容易接納和吸收外來文化的國家?!?/p>
我們可能很難想象,祖先們曾經(jīng)歷漫長的席地而坐的年代。從周秦到三國,人們坐臥所用,皆是矮家具。尊貴者在上座獨享一張席子,陪坐者在下坐兩人或多人共坐;席前則設矮幾放置器物。當時的人類活動集中于黃河流域,中原一帶氣候干燥,席地坐亦不覺濕冷。這種棲居形式催生的一系列詞匯,如“主席”“出席”“席位”等,仍深切影響著現(xiàn)今的文化生活。
家具開始“拔地而起”,是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時期。受外來文化影響,唐代坐具擺脫了以往古拙神秘的特色,顯得體大厚重、渾圓豐滿,倒跟當時豐腴雍容的仕女形象不謀而合。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在長卷《韓熙載夜宴圖》中,以寫實手法描繪了中書侍郎韓熙載開宴行樂的情狀。權貴們飲酒、賞樂,使用的是羅漢床和禪椅,他們雖已不貼地而坐,卻依然保留了盤腿而坐的坐姿。
從史學家的角度,當今文化是宋王朝以后定型的。起居習慣同樣如此。這一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城市繁榮,高座家具開始大行其道,高案、高桌、高幾相應出現(xiàn)。此時,家具的造型結構變化大,崇尚樸素、淡雅與簡潔。垂足而坐也已成為人們固定的姿勢。古典家具雛形已然建構。
明韻清風
中國古典家具歷史上有兩座藝術高峰。一個是明晚期到清早期的明式家具,另一個是從康熙到乾隆晚期以前的宮廷造辦處的家具。這兩座藝術高峰分別是明式家具和清代宮廷家具。根據(jù)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一書,明式家具在狹義上特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優(yōu)美的家具。這一時期的制品,無論從數(shù)量還是藝術價值來看,都可稱之為古典家具的“黃金時代”。
明代帝王家姓朱,朱即紅色。而明代政權又起于南方,南方五行屬火,崇尚農(nóng)耕文化,人們喜歡太陽、豐收等燦爛意象。因此明代皇家崇尚紅色?!吧嫌兴茫卤厥⒀??!泵鞔罉泛托履觊g最有代表的漆器家具,多數(shù)是刷紅家具。
至明末,吏治昏庸,文人士大夫階層寄情于山水,生活觀上崇尚自然,對黃花梨木材溫潤淡雅的質(zhì)感和行云流水的紋理更情有獨鐘。經(jīng)典的明式家具造型簡潔、工藝精湛。線條挺秀舒展,風格典雅端莊,極盡家具之美。
晚明家具摻雜文人的個人情感和審美情趣,在造型藝術上達到極致;清早期造辦處的家具,則由帝王親自參與打造,因而更具皇家氣象。像雍正、乾隆皇帝,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審美水準。他們知道木材得來不易,從框架結構、造型到紋飾的設計到打樣,不會隨意地打造。乾隆皇帝甚至會因為造辦處官員未經(jīng)許可濫用紫檀而降下處罰。
這一時期,滿族當權,來自關外的游牧民族逐水而居,崇尚黑色。紫檀等凝重大氣的深色木材打造的家具逐漸成為宮廷的新寵。清早期一些用黃花梨打造的家具被刻意涂成了黑色。再者,明代夜間生活一般在戶外進行,家具體量輕便,易于搬動;而到清代康熙之后,隨著平板玻璃的運用,室內(nèi)采光變好,深色家具也就得以盛行。相比之下,清晚期的家具過分雕琢,雖顯雍容華麗,但藝術價值反而不如明代。
每一件古典家具的誕生,都是一個耐人尋味的過程。
馬未都曾點評,中國家具的設計原則是“尊嚴第一,舒適第二”。當兩者發(fā)生碰撞,舒適一定讓位于尊嚴。中國家具的設計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人文精神為本,這一點大異于西方設計原則。從家具的形制差異和工藝水準,到器型間的價值觀念和審美問題,人們對于古典家具的探討,終將趨向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尋。除了山水閑情和儒道精神,古典家具或許寄托了一個農(nóng)耕民族最本真的生存原則———對器具的珍惜,以及對生活的熱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