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
特級教師董一菲課堂教學語言藝術(shù)研究
陳慕
“教師的語言是人類最美最美的語言,教師的語言是一種技術(shù)更是一種藝術(shù),曼妙、細膩、唯美、豪邁;教師的語言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思想,深邃、練達、智慧、
仁愛;教師的語言是一種功力更是一種品位,情趣、意境、修煉、魅力?!雹?/p>
董一菲曾在自己的文章《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細無聲——談?wù)Z文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中提到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四美,即:詩意美、理性美、素樸美、情義美。這段時間研究了董一菲老師的幾節(jié)公開課,感覺董一菲老師的課堂教學語言不僅是一種技術(shù),而且是一種藝術(shù)。
董一菲老師的教學語言,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是辭采豐美,柔和自然。董老師課堂教學時,詩詞典故能夠信手拈來。比如教學《鄉(xiāng)關(guān)何處 鄉(xiāng)愁詩鑒賞》這一課時,引用于右任的《國殤》后,董老師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回憶一下,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由君主的地位淪為階下囚的時候,曾經(jīng)寫下“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清照也曾在她的青春歲月的時候,當她的丈夫趙明誠遠離家鄉(xiāng)的時候,說“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作為南宋的愛國主義詞人之一,辛棄疾是將那“欄桿拍遍”,想一想那“欄桿”在哪里?有樓的地方,可以望遠的地方。岳飛也這樣抒發(fā)感情說,“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北望中原,還我山河。這一切都是——“登高望遠”。那么“登高望遠”,結(jié)合獨特的、生命的感受,家國之感,身世之痛,于右任老人是這樣說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然后他運用的在這里還有一個大家熟悉的典故,這個典故來自那遙遠的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樂府民歌,寫出了北中國的雄奇壯麗,那就是我多情的國土,六個字怎么說?(師生齊說)“天蒼蒼,野茫?!薄!疤焐n蒼,野茫?!边@是一種深痛的家國之思。
在這段話中,董老師引用了四個詞人的四首詞,還有一首北朝民歌。除了詩詞歌賦,我們以《葡萄月令》《我的空中樓閣》《在西地平線上》三課為例統(tǒng)計董老師課堂上引用過的或提到的古今中外的作品,大概有余秋雨的《千年一嘆》《文化苦旅》《冰冷長河》,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李澤厚的《中國美學史》,龍應(yīng)臺的《百年心鎖》,貝多芬的《命運》,瓊瑤的《我是天空的一片云》,此外還有《論語》《圣經(jīng)》《一棵開花的樹》《史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經(jīng)》《獵人筆記》《沈從文小說選》等。
而被董老師引用過名言的著名人物有尼采(人,首先要變成駱駝)、羅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諸葛亮(淡泊而明志,寧靜而致遠)、川端康成(美麗的日本的我)、海德格爾(我們?nèi)祟愒娨獾木幼≡诖蟮厣希?、余光中(今晚的天空很希臘)、康德(這個世界上令我們敬畏的只有兩件事。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周國平(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憐蟲)、林徽因(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宗白華(在魏晉時期人們對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對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馮友蘭(人的境界分幾種,最高的境界是宇宙的境界)等等。
這些統(tǒng)計羅列,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董老師豐厚的知識儲備和語文素養(yǎng)。
而且董老師課堂上的教學用語中,儒佛道三家用語都有。佛家的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道家的如“這個感覺很有莊周的感覺了,莊周夢蝶之后不知道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我,這是著名的物我兩忘的境界,真有境界!”儒家的有“其實人的生活想起來很簡單,大圣人顏回有一簞食,一籃子食物,一瓢飲,一瓢水,住在陋巷,就可以足以?!绷硗猓覀兛v觀《葡萄月令》《我的空中樓閣》《在西地平線上》這三課,董老師課堂用語中涉獵的學科除文學外,歷史、政治、美學、音樂、哲學都有。
正是這樣廣泛的涉獵,使得董老師知識儲存豐厚,底蘊實足。正是這樣廣泛的涉獵,董老師才能根據(jù)教學需要信手拈來,脫口而出,練就辭采豐美的教學語言。
董老師的課堂用語句式富有變化,句法參差有致,產(chǎn)生了抑揚頓挫,高低起伏的和諧的節(jié)奏。加上董老師柔和自然的音質(zhì),更是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董一菲老師的課堂語言優(yōu)美蘊藉,飽含著深情,她的聲音柔而不媚,像鋼琴中音部琴鍵上發(fā)出的樂音,脆而不尖,質(zhì)地純正、悅耳,聽起來舒服卻不催眠。例如在教學《邊城》時,有這樣一段話:
翠翠有一個天籟般的美麗的名字,她有著十五歲的花樣年華;她有一個為愛而死,飛揚著生命的母親,對她來說,是永遠的宿命一般的憧憬和向往;她有一個愛她、她愛,與她相依為命的白發(fā)爺爺;她有一個愛她,為她闖灘而死的天保;她有一個愛她、她愛,為她不要碾坊的儺送;她有一個初雪無痕、美夢無痕的夢幻;她的生命因美麗而曲折的誤會而精彩滟滟,她有過雁過、風過、云過、雨過的甜蜜的憂愁。湘西的這一方水土養(yǎng)育了美的驚魂——翠翠,翠翠是自然的女兒,青春的女兒,水的女兒,城的女兒。翠翠有著千種美麗,萬種風情,下面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文談?wù)劇按浯洹敝馈?/p>
這樣一段話,字字句句包含深情。對翠翠的喜愛,對翠翠命運的憐惜,對《邊城》作品的由衷贊美,對作者沈從文的崇敬隨著董老師口吐蓮花一般輕徐送出。這些情感也如花瓣一般落在學生心田上,融化了、美化了
學生的心靈。
再比如在一次公開課上,她用這樣的語言導(dǎo)入新課:“張愛玲三字當中紛紅駭綠,影響大半個世紀,她是一個世紀喧囂華麗風流云散的寓言,那么就讓我們回眸,回眸那絕美的瞬間?!?/p>
最后,她又余韻裊裊地收束了全文:“影影綽綽的桃花的緋紅零落,我們讀月光下溫婉的故事,艷異悱惻,氤氳不絕,無數(shù)的海晏河清,千般的柔媚宛轉(zhuǎn)。那是滾滾紅塵不了情,那就是張愛玲——民國女子,不老的臨水照花人?!?/p>
這些句子伴著董老師柔美的聲音舒緩的吐出來,這種感染力是無與倫比的,聽這樣的充滿詩意的語言,還有哪個學生不受感染而不去喜愛文學呢?還有誰不受到感染不去喜愛張愛玲呢?這些詩意唯美情深意長的句子如一顆顆種子種到了那些青春懵懂的學生心坎上,就等春風一到,它們就會生根發(fā)芽。
有些教師課堂教學語言一味追求高端大氣上檔次,結(jié)果導(dǎo)致問題表述不清,要求表達不明,評價點評不到位。董老師在課堂上不盛氣臨人,不炫技,不賣弄口才,不把學生當猴耍,說話謙遜平和,但往往能啟人心智。
課堂上教師教學語言一般有兩類。第一類有導(dǎo)入提示用語,問題用語,提要求用語這樣三種;第二類有評價用語,對話用語這樣兩種。對于第一類,我們前面談的比較多了,下面我們重點談?wù)劦诙悺?/p>
關(guān)于對話用語,我們來看下面一段師生對話。
師:就是塵土,我還不適應(yīng)倒著說的習慣。黃沙飛舞的塵土,非常細膩的感受。哪位同學還可以補充?這位女同學。
生:人都說大漠的月亮很漂亮。
師:這詞很耐人尋味,應(yīng)該說天下的月亮是一般圓的,但人們愛說他鄉(xiāng)月更圓,或者說大漠月更圓,很有哲理。以后我在研究邊塞詩時,要想想為什么大漠邊關(guān)的明月是天下最圓的明月,最漂亮的明月。
師:接著說。
生:還有沙漠里的駱駝。
師:這是沙漠里的駝鈴。
生:還有敦煌。
師:那是我們祖先飛天的夢想,最絢爛的華夏夢——敦煌,人文景觀。
生:古代詩人寫邊塞詩的很多。
師:邊塞詩獨特的美屬于西部。這位同學繼續(xù)補充……
生:我想到了大漠、孤煙、戈壁、胡楊和百草。
師:大漠、孤煙還不夠,還要戈壁連著戈壁。在生命最缺水的地方、在生命最艱難生存的地方,卻有兩種植物,它們的名字叫胡楊和百草。它們比天下最美的詩還要美。你很有想象力,非常好!我們可以繼續(xù)去想象,去感受西部。
董老師的對話用語或?qū)W生回答問題的答案進行補充使學生的答案更加完美,如“那是我們祖先飛天的夢想,最絢爛的華夏夢——敦煌,人文景觀?!被蛞陮W生的回答,如“大漠、孤煙還不夠,還要戈壁連著戈壁。在生命最缺水的地方、在生命最艱難生存的地方,卻有兩種植物,它們的名字叫胡楊和百草。它們比天下最美的詩還要美?!边@里董老師引申了學生的答案,從而引導(dǎo)學生進一步學習。
關(guān)于評價用語,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老師在點評學生回答問題的表現(xiàn)時,往往只是廉價的表揚與鼓勵,什么“你很棒、非常好、太好了、真聰明”這些用語滿天飛,讓人感覺很虛偽。還有些老師模仿一些演員的表演,說什么“此處應(yīng)該有掌聲”,這些讓人很反感。
董老師課堂上的評價用語,有的幫學生補充,使答案更加完美;有的是引用實例或引用名人名言幫學生答案做進一步證明;還有的就是引申學生的答案來引導(dǎo)學生進一步學習。如上面列舉的師生對話中就有這方面的例子。當然董老師對有才華學生的精彩回答,也不吝嗇贊美之詞。如“這簡直是語言的盛宴了,說得非常好!”再比如“很生動,鬼斧神工,很有想象力!掌聲!李白是天才,李賀是鬼才,我們這位孩子是天才加鬼才。第一個概括就嘆為觀止了,因為老師想了很久了,一時難住了。”從這句話還可看出董老師的謙遜平和。關(guān)于這方面的例子還很多,如“這位女同學的發(fā)言讓我無法評價了,非常漂亮的一段解讀”。
課堂上聽到學生精彩的回答,董老師毫不掩飾自己不如學生的一面。對學生的才華,總是禁不住由衷的贊美,而這種真誠的贊美對學生來說肯定是莫大的鼓舞。
①郭元祥:《感悟“教師人生”》,《中國教育報》,2006年2月第4版。
[作者通聯(lián):江蘇蘇州市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香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