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實
風物長宜放眼量
秋 實
近來,一組關于社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報道,引起業(yè)內人士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深圳為例,2013年社工流失率達18.1%,2014年竟高達19.8%,逼近20%的警戒線。曾經是社工“黃埔軍?!钡纳钲谏星胰绱耍渌鞘锌上攵?。調查發(fā)現,薪酬待遇低、社會地位不高、發(fā)展空間不大,是造成社工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這讓曾經的愛心“風景線”風光有些黯然。
很難形容讀到這些報道的心情,理解、同情、惋惜,似乎都能沾邊,但又并不完全準確。的確,社工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現實確如報道所說,社會對社工認可度一般、評價激勵體系還不夠完善、社工的成就感普遍偏低,它需要政府和社會理解體諒、關愛支持、細心呵護。例如,采取得力措施改善社工薪酬待遇,增強社工行業(yè)的社會認同,加大行業(yè)宣傳力度,加強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建設,促進社工行業(yè)健康發(fā)展,吸引更多優(yōu)秀青年,增強社會領域改革的人才支持力度等等。毫無疑問,光有說教是遠遠不夠的。穩(wěn)定體面的收入,較高的職業(yè)聲望和社會地位,不僅關乎個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也關系到社會工作這個職業(yè)的尊嚴。
但是,正如一個硬幣的兩面,換個角度、調整心態(tài),或許你也可以從困境中看到機遇和希望。首先,社會存在著巨大的需求。目前,我國有1.57億農村留守人口,包括6000多萬留守兒童、5000萬留守老人和4700萬留守婦女,需要農村社會工作提供社會服務;有2.67億流動人口需要提供環(huán)境適應、生活扶助、就業(yè)援助、權益維護服務;有城鄉(xiāng)低保、五保、失獨家庭等困難群眾8000萬人,需要在做好物質救助的同時,提供心理輔導、資源鏈接、社會融入等服務。有2億多老年人口和8500多萬殘疾人需要精神慰藉、生活照料、醫(yī)療康復等服務。就此而論,社工行業(yè)是不折不扣的朝陽產業(yè)。第二,社工發(fā)展環(huán)境正在逐漸變好,而且將會越來越好。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加速,政府簡政放權力度的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廣泛推行、公共服務社會化、市場化、契約化已是大勢所趨。作為承接主體,社工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機會越來越多,社工組織的生存空間和發(fā)展?jié)摿⒃絹碓酱?。第三,或許需要反思的是,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是否有底氣抓住機會。這個底氣既包括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倫理、實戰(zhàn)能力;也包括是否了解和熟悉社會政策,是否了解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是否能及時有效地開展既堅持政策又具有人文關懷的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雖然面臨種種艱難而仍然在為這份職業(yè)尊嚴而堅守在一線的社工們,值得大家表達敬意。
人生總得有所堅守,因為你不能總是流浪。也許年輕時你渴望擺脫,追求更好,但有朝一日你會發(fā)現,一旦丟失了不該丟失的東西,你會慨嘆,你會惆悵,你會失悔,最終盤點起來,留給自己的東西會所剩無幾。
所以堅守的價值,在于對自己生命價值的信任,對人生旅途的坦然。風物長宜放眼量。堅守是一種忠誠,一種品格,更是一種力量。有句話說得好:“即使全世界都黑暗,也不能使一支蠟燭失去光輝!”因此,對于年輕的社工們來說,不妨多點耐心、多點信心、多些堅守。也許風雨過后,彩虹盡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