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濤
(新疆富蘊縣婦幼保健院兒科,新疆 富蘊 836100)
支原體感染是兒童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對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確診肺炎的78例患兒進行支原體感染診斷,并記錄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以此反映肺炎患兒支原體感染的發(fā)病群體、癥狀、治療方式與療效等,為加深對肺炎患兒支原體感染的認識提供有效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來我院治療肺炎患兒78例為研究對象?;純耗挲g4~14歲,平均年齡(9.6±4.6)歲。其中男37例,平均年齡(9.2±3.2)歲,女41例,平均年齡(9.8±3.8)歲。患兒臨床表現(xiàn)均有咳嗽、流涕、鼻塞、扁桃體腫大等臨床癥狀。其中62例有過集體生活史。所選對象均符合肺炎診斷標準,且未在我院以外接受過抗支原體治療。
1.2 診斷
1.2.1 診斷方法:在患兒入院后,抽取靜脈血4 mL,交由本院化驗室,將抽取的血樣分離血清,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肺炎支原體抗體IgM。并對患兒進行了血、尿、糞常規(guī)檢測,肝、腎功能檢測,檢查C-反應蛋白等。
1.2.2 診斷標準:根據(jù)相關指標對患兒進行診斷。實驗孔吸光度(P)/對照孔吸光度(N)≥2.1,則肺炎支原體抗體呈陽性,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否則診斷為其他肺炎[2]。
1.3 臨床治療:目前治療支原體感染主要使用藥物治療。臨床常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如紅霉素、阿奇霉素。紅霉素多用于有發(fā)熱癥狀的患兒,阿奇霉素靜脈滴注常用語無發(fā)熱癥狀患者,輸注之后可以口服羅紅霉素進行治療,總療程一般在2~4周。
78例患兒中,36例肺炎支原體抗體呈陽性,診斷為肺炎支原體感染。其中男14例,占男患兒總例數(shù)37.84%,女22例,占女患兒總例數(shù)53.66%。支原體感染患者年齡4~10歲,平均年齡(6.1±3.4)歲,32例有過集體生活史。經過我院精心治療,3周后大部分患兒得到治愈,病情嚴重的5例在增加療程后,也得到治愈。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組肺炎患兒治療前后支原體抗體陽性率統(tǒng)計表[n(%)]
支原體感染是少兒肺炎常見病因,其病原體是肺炎支原體[3]。肺炎支原體是一種原核細胞生物,通過飛沫在空氣中傳播。這種微生物能進入呼吸道后吸附于人體細胞,增殖并釋放有毒物質,損傷組織[4]。由于肺炎支原體特殊的傳播方式,支原體感染在集體生活的少兒中發(fā)病率較高。近年來,兒童支原體感染概率上升。但該病早期難以準確診斷,因此容易因誤診、濫用藥物而延誤診治,加重病情。
少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機體產生支原體抗體和免疫復合物,容易引起多重系統(tǒng)的免疫損害。臨床癥狀主要有咳嗽、發(fā)熱、扁桃體腫大等,肺炎支原體還會損傷呼吸道黏膜,加強氣道平滑肌收縮,增加呼吸道內腺體分泌,提高氣道反應性,導致人體免疫調節(jié)機制運作失常,還可能引發(fā)哮喘等癥。診斷、治療不及時,將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嚴重身心傷害和經濟壓力。目前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常用方法是血清學抗體檢測。支原體是無細胞壁的原核細胞生物,蛋白質含量高,故確診肺炎支原體感染后,應選用對蛋白質合成有干擾作用的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進行治療[5]。
本研究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78例肺炎患兒中支原體感染者37例,占總例數(shù)47.4%。感染肺炎支原體者大都有過集體生活史。其中男14例,女22例,就此研究而言,女性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概率高于男性。治療3周后,患兒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療效。
綜上所述,支原體感染是導致少兒肺炎的重要因素,有過集體生活將提高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概率;女童相對于男童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體;經過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治療,該病能得到有效治愈。因此,對肺炎患兒需及早發(fā)現(xiàn)、正確診斷、積極治療。
[1]姜艷杰,司輝,聶娜娜,等.241例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18):3513-3515.
[2]強立,嚴永東.不同病程肺炎患兒炎癥指標及支原體感染的差異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24(6):510-512.
[3]陳詠麗,嚴曉娟.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肺外消化系統(tǒng)損害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7):863-866.
[4]吳俊英,張曉群,吳芝蘭.門診患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監(jiān)測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2826-2828.
[5]張宇,李溫慈,應克偉,等.嗜肺軍團菌肺炎患兒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2):5477-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