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以中國畫論品評藏族寺院壁畫中的線條之美
——以拉薩大昭寺壁畫為例

2015-01-28 07:25:21楊惠茗西南民族大學610041
大眾文藝 2015年13期
關鍵詞:游絲大昭寺文殊

楊惠茗 (西南民族大學 610041)

試以中國畫論品評藏族寺院壁畫中的線條之美
——以拉薩大昭寺壁畫為例

楊惠茗 (西南民族大學 610041)

藏族壁畫作為藏族美術中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和藝術形式,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和宗教內涵使其在藏族繪畫藝術中別具一格,它在吸收佛教繪畫藝術和其他地區(qū)的繪畫藝術的同時,在融合本地的文化藝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其中,線條作為有“意味的形式”是壁畫中最具有表現(xiàn)力的因素,不論在中國畫中還是在藏族繪畫中都居于靈魂的地位。本文試著通過以中國畫論品評藏族寺院壁畫中的線,以言其韻、道之美,賦予寺院壁畫以中國畫論之深厚意蘊。

線;線韻;中國畫論;藏族;寺院壁畫

藏族壁畫,以古老的巖畫為源,承襲其古樸莊重之風,延續(xù)其以線造型之法,是藏族人民所思所感之凝結,是藏傳佛教題材和義理之體現(xiàn),其線由早期的粗曠質樸逐漸向圓潤流暢發(fā)展,其中拉薩大昭寺壁畫在人物形象及姿態(tài)的刻畫上線描尤為精湛,其依人物體態(tài)動勢,豐腴婀娜,而有氣韻神態(tài)之別,其線圓轉有致,運轉自如,堪稱藏族寺院壁畫藝術中的名作。

一、拉薩大昭寺壁畫

壁畫,其發(fā)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遠古人們就已開始鑿石記事,隨著人們經驗的累積和社會的進步,石器制作方法、水平趨于成熟,繪制內容的范圍也隨之延展,從日常的狩獵、相互的戰(zhàn)爭,到神圣的祭祀、表演的舞蹈,后來自漢代佛教的傳入,為寺院壁畫的確立,大量的佛教人物及其事跡用于壁畫題材打開了序幕,其后佛教的發(fā)展隨著朝代的更換以視線由近及遠滲透的方式擴散開去。三國時經卷翻譯的推廣、兩晉南北朝佛像雕塑家的出現(xiàn)、隋唐統(tǒng)治者對佛教的崇信和教派的林立、兩宋對其采取保護政策、元明清建立僧官制度,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即傳入西藏的佛教的分支,藏傳佛教繪畫是佛教傳入西藏后,借鑒漢地、印度和尼泊爾等地的繪畫技巧與形式,再融合自身繪畫藝術特點,所形成的宗教藝術繪畫形式。在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形式中,壁畫,以其固定不變的特點,靜止在時間流逝中,猶如先民留下的遺物,帶來無盡的遐思。

體現(xiàn)了藏傳佛教繪畫藝術最具歷史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寺院,拉薩大昭寺,于公元647年,由松贊干布王妃尼泊爾尺尊公主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后來歷經幾代人辛勤的修筑與完善,形成現(xiàn)在壯觀的建筑群。在藏語中,大昭寺最初稱謂為“惹薩”,以此紀念那些載土建寺做出豐功偉績的山羊,“惹”與“薩”在藏語中分別為“山羊”“泥土”的意思,又有“祖拉康”以及“覺康”之稱,含佛堂之意。建于吐蕃時期的大昭寺,是西藏土木式結構建筑的開端,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guī)式也發(fā)端于此,其建筑風格借鑒了多地的藝術格調,如印度的幾何裝飾、尼泊爾的木質構造、唐朝的莊重宏偉,它們與藏族本地藝術特色融為一體,以輝煌、壯觀、典雅、莊嚴的藝術魅力,吸引各地的人們前來朝拜。大昭寺壁畫,也吸收了來自漢地、印度、尼泊爾的繪畫藝術風格,寺內所作數(shù)目眾多的佛、菩薩、度母、傳奇故事等佛教題材的繪畫,以靜秀莊嚴著稱,畫師們通過對比例、線條、明暗的處理,溝通了人們虔誠的目光直達人物內心的途徑。

二、壁畫中的文殊菩薩及線性之美

大昭寺壁畫中的佛、觀音、菩薩等佛像畫在吐蕃時期繪畫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大昭寺殿內,以佛教、曼荼羅為主的繪畫,內容豐富,構圖飽滿,以鐵線描在黑色的底墻上作精致細膩、流暢自然的勾勒,妙音菩薩風姿冶麗,密跡金剛沉穩(wěn)威嚴、綠度母秀麗端莊,大昭寺中那安詳寧靜,慈眉善目的觀音、度母、文殊菩薩等神像的衣裝在游絲描的勾勒之下,如出水芙蓉般清麗脫俗,其嫵媚生動的形體展現(xiàn)無遺。

文殊菩薩,在藏傳佛教中是佛陀智慧的代表,同時也向世人開示慈悲忍讓、寬宏大度之襟。歷史上關于文殊菩薩的故事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相傳文成公主從長安將釋迦牟尼像運至大昭寺,因擔心戰(zhàn)亂,佛像會遭遇失竊,于是命令工匠在寺院墻壁上開出足夠大的洞窟,以便能容納釋迦摩尼佛像藏身其中,并用泥土填好,但即使這樣也放心不下,又命畫師將文殊菩薩佛像畫繪在墻壁上,當危險退去之后,釋迦牟尼像終于可以取出來時,眾人卻犯難了,因為文殊菩薩像畫得精美絕倫,要取出里面的佛像勢必要損壞到文殊菩薩像,但不移出其中的佛像又不行,正當人們猶豫不決之時,文殊菩薩開口了,說道:“不要緊,我可以讓開?!?/p>

拉薩大昭寺文殊菩薩壁畫造像頭戴三角高冠,兩邊墜以飄帶,飾以紅色頭光并繞以綠黃色邊緣,右手持利劍,劍尾朝頭頂左上方指去,象征斬斷我執(zhí)和煩亂,左手執(zhí)蓮莖,花中藏佛經,背后有放射狀曲線身光,附以紅綠色光圈在內,外圍則飾以黃色圓環(huán),在黃色圓環(huán)右上方繪有寶劍,一雙寶藍色的眼睛呈對稱形位于其兩旁,光環(huán)之外鋪滿鮮花紋樣,絢爛多姿,壁畫主要以紅黃賦色,畫面色彩鮮麗飽滿,單純古樸。菩薩面相圓潤豐滿,表情莊重肅穆,細眼彎眉,寬鼻小嘴,耳垂大圓環(huán),項有三道蠶節(jié)紋,結跏跌坐于蓮臺,膚色白皙,眉眼低垂,嘴角微揚,表情平靜祥和,朱唇輕閉,靜穆的沉思的神態(tài)仿佛分擔著人間的煩憂。菩薩造型生動形象,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繪師們佛像繪畫嫻熟精湛的技藝。

大昭寺壁畫中,對佛像、裝飾等色彩的描繪主要以平涂為主,輔以渲染,用線流暢、圓轉,線描方法主以高古游絲描,兼用鐵線描。高古游絲描,藏語稱為“拉姆敏麻”,鐵線描,藏語稱“東古杰日”,意為絲線描。以寫人物衣褶紋路,顯稠疊下墜之勢,游絲描因其線條描法仿若游絲,得此名。其特點為:均勻柔美,秀麗纖細,線如春蠶吐絲,飄逸、飛舞、靈動,《繪事雕蟲》將之與曹衣出水描作比并盛贊:“游絲描者,筆尖遒勁,宛如曹衣,最高古也?!痹谶@里,游絲描似乎獲得了某種赦免,即將它從人們慣以為之的弱不禁風的無力感這種誤解中得到解脫。其遒勁有力、勻和優(yōu)美的筆致與曹衣描一道成為許多人物畫中頗具神性的品質,此描法經東晉南北朝畫家顧愷之筆,不再只是停滯在線本身,更多的游走出畫家本人瀟灑俊逸的品質:“緊近聯(lián)綿,循環(huán)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逼渲?,游絲描常用于佛、度母、觀音等佛像的衣紋、背光以及周圍的裝飾紋樣,線條流暢輕盈,飄然柔順,此描法適合表現(xiàn)絲絹衣紋圓潤流暢之感,鐵線描通常描繪人物的輪廓、蓮臺,線條強勁有力、沉穩(wěn)圓滿,作為整個大昭寺壁畫中為珍貴的圖畫之一,文殊菩薩的勾畫顯得尤為引人注目,人物衣褶以高古游絲描流出,線條通暢、宛轉、柔美、勻展,在時空中呈現(xiàn)出寧靜柔軟之感,喚起人們對溫婉、和睦的神圣體驗,給人以和諧、沉靜、遺世獨立的美感。游絲描對文殊菩薩衣著的細膩描繪,對其神情姿態(tài)的入木刻畫,對其蘊含的禪性的意味,襯托出人物清新俊逸的風韻和出塵脫俗的品質。其中對人物衣褶、坐臺的描法則是采用了鐵線描,其“用中鋒圓勁之筆描寫,沒有絲毫柔弱之感?!笔且环N均勻圓潤、遒勁有力、沒有粗細變化的描法,多用來描繪質地較硬的事物。因其所繪衣紋線條,呈稠疊下墜之勢猶如“曹衣出水”,此描法參考了印度健陀羅繪畫藝術風格,用筆細瘦而下墜,注重線與線之間疏密有致、參差錯落的排列。

畫中除卻運用鐵線描的圓潤均勻以及游絲描的流暢柔美之外,還因線條的運用形成精確的幾何之美,幾何一詞,出自《詩·小雅·巧言》:“為猶將多,爾居徒幾何?”詩中的幾何含多少之意?,F(xiàn)在,幾何,尤其是平面幾何,廣泛用于直線和曲線的幾何結構和度量尺度。在藏族繪畫藝術中,人物均依照嚴密尺度繪制而成,詳細記述了神佛、菩薩、度母等造型特征和身體各部位的量度比例的《佛像度量經》,其對藏族繪畫有著規(guī)范性的指導。拃、平指為藏族度量單位,常用于標示繪畫尺度,其中,拃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量長度,一指相當于八麥或四足。在畫佛像時,遵循著嚴格的先后順序,先打基線(豎中線),其次打出符合對象頭部尺度的線條,然后分別是打軀體斜線、軀體直線以及肢體斜線。由人物肢體的部位到另一個部位之間連接而成的幾何圖形,在其構成的各個圖形之間,錯綜復雜交匯的直線,構成了佛像整體的框架,也構成了具有整齊感、秩序感和對稱感的幾何美。對幾何線條的運用,標示著藏族繪畫嚴格遵循著佛像度量經的標準,推崇繪畫的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如同從數(shù)學方程式推出結論一般,有著嚴密的邏輯性與程序性。

三、藏畫中的彩筆勾描

不同于漢地傳統(tǒng)工筆畫單一色勾描,藏族繪畫藝術,其獨特性在于運用彩筆勾勒,這也是藏族繪畫中較為重要的描法。根據(jù)所描對象的特點,描法也呈現(xiàn)出因物而異的類型,主要分為人體勾描和環(huán)境勾描,人體勾描,即是對人體肌膚和人體骨骼勾畫的技法,勾勒所用顏色采用接近人體膚色的深肉色,勾勒出的線條如細發(fā)一般柔順而有力度。環(huán)境勾描,是對人物周圍的花草、山川、樹木、廟宇等景物的描法,此描法在勾勒用色的選擇上,很有講究,大體說來分為用金勾描和多彩勾描兩類,用金勾描用于對人物背光及其他裝飾的著重,在金線的襯托下,人物更顯神圣威嚴、莊重崇高,更能加強觀者如臨近佛境的真實感。多彩勾描則是在不同顏色的背景上使用與其對比較大的色彩勾勒線條,比如在藍色、綠色的背景上采用黑色線條勾描,用紫色線條在紅色、黃色、肉色、粉紅等背景上勾描,在白色的背景上用深藍色線條勾描,選用與背景色對比度大的色彩勾畫,一是使畫面給人留下強烈的視覺效果;二是由于藏族人民對事物裝飾華麗、色彩鮮麗的追求以及對繪畫藝術有著多彩即是豐富、顏色變化即是美妙的審美觀;三是畫師對色彩關系的熟悉和巧妙的運用,使得畫面雖絢麗卻不俗氣,美觀而協(xié)調,在觀者腦中形成了立體的畫面效果。四是礦物質顏料的豐富為繪畫所需的顏色給予了充分的支持;五則在于藏族人民信仰佛教,在他們心中,佛家的理想勝地應是吉祥瑞和、樂邦圓滿的,所以,多色背景的映襯和彩色線條的使用恰如其分的表達了他們對其理想世界的憧憬與向往。因此,藏族繪畫藝術在借鑒漢地工筆畫技法的同時,并將畫者自身的胸臆凝結在流淌于筆下施以彩色的線,實現(xiàn)了所繪對象表面的形與內在的神合二為一,完善了觀者的想象,留下了形神俱佳與氣韻生動的文化遺產,經久不衰。

[1]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荊浩.筆法記[M].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

[3]方熏.山靜居畫論[M].西冷印社,2009.

[4]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用筆得失[M].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

[5]林若熹.中國畫線意志[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6]俞建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7]宗者拉杰,多杰仁青.藏畫藝術概論[M].民族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游絲大昭寺文殊
世界文化遺產大昭寺文物古跡保護工程啟動
陳明之
游絲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
機械手表擺輪游絲的設計計算
文殊菩薩啟智圖
寶藏(2019年2期)2019-03-20 05:20:44
敦煌新樣文殊造像中的于闐國王像研究
敦煌新樣文殊造像中的于闐國王像研究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布達拉(2018年8期)2018-05-14 08:53:32
八廓街,人文之街
布達拉(2018年9期)2018-05-14 08:53:32
西藏,一場闊別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誠的信徙
布達拉(2018年7期)2018-05-14 08:53:31
德昌县| 广西| 孙吴县| 望奎县| 深泽县| 平昌县| 海伦市| 洛川县| 崇仁县| 固始县| 临夏市| 江山市| 乐安县| 若尔盖县| 五家渠市| 白银市| 介休市| 含山县| 巴林左旗| 邢台县| 阿合奇县| 清涧县| 布拖县| 凤冈县| 丰城市| 乐东| 万盛区| 沂南县| 昔阳县| 双柏县| 连城县| 前郭尔| 上高县| 和平区| 依兰县| 许昌市| 巴楚县| 玛纳斯县| 乌鲁木齐市| 永修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