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北宋名畫家張擇端的杰作,然而這件國寶自北宋以后就失傳了,幾百年間人們對它的真實面貌一無所知。直到1952年,37歲的楊仁愷在對一批從故宮流失、最終在末代皇帝溥儀處收繳的歷代法書名畫進行鑒定時,慧眼發(fā)現(xiàn)了這一稀世珍寶。
1945年8月12日,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前三天,日本扶植的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準備逃往日本,在他隨身攜帶的行李中有一批當年北京故宮秘藏的歷代法書名畫,數(shù)量多達100余件。七天后,溥儀在沈陽被截獲,這批隨身攜帶的古玩書畫也一同被收繳。其中就有后來被發(fā)現(xiàn)的《清明上河圖》。楊仁愷回憶說,事實上,當年溥儀出逃時所帶的《清明上河圖》不是一件,而是三件,連溥儀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哪個是真的。后來他帶的這100多件東西由東北人民銀行轉(zhuǎn)給了東北博物館收藏。1952年清理這批文物的時候,我也去了。當時我正好在東北文化部工作,當時我到那兒一看,發(fā)現(xiàn)工作人員在初步整理的時候,把畫得很工細的明朝蘇州《清明上河圖》的片子選了出來,而真正的《清明上河圖》卻被放在旁邊,沒有被選上。
在中國畫史和明清以來有關(guān)筆記中,人們對《清明上河圖》歷來都極為重視。北宋年間此圖從宮里流失,不知去向。此后,民間流傳著許多名為《清明上河圖》的仿作,均大同小異,其臨摹的是否就是張氏的原作,也一直是個謎。楊仁愷說,在那之前他也只在文獻里看見過關(guān)于此圖的記載。他當時憑經(jīng)驗,就找到了《清明上河圖》的真跡。
楊仁愷的依據(jù)是:第一,這幅畫的編年沒有問題,而且它的內(nèi)容和《東京夢華錄》里的記載是一致的。比如,當時開封的橋是木頭橋而非石頭橋。第二,它是民間的風俗畫,風味十足,非常細致,具有宋代國畫的時代原貌。而其余那兩張仿造的蘇州《清明上河圖》,一看就是坊間貨,內(nèi)容和歷史上的文字記載對應(yīng)不上,另外,從畫本身的技法以及人物形象所反映出來的東西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