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師平
寧波市鄞州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收藏先秦青銅器34件,文物來源包括考古發(fā)掘、廢品倉庫撥交、查抄物中選留、單位和個人上交等途徑,時代從西周至戰(zhàn)國。筆者認為可從器物分類描述、文化背景分析、典型器物解讀三方面考證、論述。
寧波鄞州區(qū)先秦青銅器分類
寧波鄞州區(qū)先秦青銅器按器物功能作用分類主要可分為樂器、兵器、工具三大類。樂器類最少,只有兩件春秋戰(zhàn)國甬鐘。
甬鐘同為1975年鄞縣韓嶺公社上水大隊龍口山出土。大的一件甬鐘通長28.2厘米,寬12.0厘米,厚1.5厘米。長腔直銑式,腔體偏長,枚的分布接近全長的二分之一,每排枚之間以細小乳丁作界格,甬作上小下大的柱狀,甬上有懸掛鈕?;就旰?,二級文物。小的一件甬鐘形體與大的一樣,通長6.8厘米,寬7.8厘米,厚1.6厘米。柄斷殘,三級文物。
兵器類較多,其中有鉞、矛、劍、鏃等。
1976年12月,鄞縣甲村公社郊家棣第十三生產(chǎn)隊社員在開挖河道時,于石禿山旁邊的農(nóng)田中,距地表約2.5至3米深處,發(fā)現(xiàn)春秋時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一件,矛兩件,劍一件,伴出的還有泥質(zhì)紅陶筒形罐。
春秋戰(zhàn)國“羽人競渡”紋銅鉞,銎寬3.5厘米,刃寬12厘米,厚1.5厘米,面高9.8厘米,背高10.1厘米。器形呈扁平“風”字形,頂窄刃寬,頂為長方形銎,刃部圓弧,有刃角,無鋒口,兩側(cè)邊緣呈內(nèi)弧,弧度對稱。正面有紋飾:在邊框線內(nèi),上方有兩條相向的龍,前肢彎曲,尾向內(nèi)卷,昂首向天。下部以邊框底線表示狹長的輕舟,上座四人,頭戴羽冠,雙手持槳,正奮力劃船前進。背面則為素面。1976年甲村公社石禿頭出土,保存完好,一級文物。還有兩件戰(zhàn)國銅矛,一個縱20.2厘米,寬2.8厘米,鋒長11.6厘米。寬骸狹刃銳本式,骸寬,前鋒銳厚,刃兩側(cè)鋒利,狹長條刃近本的部位稍稍擴大成銳角形,骹上有系,系上飾回字紋。1976年鄞縣甲村公社石禿頭出土,完好,三級文物。另一件戰(zhàn)國銅矛,縱23.7厘米,橫2.8厘米。凹口細骸狹葉式,凹口深,骸細長,前鋒尖而狹,下段之葉稍有擴張,骹部有一系。1976年甲村公社石禿頭出土,骰部殘缺,三級文物。
戰(zhàn)國銅長劍,劍長59.4厘米,劍身49.9厘米,劍把9.5厘米,寬5厘米。斜寬從厚格式,臘長而兩從保持平行,厚格倒凹字形,圓莖有箍,劍體斷裂,柄有殘缺,三級文物。
其他兵器還有1982年10月鄞縣韓嶺公社沙山村忻賢方上交戰(zhàn)國青銅短劍,縱40厘米,橫3.8厘米,厚厘米,劍長33.5厘米。斜寬從挾前鏗厚格圓莖有箍式,格呈倒凹字形,圓莖上有兩道箍格,箍紼式紋式,劍首殘缺,三級文物。1984年鄞縣廢品倉庫撥交過一件春秋銅鏃縱6.8厘米,翼寬1.2厘米,鋌長4.2厘米。帶鋌雙翼鋌,雙翼收削,長脊,長鋒,兩后鋒殘,三級文物。
工具類器物最多,有斧、臿、鋤、削等。其中13件戰(zhàn)國銅斧,5件戰(zhàn)國銅臿,3件戰(zhàn)國銅鋤,4件戰(zhàn)國銅削。這些工具類器物規(guī)格和式樣略有不同,各具特色,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寧波鄞州區(qū)先秦青銅器文化背景
“鄞”地名的來歷,清代史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說:“夏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堇,草名也,加邑為鄞?!彼忉屃藢幉ㄟ@個地方最早叫做“鄞”,這是因為在夏朝這里有個“堇子國”,而堇子國名是因為這里有一座赤堇山得名,赤堇山又是因為有堇草而得名。“鄞”名稱是由“堇”加上城邑的“邑”字而來。
寧波鄞州區(qū)古時候?qū)儆凇霸健薄J窌Q夏王少康分封他的少子無余去于越(今浙江省紹興),以祀奉祖先大禹的陵墓,這就是越國的啟端。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帶建立強大的越國,春秋時越國的區(qū)域,《國語·越語》上記述:“南至于勾無(今浙江諸暨縣南與義烏交界區(qū)),北至于御兒(今浙江省桐鄉(xiāng)縣西南崇福鎮(zhèn)一帶,現(xiàn)有女兒鄉(xiāng)舊址),東至于鄞(今寧波),西至于姑蔑(今浙江省衢州、東陽與龍游等地)?!惫?73年,越國滅亡吳國后,勢力范圍一度北達江蘇,南入閩臺,東瀕東海,西達皖南、贛東,雄踞東南,與當時中原國家會盟,雄視江淮地區(qū),號稱“霸主”。
而“鄞”地傳說在春秋時期就鑄造青銅兵器,“赤堇山”相傳為春秋時歐冶子鑄劍之處。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當造此劍之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p>
事實上,寧波歷史上早期青銅器生產(chǎn),具有明顯的越文化特點。寧波是越族活動的重要地區(qū)。文獻上記載的越民族生產(chǎn)、生活和上層建筑不多,而先秦時代古越墓的發(fā)現(xiàn)、發(fā)掘,生動地揭示了在夏、商、周至春秋戰(zhàn)國,寧波地區(qū)的聚族大大超過夏代以前的原始社會時代。寧波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商代遺址,鄞州區(qū)錢岙、妙山八字橋、百梁橋,江北區(qū)慈城小東門、乍山陳山渡商代土坑墓中出土的鴨形壺、云雷紋罐等一批精美的珍品,說明寧波平原地區(qū)夏、商代都有人居住。到西周,居民點遠超前代,大多集中在港灣四周。江北區(qū)烏龜山、慈城、乍山等處都有西周墓葬地。東周時代在寧波古港灣四周村落已星羅棋布,目前發(fā)現(xiàn)的墓葬主要分布在鄞州區(qū)山西、橫溪、上水、甲村,以及寧波市郊洪塘、妙山、寧波南火車站的祖關山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墓葬中出土了青銅器編鐘、削、臿、鋤、矛、劍、斧、鏃、鉞等,這些出土的青銅器主要為農(nóng)具類和兵具類等實用器物,少見青銅禮器,這說明越人將貴重的青銅用來做兵器、工具等實用器物,而不是用來做禮儀擺設的器物,反映了越國的“耕戰(zhàn)”風云歲月和務實價值觀,同時也說明先秦時的越人在處理生產(chǎn)和作戰(zhàn)關系方面,實行平時分散為民、戰(zhàn)時召集為兵的靈活管理制度。而在禮儀方面,開始接受了中原周禮的影響,但不像中原那樣講究。對于寧波鄞州區(qū)先秦青
銅器的幾點認識
“羽人競渡紋銅鉞”集中體現(xiàn)了越族文化的內(nèi)涵。
鉞是由新石器時期的帶柄穿孔石斧加大刃部演變而來的,加大刃部后更便于砍伐。最初玉石材質(zhì)的鉞寫作“戉”,后來金屬材質(zhì)的才寫作“鉞”。
有意思的是,越國的“越”,古字也寫作“戉”。近年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劍,劍體后部錯金鳥篆銘文:“戊王州句自作用劍”,意為越國國王州句自己制作、使用的劍。春秋時的“戊王鐘”、“戊王矛”、“戉王戈”均未寫作“越”而是寫作“戉”。上世紀三十年代衛(wèi)聚賢在《吳越釋名》一文中也指出:“越即鉞字,為斧鉞之鉞”。
從距今4000多年的杭州良渚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來看,“鉞”很早就演變?yōu)橐环N禮器,是統(tǒng)帥武力、握有生殺予奪大權(quán)的象征。學者邢公畹在《漢藏語系研究和中國考古學》中說:“卜辭‘戉用作方國名,金文吳越的‘越只寫作‘戉,可知越人稱‘越,就因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鉞。春秋戰(zhàn)國間越人曾建立強大的越國”。學者黃偉城在《古越地望芻議》中說:“‘戊方國是以兵器戊為氏族徽號而用作國號之稱的方國,實為夏部落中擅長制造‘戉這種兵器的一支。氏族部落時代,族徽圖騰除了用太陽及動物、植物之外,尚不乏以其所擅長的手工工藝而命氏命族之例證,即所謂‘以工命姓者……本是石斧的一種,到了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則以金屬制造而寫作‘鉞。武王伐紂入朝歌,斬紂之嬖妾二女以‘玄鉞,此玄鉞恐非鐵鉞而是黑色的石戊?!?/p>
銅鉞上的“羽人”,反映了百越民族的“鳥神”崇拜。越民族崇拜鳥,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鳥形岙”、“鳥形象牙匕”、“雙鳥舁日”象牙雕刻蝶形器、“鷹形陶豆”,均反映了越人對鳥的尊崇。從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一江相望,千年之隔,其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是:鳥圖像符號始終處于原始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核心位置。良渚文化墓地中,共出土了五件圓雕的玉鳥,反映出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一樣,崇拜鳥,他們都是越族的祖先,可見越族對鳥的崇拜一直不斷。
越人因崇鳥、尊鳥而仿鳥。《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勾踐被稱為“長頸鳥喙”的模樣;東漢趙曄撰的《吳越春秋》講述繼承越王事業(yè)者,作“鳥禽呼”;許多越王刀劍,都刻有“鳥篆文”。而那些頭插羽毛、身披羽毛的仿鳥人,則被稱為“羽人”。關于羽人、羽人國的記載與傳說,《山海經(jīng)》是古籍中最早提到“羽人”的著作。如其中的《大荒南經(jīng)》記載:“有羽人之國,其人皆生羽”;《海外南經(jīng)》載:“海外有西南陬至東南陬者……羽民國在東南,其人為長頭,身生羽。”
羽人競渡紋銅鉞,在“羽人”上方有兩條龍,讓人想起今天的民俗“賽龍舟”。越人地處水鄉(xiāng)澤國,出行多駕舟,以舟代車?!对浇^書》記載越王句踐曾經(jīng)對孔子評價越人的特點:“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風,去則難從,銳兵任死,越之常性也?!币馑际钦f:越民族的人性格剛硬而孤僻,在水上航行,在山上居住,把船當作車,把槳當作馬,出發(fā)時像乘風一樣飛快飄去,要回去就難借風了,他們身佩鋒利的兵器勇敢不怕死,這是越人通常的性格。
綜合來講,這件羽人競渡紋銅鉞,集中反映了越文化的內(nèi)涵。同時,充分表現(xiàn)了越族先民龍騰虎躍、劈波飛渡的奮發(fā)進取精神。從羽人競渡紋銅鉞體積小巧,不像中原銅鉞大而重,也反映出越文化兵器適合隨身佩戴、近身作戰(zhàn)的特點。
還有一點認識是耕戰(zhàn)兩用工具銅斧是主要器物品種。寧波市鄞州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收藏先秦青銅器共計34件中,銅斧就有13件,超過三成多,而且都是戰(zhàn)國時期的。我們知道,斧作為一種砍伐工具,既可以用來生產(chǎn)勞動,也可以用來砍殺敵人,這反映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越人,耕時為民,戰(zhàn)時為兵的時代地域特征。
在春秋以前,浙江地區(qū)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國家政權(quán)機構(gòu),各地的青銅冶鑄業(yè),還僅僅停留在由分散的土著部落自行經(jīng)營的階段。至勾踐滅吳后,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并一度遷都瑯琊,稱霸中原。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浙江的青銅文化,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越國的統(tǒng)治者,為了爭霸的需要,十分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從客觀上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遂使青銅農(nóng)具得到大址制造和使用。
李學勤先生曾指出:“長江下游的青銅器在商代受到中原文化的很大影響,西周以后逐漸創(chuàng)造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并與長江中游漸行接近,到春秋末年比較統(tǒng)一的南方系的青銅器形式,可以說已經(jīng)形成了?!?/p>
從寧波市鄞州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收藏先秦青銅器,可以看出越文化除了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外,還存在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和影響其他民族文化的現(xiàn)象。
一是青銅甬鐘與中原甬鐘相同。浙江發(fā)現(xiàn)樂器類的青銅器并不多,從鄞縣韓嶺公社出土甬鐘的造型、花紋裝飾來看,其造型與浙江蕭山杜家村出土的西周甬鐘和浙江江山出土的一套青銅編鐘很相似,也與中原的甬鐘相同,說明越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影響。
二是鄞縣橫溪公社錢岙遺址出土銅削與多民族削一致。比對造型、各部斷面,與安徽懷縣出土的春秋青銅器中削一致;也與河南文陽市平橋春秋墓發(fā)掘簡報中所述削,不但造型同,而且長度也一致;也與江蘇吳縣越溪出土削相同。而根據(jù)原始瓷、印紋陶與青銅器遺存特征推斷,該文化層的時代相當于眷秋戰(zhàn)同時期。這說明,這種越民族的削與華夏、吳民族的削相互融合一致了。
三是“羽人競渡紋銅鉞”上的“羽人競渡紋”影響深遠。越族風十各的鉞,以前在湖南、廣西等省不乏出土,上面也鑄有各種紋飾,但以“羽人競渡紋”紋樣出現(xiàn),還是第一次。越人素以擅長水上航行聞名,聞一多先生在《神話與詩》中曾提到古代吳越民族要在端午這一天“在急鼓聲巾劃著刻劃成龍形的獨術(shù)舟,作水上競渡的游戲,給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鳥是越人圖騰神,因而他們喜歡扮成“羽人”。羽人劃船紋以后在云南、廣西、四川、貴州,乃至印度尼西亞出土的銅鼓中均有出現(xiàn),流行時代始于戰(zhàn)國初期至東漢初期,前后延續(xù)五百多年,歷史上鑄造和使用此類銅鼓的民族有滇、勞浸、靡莫、夜郎、句町和駱越等,說明“羽人競渡紋”流傳、影響深遠。
(責任編輯:馬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