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春+張士華+苑春亭+蔣萬釗+趙磊+李蕾
摘 要:以常規(guī)的成蟹養(yǎng)殖技術,培育出規(guī)格50 g左右的河蟹200余kg,于7月底8月初性成熟之前收捕,置于室內帶有制冷設備的水泥池中,在4~6 ℃的水溫環(huán)境中,開始人工冬眠,控制其性發(fā)育。經過近100 d的人工冬眠過程,成活率83%,性發(fā)育終止,到11月3日放入養(yǎng)殖池塘,均未成熟。
關鍵詞:河蟹;二齡大規(guī)格苗種;人工冬眠
筆者曾對自然界中存在3齡以上大規(guī)格河蟹的現象進行過分析研究,認為河蟹的壽命能夠達到3年以上,是因為這些3齡以上的河蟹,在每次的越冬前尚未達到性成熟,經過越冬后,其“性成熟因素積累”從春天開始重新進行,直到秋天,又增加一年的生長期。這從扣蟹培育過程中的成熟現象得到更好的解釋?;谶@種“理論”的推測,筆者從2014年開始進行了2齡大規(guī)格苗種的人工冬眠越冬試驗,以期突破目前河蟹2年養(yǎng)殖的周期,從而突破2年生長期對河蟹規(guī)格的限制,達到大規(guī)格養(yǎng)殖的目的。現將2齡大規(guī)格河蟹苗種的培育、人工冬眠越冬的研究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二齡苗種的培育
1.1.1 池塘 試驗池位于東營市墾利縣永安鎮(zhèn)稻改農場,單池面積0.27 hm2左右,共3個池塘,計0.8 hm2,已養(yǎng)蟹10余年,水深1 m,池底淤泥30~40 cm,池內生長狐尾藻。
1.1.2 水源 試驗池水源是引黃七干渠的黃河水,引黃七干渠是農業(yè)灌溉用渠,當渠內有水時可以自流入池,其他時間由溝渠抽水,池塘的水可以自排。
1.1.3 扣蟹 試驗所用的扣蟹是當地蟹農培育的,品種為黃河品系的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來源于當地的河蟹育苗生產企業(yè)。
1.1.4 培育
1.1.4.1 清池進水 試驗池塘收蟹結束后排干水,經過冬天的干燥,3月中旬開始清池進水。清池用生石灰,用量為3 000 kg/hm2,方法是均勻撒在池底,再進少量的水,以沒過生石灰為宜,一周后排盡再進水50 cm,進水時在進水口用60目的進水網過濾,排水口也用30目的排水網,防止敵害生物從進水口進入池塘
1.1.4.2 肥水 由于試驗池塘的淤泥較多,底質中有機物較豐富,水溫升高后,水質容易變肥,所以放苗前的肥水只用少量的無機肥和生物制劑,不施有機肥,避免水質過肥。
1.1.4.3 放苗 4月12日放養(yǎng)扣蟹,規(guī)格5 g左右,共放2萬只左右。
1.1.4.4 投喂 以配合飼料為主,兼投小雜魚、煮熟的玉米、麩皮、豆餅等等。
1.1.4.5 水質管理 以添換水為主,第一次進水0.5 m,利于水溫的上升,以后逐漸加滿。水質保持主要使用各種微生物制劑,保持良好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控制病菌的繁殖擴散,中后期加大換水量,每15 d換水20%~30%。
1.1.4.6 底質處理 由于試驗池塘用于河蟹養(yǎng)殖10年之久,淤泥較多,長時間未清池,可能存在有害病菌和過多的有機物質,因此,清池時使用了較大量的生石灰,以期達到殺滅有害生物和底質改良的目的,同時在養(yǎng)殖試驗期間大量使用了生物底質改良劑。
1.1.4.7 病害防控 病害防控主要以防治為主,在該試驗中,8月初已經結束試驗了,期間只對水質和底質用微生物制劑進行了改善,到8月基本沒有病害發(fā)生。
1.1.4.8 收捕 7月26日開始捕撈,8月2日完成,收出200 kg,抽測平均規(guī)格58.3 g,最大106 g,最小34.7 g,經過3 d暫養(yǎng)后,開始在人工越冬池進行冬眠試驗。其余繼續(xù)留在原池作為成蟹養(yǎng)殖。
1.2 人工冬眠控制性發(fā)育試驗
1.2.1 水源 城市自來水。
1.2.2 人工冬眠池 利用東營市景明水產公司的室內河蟹暫養(yǎng)池,為水泥池地上結構,池底、四周表面貼有磁磚,長5 m,寬3 m,深0.8 m。為了適應該試驗的需要,進行了改造,首先在池內壁和池底敷設了一層5 cm厚的擠塑保溫板,保溫板外層是3 cm厚的抹光水泥層,并利用膠水、膨脹螺絲、鋼絲網等措施保證了保溫板和磁磚池壁、水泥層的結合,池口用三角鐵和5 cm的擠塑保溫板制作的保溫蓋蓋住,防止冷量散失。試驗用池2個,6月份改造好后,用食醋進行了降堿處理。
1.2.3 冷水機 安裝一臺7.5 kW的冷水機,蒸發(fā)溫度-1~-3 ℃,出水溫度可在0 ℃以上選擇,對試驗用水直接制冷。由于是一臺冷水機,兩個池子分別獨立,因此,當一個池子降溫時,另一個必須停止,這個過程需要人工操作,由于試驗池保溫效果很好,在氣溫30 ℃的環(huán)境中,24 h之內池水溫度升高不到1 ℃,因此,對試驗沒有影響。
1.2.4 降溫 7月29日、8月5日,將收捕暫養(yǎng)后的河蟹,裝入塑料筐中,分別放入兩個冬眠池中,開始降溫。當時蟹池水溫27 ℃左右,冬眠池中自來水溫度為25 ℃。經過測試,冷水機工作時冬眠池的水溫每降低1 ℃,大約用1 h時間。試驗確定了每天(24 h)降溫4 ℃的降溫幅度,分別到8月3日、8月10日兩個池子的水溫降到了4~5 ℃。之后,水溫設定4~6 ℃之間,當水溫升高到6 ℃時,制冷機開始工作,當水溫降到4 ℃時,制冷機停止工作,水溫一直保持在4~6 ℃之間。
1.2.5 充氧 在整個試驗期間,進行不間斷充氧。
1.2.6 水質管理 試驗期間極少投喂,使水質產生變化的因素不多,長時間會使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經過檢測,常規(guī)的水質指標正常,需要換水時,將河蟹放到另一池中,換水后降溫到4~6 ℃后,再將河蟹放回即可。
1.2.7 其他日常管理 一是注意觀察制冷、充氣設備運轉是否正常;二是經常觀察水溫是否在正常的控溫范圍之內;三是挑出殘死蟹。
1.2.8 投喂 在試驗期間,發(fā)現在4~6 ℃的溫度之間,仍有攝食現象。有時死蟹有被攝食的跡象,投入切成塊狀的草魚肉,經過幾天后檢查,發(fā)現攝食的痕跡,但真正被攝食的很少,投入切碎洗滌過的火腿腸,有部分被攝食。當溫度調至5~8 ℃之間時,可攝食火腿腸和小魚。
2 結果
到11月3日,池塘自然水溫的溫度降至13 ℃左右,經過100余天4~6 ℃的人工冬眠,試驗河蟹放入養(yǎng)殖池塘,成活率83%。河蟹的性發(fā)育在這期間停止,經過檢測,試驗河蟹都是未成熟幼蟹。
3 問題與討論
3.1 降溫梯度
本次試驗由于只有兩個冬眠池,沒有做降溫梯度對比試驗,降溫梯度為每天4 ℃,在這個溫度梯度環(huán)境條件下,有一定的死亡率,由于沒有對比試驗,很難說明是由降溫梯度引起的,在自然環(huán)境中,有時一天的溫差會大大超過4 ℃,甚至會交替出現,但是由于這是在7月底8月初人工設置的,是不是由于河蟹本身因素因時間的改變而發(fā)生適應性的變化,尚不知曉。關于降溫梯度,將在2015年開展對比試驗。
3.2 溫度范圍
本次試驗同樣沒有做控溫范圍的對比試驗,溫度高低影響河蟹的生命活動力,溫度高生命力旺盛可能導致河蟹身體消耗,影響成活率,溫度過低可能也會影響河蟹的成活率。關于控溫范圍,也將在2015年開展對比試驗。
3.3 控溫時間
控溫時間也是該試驗的重要內容,在該試驗中,開始降溫時間設定在河蟹的生殖蛻殼之前。過早,河蟹人工冬眠時間長;過晚,河蟹成熟,都不適宜該試驗。本試驗的結束時間是11月3日,此時外部水溫13 ℃,考慮如果池塘水溫過高,河蟹可能會再蛻殼,如果水溫過低,影響河蟹攝食。本試驗考慮到這些河蟹已經經過了100 d的人工“越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趁冬季到來之前的一段時間加強投喂管理,讓其補充能量,安全過冬,但到底什么時間最為合適,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3.4 死亡分析 ?在該試驗過程中,一直有河蟹的死亡現象。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開始的20 d內是死亡的高峰,癥狀多是掉腿。分析是降溫幅度與河蟹裝在筐中有關,有時河蟹的腿夾在筐縫中掙扎掉腿,其后一次集中死亡像是蛻殼未遂的癥狀,未能分析出原因。
3.5 蛻皮現象
在此4~6 ℃的低溫暫養(yǎng)過程中,曾有個別的河蟹蛻殼成功,不知是什么因素導致其低溫蛻殼。上述描述的死亡現象,不知是不是真的蛻殼未遂,將在以后繼續(xù)試驗、觀察和分析。
摘 要:以常規(guī)的成蟹養(yǎng)殖技術,培育出規(guī)格50 g左右的河蟹200余kg,于7月底8月初性成熟之前收捕,置于室內帶有制冷設備的水泥池中,在4~6 ℃的水溫環(huán)境中,開始人工冬眠,控制其性發(fā)育。經過近100 d的人工冬眠過程,成活率83%,性發(fā)育終止,到11月3日放入養(yǎng)殖池塘,均未成熟。
關鍵詞:河蟹;二齡大規(guī)格苗種;人工冬眠
筆者曾對自然界中存在3齡以上大規(guī)格河蟹的現象進行過分析研究,認為河蟹的壽命能夠達到3年以上,是因為這些3齡以上的河蟹,在每次的越冬前尚未達到性成熟,經過越冬后,其“性成熟因素積累”從春天開始重新進行,直到秋天,又增加一年的生長期。這從扣蟹培育過程中的成熟現象得到更好的解釋?;谶@種“理論”的推測,筆者從2014年開始進行了2齡大規(guī)格苗種的人工冬眠越冬試驗,以期突破目前河蟹2年養(yǎng)殖的周期,從而突破2年生長期對河蟹規(guī)格的限制,達到大規(guī)格養(yǎng)殖的目的。現將2齡大規(guī)格河蟹苗種的培育、人工冬眠越冬的研究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二齡苗種的培育
1.1.1 池塘 試驗池位于東營市墾利縣永安鎮(zhèn)稻改農場,單池面積0.27 hm2左右,共3個池塘,計0.8 hm2,已養(yǎng)蟹10余年,水深1 m,池底淤泥30~40 cm,池內生長狐尾藻。
1.1.2 水源 試驗池水源是引黃七干渠的黃河水,引黃七干渠是農業(yè)灌溉用渠,當渠內有水時可以自流入池,其他時間由溝渠抽水,池塘的水可以自排。
1.1.3 扣蟹 試驗所用的扣蟹是當地蟹農培育的,品種為黃河品系的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來源于當地的河蟹育苗生產企業(yè)。
1.1.4 培育
1.1.4.1 清池進水 試驗池塘收蟹結束后排干水,經過冬天的干燥,3月中旬開始清池進水。清池用生石灰,用量為3 000 kg/hm2,方法是均勻撒在池底,再進少量的水,以沒過生石灰為宜,一周后排盡再進水50 cm,進水時在進水口用60目的進水網過濾,排水口也用30目的排水網,防止敵害生物從進水口進入池塘
1.1.4.2 肥水 由于試驗池塘的淤泥較多,底質中有機物較豐富,水溫升高后,水質容易變肥,所以放苗前的肥水只用少量的無機肥和生物制劑,不施有機肥,避免水質過肥。
1.1.4.3 放苗 4月12日放養(yǎng)扣蟹,規(guī)格5 g左右,共放2萬只左右。
1.1.4.4 投喂 以配合飼料為主,兼投小雜魚、煮熟的玉米、麩皮、豆餅等等。
1.1.4.5 水質管理 以添換水為主,第一次進水0.5 m,利于水溫的上升,以后逐漸加滿。水質保持主要使用各種微生物制劑,保持良好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控制病菌的繁殖擴散,中后期加大換水量,每15 d換水20%~30%。
1.1.4.6 底質處理 由于試驗池塘用于河蟹養(yǎng)殖10年之久,淤泥較多,長時間未清池,可能存在有害病菌和過多的有機物質,因此,清池時使用了較大量的生石灰,以期達到殺滅有害生物和底質改良的目的,同時在養(yǎng)殖試驗期間大量使用了生物底質改良劑。
1.1.4.7 病害防控 病害防控主要以防治為主,在該試驗中,8月初已經結束試驗了,期間只對水質和底質用微生物制劑進行了改善,到8月基本沒有病害發(fā)生。
1.1.4.8 收捕 7月26日開始捕撈,8月2日完成,收出200 kg,抽測平均規(guī)格58.3 g,最大106 g,最小34.7 g,經過3 d暫養(yǎng)后,開始在人工越冬池進行冬眠試驗。其余繼續(xù)留在原池作為成蟹養(yǎng)殖。
1.2 人工冬眠控制性發(fā)育試驗
1.2.1 水源 城市自來水。
1.2.2 人工冬眠池 利用東營市景明水產公司的室內河蟹暫養(yǎng)池,為水泥池地上結構,池底、四周表面貼有磁磚,長5 m,寬3 m,深0.8 m。為了適應該試驗的需要,進行了改造,首先在池內壁和池底敷設了一層5 cm厚的擠塑保溫板,保溫板外層是3 cm厚的抹光水泥層,并利用膠水、膨脹螺絲、鋼絲網等措施保證了保溫板和磁磚池壁、水泥層的結合,池口用三角鐵和5 cm的擠塑保溫板制作的保溫蓋蓋住,防止冷量散失。試驗用池2個,6月份改造好后,用食醋進行了降堿處理。
1.2.3 冷水機 安裝一臺7.5 kW的冷水機,蒸發(fā)溫度-1~-3 ℃,出水溫度可在0 ℃以上選擇,對試驗用水直接制冷。由于是一臺冷水機,兩個池子分別獨立,因此,當一個池子降溫時,另一個必須停止,這個過程需要人工操作,由于試驗池保溫效果很好,在氣溫30 ℃的環(huán)境中,24 h之內池水溫度升高不到1 ℃,因此,對試驗沒有影響。
1.2.4 降溫 7月29日、8月5日,將收捕暫養(yǎng)后的河蟹,裝入塑料筐中,分別放入兩個冬眠池中,開始降溫。當時蟹池水溫27 ℃左右,冬眠池中自來水溫度為25 ℃。經過測試,冷水機工作時冬眠池的水溫每降低1 ℃,大約用1 h時間。試驗確定了每天(24 h)降溫4 ℃的降溫幅度,分別到8月3日、8月10日兩個池子的水溫降到了4~5 ℃。之后,水溫設定4~6 ℃之間,當水溫升高到6 ℃時,制冷機開始工作,當水溫降到4 ℃時,制冷機停止工作,水溫一直保持在4~6 ℃之間。
1.2.5 充氧 在整個試驗期間,進行不間斷充氧。
1.2.6 水質管理 試驗期間極少投喂,使水質產生變化的因素不多,長時間會使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經過檢測,常規(guī)的水質指標正常,需要換水時,將河蟹放到另一池中,換水后降溫到4~6 ℃后,再將河蟹放回即可。
1.2.7 其他日常管理 一是注意觀察制冷、充氣設備運轉是否正常;二是經常觀察水溫是否在正常的控溫范圍之內;三是挑出殘死蟹。
1.2.8 投喂 在試驗期間,發(fā)現在4~6 ℃的溫度之間,仍有攝食現象。有時死蟹有被攝食的跡象,投入切成塊狀的草魚肉,經過幾天后檢查,發(fā)現攝食的痕跡,但真正被攝食的很少,投入切碎洗滌過的火腿腸,有部分被攝食。當溫度調至5~8 ℃之間時,可攝食火腿腸和小魚。
2 結果
到11月3日,池塘自然水溫的溫度降至13 ℃左右,經過100余天4~6 ℃的人工冬眠,試驗河蟹放入養(yǎng)殖池塘,成活率83%。河蟹的性發(fā)育在這期間停止,經過檢測,試驗河蟹都是未成熟幼蟹。
3 問題與討論
3.1 降溫梯度
本次試驗由于只有兩個冬眠池,沒有做降溫梯度對比試驗,降溫梯度為每天4 ℃,在這個溫度梯度環(huán)境條件下,有一定的死亡率,由于沒有對比試驗,很難說明是由降溫梯度引起的,在自然環(huán)境中,有時一天的溫差會大大超過4 ℃,甚至會交替出現,但是由于這是在7月底8月初人工設置的,是不是由于河蟹本身因素因時間的改變而發(fā)生適應性的變化,尚不知曉。關于降溫梯度,將在2015年開展對比試驗。
3.2 溫度范圍
本次試驗同樣沒有做控溫范圍的對比試驗,溫度高低影響河蟹的生命活動力,溫度高生命力旺盛可能導致河蟹身體消耗,影響成活率,溫度過低可能也會影響河蟹的成活率。關于控溫范圍,也將在2015年開展對比試驗。
3.3 控溫時間
控溫時間也是該試驗的重要內容,在該試驗中,開始降溫時間設定在河蟹的生殖蛻殼之前。過早,河蟹人工冬眠時間長;過晚,河蟹成熟,都不適宜該試驗。本試驗的結束時間是11月3日,此時外部水溫13 ℃,考慮如果池塘水溫過高,河蟹可能會再蛻殼,如果水溫過低,影響河蟹攝食。本試驗考慮到這些河蟹已經經過了100 d的人工“越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趁冬季到來之前的一段時間加強投喂管理,讓其補充能量,安全過冬,但到底什么時間最為合適,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3.4 死亡分析 ?在該試驗過程中,一直有河蟹的死亡現象。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開始的20 d內是死亡的高峰,癥狀多是掉腿。分析是降溫幅度與河蟹裝在筐中有關,有時河蟹的腿夾在筐縫中掙扎掉腿,其后一次集中死亡像是蛻殼未遂的癥狀,未能分析出原因。
3.5 蛻皮現象
在此4~6 ℃的低溫暫養(yǎng)過程中,曾有個別的河蟹蛻殼成功,不知是什么因素導致其低溫蛻殼。上述描述的死亡現象,不知是不是真的蛻殼未遂,將在以后繼續(xù)試驗、觀察和分析。
摘 要:以常規(guī)的成蟹養(yǎng)殖技術,培育出規(guī)格50 g左右的河蟹200余kg,于7月底8月初性成熟之前收捕,置于室內帶有制冷設備的水泥池中,在4~6 ℃的水溫環(huán)境中,開始人工冬眠,控制其性發(fā)育。經過近100 d的人工冬眠過程,成活率83%,性發(fā)育終止,到11月3日放入養(yǎng)殖池塘,均未成熟。
關鍵詞:河蟹;二齡大規(guī)格苗種;人工冬眠
筆者曾對自然界中存在3齡以上大規(guī)格河蟹的現象進行過分析研究,認為河蟹的壽命能夠達到3年以上,是因為這些3齡以上的河蟹,在每次的越冬前尚未達到性成熟,經過越冬后,其“性成熟因素積累”從春天開始重新進行,直到秋天,又增加一年的生長期。這從扣蟹培育過程中的成熟現象得到更好的解釋。基于這種“理論”的推測,筆者從2014年開始進行了2齡大規(guī)格苗種的人工冬眠越冬試驗,以期突破目前河蟹2年養(yǎng)殖的周期,從而突破2年生長期對河蟹規(guī)格的限制,達到大規(guī)格養(yǎng)殖的目的。現將2齡大規(guī)格河蟹苗種的培育、人工冬眠越冬的研究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二齡苗種的培育
1.1.1 池塘 試驗池位于東營市墾利縣永安鎮(zhèn)稻改農場,單池面積0.27 hm2左右,共3個池塘,計0.8 hm2,已養(yǎng)蟹10余年,水深1 m,池底淤泥30~40 cm,池內生長狐尾藻。
1.1.2 水源 試驗池水源是引黃七干渠的黃河水,引黃七干渠是農業(yè)灌溉用渠,當渠內有水時可以自流入池,其他時間由溝渠抽水,池塘的水可以自排。
1.1.3 扣蟹 試驗所用的扣蟹是當地蟹農培育的,品種為黃河品系的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來源于當地的河蟹育苗生產企業(yè)。
1.1.4 培育
1.1.4.1 清池進水 試驗池塘收蟹結束后排干水,經過冬天的干燥,3月中旬開始清池進水。清池用生石灰,用量為3 000 kg/hm2,方法是均勻撒在池底,再進少量的水,以沒過生石灰為宜,一周后排盡再進水50 cm,進水時在進水口用60目的進水網過濾,排水口也用30目的排水網,防止敵害生物從進水口進入池塘
1.1.4.2 肥水 由于試驗池塘的淤泥較多,底質中有機物較豐富,水溫升高后,水質容易變肥,所以放苗前的肥水只用少量的無機肥和生物制劑,不施有機肥,避免水質過肥。
1.1.4.3 放苗 4月12日放養(yǎng)扣蟹,規(guī)格5 g左右,共放2萬只左右。
1.1.4.4 投喂 以配合飼料為主,兼投小雜魚、煮熟的玉米、麩皮、豆餅等等。
1.1.4.5 水質管理 以添換水為主,第一次進水0.5 m,利于水溫的上升,以后逐漸加滿。水質保持主要使用各種微生物制劑,保持良好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控制病菌的繁殖擴散,中后期加大換水量,每15 d換水20%~30%。
1.1.4.6 底質處理 由于試驗池塘用于河蟹養(yǎng)殖10年之久,淤泥較多,長時間未清池,可能存在有害病菌和過多的有機物質,因此,清池時使用了較大量的生石灰,以期達到殺滅有害生物和底質改良的目的,同時在養(yǎng)殖試驗期間大量使用了生物底質改良劑。
1.1.4.7 病害防控 病害防控主要以防治為主,在該試驗中,8月初已經結束試驗了,期間只對水質和底質用微生物制劑進行了改善,到8月基本沒有病害發(fā)生。
1.1.4.8 收捕 7月26日開始捕撈,8月2日完成,收出200 kg,抽測平均規(guī)格58.3 g,最大106 g,最小34.7 g,經過3 d暫養(yǎng)后,開始在人工越冬池進行冬眠試驗。其余繼續(xù)留在原池作為成蟹養(yǎng)殖。
1.2 人工冬眠控制性發(fā)育試驗
1.2.1 水源 城市自來水。
1.2.2 人工冬眠池 利用東營市景明水產公司的室內河蟹暫養(yǎng)池,為水泥池地上結構,池底、四周表面貼有磁磚,長5 m,寬3 m,深0.8 m。為了適應該試驗的需要,進行了改造,首先在池內壁和池底敷設了一層5 cm厚的擠塑保溫板,保溫板外層是3 cm厚的抹光水泥層,并利用膠水、膨脹螺絲、鋼絲網等措施保證了保溫板和磁磚池壁、水泥層的結合,池口用三角鐵和5 cm的擠塑保溫板制作的保溫蓋蓋住,防止冷量散失。試驗用池2個,6月份改造好后,用食醋進行了降堿處理。
1.2.3 冷水機 安裝一臺7.5 kW的冷水機,蒸發(fā)溫度-1~-3 ℃,出水溫度可在0 ℃以上選擇,對試驗用水直接制冷。由于是一臺冷水機,兩個池子分別獨立,因此,當一個池子降溫時,另一個必須停止,這個過程需要人工操作,由于試驗池保溫效果很好,在氣溫30 ℃的環(huán)境中,24 h之內池水溫度升高不到1 ℃,因此,對試驗沒有影響。
1.2.4 降溫 7月29日、8月5日,將收捕暫養(yǎng)后的河蟹,裝入塑料筐中,分別放入兩個冬眠池中,開始降溫。當時蟹池水溫27 ℃左右,冬眠池中自來水溫度為25 ℃。經過測試,冷水機工作時冬眠池的水溫每降低1 ℃,大約用1 h時間。試驗確定了每天(24 h)降溫4 ℃的降溫幅度,分別到8月3日、8月10日兩個池子的水溫降到了4~5 ℃。之后,水溫設定4~6 ℃之間,當水溫升高到6 ℃時,制冷機開始工作,當水溫降到4 ℃時,制冷機停止工作,水溫一直保持在4~6 ℃之間。
1.2.5 充氧 在整個試驗期間,進行不間斷充氧。
1.2.6 水質管理 試驗期間極少投喂,使水質產生變化的因素不多,長時間會使水的顏色發(fā)生變化,經過檢測,常規(guī)的水質指標正常,需要換水時,將河蟹放到另一池中,換水后降溫到4~6 ℃后,再將河蟹放回即可。
1.2.7 其他日常管理 一是注意觀察制冷、充氣設備運轉是否正常;二是經常觀察水溫是否在正常的控溫范圍之內;三是挑出殘死蟹。
1.2.8 投喂 在試驗期間,發(fā)現在4~6 ℃的溫度之間,仍有攝食現象。有時死蟹有被攝食的跡象,投入切成塊狀的草魚肉,經過幾天后檢查,發(fā)現攝食的痕跡,但真正被攝食的很少,投入切碎洗滌過的火腿腸,有部分被攝食。當溫度調至5~8 ℃之間時,可攝食火腿腸和小魚。
2 結果
到11月3日,池塘自然水溫的溫度降至13 ℃左右,經過100余天4~6 ℃的人工冬眠,試驗河蟹放入養(yǎng)殖池塘,成活率83%。河蟹的性發(fā)育在這期間停止,經過檢測,試驗河蟹都是未成熟幼蟹。
3 問題與討論
3.1 降溫梯度
本次試驗由于只有兩個冬眠池,沒有做降溫梯度對比試驗,降溫梯度為每天4 ℃,在這個溫度梯度環(huán)境條件下,有一定的死亡率,由于沒有對比試驗,很難說明是由降溫梯度引起的,在自然環(huán)境中,有時一天的溫差會大大超過4 ℃,甚至會交替出現,但是由于這是在7月底8月初人工設置的,是不是由于河蟹本身因素因時間的改變而發(fā)生適應性的變化,尚不知曉。關于降溫梯度,將在2015年開展對比試驗。
3.2 溫度范圍
本次試驗同樣沒有做控溫范圍的對比試驗,溫度高低影響河蟹的生命活動力,溫度高生命力旺盛可能導致河蟹身體消耗,影響成活率,溫度過低可能也會影響河蟹的成活率。關于控溫范圍,也將在2015年開展對比試驗。
3.3 控溫時間
控溫時間也是該試驗的重要內容,在該試驗中,開始降溫時間設定在河蟹的生殖蛻殼之前。過早,河蟹人工冬眠時間長;過晚,河蟹成熟,都不適宜該試驗。本試驗的結束時間是11月3日,此時外部水溫13 ℃,考慮如果池塘水溫過高,河蟹可能會再蛻殼,如果水溫過低,影響河蟹攝食。本試驗考慮到這些河蟹已經經過了100 d的人工“越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趁冬季到來之前的一段時間加強投喂管理,讓其補充能量,安全過冬,但到底什么時間最為合適,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3.4 死亡分析 ?在該試驗過程中,一直有河蟹的死亡現象。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開始的20 d內是死亡的高峰,癥狀多是掉腿。分析是降溫幅度與河蟹裝在筐中有關,有時河蟹的腿夾在筐縫中掙扎掉腿,其后一次集中死亡像是蛻殼未遂的癥狀,未能分析出原因。
3.5 蛻皮現象
在此4~6 ℃的低溫暫養(yǎng)過程中,曾有個別的河蟹蛻殼成功,不知是什么因素導致其低溫蛻殼。上述描述的死亡現象,不知是不是真的蛻殼未遂,將在以后繼續(xù)試驗、觀察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