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亦舒
曾經在福州人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大漆,如今已經不為年輕一代人所熟悉。大漆其實是一種來自漆樹樹皮底下的粘性乳液,經過加工成為了我們熟知的大漆涂料。關于大漆的使用,可以追溯至公元前,然而關于福建本土久負盛名的脫胎漆器,卻要從沈紹安說起。沈紹安(1767~1835年)是侯官縣(今福州市及閩侯一帶)人,年輕時候本是楊橋路雙拋橋附近開漆器店從事油漆加工,后來受到漢唐時“夾纻胎”的漆藝手法的啟發(fā),開始生產后來被命名“脫胎漆器”的大漆物件。在解放后,沈紹安后人所延續(xù)下來的脫胎漆器廠、公司成為福州第一、二脫胎漆器廠的前身。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手藝沒落之前,脫胎漆器廠活躍著一撥手藝純熟的漆藝手藝人。而今漆藝雖已沒落,但執(zhí)著于這項慢而費工的手藝的后繼人,卻仍存在,漆藝家陳杰便是其一。
陳杰算是福州最早一批有自己工作室的藝術家,早在80年代他就已經在一個小小的雜物間里沒日沒夜地作畫,后來買下位于福州郊區(qū)的一座別墅,又在這里作畫好幾年。如今又因為做起了漆藝工作室,別墅工作室成了會客室與作品展示的地方。陳杰所在的工作室,正是曾經在繁盛時期因漆器作坊、工廠極多而被當地人稱為“漆村”的古山洲附近。
第一次拜訪陳杰的工作室,坐在他收拾的一塵不染的會客室與他閑聊,周圍擺放著他近年來制作的漆器,大到柜子,小至碗碟,都擦拭得一塵不染,透著一股古典而時尚的美感。原木大桌上置放一色彩并不張揚卻又飽滿絢麗的漆制茶盤,陳杰時不時斟茶、點煙,娓娓道來自己幾年來的創(chuàng)作與生活。從上世紀80年代為了藝術脫離體制鐵飯碗,到后來打破傳統(tǒng)漆畫的局限開始進行現代探索,陳杰走了不少曲折的路,如今他則開始漆器制作,試圖讓大漆回歸到生活。在他看來,漆器是最能夠承載“慢生活”面貌的物件。
脫胎漆器何處來
福州脫胎漆器的妙處,便是在于“脫胎”二字。史料記錄,沈紹安是看見城樓匾額剝落露出的麻布纖維,從而得到啟發(fā)。用麻布裱糊木質材料,對器物進行所謂的“封骨”,可以防止木材受潮變形,這是中國木漆工藝的傳統(tǒng),早年三坊七巷的老宅經過時光侵蝕之后露出的裱糊跡象,同樣是“夾纻”手法。最早身為漆匠的沈紹安所制作的脫胎漆器,便是仿造這樣的工藝,用泥土塑造模型,在模型外裱布,涂清漆,漆干后脫去土模,后才是髹漆加工上色。如今脫胎漆器原型的制作方法,要么是以泥土、石膏塑成胚胎,以大漆為粘劑,再用苧麻布或綢布在胚胎上一層層裱褙,蔭干后“脫胎”,要么則是以木胎或其它硬質材料為坯,不脫胎而直接髹漆。
見過脫胎漆器的人,大概都對脫胎漆器的光澤、色彩有很深印象。其實最早髹漆技藝只有紅、黑、朱紫等顏色,后來沈紹安的第五代孫沈正鎬、沈正恂將泥金、泥銀調入漆料創(chuàng)造全新的髹漆技藝,使得漆器外形更加華麗炫目。如今傳統(tǒng)髹飾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暈金、錦紋、朱漆描金、嵌銀上彩、臺花、嵌螺甸等。1958年,由沈紹安“蘭記”漆器店發(fā)展成立的公私合營福州脫胎漆器公司,與福州第三、第四脫胎漆器生產合作社合并,成立地方國營福州第二脫胎漆器廠。傳統(tǒng)的髹飾技法又發(fā)展出寶石閃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窯變、變涂、仿青銅等。
使用過漆器的人都知道,漆器輕、不怕水、不容易變形、不褪色且堅固耐腐蝕,然而,也因為工藝復雜,從選料、塑胎、髹飾一直到制作出一個成形漆器,需要經過幾十、上百道工序。在工序之間的蔭干等也需要時間,所以逐漸與這個“以快為貴”的時代相違背。早年聲名大噪的漆器廠已經倒閉,如今的老匠人,大多在作坊中埋頭為外貿出口制作產品,越來越少年輕人愿意從事這項苦累的活,福州人生活里的漆器,也越發(fā)少了。
愛上漆藝
與漆器制作相比,陳杰大學時代所學習的漆畫則顯得年輕許多。一直到1964年,國內的美術工作者才開始使用漆器的裝飾工藝作畫,原本附著于漆器器皿上的技法,被使用在了平面上。但是由于大漆的獨特,漆畫學生往往要從自己制作畫板開始學起。
陳杰那年考上福建工業(yè)美術學校的時候,對漆一無所知,卻對自己學習的東西之苦累有著深切體會:大學第一年,全班同學就被送去當時的福州第一脫胎漆器廠,從基礎工藝開始學起。大漆會“咬”人,讓人過敏,他那年回家,家里人都認不出來——“被咬得像豬頭”。學了半年基礎之后,就下工廠來真的,每個人分配到一個脫胎漆器廠的師傅身邊,學不同的技藝,然后再回學?;ハ嘟涣?。陳杰如今談起鉆研技藝的那個年代,都會笑:“那時候氛圍很不錯,剛剛改革開放,師傅也很肯教。也會給我們打預防針,告訴我們這些東西看起來雖然美,做起來卻很苦?!?/p>
那個年代,還是福州脫胎漆器的繁盛時期,第一脫胎漆器廠有一千多個師傅,各種脫胎漆器的傳統(tǒng)技術都能夠在里面看到。陳杰覺得自己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吸收。在這個過程里,他漸漸感受到了漆藝的樂趣:任何繪畫都是藝術與技術的結晶,而漆藝尤甚。年輕人從做木板、研磨顏料到學習各種可以入漆的礦物質材料的化學性質開始,慢慢鉆研。幾年過去,從福建工業(yè)美術學校畢業(yè)時候,陳杰已經不是剛進學校對漆藝一竅不通的毛頭少年,他開始熱愛上了這一門并不熱門的藝術。
80年代是“鐵飯碗”的時代,畢業(yè)后陳杰被分配到與藝術無關的體制內工作,但創(chuàng)作的欲望并未因此停歇。后來甚至為了專心作畫,他毅然辭掉了那份安穩(wěn)的工作,租了一個家樓下的雜物間充當自己最早的工作室。他開始以畫廣告招牌、樓盤廣告等維持生計。對他而言,這些都只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養(yǎng)活畫”,所以一旦賺夠自己維持一陣子生活的錢,他就不再工作,專心躲在工作室里創(chuàng)作。
生活并不會很快回饋一心熱愛藝術的年輕人。但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對他而言,創(chuàng)作就是一條路,需要不斷地回溯、反省再繼續(xù)向前。也正因此,他在90年代中期很快發(fā)現了傳統(tǒng)漆畫創(chuàng)作的困境,并嘗試了融入現代結構的創(chuàng)作。陳杰稱那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是“釋放”,他在狂野的創(chuàng)作中,尋找到了一段時間的出口。然而他并不為此而滿足,在新世紀初期,陳杰重新陷入了困頓,他覺得這樣的創(chuàng)作依然不能夠體現“漆的本體語言”。他一直試圖尋找出漆獨特的語言,解決漆藝術被邊緣化的困境。endprint
因此,他選擇了“回歸”。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漆、接受漆,而漆器本身早在漢代開始,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件,是最好不過的傳播載體。于是,他開始制作大大小小的茶器、碗碟、家具、屏風,將漆藝術發(fā)展至人們的日??臻g,并延展出全新的生活態(tài)度。
回歸手藝
為了制作漆器,陳杰在閩侯綠洲家園的這個工作室誕生了,他的漆工坊誕生了。從工廠學習到無數扎實技藝的他,又尋找到了當年脫胎漆器廠的老工人,聘請他們到自己的工作室,摒棄漆器廠后期使用“化學漆”的工作方式,重新使用天然大漆,將自己手藝傳遞給年輕人。而陳杰的學生們,則在學習這些傳統(tǒng)技藝的同時,也使用專業(yè)的眼界進行產品設計。他們設計、制作的漆器,小至手鐲、大至屏風,都秉承同一個想法:設計并用漆制造與生活有關的延伸產品,以讓這些物件,承載陳杰最初從工廠里學來的一切傳統(tǒng)手藝。
陳杰說,當時將工作室定在這個地方,最大的原因,就是這里居住著大量早年福州脫胎漆器廠的老匠人。陳杰尊重老匠人,他敬重他們每個人都擁有著一兩樣自己獨有的漆藝技術,這是在院校里難以學到的。六年前,陳杰開辟了自己的漆藝工坊,將不少下崗、轉業(yè)的老匠人找來,讓他們傳授自己一輩子的技術給年輕人。老匠人做了一輩子漆器,有時候難以接受陳杰藝術上的需求,會說氣話:“我做到這樣還不行,那你這么牛你來做看看?!”陳杰就好聲好氣地自己上陣示范。如今走在這個工作室片區(qū),問上一兩個附近的老匠人,大家都認識陳杰。
陳杰一直強調,漆藝是技術與藝術的結晶,這是他傳播給學生們的態(tài)度。而這其中,他這座橋梁,這一頭連接著老匠人的技術,又融入自己的藝術理念后,轉化成成熟的漆藝態(tài)度傳授給學生。
漆藝是苦活、累活、慢活,沒有深入骨髓的熱愛,缺乏生活的保障,都會讓年輕人難以為繼。而陳杰教會年輕人的,是體會漆藝的日常,那種放慢腳步的生活,將漆藝所承載的態(tài)度傳播給更多人,也打開了更大的市場。他希望在這樣的傳播過程里,學生們能夠慢慢走出自己一條道路。
讓漆承載慢生活
陳杰如今的生活很簡單,他與各式各樣的人們在這個空間里打交道,他與老匠人聊漆器的制作工藝,與客人推廣漆的生活形態(tài),也向學生傳播自己三十幾年來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漆藝理念。在他的工作室里,每年來來往往一兩千號人。他并不限定自己的交友圈,他有著藝術家的開闊胸懷與謙卑,在這里與形形色色的人們交流,就像一座橋梁,希望將自己的漆藝理念傳播得更遠。
這天早上,陳杰與我打過招呼后,第一件事是打開音響,流淌出來的是溫柔雅致的《倉央嘉措情歌》。而后他點了一支煙,沏一壺茶,開始放松的閑聊。這是他這幾年來的生活狀態(tài):每天早上八點半從家里開車到綠洲家園的工作室,有時候像今天這樣會見客人,飲茶暢談,有時候則在茶室一邊的獨立空間里關起門來做設計。工作室里,堆放著許許多多的圖冊資料,桌上依然攤放著前一天未完成的草圖。會客結束,或是做設計累了,他就到附近的工坊走動,看看學生們制作的進展,也給學生們布置當天的“功課”。陳杰說,自從開始“讓漆回歸生活”,他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也變得緩慢了。
“漆在過去的福州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家家戶戶都有一些器皿,現在材料多了,用漆器的人少了,而我則希望能再讓漆回歸生活。讓大家都愿意買一塊漆器小碗、小盤?!边@不僅僅是讓人們知道漆器的存在,對于陳杰而言,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引導一種品質的生活,一種與現代都市功利的快節(jié)奏生活全然相反的態(tài)度。漆器的制作很花時間,制作一個漆作屏風都需要三年五年,一只碗碟也需要不少時間。而漆器使用的過程,需要每天的撫摸、擦拭與養(yǎng)護,因此在陳杰看來:“漆是一個慢生活的載體,它承載著的是一種生活的品質——優(yōu)雅的、文化的、緩慢的?!?/p>
自己開始做漆器后,陳杰覺得自己的生活也不再焦躁。在早年創(chuàng)作漆畫的時期,陳杰心里常常感到釋放之后的迷茫,一直急切地想要尋找適合漆的道路,一直在追問著“漆道”,而今他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開始漆器的創(chuàng)作,對他像是一種修行——這需要對生活細致的體驗,也需要長時間的技術流程,并且隨時隨地地滲透于生活之中。他觀察、描繪、體驗、總結、傳播并且實踐著。談話間,陳杰用夾著煙的手,指指外頭院子里的圍墻,笑說:“你看,這里圍著這么高的墻,就是希望在有些時候,不要被人打擾,自己慢慢地把漆器的這套系統(tǒng)孵化出來?!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