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語工具賓語的次范疇及其形成機制*
——從“吃大碗”的再考察說起

2015-01-16 12:26:43邵琛欣
語言科學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用例范疇賓語

邵琛欣

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19

1 引言

“工具賓語”指的是動詞賓語位置上的名詞性成分充當?shù)恼Z義角色(或語義格)是和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相關(guān)的工具、材料或方式。這是一個包含句法和語義兩個層面的語法范疇。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丁聲樹(1961:37)、趙元任(1979:157)、呂叔湘(1979:72)、朱德熙(1981:110)等觀察到漢語的工具范疇可以作動詞賓語這一事實,并把“吃大碗”、“洗涼水”、“抽煙斗”等作為典型用例之后,“工具賓語”就作為漢語非受事賓語的一種重要類型而得到學術(shù)界的廣泛關(guān)注。潛藏其中的變換分析法,即“吃大碗”是“用大碗吃”,也成為確定工具賓語的默認方法。

此后對工具賓語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

第一,用例越來越豐富,《動詞用法詞典》(孟琮等1987)中被標注出工具賓語(包含材料賓語)和方式賓語的動詞總數(shù)多達156個 ,①《漢語動詞用法詞典》(孟琮等1999)在此基礎(chǔ)上修訂而成,可以帶工具賓語和方式賓語的動詞數(shù)量增至175個。這一方面說明賓語位置確實是漢語工具范疇的重要句法表現(xiàn)之一(李臨定1983),另一方面,有限的用例也說明工具賓語是個封閉的語法范疇,是“帶有熟語性質(zhì)的格式,很特殊,不能類推”(徐杰1986)。

第二,在方法論上提出了更完善的鑒定模式(謝曉明和喬東蕊2009),重新篩選工具賓語的用例,并且通過類型學上的旁格賓語結(jié)構(gòu)(孫天琦2010)或認知語言學(任鷹2005;徐默凡2004)來解釋工具賓語的形成條件。與此同時,也有一批學者從轉(zhuǎn)喻的角度否定了工具賓語的存在(陳昌來2001;劉磊和蔡華祥2011)。

我們認為,無論是用結(jié)構(gòu)主義的變換分析法支持工具賓語的存在,還是用認知語言學的轉(zhuǎn)喻機制否定它的存在,都只觀察到了工具賓語的某些性質(zhì),但不夠充分,處理方式也都過于單一化。比如“吃大碗”可以變換為“用大碗吃”和“吃大碗飯”,而“抽煙斗”卻只能變換為“用煙斗抽”,不能變換為“*抽煙斗煙”。“糊紙”除了可以變換為“用紙糊”且不能變換為“*糊紙窗戶”之外,還可以變換為“把紙糊窗戶”。這說明工具賓語的語義及其變換分析其實是很復雜的,不能一刀切。

另外,在變換分析中還存在著前后語義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是否平行的問題,即“吃大碗”真的就是“用大碗吃”的意思嗎?丁聲樹先生最早提出的這個經(jīng)典用例是否具有真實語料的支撐呢?那些能夠變換為“把”字句的工具賓語和受事賓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lián)系?

本文將從“吃大碗”的重新考察和分析著手,用真實的語料說明“吃大碗”的賓語并不是真正的工具,而是發(fā)生轉(zhuǎn)喻后的受事,其本質(zhì)是漢語允許用名詞性的定語指代定中結(jié)構(gòu)的中心語,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漢語工具賓語的存在。然后,我們遵循嚴格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平行性原則,用變換分析法找出工具賓語內(nèi)部的差異,區(qū)分典型工具、受事性工具和工具性受事三種語義角色;從范疇斜坡、上下文約束、動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等方面分析工具賓語的多重形成機制。

2 “吃大碗”的再考察和重新分析:工具性受事

“吃大碗”用例的使用最早見于丁聲樹先生(1961:37)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賓語”一節(jié)。在講到現(xiàn)代漢語的動詞和賓語有各種不同關(guān)系時,他指出:其實就是同一個動詞也常帶各種關(guān)系不同的賓語。比如,“寫文章、寫黑板、寫魏碑”,“寫”字跟這三個賓語的關(guān)系都不一樣。“寫文章”是寫出來才成為文章,“寫黑板”是在黑板上寫,“寫魏碑”是摹仿魏碑寫字。“吃飯”是把飯吃下去,“吃大碗”是用大碗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依賴山水為生。“糊窗戶”是把窗戶糊起來,“糊紙”是用紙糊上去。“洗衣裳”是把衣裳放在水里洗,“洗涼水、洗熱水”是用涼水,用熱水洗澡。……

這是第一次明確將“吃大碗”分析為“用大碗吃”,但沒有提供任何語境的依據(jù)。趙元任(1979:157)在《漢語口語語法》“動賓結(jié)構(gòu)的語法意義”一節(jié)中指出“他吃小碗”中的賓語是工具。朱德熙(1981:110)在《語法講義》“述語和賓語”一節(jié),舉例說明“賓語是動作憑借的工具”時,用到“洗冷水”和“抽煙斗”兩個例子,仍不見具體的語句環(huán)境。后來在《語法答問》(1985:29)中才有“我喜歡洗涼水”這樣完整的句子。

我們看到,前人對“吃大碗”的語義解釋大都缺乏語境的還原,只是簡單套用丁聲樹先生的意見。如果找不到可靠的真實語料,“吃大碗”就有“生造例句”的嫌疑。賓語位置作為工具范疇的非典型句法表現(xiàn),除了有深層語義結(jié)構(gòu)的非線性排列作為內(nèi)在理論支持,外在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于是,我們到語料庫中檢索了“吃大碗”的實際使用情況。

在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CCL)中,我們只檢索到6例“吃大碗”的話語片段,其中3例出現(xiàn)在分析語法的文獻中,另外3例的完整形式都是“吃大碗面”。例如:

(1)上次吃大碗面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眼前。(1993年9月《人民日報》第3版)(2)切忌在上床前吃大碗面后就呼呼入睡。(2006年新桂網(wǎng)《健康生活》)(3)“請你吃大碗面,多加油醋!”春兒笑著說。(孫犁《風云初記》)

其中,例(1)所在文章對“大碗面”這樣描寫:“那大碗面不愧為大碗面,碗特別大,面也實實在在的?!边€有“某小飯館,價目表上寫著大碗面1.00元”。這里顯然強調(diào)的是面,而不是大碗這個工具。因此可以說,在CCL中沒有“吃大碗”的實際用例。

我們又進一步利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檢索了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的“吃大碗”用例,這些例子則更接近語言事實,根據(jù)具體語境我們分出兩種情況:

第一種,“吃大碗”單獨出現(xiàn)。用于帶有生活習慣色彩的陳述句。例如:

(4)吃拉面一定要吃大碗(某新浪博客)

(5)以前,我吃大碗每天都很飽,現(xiàn)在,我吃100g米飯,都嫌多。(論壇帖)

(6)這里吃的東西份量都很足,不建議吃大碗。(論壇帖)

和例(4)表意相近的還有另一種形式,如“吃刀削面就得吃大碗的”。這兩種形式表明,“吃大碗”=“吃大碗的”=“吃大碗的面”。同樣,例(5)中的“吃大碗”與“吃100g米飯”相對,表明這里的“大碗”指的是“大碗的米飯”。例(6)的前文是:“在此處吃早餐,很便宜,牛腩面很好吃,一進這個蘇木就可以看見,大碗9元,中碗8元,小碗7元?!笨梢?大碗、中碗、小碗是對牛腩面的分類,指的是“大碗/中碗/小碗的牛腩面”。

第二種,“吃大碗”和“吃小碗”共現(xiàn),形成可選集合,以供選擇或分配。例如: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進一步探求“大碗”的所指。概括地說,上下文都是在某地(商家)進食的場景。場景中包含的要素有三個層面:制作食物者及其使用的制作工具、售賣食物者及其采用的售賣標準、食者及其所食之物。這些要素根據(jù)表達需要進入說話者的透視域。食物可以分裝在不同大小的碗中以不同的價格出售,這在售賣者層面形成了一定的售賣標準。用“大碗、中碗、小碗”這樣的容器名詞指代面量的多少,是從容器到所容物的轉(zhuǎn)喻。買者從這些標準中選擇自己所需,并不是選擇用什么工具來盛面,而是選擇面量的多少。碗作為工具只出現(xiàn)在制作者層面,即大碗面要用大碗盛,小碗面要用小碗盛。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小碗面也可以用大碗來盛,就不能叫做“吃大碗”。

因此,上述若干例子都沒有表達“用大碗或小碗吃”的意思。我們無法從“吃”和“大碗”詞匯意義的簡單加合中得出整個結(jié)構(gòu)的意義,必須要考慮其它方面的要素,即認知領(lǐng)域的轉(zhuǎn)喻。用“大碗”指代大碗的面,除了符合從容器到所容物的一般轉(zhuǎn)喻規(guī)律外,我們還從句法上獲得了一些證據(jù),即:大碗+N→大碗+的→大碗。例如:

(11)你們在食堂吃大碗米還是小碗米?(論壇帖)

(12)溫家寶河北農(nóng)家“問政”午餐同吃“大碗燴菜”(人民網(wǎng))

(13)我居住的白族村寨,個個都是吃大碗肉的好手。(張家界旅游網(wǎng))

(14)吃餛飩吧,那有大碗的也有小碗的,你吃大碗還是小碗?(論壇帖)

“大碗”、“小碗”可以直接修飾名詞,被修飾的名詞可以通過“的”字結(jié)構(gòu)轉(zhuǎn)指,當這種轉(zhuǎn)指用法逐漸固定后,“的”字省去,表所容物的“大碗”和表容器類工具的“大碗”形成“同形異義”,轉(zhuǎn)喻便在這樣的語法過程中得以實現(xiàn)。②陳昌來(2001)曾提出這樣的變式關(guān)系:用大碗吃面——吃大碗面——吃大碗。我們認同這個鏈條中的后半部分,但不贊同它們來源于“用N+VO”的形式。因為“吃大碗面”指的是吃盛在大碗里或吃用大碗盛著的面。完成轉(zhuǎn)喻的“大碗”還可以受數(shù)量詞或指示代詞修飾。例如:

(15)兩人坐下,禪師看了一下面條,便將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說:“你吃這個大碗?!?/p>

“吃這個大碗”,既不是“把這個大碗吃了”,也不是“用這個大碗吃”,而是“吃這個大碗面”。

綜上,我們認為,“吃大碗”是具有特定行業(yè)色彩的用語,同類的還有“喝大杯/中杯/小杯”,“喝大瓶/小瓶”,“吃大盤/小盤”,而表示“用大碗吃飯”的用例幾乎找不到。③在檢索的語料庫中,不帶行業(yè)色彩的“吃大碗”只有一例:黃妹在家里都是用大碗吃飯,而這里都是用小碗,……“不怕,黃妹,姜老師陪你吃大碗?!?解放日報)這里的“吃大碗”表示的是“用大碗吃飯”,兩者之間可以進行變換分析,但帶有較強的語境制約,屬于“上下文約束變換”(陳保亞1991)。這說明“吃大碗”已被人們接受為熟語,“大碗”也不是典型工具賓語,而是從工具轉(zhuǎn)喻來的帶有工具性質(zhì)的受事。

3 變換分析與工具賓語的次范疇

一個動詞所帶的語義角色是工具還是施事,是目的還是結(jié)果,有時并不是處處都能分得清楚,但是轉(zhuǎn)換規(guī)則是明確的,這就是“轉(zhuǎn)換的初始性”(陳保亞2000)。我們用變換式來確定語義關(guān)系,就是在用轉(zhuǎn)換作為形式標準。這里的轉(zhuǎn)換就是變換分析 。④“變換”是結(jié)構(gòu)主義參照系中的概念,“轉(zhuǎn)換”是生成語法參照系中的概念。其實變換分析和轉(zhuǎn)換分析一樣,都

在研究工具賓語時,前人一直都在默認使用這種方法,但是卻常常忽略了其中的語義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平行性原則。朱德熙(1986)將Harris(1965)的變換理論(Transfor mational Theory)引入漢語語法分析時,就特別強調(diào)了原句式和變換句式構(gòu)成的矩陣要遵循平行性原則。這里的平行性不是指變換前后的表層句式意義相同,而是指深層語義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一致。(陳保亞2009:443)不僅包括矩陣中豎行上下句子之間的一致語義關(guān)系,而且包括橫行左右兩側(cè)的一致語義關(guān)系。更進一步說就是,如果變換前后語義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不一致,那么兩種句式之間就不具備變換關(guān)系。

從已有的“工具賓語”研究思路來看,大都是默認了“V+NPi”⑤指工具角色,NPi指工具賓語。與“用+NPi+V”之間有變換關(guān)系,并由此形成鑒別工具賓語的變換分析矩陣。例如:

一般認為,因為“吃大碗”可以變換成“用大碗吃”,所以“吃大碗”就是工具賓語。其他的例子也是以此類推,于是就在“V+NPi”與“用+NPi+V”兩種句式間建立了這種變換關(guān)系。但是,“在不同的句式之間建立變換關(guān)系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往往需要反復檢驗、修正,不可能徑情直遂,一步完成”(朱德熙1986)。正如我們結(jié)合實際語料已經(jīng)證明的那樣,“吃大碗”在語義上并非等同于“用大碗吃”,而是轉(zhuǎn)喻指吃大碗里的食物?!俺源笸搿钡摹按笸搿笔鞘苁?而“用大碗吃”的“大碗”是工具,因此前人默認的那種變換關(guān)系都只是一種不平行的變換,也就不具備變換關(guān)系。因而,這些在語義關(guān)系上喪失了平行性的變換式,也就不該作為“V+NPi”與“用+NPi+V”變換關(guān)系的實例。

同樣,矩陣中左側(cè)豎行的句子在語義上是否平行也需要進一步驗證。于是,我們在將“用”字式(A

可以看成是從IP模式中引申出來的,都試圖解決線性分析不能解決的問題。由于“變換分析”這一術(shù)語在國內(nèi)使用較為普遍(方經(jīng)民1991),故下文相關(guān)論述統(tǒng)一使用“變換”。式)作為典型工具范疇的鑒定模式之外,又將“把”字式作為受事范疇的鑒定模式(C式),將定中結(jié)構(gòu)作為轉(zhuǎn)喻的鑒定模式(B式),⑥要注意的是,這條鑒定標準對于“容器-所容物”和“方式-結(jié)果”兩種類型的轉(zhuǎn)喻是平行周邊的,如,喝大杯→喝大杯飲料,唱英文→唱英文歌;但對“洗涼水”這種規(guī)律還不明確的轉(zhuǎn)喻而言,就是不周遍的。來對傳統(tǒng)研究中被統(tǒng)一處理的工具賓語用例進行了多次變換分析,從而將矩陣豎行的用例分成不同小類,形成不同的工具賓語次范疇。具體的變換分析如下:

甲組的工具賓語不能變換為語義關(guān)系平行的“用”字式和“把”字式,但是卻是唯一能夠變換為述賓結(jié)構(gòu)定語式的用例。這一類的工具角色不僅包括工具(大碗、毛筆)、材料(涼水),也包括方式(仿宋體、英文)。乙組的工具賓語可以變換為同義的“用”字式,不能變換為述賓定語式和“把”字式。這一類的工具角色只有工具和方式。丙組的工具賓語同樣也是可以變換為同義的“用”字式且不能變換為述賓定語式,卻可以變換為“把”字式。這一類的工具角色只有工具和材料。如果將丙組的“捆繩子”、“糊紙”等看作是一種歧義結(jié)構(gòu),那么變換分析剛好達到了分化歧義句式的目的。

通過這樣的三次變換分析,我們看到工具賓語的語義并非如以往所認為的那樣統(tǒng)一而單純,而是可以分出三個次范疇,這也正是變換分析法的實質(zhì)作用所在。我們認為,動詞賓語位置上的“典型工具”是只能變換為“用”字式的乙組用例,因為“用”是現(xiàn)代漢語工具范疇的顯著標記;而既能變換為“用”字式,又能變換為“把”字式的丙組用例,我們稱之為“受事性工具”,因為“把”字句帶有處置特征,“把”的賓語就是被處置的受事。甲組則是以“吃大碗”為例的工具性受事,其本質(zhì)上是可以變成語義平行的“吃大碗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并不是真正的工具賓語。

4 受事性工具賓語的多重形成機制

如前文所述,受事性工具賓語在句法上可以變換為“用”的賓語,也可以變換為“把”的賓語,在語義關(guān)系上既可以是動作行為使用或憑借的工具、材料,也可以是動作行為直接作用的受事。這一類工具賓語除了前面提到的“捆繩子”、“糊報紙”、“澆水”外,還有:

包裹類:裹紗布 包牛皮紙 扎頭繩 綁皮筋

填塞類:填沙子 墊磚頭 堵石頭 塞棉花 裝箱子 補舊布 埋土

涂抹類:粘膠帶 涂油漆 搽面霜 抹胭脂 點藥水 刷漿

附著類:鉚釘子 鋦鋦子 膏油

遮蓋類:蒙手絹 蓋被子 擋窗簾 頂杠子

制作類:繡紅線 織毛線

給予類:賠償美金 賄賂名牌 招待好酒 喂奶粉

“裹紗布”可以是“用紗布裹傷口”,也可以是“把紗布裹傷口”;“塞棉花”可以是“用棉花塞枕頭”,也可以是“把棉花塞枕頭”;“喂奶粉”可以是“用奶粉喂孩子”,也可以是“把奶粉喂孩子”。觀察與這類帶有受事性的工具賓語共現(xiàn)的動詞,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動詞的語義類主要集中在包裹類、填塞類、涂抹類、附著類、遮蓋類、制作類和給予類。除給予動詞是公認的三價動詞外,其他的都是二價動詞。也就是只有“賠償”、“賄賂”、“招待”、“喂”的工具賓語才是必有論元,而其他動詞的工具賓語只能作為非必有論元。這樣的處理對工具賓語論元性質(zhì)的判定并不統(tǒng)一。這些動詞既然能像三價動詞那樣帶工具賓語,那么它們應該在語義結(jié)構(gòu)上有相似的特征。這個語義特征就是[+使附著],其中也包括領(lǐng)屬關(guān)系轉(zhuǎn)移后的抽象附著義,主要針對給予類動詞。

包裹類動詞表示動作實施者對某個客體實施包裹行為,行為過程的第三個參與者是用來包裹之物,它同時受到包裹行為的直接作用而發(fā)生狀態(tài)的變化,從與被包裹客體分離到附著其上。例如“包”這個動詞要想實現(xiàn)對某個客體進行包裹的行為,必須要包含用來包裹且受到該行為作用的物品——即受事性工具,“包書本”需要用到紙一類的材料才能完成,所以工具范疇可以看作是這類動詞的必有論元。

填塞類動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中也需要三個參與者,填塞的施事、被填塞的對象和填塞之物,缺少任何一個,整個動作行為都不可能實現(xiàn)。填塞之物在經(jīng)歷一段短小的位移后,最終附著在被填塞的對象上。如“填坑”必須有所填之物才能完成填充的動作,雖然在表層不出現(xiàn)這個所填之物也是合法的句子,如“大家在填坑”,但深層語義一定預設(shè)了用來填坑的物體。

同樣,涂抹類動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包含涂抹的施事、被涂抹的對象和涂抹之物,遮蓋類動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包含遮蓋的施事、被遮蓋的對象和遮蓋之物。制作類動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則包含制作的施事、制作的成品和制作的材料。這和給予類動詞需要給予的施事、給予的對象和給予之物的語義結(jié)構(gòu)相似,因此可以把受事性工具作為這些帶有[+使附著]語義特征的動詞的必有論元。在這類動詞的語義結(jié)構(gòu)里,工具是比時間、處所更為核心的論元角色。我們曾提出“在我們還沒有弄清楚哪些語符V需要工具格以前,工具格應該在V語符庫中標注。”(陳保亞2009:296)那么現(xiàn)在看來,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需要工具格的這類動詞。正是由于這類動詞語義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賓語位置上的語義角色才具有雙重性,因而也就為受事性工具論元的進入提供了必要條件。

另一方面,Hopper&Traugott(1993/2003:6)在語法化研究中曾提出“斜坡”(cline)概念,用來解釋語言歷時演變時范疇與范疇之間的連續(xù)過渡性。無論是從實詞到虛詞的語法化過程,還是新詞匯意義出現(xiàn)的詞匯化過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總是存在一個中間過渡階段。如漢語史“以”從動詞到介詞的演變中,某個階段是動詞用法與介詞用法共存。不僅語法范疇如此,語義范疇也具有這樣的連續(xù)性。我們將在“雙及物構(gòu)式語義地圖”(Malchukov,Haspel math&Comrie 2007)所體現(xiàn)的范疇斜坡基礎(chǔ)上,結(jié)合漢語工具雙賓語的歷時演變,分析“工具”與“受事”之間的聯(lián)系。

圖1雙及物構(gòu)式語義地圖

如圖1所示,雙及物構(gòu)式在“與事-受事”、“對象-工具”、“受事-處所”⑧為了行文術(shù)語統(tǒng)一,此處沒有直譯英語的the me(主目)、recipient(接受者)、patient(受事)、goal(目標),而采用漢語學界通行的“受事”、“與事”、“對象”、“處所”。其所代表的語義關(guān)系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三個概念上存在連續(xù)空間,并且形成一條“GIVE——FEED——HIT——SPRAY/LOAD”的動詞語義鏈。

現(xiàn)代漢語由于缺乏工具雙及物構(gòu)式,所以并不適用這個語義地圖,但在古漢語中卻有工具雙賓語,雖然沒有與之對應的HIT類動詞,但是有其他動作類動詞補充這個節(jié)點,因此也可以利用語義地圖解釋“工具”和“受事”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如,在上古漢語中存在這樣的用例:

(16)晉侯賞桓子狄臣千室(左傳·宣公15年)(17)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2年)(18)及食大夫黿(左傳·宣公4年)

(19)師矚之目,越子囚而伐之。(左傳·定公14年)

(20)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21)及泉,盈其隧炭,陳以待命。(左傳·昭公17年)

(22)其懲惡也,加之刑罰。(史記·儒林列傳)

(23)夫差乃取其身流之江,抉其月,著之東門。(呂氏春秋·知化)

例(16)“賞”是GIVE類(給予類)動詞,在“與事-受事”雙賓結(jié)構(gòu)中“桓子”是與事,“狄臣千室”是典型的受事;例(19)、(20)“矚”、“賀”是動作類動詞,在“對象-工具”雙賓結(jié)構(gòu)中“之”和“兩家”是對象,“目”和“羊酒”是典型的工具;例(23)“著”是PUT類(放置類)動詞,在“受事-處所”雙賓結(jié)構(gòu)中“之”是受事,“東門”是處所。這三種結(jié)構(gòu)的語義關(guān)系可以很明確地區(qū)分出來,彼此的界限很清楚。

但是,例(17)、(18)中的“飲”、“食”是 FEED 類(喂食類)動詞,雙賓結(jié)構(gòu)中的“趙盾”、“大夫”是對象,“酒”、“黿”則有人認為是受事(張文2013:148),有人認為是工具(邵永海1990);例(21)、(22)中的“盈”、“加”是SPRAY/LOAD類(填加類)動詞,雙賓結(jié)構(gòu)中的“隧”、“之”可以分析為對象,也可以分析為處所,“炭”、“刑罰”可以分析為工具,也可以分析為受事。這兩種解讀的原因在雙及物構(gòu)式的語義地圖上可以得到較好的說明。

首先,在“GIVE——FEED——HIT——SPRAY/LOAD”語義鏈上,FEED類動詞的雙及物構(gòu)式位于“與事-受事”構(gòu)式和“對象-工具”構(gòu)式之間,這意味著該類動詞的遠賓語的語義角色也處于受事和工具的中間狀態(tài),因此“飲趙盾酒”、“食大夫黿”中的“酒”和“黿”可以具有雙重語義角色,是帶有受事性質(zhì)的工具雙賓語。現(xiàn)代漢語中“喂奶”、“招待餃子”中工具賓語的受事性即來源于此。

其次,SPRAY/LOAD類動詞在語義鏈上則剛好介于“對象-工具”構(gòu)式與“處所-受事”構(gòu)式之間,所以該類動詞的遠賓語也同樣兼具工具和受事的雙重屬性,因此“盈其隧炭”、“加之刑罰”中的“炭”和“刑罰”也是帶有受事性質(zhì)的工具雙賓語?,F(xiàn)代漢語中“塞棉花”、“填沙子”等工具賓語的受事性即來源于此。

喂食類動詞和填充類動詞不僅在語義結(jié)構(gòu)上為工具賓語提供了必要條件,語義范疇斜坡上“工具”和“受事”之間的過渡地帶也為其受事性工具賓語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依據(jù)。另外,在漢語史中一直都有典型工具賓語和受事性工具賓語的用例。例如:

(24)驗之古今,則鳳、麟可得審也。(論衡卷十六·講瑞篇)

(25)底筑填香泥。(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26)小姐看望先生,相待兄妹之禮如此,非有他意。(西廂記·張君瑞害相思)(27)原來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欄,……糊著紙。(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驗之古今”和“相待兄妹之禮”分別表示“用古今的情況來檢驗”、“用兄妹之禮相待”,是出現(xiàn)在東漢和元代的典型工具賓語(雙賓語)用例,“筑填香泥”和“糊著紙”是分別出現(xiàn)在唐代和清代的受事性工具賓語用例。我們可以看到,賓語位置雖然不是漢語工具范疇句法表現(xiàn)的優(yōu)勢選擇,但在漢語歷時發(fā)展中具有一定的延續(xù)性和繼承性,這是漢語工具范疇句法表現(xiàn)的重要特點。

5 結(jié)語

我們通過嚴格遵循平行性原則的變換分析法,區(qū)分出了漢語工具賓語的三個次范疇——典型工具、受事性工具和工具性受事。每一類別的工具賓語擁有不同的形成機制。“抽煙斗”類的典型工具賓語是類型學上非核心論元允準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糊紙”、“喂奶粉”類的受事性工具賓語則是動詞語義結(jié)構(gòu)和范疇斜坡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一方面,帶有[+使附著]語義特征的動詞使“工具”成為該類動詞語義結(jié)構(gòu)中的必有論元;另一方面,雙及物構(gòu)式的語義地圖間接證明“工具”和“受事”是一個范疇斜坡,中間存在的過渡地帶為受事性工具提供了合理依據(jù)。而傳統(tǒng)認為是工具賓語典型用例的“吃大碗”、“洗涼水”等,因為在真實語料庫中幾乎不見,所以其與變換式“用大碗吃”、“用涼水洗”之間的語義平行性受到質(zhì)疑,反而與“吃大碗飯”、“洗涼水澡”之間建立起平行的受上下文約束的變換關(guān)系,這是轉(zhuǎn)喻機制作用的結(jié)果。綜上可見,對漢語工具賓語的分析不能一刀切,其內(nèi)部的復雜性既體現(xiàn)了語言的歷史保留,也反映了語言在使用中的不斷創(chuàng)新。

Chen,Baoya(陳保亞).1991.Shangxiawen yueshu bianhuan he yuyi xianzhi上下文約束變換和語義限制[Transfor ma-tion constrained by context and semantic restriction].Xinan Shifan Daxue Xuebao(Zhexue Shehui Kexue Ban)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Hu 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1991.2:96-99.

Chen,Baoya(陳保亞).2000.Lun yuyanxue zhong zhuanhuan guize de biyaoxing論語言學中轉(zhuǎn)換規(guī)則的必要性 [On the necessity of transfor mation in linguistics].Beijing Daxue Xuebao(Zhexue Shehui Kexue Ban)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u 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0.3:127-135.

Chen,Baoya(陳保亞).2009.Dangdai Yuyanxue當代語言學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Beijing:Gaodeng Jiaoyu Chubanshe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en,Changlai(陳昌來).2001.Gongju zhuyu he gongju binyu yiyi工具主語和工具賓語異議 [Objection of subject of instrument and object of instru ment].Shijie Hanyu Jiaoxue世界漢語教學[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 d]2001.1:65-73.

Ding,Shengshu(丁聲樹).1961.Xiandai Hanyu Yufa Jianghua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 [Lectures on Modern Chinese Gra mmar].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務印書館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Fang,Jingmin(方經(jīng)民).1992.Bianhuan fenxi he yuyi yueshu變換分析和語義約束[Transfor manalysis and semantics restrictions].Hanyu Xuexi漢語學習[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1992.3:8-12.

Harris,Zelling S.1965.Transfor mational Theory.Language.41:363-401.

Hopper,Paul J.&Elizabeth Closs Traugott.1993/2003.Gra mmaticaliza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Linding(李臨定).1983.Binyu shiyong qingkuang kaocha賓語使用情況考察 [Research on usage of objects].Yuwen Yanjiu語文研究[Linguistic Research]1983.2:31-38.

Liu,Lei(劉磊)&Huaxiang Cai(蔡華祥).2011.Lun“Chidawan”de yuyige論“吃大碗”的語義格 [Semantic roles of Chi Dawan].Baise Xueyuan Xuebao百色學院學報[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2011.1:92-95.

Lü,shuxiang(呂叔湘).1979.Hanyu Yufa Fenxi Wenti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Issuesin Chinese Gra mmatical Analyses].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務印書館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Malchukov,Andrej.,Martin Haspel math,&Bernard Comrie.2007.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A typological overview.Paper for the Conference o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MPI-EVA.Leizig.2007.11:23-25.

Meng,Cong(孟琮)&Huaide Zheng(鄭懷德).1987.Dongci Yongfa Cidian動詞用法詞典 [Dictionary of Verb Usage].Shanghai:Shanghai Cishu Chubanshe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Shanghai:Shanghai Dictionary Press].

Meng,Cong(孟琮),Huaide Zheng(鄭懷德),Qinghai Meng(孟慶海),&Wenlan Cai(蔡文蘭).1999.Hanyu Dongci Yongfa Cidian漢語動詞用法詞典[Dictionary of Chinese Verb Usage].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務印書館[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Ren,Ying(任鷹).2005.Xiandai Hanyu Feishoushi Binyuj u Yanjiu現(xiàn)代漢語非受事賓語句研究[Non-patient Object Sentencein Modern Chinese].Beijing:Shehui Kexue Wenxian Chubanshe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Shao,Yonghai(邵永海).1990.Cong Zuozhuan he Shiji Kan Shanggu Hanyu de Shuangbinyu Jiegou jiqi Fazhan從《左傳》和《史記》看上古漢語的雙賓語結(jié)構(gòu)及其發(fā)展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 Ancient Chinese and its Develop ment from Zuozhuan and Shiji].Beijing Daxue Shuoshi Xuewei Lunwen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Master’s thesis,Peking University].

Xie,Xiaoming(謝曉明)&Dongrui Qiao(喬東蕊).2009.Gongju binyu dejianding moshiji qi dianxingxing工具賓語的鑒定模式及其典型性[On the identifying of object of instrument and typicalness].Hanyu Xuexi漢語學習[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2009.4:12-16.

Xu,Jie(徐杰).1986.“Gongju”fanchou he rongna“Gongju”fanchou dejufa jiegou“工具”范疇和容納“工具”范疇的句法結(jié)構(gòu)[Category of instrument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containing it].Huazhong Shifan Daxue Xuebao(Zhexue Shehui Kexue Ban)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Huazhong Nor mal University(Hu 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1986.5:105-115.

Xu,Mofan(徐默凡).2004.Xiandai Hanyu Gongj u Fanchou de Renzhi Yanjiu現(xiàn)代漢語工具范疇的認知研究 [Cognitive Research on Instrument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Shanghai:Fudan Daxue Chubanshe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ress].

Zhang,Wen(張文).2013.Hanyu Shuangbinj u Lishi Yanbian ji Xiangguan Jiegou Wenti Yanjiu漢語雙賓句歷時演變及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問題研究 [A Diachronical Study of Chines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and Relevant Constructions].Beijing Daxue Boshi Xuewei Lunwen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Ph.D.dissertation,Peking University].

Zhao,Yuanren(趙元任).1979.Hanyu Kouyu Yufa漢語口語語法 [A Gra mmar of Spoken Chinese].Translated by Shuxiang Lü.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務印書館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Zhu,Dexi(朱德熙).1981.Yufa Jiangyi語法講義 [Lecture Notes on Grammar].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務印書館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Zhu,Dexi(朱德熙).1985.Yufa Dawen語法答問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Gra mmar].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務印書館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Zhu,Dexi(朱德熙).1986.Bianhuan fenxi zhong de pingxingxing yuanze變換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則[Parallel principlein transfor manalysis].Zhongguo Yuwen中國語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986.2:137-149.

猜你喜歡
用例范疇賓語
批評話語分析的論辯范疇研究
UML用例模型中依賴關(guān)系的比較與分析
正合范疇中的復形、余撓對及粘合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賓語從句及練習
Clean-正合和Clean-導出范疇
聯(lián)鎖軟件詳細設(shè)計的測試需求分析和用例編寫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中考試題中的賓語從句
誰來管管“吃”的賓語?
當代修辭學(2013年3期)2013-01-23 06:41:24
虞城县| 通化县| 资阳市| 青川县| 福贡县| 朝阳县| 屯昌县| 泾川县| 登封市| 南乐县| 灌阳县| 和政县| 长治县| 商河县| 正安县| 团风县| 武山县| 乌拉特中旗| 柘荣县| 泰和县| 昌图县| 门源| 保德县| 尖扎县| 宁南县| 涞水县| 乡城县| 兰西县| 凌云县| 襄垣县| 罗田县| 本溪| 海盐县| 旺苍县| 沙田区| 富裕县| 宿松县| 永春县| 石河子市| 宁安市|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