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春
童話作為深受兒童歡迎的一種文學體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人教版教材為例,筆者經(jīng)過統(tǒng)計,人教版教材除五年級沒有涉及童話,其他十冊教材中均有童話選文,共40篇,選讀童話29篇,其中一二年級教材中童話29篇,選讀童話17篇。
從編排情況來看,低段選文中,童話占了很大比例,說明在學生的認讀能力初步形成時,編者首先有意讓學生接觸童話,以此來提高認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一、現(xiàn)狀直擊:童話不“童”樣
既然童話在教材編排上如此重視,那我們在現(xiàn)實教學中又是怎樣教的呢?孫建國教授選取200位小學語文教師做了關(guān)于童話課文教學現(xiàn)狀的問卷調(diào)查。有38%的老師是把童話課文當做平常課文教的,22%的老師會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只有18%的老師會將童話改寫、表演、配樂和插圖;教童話的重點21%的老師重朗讀,29%重分析精講,38%的重思想教育,僅12%注重引導想象。
從調(diào)查結(jié)果來看,大多數(shù)教師教學童話依然遵循著傳統(tǒng)的模式:總的來說,呈現(xiàn)以下幾種現(xiàn)象:
1.把童話當成普通記敘文。
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大大忽略了童話的元素,沒有抓住童話特點教,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有板有眼。失去了童話的文體特征,澆滅了孩子對童話的熱愛之火。
2.童話教學成了思想品德課。
大多數(shù)童話都蘊含一定的道理和意義,所以,有的童話教學課堂的最大使命就是完成一種道德勸誡和思想教育,這種做法背離了兒童的閱讀習慣,破壞了童話在兒童心目中的美好意境,充滿了道德說教。這樣的童話教學,遠離孩子的精神世界,缺失了童真童趣。
二、文體回歸:童話教什么?
童話作為兒童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樣式,教師教學時應該緊緊抓住童話本身的文體特點,我們呼喚課堂教學中的童話回歸,我們首先應該關(guān)注童話教什么。筆者認為至少可以關(guān)注以下三點。
1.教給學生閱讀童話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力求通過童話故事的閱讀,讓學生了解閱讀童話的一般方法,筆者在教學中,重點交給孩子是三步閱讀法,即讀活——悟理——習法?!白x活”是將文本中的故事讀活,人物讀活,這是童話閱讀的前提和基礎(chǔ);“悟理”是讓學生將自己讀后的感悟,通過多種形式表達出來。“習法”即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展開童話寫作的,為學生創(chuàng)編童話做好寫法上的鋪墊。
2.學習童話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
童話盡管多運用想象、夸張,但我們讀來并不覺得荒唐,因為童話仍然是以生活為基礎(chǔ)為原型的,它的想像不是胡思亂想,只不過把生活中一些該引起人們重視卻被人們忽視的情節(jié)、細節(jié),用想象、夸張加以強調(diào)突出,引發(fā)人們深思。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學習童話文體中豐富而又合理的想象。
三、策略回歸:童話童樣!
凸顯童話文體特點的課堂教學,該把握怎樣的教學方向,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越來越發(fā)現(xiàn),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策略能讓我們更加接近童話,因此,我們呼喚這些策略的回歸。
1.聽與講,童話味的回歸
近幾年來,講故事這種手段在漸漸淡出語文教學的領(lǐng)域。 指導講故事,也是童話課堂教學一項重要的任務。教材中的童話一般有這樣幾種類型:(1)單線型 故事情節(jié)圍繞主要人物展開,人物走到哪兒,故事就發(fā)到哪兒。講故事時只要抓住幾個關(guān)鍵的地點就能記住故事。(2)對比型:在對比中表現(xiàn)人物。教材中很多童話都是運用這種結(jié)構(gòu)。 (3)反復型:這是童話中最常見的一種語言結(jié)構(gòu)。
2、讀與演,童話感的回歸
教學童話,角色朗讀或者表演應該算是最經(jīng)常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置身于游戲情境的幻想里,能獲得想象中的解放感、自由感。
(1)讀角色,讀出立場。
童話中不同的人物所體現(xiàn)的角色立場是不一樣的。在朗讀中我們可以表現(xiàn)讀者所理解的價值立場。如《陶罐和鐵罐》中的鐵罐自恃堅硬很驕傲,作者對鐵罐的驕傲是鄙視唾棄的,所以,對其要使用貶斥的語氣。
(2)演讀結(jié)合,積淀語感。
很多童話很適合演讀。我們可以讓孩子多演童話。如二年級上冊《小柳樹與小棗樹》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對話,生動地說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3.說與想,童話美的回歸
在童話故事里,以語言為媒介,將童話所展示的 “第二世界”變成真實可感的形象,就是培植學生想象力的過程。越是優(yōu)秀的故事,越有發(fā)掘的空間。在中高年級的童話教學中,除必要的角色朗讀與扮演外,教師更需要設(shè)計開放的話題,營造寬松自由的對話空間,通過對話,將童話故事中包孕的豐富的意味凸顯出來。
四、改編童話,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生思維正處于想象力發(fā)展的“敏感期",教師應讓學生盡情展開想象,大膽想象。比如,鼓勵學生給童話改寫結(jié)尾,更改人物的角色,從另外—個角度來重新寫童話。通過這樣的寫作鍛煉,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思維。
配音樂、寫書評、給童話配插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做游戲、寫童話日記等都是童話教學的好方法。小學語文教師采用多樣的方式來講授童話。最重要的是應該保持一顆童心來教學,這樣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讀童話,陪伴著孩子們走進童話世界,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樂,幫助學生實現(xiàn)心靈的成長。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青劍湖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