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洪曉
最近,一所很有名的學校校長煩心事不斷,教師職稱評聘、年終考核結果,都有人提反對意見,有教師質疑評聘、考核過程的科學性,質疑評聘、考核結果的公正性,有個別教師言辭很激烈。
提反對意見,往往給人的印象是唱“對臺戲”。即便是德高望重的校長也是“很難聽得進反對意見的”,一聽到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就感到惱火。而這位校長,經過這些年來的歷練、管理實踐,慢慢體悟出“反對意見不完全是壞事”,“正是由于反對意見的存在,才是我們的決策更趨科學合理,我自己也更加謹言慎行,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學校、對我個人而言,反對意見是良藥?!?/p>
在正常情況下,對一項決策或措施,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沒有意見、一致通過反而顯得極不正常。但在某種條件下,提出意見卻被一些人認為是做傻事,不合時宜。甚至有些愛提意見者,被校長“整”得狼狽不堪。以至于在學校,只有一種聲音出現,即校長的聲音。反對意見越來越少,出現了集體失語的現象。由此出現“學校決定,一呼百應;開會討論,一致通過;公示結果,毫無異議?!倍@種“完美”的背后,很可能掩蓋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埋藏著隱患。
一人難服百人心。更何況是一所有幾百名教職工的學校,學校出臺每一個與教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決策,總有人感到不公平,因為看問題的高度、角度,甚至能力、水平都有差異,出現質疑聲,甚至是反對聲,是很正常的事。問題在于校長如何對待反對的意見、批評的聲音。
一事當前,出現不同的意見并不可怕,關鍵要有能夠吸納不同意見的胸襟和底氣。廣開言路,把問題擺明,在多個角度、多方位論證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和方法,即使有爭論,又有何妨?有些學校的教師職稱評聘、考核意見很科學,教職工意見少,關鍵在于學校能尊重、傾聽反對者的意見,對照反對意見,不斷修正,科學論證,使評估意見不斷得到優(yōu)化。正所謂多一份反對意見,就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反對意見,就少一份片面和失誤。
從這個角度講,不同意見或反對意見是一劑良藥,使校長能從不同的認知中,全面把握,權衡利弊得失,進行科學決策;反對意見是一塊警示牌,警示學校無論出臺什么政策,都要堅持做到客觀公正,使工作成效經得起檢驗;反對意見是一面鏡子,提醒校長在學校工作中,要講求科學、民主,善于進行換位思考,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場上去審視問題,檢查工作得失,不斷修正錯誤,改進不足。
當然,對某些意見,也不必太在意。推進工作中,不排除“怎么做,都會有人不滿意”,無論決策怎么科學、必要、可行,總有人跳出來反對。有人看問題站在“一己之利”上,凡于我不利的,都加以反對。面對這樣的情況,校長應以坦蕩的胸懷、正直的人格、真誠的為人、扎實的作風,贏得大多數教師的支持就滿足了,至于一些不懷好意的反對聲,大可不必當回事。
“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要提升辦學水平,校長要付出極大的心血,需要上下同、學校和諧,但也需要包容和尊重不同的聲音。
本欄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