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斌
教育是奇妙的,更是溫馨的。從古至今,許許多多的教育家才學杰出,對教育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并進行了多種多樣的實踐和探索,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我是一名普通的學生,平時愛看一些有關(guān)于教育的書籍,也經(jīng)常跟老師和同學探討教育教學的問題。我結(jié)合了一些現(xiàn)實教育與自身對教育的理解寫了這篇關(guān)于教育的小短文。因為我對教育的理解不是很透徹,也許會有許多漏洞,所以請各位老師與各位人士指出不足及缺點,讓我得以改進,讓我對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讓我加以完善,更讓我得以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說到這我有則小故事:某中學某班有名剛升學的初一新生,寫一手好字,但就是“不拘小節(jié)”。每天早晨到校后,不肯認真整理自身衛(wèi)生與內(nèi)務,檢查評比時,經(jīng)常拖班級的后腿,為此遭到學校領(lǐng)導屢次通報批評,班主任也與之多次談話開導,可他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滿不在乎。
一天,新來的任課老師見這個同學在練字,慢慢地湊過去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嘛!既有力度又不乏飄逸?!睂W生得到老師的贊揚,透出一股興高采烈的氣息,立馬站起來說:“哪里,您過獎了!”突然,老師沉默了一下,眼睛急速地轉(zhuǎn)了兩圈,話鋒一轉(zhuǎn)說:“常言道,字如其人,但遺憾的是你的字卻與你本人不大一樣?!崩蠋熜α诵?,指著他的位置說:“看看你的座位,再看看你的字,你的字方方正正、干凈利落??赡愕淖粎s……”,老師接著說道:“一個字中,只要一筆沒寫好就會影響到整個字,結(jié)構(gòu)散了架還談什么書法。同樣,一個人也會影響整個集體呀!”這個同學聽完,臉頓時紅了,并當場表態(tài)說:“對不起老師,我保證今后不再拖班級的后腿!”從此,他每天都把自己的位置與內(nèi)務收拾得非常周正、干凈。
在這個故事中,為什么學校領(lǐng)導及班主任屢次談話與批評不見效,而這位新老師一次就讓學生心服口服呢?我認為主要原因就在于這位新老師沒有用“千人一腔”式的生硬批評,而是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思想工作,注意區(qū)分對象,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因此,我認為,教育的開展應該因人而異,采用優(yōu)勢互補的教育方法,打破傳統(tǒng),改變教育方式。
第一,鼓勵式教育。學生做錯了事,不應急著批評,可以拿學生做得好的方面與做得不好的方面進行對比,并鼓勵學生對做得好的方面繼續(xù)保持,對做得不好的方面加以改進,一味的生硬批評、責罰得不到好效果,反而會讓局勢惡化下去。鼓勵式教育,可以不傷到學生的自尊心,能夠讓學生接受。
第二,松與緊的較量。平常,學生一直有作業(yè)壓力與精神壓力,教師應該讓學生適當?shù)胤潘梢幌拢纾涸跓o重要事的前提下,課余盡量滿足學生的一些需求,可以課余到班級里與學生談談心,講些幽默的笑話,活躍一下氣氛,這樣可以跟學生更加親近,更容易了解學生,也就更容易教育學生。這樣可以緊中有松,松中有緊,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友誼的建立。
第三,師生的努力。老師總會有來自學校領(lǐng)導、外界以及家庭的壓力,甚至將這些感情帶入教育中,這樣百害而無一利,甚至會造成極端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導致容易與學生發(fā)生口角爭斗。因此,我覺得,一名老師即便是有外界的壓力,在教導學生時,也應將這些壓力放在一邊,先解決當前之事,再解決自身問題。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教導學生。老師應仔細分析問題所在,讓學生明白錯在了哪并指出正確的改進方法,真誠地進行教導,讓學生得以改進,完善學生的不足之處。
因此,我認為,對于教育學生而言,如一味生硬地進行批評教育百害而無一利,教師應該采用靈活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知錯而能改。所以,教師應采用因人而異、優(yōu)勢互補的教育方式。時代在進步,人也在進步,教育也要進步。如若還用老套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便無法與學生走到一塊,更無法去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所以,教育方式必須要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