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三種灌溉方式對辣椒生長、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

2015-01-08 19:10:27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麗
長江蔬菜·學術版 2014年11期
關鍵詞:塑料大棚辣椒產量

朱文超+石建梅+胡明文+胡建菊+李正麗

摘 要:以黔椒4號辣椒為試材,利用張力計控制辣椒灌溉時期與灌溉量,分別研究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3種灌溉方式對塑料大棚辣椒生長、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最高,水分生產效率較穴灌、漫灌分別提高 1.96 kg/m3和5.82 kg/m3。綜合耗水量、產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大棚辣椒生產適宜的灌溉方式。

關鍵詞:灌溉方式;辣椒;塑料大棚;產量;水分生產效率

中圖分類號:S6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4)22-0045-03

微灌具有改善小氣候、增產、節(jié)水、省肥、省工、減少病蟲害等優(yōu)點,在設施蔬菜生產中廣泛應用 。本試驗采用張力計控制灌溉時期與灌溉量,研究膜下滴灌、穴灌、漫灌條件下塑料大棚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耗水規(guī)律、植株長勢、產量等的變化,為設施辣椒栽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 2013年 4~10月在貴州省園藝研究所后壩蔬菜基地塑料大棚內進行,該地屬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熱量條件好。土壤為壤土,表層土壤容重1.53 g/cm3,0~20 cm土層含有機質

16.80 g/kg、全氮1.19 g/kg、堿解氮107.31 mg/kg、有效磷 36.25 mg/kg,速效鉀213.00 mg/kg。

1.1 試驗設計

供試辣椒品種為黔椒4號,栽培株行距35 cm×50 cm,小區(qū)面積為26.4 m2。4月 25日定植,10月 16日拉秧。設3個處理: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利用張力計控制土壤水分,每個小區(qū)埋設 1 個張力計。當達到作物的灌溉下限時進行灌溉,辣椒苗期土壤壓強為-25~-10 kPa,結果期土壤壓強為-20~-10 kPa。澆定植水30.0 mm(注:1 mm=10 m3/hm2,下同),各處理均灌水6次,總灌水量分別為:膜下滴灌159.5 mm,穴灌188.5 mm,漫灌223.0 mm。肥料施用采用常規(guī)方法,各處理田間栽培措施一致。

1.2 測定項目

①植株生長性狀 每小區(qū)選 3 株辣椒掛牌,分別在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中后期測定株高、莖粗、葉片數、最大葉面積。株高指土壤表面到植株生長點的垂直距離,使用卷尺測量;莖粗指子葉基部平行于子葉方向的植株橫徑,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葉片數為葉片完全展平的功能葉數目;葉面積采用方格法測定,即在葉片下放置一塊方格紙,并用鉛筆標繪出葉片輪廓,數出葉片所占的格數,葉緣不足半格者不計,超出半格以一格計,最后合計葉片所占的總格數作為葉面積。

②土壤含水量 定植前、每生育期開始前與結束時和拉秧后測定每個小區(qū) 0~80 cm土層的含水量,灌溉前加測。每 20 cm 一層,每小區(qū) 5 次重復,同層混合取樣,采用烘干法測定土壤含水量。

③水面蒸發(fā)量 溫室潛在蒸發(fā)因素對該溫室耗水強度的影響,一般用自由水面的蒸發(fā)強度來表示,本試驗采用以水面蒸發(fā)代替自由水面蒸發(fā)。將直徑20 cm 的蒸發(fā)皿懸掛在與辣椒冠層同高的位置,并隨著辣椒的生長及時調整位置。每天早晨定時加入20 mm水,并于第2天早晨同一時間收集蒸發(fā)皿中剩余的水,根據水的高度差記錄24 h內的水面蒸發(fā)量。每小區(qū)布置1個蒸發(fā)皿,測定辣椒水面蒸發(fā)量。

④作物耗水量 作物耗水量(ET)采用水量平衡法計算,ET=P+I+Q-ΔR-ΔS

式中:ET為耗水量,P為降水量,I為灌溉量,Q為地下水流,ΔR為凈地表徑流量,ΔS為土壤儲水量的變化量。在本試驗條件下,P=0,ΔR=0;地下水較深的情況下可以認為 Q=0。方程可以簡化為:

ET=I-ΔS

ΔS=10×Σ(Δθi×Hi)

式中:i 為土壤層次,Δθi 為土壤第 i 層在給定時段內含水量變化,Hi 為土壤第 i 層土壤的厚度。每20 cm的土壤體積含水量通過烘干法測得,某段時間的灌水量可以由水表直接讀出,某段時間內的耗水量(ET)除以這段時間的天數就得到耗水強度。

⑤滲漏量 每處理在灌水溝的正下方埋設1個滲漏儀,滲漏儀的上緣位于地面下80 cm處,每次灌溉前都要用水泵將滲漏儀中的水抽出,并用事先標定好的水桶或量筒測定水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灌溉方式對灌水量和灌溉水分配的影響

從表 1 可以看出,在相同生育期內,與穴灌和漫灌相比,膜下滴灌灌溉量減少;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比穴灌和漫灌處理灌溉量減少29.0 和98.1 mm。各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深層滲透量和土壤儲水變化量所占灌溉量的比例差異較大, 但均以耗水量所占比例最大,占總灌溉量的 90%以上,其次為深層滲透量。土壤儲水變化量是植株種植前后土壤的含水率變化,若為正值,說明灌溉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若為負值,說明土壤為作物提供水分。在全生育期內,各處理土壤儲水變化量均為負值,說明在整個植株的生長過程中土壤為植株都提供了水分。在不同生育期內,各處理均為苗期深層滲透量最大,膜下滴灌的深層滲透量小于穴灌和漫灌處理,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作物產量不僅與總耗水量有關, 還與作物在不同生育階段的耗水量有關。 結果中期耗水量較大,主要是因為植株處于結果盛期,生長旺盛, 且與大棚內較高的溫度和較強的光照有一定關系。

2.2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耗水量的影響

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的耗水強度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表1),在結果中期達到最大值。主要由于此時期果實進行膨大生長,植株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強度增大。在相同生育期內,除苗期外,耗水量以膜下滴灌較低。

2.3 灌溉量與耗水特性的關系

由表 1 可以看出,隨著辣椒的生長,各處理耗水量/水面蒸發(fā)量的比值均為先增加后降低,在結果中期達到最大值。不同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水面蒸發(fā)量大小順序為漫灌>穴灌>膜下滴灌。

2.4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植株生長的影響

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株高均隨辣椒生育進程而增加, 不同處理中,膜下滴灌處理辣椒株高在各相同生育期均高于其他處理,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莖粗變化與株高相似, 膜下滴灌處理莖粗在各相同生育期內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各處理葉片數和最大葉面積的變化不明顯(表2)。

2.5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產量及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采用膜下滴灌辣椒的產量最高,達2 637 kg/667m2;漫灌處理產量最低,為2 489 kg/667 m2,這可能與漫灌辣椒植株長勢較弱有關。采用膜下滴灌時植株產量較高,耗水量較低,因而水分生產效率最高,比穴灌和漫灌分別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

3 小結

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內,與穴灌、漫灌相比,膜下滴灌灌溉量減少29.0 mm和98.1 mm;耗水量分別減少11.40 mm和112.7 mm;3個處理土壤儲水變化量均有所減少,其中膜下滴灌減少量最大;各處理間深層滲漏量差異很小。膜下滴灌產量最高,分別較穴灌和漫灌增加135 kg/667 m2和148 kg/667 m2,水分生產效率分別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因此,綜合耗水量、產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塑料大棚辣椒生產適宜的灌溉方式。

參考文獻

[1] 韓淑敏.不同灌水方式下溫室青椒的耗水規(guī)律[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5(2):54-58.

[2] 羅金耀,李少龍.我國設施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J].節(jié)水灌溉,2003(3):11-13.

[3] 孫寧寧,董斌,羅金耀.大棚溫室作物需水量計算模型研究進展[J].節(jié)水灌溉,2006(2):16-19.

[4] 張西平.日光溫室膜下滴灌黃瓜需水規(guī)律的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摘 要:以黔椒4號辣椒為試材,利用張力計控制辣椒灌溉時期與灌溉量,分別研究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3種灌溉方式對塑料大棚辣椒生長、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最高,水分生產效率較穴灌、漫灌分別提高 1.96 kg/m3和5.82 kg/m3。綜合耗水量、產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大棚辣椒生產適宜的灌溉方式。

關鍵詞:灌溉方式;辣椒;塑料大棚;產量;水分生產效率

中圖分類號:S6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4)22-0045-03

微灌具有改善小氣候、增產、節(jié)水、省肥、省工、減少病蟲害等優(yōu)點,在設施蔬菜生產中廣泛應用 。本試驗采用張力計控制灌溉時期與灌溉量,研究膜下滴灌、穴灌、漫灌條件下塑料大棚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耗水規(guī)律、植株長勢、產量等的變化,為設施辣椒栽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 2013年 4~10月在貴州省園藝研究所后壩蔬菜基地塑料大棚內進行,該地屬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熱量條件好。土壤為壤土,表層土壤容重1.53 g/cm3,0~20 cm土層含有機質

16.80 g/kg、全氮1.19 g/kg、堿解氮107.31 mg/kg、有效磷 36.25 mg/kg,速效鉀213.00 mg/kg。

1.1 試驗設計

供試辣椒品種為黔椒4號,栽培株行距35 cm×50 cm,小區(qū)面積為26.4 m2。4月 25日定植,10月 16日拉秧。設3個處理: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利用張力計控制土壤水分,每個小區(qū)埋設 1 個張力計。當達到作物的灌溉下限時進行灌溉,辣椒苗期土壤壓強為-25~-10 kPa,結果期土壤壓強為-20~-10 kPa。澆定植水30.0 mm(注:1 mm=10 m3/hm2,下同),各處理均灌水6次,總灌水量分別為:膜下滴灌159.5 mm,穴灌188.5 mm,漫灌223.0 mm。肥料施用采用常規(guī)方法,各處理田間栽培措施一致。

1.2 測定項目

①植株生長性狀 每小區(qū)選 3 株辣椒掛牌,分別在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中后期測定株高、莖粗、葉片數、最大葉面積。株高指土壤表面到植株生長點的垂直距離,使用卷尺測量;莖粗指子葉基部平行于子葉方向的植株橫徑,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葉片數為葉片完全展平的功能葉數目;葉面積采用方格法測定,即在葉片下放置一塊方格紙,并用鉛筆標繪出葉片輪廓,數出葉片所占的格數,葉緣不足半格者不計,超出半格以一格計,最后合計葉片所占的總格數作為葉面積。

②土壤含水量 定植前、每生育期開始前與結束時和拉秧后測定每個小區(qū) 0~80 cm土層的含水量,灌溉前加測。每 20 cm 一層,每小區(qū) 5 次重復,同層混合取樣,采用烘干法測定土壤含水量。

③水面蒸發(fā)量 溫室潛在蒸發(fā)因素對該溫室耗水強度的影響,一般用自由水面的蒸發(fā)強度來表示,本試驗采用以水面蒸發(fā)代替自由水面蒸發(fā)。將直徑20 cm 的蒸發(fā)皿懸掛在與辣椒冠層同高的位置,并隨著辣椒的生長及時調整位置。每天早晨定時加入20 mm水,并于第2天早晨同一時間收集蒸發(fā)皿中剩余的水,根據水的高度差記錄24 h內的水面蒸發(fā)量。每小區(qū)布置1個蒸發(fā)皿,測定辣椒水面蒸發(fā)量。

④作物耗水量 作物耗水量(ET)采用水量平衡法計算,ET=P+I+Q-ΔR-ΔS

式中:ET為耗水量,P為降水量,I為灌溉量,Q為地下水流,ΔR為凈地表徑流量,ΔS為土壤儲水量的變化量。在本試驗條件下,P=0,ΔR=0;地下水較深的情況下可以認為 Q=0。方程可以簡化為:

ET=I-ΔS

ΔS=10×Σ(Δθi×Hi)

式中:i 為土壤層次,Δθi 為土壤第 i 層在給定時段內含水量變化,Hi 為土壤第 i 層土壤的厚度。每20 cm的土壤體積含水量通過烘干法測得,某段時間的灌水量可以由水表直接讀出,某段時間內的耗水量(ET)除以這段時間的天數就得到耗水強度。

⑤滲漏量 每處理在灌水溝的正下方埋設1個滲漏儀,滲漏儀的上緣位于地面下80 cm處,每次灌溉前都要用水泵將滲漏儀中的水抽出,并用事先標定好的水桶或量筒測定水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灌溉方式對灌水量和灌溉水分配的影響

從表 1 可以看出,在相同生育期內,與穴灌和漫灌相比,膜下滴灌灌溉量減少;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比穴灌和漫灌處理灌溉量減少29.0 和98.1 mm。各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深層滲透量和土壤儲水變化量所占灌溉量的比例差異較大, 但均以耗水量所占比例最大,占總灌溉量的 90%以上,其次為深層滲透量。土壤儲水變化量是植株種植前后土壤的含水率變化,若為正值,說明灌溉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若為負值,說明土壤為作物提供水分。在全生育期內,各處理土壤儲水變化量均為負值,說明在整個植株的生長過程中土壤為植株都提供了水分。在不同生育期內,各處理均為苗期深層滲透量最大,膜下滴灌的深層滲透量小于穴灌和漫灌處理,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作物產量不僅與總耗水量有關, 還與作物在不同生育階段的耗水量有關。 結果中期耗水量較大,主要是因為植株處于結果盛期,生長旺盛, 且與大棚內較高的溫度和較強的光照有一定關系。

2.2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耗水量的影響

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的耗水強度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表1),在結果中期達到最大值。主要由于此時期果實進行膨大生長,植株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強度增大。在相同生育期內,除苗期外,耗水量以膜下滴灌較低。

2.3 灌溉量與耗水特性的關系

由表 1 可以看出,隨著辣椒的生長,各處理耗水量/水面蒸發(fā)量的比值均為先增加后降低,在結果中期達到最大值。不同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水面蒸發(fā)量大小順序為漫灌>穴灌>膜下滴灌。

2.4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植株生長的影響

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株高均隨辣椒生育進程而增加, 不同處理中,膜下滴灌處理辣椒株高在各相同生育期均高于其他處理,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莖粗變化與株高相似, 膜下滴灌處理莖粗在各相同生育期內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各處理葉片數和最大葉面積的變化不明顯(表2)。

2.5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產量及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采用膜下滴灌辣椒的產量最高,達2 637 kg/667m2;漫灌處理產量最低,為2 489 kg/667 m2,這可能與漫灌辣椒植株長勢較弱有關。采用膜下滴灌時植株產量較高,耗水量較低,因而水分生產效率最高,比穴灌和漫灌分別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

3 小結

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內,與穴灌、漫灌相比,膜下滴灌灌溉量減少29.0 mm和98.1 mm;耗水量分別減少11.40 mm和112.7 mm;3個處理土壤儲水變化量均有所減少,其中膜下滴灌減少量最大;各處理間深層滲漏量差異很小。膜下滴灌產量最高,分別較穴灌和漫灌增加135 kg/667 m2和148 kg/667 m2,水分生產效率分別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因此,綜合耗水量、產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塑料大棚辣椒生產適宜的灌溉方式。

參考文獻

[1] 韓淑敏.不同灌水方式下溫室青椒的耗水規(guī)律[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5(2):54-58.

[2] 羅金耀,李少龍.我國設施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J].節(jié)水灌溉,2003(3):11-13.

[3] 孫寧寧,董斌,羅金耀.大棚溫室作物需水量計算模型研究進展[J].節(jié)水灌溉,2006(2):16-19.

[4] 張西平.日光溫室膜下滴灌黃瓜需水規(guī)律的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摘 要:以黔椒4號辣椒為試材,利用張力計控制辣椒灌溉時期與灌溉量,分別研究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3種灌溉方式對塑料大棚辣椒生長、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產量和水分生產效率最高,水分生產效率較穴灌、漫灌分別提高 1.96 kg/m3和5.82 kg/m3。綜合耗水量、產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大棚辣椒生產適宜的灌溉方式。

關鍵詞:灌溉方式;辣椒;塑料大棚;產量;水分生產效率

中圖分類號:S6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4)22-0045-03

微灌具有改善小氣候、增產、節(jié)水、省肥、省工、減少病蟲害等優(yōu)點,在設施蔬菜生產中廣泛應用 。本試驗采用張力計控制灌溉時期與灌溉量,研究膜下滴灌、穴灌、漫灌條件下塑料大棚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耗水規(guī)律、植株長勢、產量等的變化,為設施辣椒栽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試驗于 2013年 4~10月在貴州省園藝研究所后壩蔬菜基地塑料大棚內進行,該地屬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熱量條件好。土壤為壤土,表層土壤容重1.53 g/cm3,0~20 cm土層含有機質

16.80 g/kg、全氮1.19 g/kg、堿解氮107.31 mg/kg、有效磷 36.25 mg/kg,速效鉀213.00 mg/kg。

1.1 試驗設計

供試辣椒品種為黔椒4號,栽培株行距35 cm×50 cm,小區(qū)面積為26.4 m2。4月 25日定植,10月 16日拉秧。設3個處理:膜下滴灌,穴灌和漫灌。利用張力計控制土壤水分,每個小區(qū)埋設 1 個張力計。當達到作物的灌溉下限時進行灌溉,辣椒苗期土壤壓強為-25~-10 kPa,結果期土壤壓強為-20~-10 kPa。澆定植水30.0 mm(注:1 mm=10 m3/hm2,下同),各處理均灌水6次,總灌水量分別為:膜下滴灌159.5 mm,穴灌188.5 mm,漫灌223.0 mm。肥料施用采用常規(guī)方法,各處理田間栽培措施一致。

1.2 測定項目

①植株生長性狀 每小區(qū)選 3 株辣椒掛牌,分別在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中后期測定株高、莖粗、葉片數、最大葉面積。株高指土壤表面到植株生長點的垂直距離,使用卷尺測量;莖粗指子葉基部平行于子葉方向的植株橫徑,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葉片數為葉片完全展平的功能葉數目;葉面積采用方格法測定,即在葉片下放置一塊方格紙,并用鉛筆標繪出葉片輪廓,數出葉片所占的格數,葉緣不足半格者不計,超出半格以一格計,最后合計葉片所占的總格數作為葉面積。

②土壤含水量 定植前、每生育期開始前與結束時和拉秧后測定每個小區(qū) 0~80 cm土層的含水量,灌溉前加測。每 20 cm 一層,每小區(qū) 5 次重復,同層混合取樣,采用烘干法測定土壤含水量。

③水面蒸發(fā)量 溫室潛在蒸發(fā)因素對該溫室耗水強度的影響,一般用自由水面的蒸發(fā)強度來表示,本試驗采用以水面蒸發(fā)代替自由水面蒸發(fā)。將直徑20 cm 的蒸發(fā)皿懸掛在與辣椒冠層同高的位置,并隨著辣椒的生長及時調整位置。每天早晨定時加入20 mm水,并于第2天早晨同一時間收集蒸發(fā)皿中剩余的水,根據水的高度差記錄24 h內的水面蒸發(fā)量。每小區(qū)布置1個蒸發(fā)皿,測定辣椒水面蒸發(fā)量。

④作物耗水量 作物耗水量(ET)采用水量平衡法計算,ET=P+I+Q-ΔR-ΔS

式中:ET為耗水量,P為降水量,I為灌溉量,Q為地下水流,ΔR為凈地表徑流量,ΔS為土壤儲水量的變化量。在本試驗條件下,P=0,ΔR=0;地下水較深的情況下可以認為 Q=0。方程可以簡化為:

ET=I-ΔS

ΔS=10×Σ(Δθi×Hi)

式中:i 為土壤層次,Δθi 為土壤第 i 層在給定時段內含水量變化,Hi 為土壤第 i 層土壤的厚度。每20 cm的土壤體積含水量通過烘干法測得,某段時間的灌水量可以由水表直接讀出,某段時間內的耗水量(ET)除以這段時間的天數就得到耗水強度。

⑤滲漏量 每處理在灌水溝的正下方埋設1個滲漏儀,滲漏儀的上緣位于地面下80 cm處,每次灌溉前都要用水泵將滲漏儀中的水抽出,并用事先標定好的水桶或量筒測定水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灌溉方式對灌水量和灌溉水分配的影響

從表 1 可以看出,在相同生育期內,與穴灌和漫灌相比,膜下滴灌灌溉量減少;全生育期膜下滴灌比穴灌和漫灌處理灌溉量減少29.0 和98.1 mm。各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深層滲透量和土壤儲水變化量所占灌溉量的比例差異較大, 但均以耗水量所占比例最大,占總灌溉量的 90%以上,其次為深層滲透量。土壤儲水變化量是植株種植前后土壤的含水率變化,若為正值,說明灌溉增加了土壤的含水率;若為負值,說明土壤為作物提供水分。在全生育期內,各處理土壤儲水變化量均為負值,說明在整個植株的生長過程中土壤為植株都提供了水分。在不同生育期內,各處理均為苗期深層滲透量最大,膜下滴灌的深層滲透量小于穴灌和漫灌處理,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作物產量不僅與總耗水量有關, 還與作物在不同生育階段的耗水量有關。 結果中期耗水量較大,主要是因為植株處于結果盛期,生長旺盛, 且與大棚內較高的溫度和較強的光照有一定關系。

2.2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耗水量的影響

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的耗水強度均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表1),在結果中期達到最大值。主要由于此時期果實進行膨大生長,植株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強度增大。在相同生育期內,除苗期外,耗水量以膜下滴灌較低。

2.3 灌溉量與耗水特性的關系

由表 1 可以看出,隨著辣椒的生長,各處理耗水量/水面蒸發(fā)量的比值均為先增加后降低,在結果中期達到最大值。不同處理全生育期耗水量/水面蒸發(fā)量大小順序為漫灌>穴灌>膜下滴灌。

2.4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植株生長的影響

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株高均隨辣椒生育進程而增加, 不同處理中,膜下滴灌處理辣椒株高在各相同生育期均高于其他處理,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不同灌溉方式下,辣椒莖粗變化與株高相似, 膜下滴灌處理莖粗在各相同生育期內均明顯高于其他處理。各處理葉片數和最大葉面積的變化不明顯(表2)。

2.5 不同灌溉方式對辣椒產量及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采用膜下滴灌辣椒的產量最高,達2 637 kg/667m2;漫灌處理產量最低,為2 489 kg/667 m2,這可能與漫灌辣椒植株長勢較弱有關。采用膜下滴灌時植株產量較高,耗水量較低,因而水分生產效率最高,比穴灌和漫灌分別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

3 小結

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內,與穴灌、漫灌相比,膜下滴灌灌溉量減少29.0 mm和98.1 mm;耗水量分別減少11.40 mm和112.7 mm;3個處理土壤儲水變化量均有所減少,其中膜下滴灌減少量最大;各處理間深層滲漏量差異很小。膜下滴灌產量最高,分別較穴灌和漫灌增加135 kg/667 m2和148 kg/667 m2,水分生產效率分別提高1.96 kg/m3和5.82 kg/m3。因此,綜合耗水量、產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塑料大棚辣椒生產適宜的灌溉方式。

參考文獻

[1] 韓淑敏.不同灌水方式下溫室青椒的耗水規(guī)律[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5(2):54-58.

[2] 羅金耀,李少龍.我國設施農業(yè)節(jié)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研究進展[J].節(jié)水灌溉,2003(3):11-13.

[3] 孫寧寧,董斌,羅金耀.大棚溫室作物需水量計算模型研究進展[J].節(jié)水灌溉,2006(2):16-19.

[4] 張西平.日光溫室膜下滴灌黃瓜需水規(guī)律的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猜你喜歡
塑料大棚辣椒產量
河南省鋼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結構標準化設計研究*
原來,你還是這樣的辣椒
你的辣椒結出果實了嗎?
基于光譜指數的流域尺度農業(yè)塑料大棚制圖
黑龍江糧食(2022年4期)2022-05-25 13:23:00
2022年11月份我國鋅產量同比增長2.9% 鉛產量同比增長5.6%
今年前7個月北海道魚糜產量同比減少37%
當代水產(2021年10期)2021-12-05 16:31:48
辣椒也瘋狂
海水稻產量測評平均產量逐年遞增
揀辣椒
中外文摘(2020年9期)2020-06-01 13:47:56
塑料大棚
双鸭山市| 华安县| 皋兰县| 曲松县| 保靖县| 浦县| 金坛市| 开化县| 贺兰县| 肃南| 隆安县| 木兰县| 定安县| 尼玛县| 阿拉善右旗| 平凉市| 文成县| 阳西县| 绵阳市| 延津县| 西林县| 公安县| 临澧县| 安溪县| 元氏县| 简阳市| 茶陵县| 阜宁县| 澳门| 通江县| 清镇市| 南丰县| 郎溪县| 宁南县| 昔阳县| 通化市| 无棣县| 巴南区| 兴仁县| 景泰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