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茂蘭
《文化文山·麻栗坡》一書,猶如一份豐盛的文化大餐,讓人們沉醉其中,回味不盡:曾經(jīng)風云變幻的邊境,給后人留下了邊疆兒女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如今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是迷人的秀水奇山,律動的民族文化色彩,別樣的民族文化風情……細細品味這些文化精品之后,作為邊疆兒女中的一員,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對自己家鄉(xiāng)的民族文化更多了一份熱愛、多了一份自信!
品讀《風云變幻的邊境》,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象征麻栗坡標志的“大王巖崖畫”的千古神韻,那動人的古老傳說,那珍貴的藝術、科考、文物和民族史研究價值,都成為我們麻栗坡人以前、現(xiàn)在和將來永遠的驕傲;“百年營盤與石雕”,這些古老的軍事建筑,記錄了邊關的風雨歷程,透視了邊關沃土的神奇與神圣,如一部凝固了的史書,見證著邊關的滄桑和歷史的變遷;“滄桑驛道古剎廟宇”,在無聲訴說麻栗坡曾是不同歷史時期對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昭示著麻栗坡當年商貿的繁榮;“入越抗法綠營軍”等讓我們了解了麻栗坡曾是抵御外敵入侵的軍事要塞,也了解了用鮮血和生命抵抗殖民主義者侵略的民族愛國英雄項崇周等的光榮事跡……
品讀《壯美老山文化》讓我們知道了:老山精神的誕生,絢麗多彩的老山文化的孕育,都是因為那場震驚中外的邊關沖突。 走進今天的老山,讓人們仿佛目睹當年慘烈的戰(zhàn)斗場景,更加體會到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讓人們經(jīng)受了心靈的洗禮;世界獨一無二的“帳篷小學”,走出過55位將軍的神秘洞穴——將軍洞,埋葬著979位英靈的麻栗坡烈士陵園,那些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遺跡,默默地把人們帶入了昔日那血與火的記憶,感受那永不磨滅的“老山精神”……
品讀《醉美秀水奇山》,深山高峽出平湖的馬鹿塘大壩,這一宏偉的電站工程,成為集發(fā)電、度假、觀光的新興旅游景點;栩栩如生的“美人峰”、“英雄峰”、“毛公山”,讓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夢如幻的老君山原始森林,神奇無比的茨竹壩、下金廠的百變云海,讓人們浮想聯(lián)翩;被譽為“小香格里拉”的下金廠干壩子,那茂密的原始森林,七彩的杜鵑花,綠茵茵的草坪,那奔跑的羊群……把人們帶入一個如詩如畫般的境界!秀水、奇山,構成了邊關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讓人們留戀不舍!
品讀《律動的色彩》,城寨白倮人的古樸神秘的生產生活方式,讓人們感覺好像穿越了時間隧道,回到遠古的原始年代;壯族、苗族的山歌、土制武器等,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民的智慧與民族文化的燦爛!
品讀《走邊關 品美味》,在這片古老的、曾經(jīng)硝煙彌漫的邊關大地上,不僅孕育了老山精神,也孕育了獨特的飲食文化。馳名中外的玉爾貝礦泉水,印證了邊關的山水美;被當?shù)乩习傩辗Q為“彩色食品”的壯家的傳統(tǒng)食品——花糯米飯,色香味俱全,堪稱一絕;走進央視的“老山炒狗肉”,涼拌草果芽,壯家的涼拌雞,都是邊關獨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文化文山·麻栗坡》中的一篇篇精品,讓人賞心悅目!讓人驕傲,讓人自豪!其中最深深觸動我心弦的是——“血與火的記憶”。
“血與火的記憶”,再次打開了我那塵封多年的記憶,再次將我?guī)нM了當年中越邊境的那場慘烈的戰(zhàn)斗場景,再次讓我感受到了“老山精神”的永不磨滅!英烈雖然已經(jīng)長眠于地下,但他們甘灑熱血報家國的精神一直震撼著我,激勵著我!昔日的一幕幕依然歷歷在目:
忘不了,一輛輛運載戰(zhàn)士們遺體的車輛從學校門前駛過,那是多少父母的好兒女啊!忘不了,給戰(zhàn)士們洗血衣的情景,那一封封感人的遺書,讓多少老師同學淚流不止!忘不了,老師帶著我們去戰(zhàn)地醫(yī)院慰問受傷的解放軍戰(zhàn)士的情景!忘不了,那“流血不流淚”的大字幅!忘不了,戰(zhàn)斗英雄們勇敢抗敵、盤腸上陣、戰(zhàn)死沙場的感人故事……戰(zhàn)士們的堅強讓我們感動,戰(zhàn)士們的鮮血讓我們更懂得了珍惜!是這些年輕的戰(zhàn)士,用自己的青春和鮮血,為祖國和我們邊疆人民種植了和平之樹、澆灌了幸福之花!
老山精神是我們邊關兒女寶貴的精神財富,感動著我們的上一代人,鼓舞著我們這一代人。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會把自己所了解的家鄉(xiāng)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給自己的學生,讓老山精神代代相傳!讓老山精神弘揚光大!
通過品味文化文山這份文化盛宴,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堅信邊關兒女們,一定會揚起自信的風帆,乘風破浪抵達理想的彼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