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
濱州學院外語系,山東濱州 256600
2014 年10 月,第十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jié)之“互聯(lián)盛典”頒獎晚會在湖南衛(wèi)視開幕。眾多演藝明星與互聯(lián)網精英一起向觀眾展示了互聯(lián)行業(yè)為大眾生活帶來的改變。其中,微信被金鷹組委會等九家機構共同評選為“年度十大應用軟件”。
微信,海外版名為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 年1 月推出的移動免費即時通訊軟件。用戶在接通無聯(lián)網情況下,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和網頁即時發(fā)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用戶可以通過導入通訊錄、搜索微信號碼、搖一搖、附近的人、掃二維碼等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臺。用戶可在朋友圈中和好友分享生活點滴,企業(yè)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訂制化和更加創(chuàng)新的服務體驗。此外,微信還具備購物、漂流瓶、游戲、支付等功能。
自問世之日,微信便以其“免費、便捷、創(chuàng)新、即時”等特點受到用戶的歡迎。2012 年3 月,用戶數超過1 億;2012年9 月,用戶數突破2 億;2013 年1 月,用戶數突破3 億。2014 年8 月,騰訊公司發(fā)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量增長勢頭不減。二季度末微信和wechat 合并月活躍賬戶達4.38 億[1],這相當于每三個中國人里,就有一個微信用戶。一個小小的應用軟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正如微信官方網站上的醒目標語—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信息的傳播離不開傳播媒介。繼電視、廣播、電影等大眾傳播媒介之后,微信作為應用程序的代表,成為傳播信息的新媒介。微信的成功背后離不開傳播因素的支持。本文將運用傳播學理論,探尋和分析微信的傳播機制、傳播特點,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機制,英文為“mechanism”,從詞源學角度看,來自希臘語“mekhane”,意思為機器或工具。在現(xiàn)代漢語中,根據2012 年6 月出版的第六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機制在“用機器制造的”本義之上,還延伸出了以下幾層意思:有機體的構造、功能和相互關系;某些自然現(xiàn)象的物理、化學規(guī)律;一個工作系統(tǒng)中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可見,機制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關系。
傳播機制指在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傳播媒介和反饋等各要素的功能和相互關系。具體到微信傳播,微信傳播機制指的就是微信信息傳播的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傳播媒介和反饋等在一定的傳播制度下協(xié)調統(tǒng)一運作,以完成整體的傳播過程[2]。
微信是基于在微信傳播機制中,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傳播媒介和反饋五個要素均對傳播效果有重要作用。
傳播者是發(fā)出信息的行為主體,是傳播過程的始發(fā)者。個人只需用手機號碼或QQ 號碼便可注冊微信賬號,政府、媒體、企業(yè)等團體提供機構名稱、機構組織代碼等運營信息便可注冊微信公眾賬號,擁有發(fā)布信息的權利,即成為信息的傳播者??梢哉f,微信傳播的準入是無門檻的,任何個人或團體都能夠使用微信發(fā)布信息。
受傳者是信息的接受者,是傳播者的作用對象。在微信傳播中,用戶互為好友或用戶訂閱微信公眾號的情況下,便能夠接收信息,成為信息的受傳者。傳播者和受傳者這兩種角色是相互轉化的,沒有絕對的傳播者,也沒有永遠的受傳者。
訊息由一系列有序性的符號組成,能夠表達完整的意義,是傳播活動的核心。微信傳播中的訊息形式多樣,如文字、語音、圖片、語音等。從內容上看,微信傳播的信息有聊天信息、新聞報道、文學作品、智力游戲等。
傳播媒介是信息傳遞的載體。微信本身并不發(fā)布消息,所以它不是媒體,而是社交工具。通過微信,傳播者將信息傳遞給受傳者。微信承擔著“大媒體”的角色和功能,是信息交流與中轉的媒介平臺。它是溝通交流的通路、內容分享的平臺、信息接收的終端等[3]。
反饋是受傳者參與傳播活動的主要形式,體現(xiàn)了受傳者的主動性。在微信傳播中,聊天場景下,受傳者的回復即是反饋;在接收朋友圈和公眾帳號發(fā)布的信息時,受傳者點贊、評論、分享即是反饋。
在微信傳播中,傳播者、受傳者、訊息、傳播媒介和反饋在技術支持下協(xié)調運行,構成一個完整的傳播過程。
用戶注冊微信之后,頁面便自動提示用戶選擇添加好友的方式,導入QQ 或通訊錄好友;用戶也可以在“添加朋友”頁面中進行選擇??梢?,微信的用戶群是在QQ 用戶群和手機通訊錄用戶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與博客、微博等開放性社交平臺不同,微信好友之間并不陌生,聯(lián)系相對穩(wěn)定??梢?,微信傳播具有穩(wěn)定性。
微信用戶在發(fā)出訊息前,要選定訊息接收者。如果選定的是個人,那么訊息的傳播就是“點對點”;如果選定的是多人(包括朋友圈),那么訊息的傳播就是“點對面”。值得指出的是,在“點對面”的傳播中,只有訊息發(fā)出者和接收者互為好友,微信界面才會向雙方顯示訊息和雙方的互動。若第三方與任何一方不是好友關系,他不會看到非好友的訊息和互動。可見,微信傳播還具有私密性。
通過使用微信,用戶擁有了傳播和接收訊息的權利。在傳播和獲取訊息、消遣娛樂的過程中,建立和維系了人際關系,形成和完善了社會認同。從受眾研究的角度來看,通過微信這一傳播工具,受眾滿足了社交訴求,這對于信息時代的受眾心理是非常重要的??梢姡⑿艂鞑ゾ哂惺褂脻M足性。
微信通過“搖一搖”、“漂流瓶”和查看“附近的人”,能夠看到陌生用戶的用戶信息或訊息,并可加為好友。例如,北京的微信用戶可以搖到西安的用戶,或撿到廣州用戶的漂流瓶,或看到附近1000 米的用戶信息??吹侥吧脩舻拿帧㈩^像,收到他們的訊息或聽到他們的聲音,拓展了用戶的視聽范圍,擴寬了用戶的社交圈,也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理??梢姡⑿艂鞑ゾ哂幸欢ǖ墨C奇性。
自問世以來,微信迅速趕超同類應用軟件,如米聊、陌陌、易信等,成為廣受大眾歡迎的社交工具。但微信成功背后也存在種種問題,若不及時應對,將會影響微信的使用,甚至影響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
微信雖然以“熟人社交”為基礎,但用戶可通過“搖一搖”、“漂流瓶”和“附近的人”等功能添加陌生人為好友?!盁o門檻”的準入制度,使得微信用戶的素質參差不齊。添加陌生人為好友,對于辨別能力不強的用戶(尤其是青少年)來說,是具有潛在危險的。網絡上不乏這樣的報道。筆者2014年10 月31 日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微信受騙”關鍵詞,相關結果達3260000 之多,其中有媒體用了這樣的標題:微信變“危信”。
朋友圈是微信用戶達成“點對面”傳播的主要途徑。用戶們喜歡在朋友圈曬幸福、吐吐槽、點點贊、看看好友們的分享,坐在家里了解大千世界。但慢慢地,朋友圈變了。人民日報載文說,從氣氛輕松的曬照、吐槽,到令人生厭的廣告、營銷,從生活百態(tài)到養(yǎng)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朋友圈”成了一種“閱讀包袱”[4]。真真假假的朋友圈還是用戶喜歡的那個圈嗎?
科技的發(fā)展促進了虛擬世界里人們的溝通,卻可能讓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變得冷漠。虛擬世界為用戶提供了平等的地位和自由的話語權,而現(xiàn)實生活卻將這些虛擬特權一一抹煞。虛擬生活對用戶的使用滿足性,使得用戶傾向于在虛擬世界里交流,而懈怠了現(xiàn)實生活的溝通。例如,老同學們在微信上聊得火熱,見面卻沒了那么多話;奔忙了一天的家人晚上回到家,卻拿著手機聊微信、刷朋友圈,不會面對面聊聊天。
微信的“零準入”制度決定了其受眾群體的廣泛性,這一制度已然確定,未來很難改變。要從根本上解決“微信變‘危信’”的問題,從長遠來看,要致力于國民素質的提高,這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花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從近期來看,立法部門要制定相關法律,政府部門要加強監(jiān)管,讓制造“危信”的個人和組織受到應有的震懾和處罰。
魚龍混雜的朋友圈,虛虛實實的好友分享,如何讓微信用戶遠離騷擾,這是亟需解決的問題。面對大量涌入的企業(yè)、團體等用戶,騰訊公司作為微信的開發(fā)和經營者,有責任盡快建立起規(guī)范的“規(guī)模用戶準入制度”,并對規(guī)模用戶的微信傳播實施有效的監(jiān)管,將傳播虛假信息、傳銷等違法犯罪行為隔離在微信之外,為廣大用戶營造安全舒適的使用環(huán)境。
微信作為一種科技工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微信不應該成為科技武器,傷害用戶作為“人”的人際關系紐帶。倡導用戶正確對待微信,合理使用微信,讓微信成為粘合人與人感情的膠劑,而不是隔離人們的屏障。
科技的發(fā)展,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新體驗。微信,作為一種科技工具,成為收到大眾喜愛的傳播中介。當前的微信傳播存在著一些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人”帶給它的,解決問題還要從改善人的行為做起,讓微信更具有人情味的社交工具。
[1]騰訊科技.騰訊公布201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業(yè)績[EB/OL].[2014.10.31].http://t ech.qq.com/zt 2014/tx2014q1/.
[2]李陽.微信的傳播機制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4,4.
[3]王艷麗.從功能論角度探析微信的屬性[J].中國報業(yè),2013(7):28.
[4]杜海濤.“朋友圈”是什么圈[N].人民日報,2014-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