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吉波
(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 溫州 325035)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移動互聯網資費下調和公共場所尤其高校對WIFI做到全覆蓋的現狀,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運用智能手機進行上網、社交活動、檢索、閱讀和創(chuàng)業(yè)活動等,提供了便攜的工具。
非智能手機時代,只能是文字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內容單一,多以短信形式為主,還要支付通訊費用。而智能手機上有豐富的APP,方便下載,利用APP就可接收圖文并茂的信息,也可以自行編輯與發(fā)布,還可以互動、學習、手機支付、創(chuàng)業(yè)等。這就為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載體。
大學生自從擁有智能手機,改變過去信息被動接受的現象,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如在微博上,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所思所看所為,也可以對別人的觀點進行評論,也接受別人對自己所發(fā)表信息的評論。如果收到好的評論,大大提高他的自信心,獲得成就感,反之則影響他一天的心情。如果所發(fā)信息被大V所關注并轉發(fā),那就會產生裂變性的變化,新聞發(fā)酵效果會變得很強大。
智能手機為學生移動學習成為可能,手機可以下載有用的學習內容,也可進行在線學習,如“中國移動學習聯盟”就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手機支付、理財、手機銀行改變了學生的金融使用方式,手機銀行和手機支付為學生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出現,學生從不關心理財到現在將生活費等多余的錢投入到理財當中來,讓學生懂得如何去理財,為以后更好地走向社會。
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大背景下,“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已成為熱門,大學生通過開淘寶店、微店等方式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不再局限于固定場所,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創(chuàng)業(yè)實踐活動。
運用智能手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主動發(fā)布信息。從走訪溫州高校部分學生來看,大都數學生不喜歡學校所發(fā)布的信息,究其原因,主要是所發(fā)布的內容缺乏吸引力,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寫內容。其次,有些學校缺乏對現有平臺的推廣,內容很好,但粉絲少,效果差。
手機閱讀的APP內有豐富的電子書資源,但排在前幾位的是言情、武打和玄幻等低俗類小說,而經典書籍排名卻靠后,這對學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通過對溫州高校6432名大一、大二學生的閱讀調查發(fā)現,70.2%學生認為自己應該要閱讀經典和專業(yè)書籍,而實際他們閱讀的言情、武打、玄幻等書占到了72.8%,閱讀經典和專業(yè)書籍只占12.3%,說明他們的想和做差別很大,這就需要我們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此外,學生思想上認為碎片化的閱讀主要是休閑之用,沒必要讀經典之作。
智能手機深受學生喜歡,出現好多“低頭族”。首先,由于長時間觀看屏幕,帶來了視力下降的后果;其次,由于長時間用手機發(fā)布信息,也會造成手指損傷;第三,在路上邊走邊看手機,或是邊開車邊使用手機,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
學生在上課時玩游戲較為普遍,對課堂學習影響很大。一方面是學生游戲上癮,好多學生把這不良習慣從中學帶到了高校;另一方面教師課堂管理不嚴,課堂缺乏吸引力等。手機創(chuàng)業(yè)行為也影響課堂秩序。
隨著網絡發(fā)展,手機安全問題得不到保障,出現手機網絡詐騙等,學生屢屢中招,且呈上升趨勢。此外,手機存在著安全漏洞和病毒,容易使手機中毒,使得學生接受不良信息,給學生的思想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同時還會造成財產損失。
據CNNIC《2013—2014年中國互聯網調查研究報告》,2014年6月手機主要應用發(fā)展情況來看,用戶使用率處在第一位的“即時通訊”為87.1%,接下來由高到低依次為搜索(77.0%)、網絡新聞(74.2%)、網絡音樂(67.3%)、網絡視頻(55.%)、網絡游戲(47.8%)和網絡文學(42.1%),以上用戶同比都增長;而前兩年火熱的微博只占35.8%,排在第10位,且同比下降了17.%。據調查,前兩年積累的微博粉絲,本來是思政教育的受眾者,如今逐漸被微信所代替,而粉絲的積累需要花很大的功夫。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同樣也增加了思政教育難度。
智能手機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積極影響,但也帶來消極一面。思政工作者要利用好這一現代化工具,要向大學生傳遞愛國、愛人民的思想,傳播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主動占領智能手機,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少用智能手機,尤其在上課期間,要放下手機,凈化上課環(huán)境,對于手機上癮的學生,可以開展課堂“零”手機活動,在教室可以安置手機布袋,便于手機的課堂管理。倡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手機,積極開展“走出寢室”、“走向操場”、“走向教室”和“走向圖書館”為主題的活動,開展一周一日“零”手機活動,讓學生從思想上到行動上來正確使用智能手機,發(fā)揮智能手機帶來的最大優(yōu)勢。
在新媒體和自媒體時代,不報道或者盲報都是不對的。學生面對負面消息或謠言,缺乏正確的認識,甚至自己會杜撰一些不良信息,從中獲得滿足感。更多的學生是面對沒有經過認證的信息而盲目轉發(fā)。學校發(fā)生新聞事件時,應第一時間作出正確回應,突出正面的聲音;事后要加強對發(fā)布者進行批評教育,積極引導他們發(fā)揮正能量,明辨是非。
面對使用手機時間過長而造成生理和安全方面的影響,在閱讀方面可以推薦如懶人聽書之類的APP,可以解決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而引起的視力下降和邊開車邊使用手機帶來的安全事故問題。針對課堂上手機創(chuàng)業(yè)行為,要肯定學生創(chuàng)業(yè)行為,幫助其處理好創(chuàng)業(yè)與學業(yè)的關系,教其一些好的方法。如淘寶接單時,學生可以把淘寶旺旺設置為自動回復:“親們,我正在上課中,下課回復,謝謝!”這樣做比學生上課偷偷回復的效果要好得多,做到創(chuàng)業(yè)與學業(yè)兩不誤。
由于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更加的多元化,所以為學生提供的內容要滿足其需求。我們要從學生角度和社會現狀出發(fā),可以通過給學生發(fā)放小紙條,讓學生無記名地寫上自己的所思、所想等,由此找到學生所關心的熱點,并提倡原創(chuàng),用學生的語言來發(fā)布信息,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共鳴。在手機閱讀方面,學生碎片化的閱讀已成為閱讀的常態(tài),要加強閱讀內容推薦,開展讀書文化節(jié)等系列活動,提升閱讀在推進思政教育時的效果。同時要開發(fā)學生管理信息平臺的手機APP,優(yōu)化流程,服務學生。要集聚為學生服務的相關功能,學生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成績查詢、獎助學金申報、請假和休學等功能,方便學生所用。利用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定期向學生發(fā)送圖文并茂的內容,對于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以以故事、漫畫的形式進行內容再塑,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達到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
在國家、各級政府和學校不同的層面,要形成利用智能手機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系列品牌,要用生動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引導正確的輿論,形成品牌效應。如,建立國家級優(yōu)秀的、具有影響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尤其是各校要建立好官方微博和官方微博公眾平臺。內容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功能強大,界面友好,互動性強。同時要積極吸引全校學生關注學校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爭取做到全覆蓋,這樣更有利于通過此平臺來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進行社交活動,占手機功能的比例很大,調查發(fā)現,99%的學生安裝了微信,其強大的社交功能和即時通訊等功能,而且免費使用,吸引著大學生們,成為社交的重要平臺。思政工作者要利用好社交工具,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積極引導其進行文明社交。
隨著智能手機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博客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博客所具有的開放性、隨意性、個體性、主動參與性、交互性和價值性的特點,是智能手機所不可完全替代的,博客可以作為智能手機的“基地”,利用其強大的功能,在博客里可以分不同欄目,所寫的內容可以長短不一,博文可以利用手機進行微博的轉發(fā),微信可以分享到朋友圈,這樣就達到了“基地”的效果。對于思政工作者來說,又是一種工作積累的好方式,為推進思政教育工作形成系統(tǒng)性的材料。
從博客到微博再到現在火熱的微信,每個時間的社交手段都有各自的特點,學生的喜好程度會隨著新的APP而發(fā)生變化,輔導員要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對智能手機的運用能力,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力爭達到運用智能手機的能力優(yōu)于學生。同時,要進行內容的篩選,大力推廣有利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資源,以優(yōu)質資源的APP占領學生的手機屏幕。輔導員應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APP的作用,如有可能,可以參與到學生的互動當中來,如當前流行名為“KEEP”運動APP,練習者可以選擇“減肥瘦身”、“駝背糾正”和“緩解背部疼痛”等數十個功能,每次跟著智能手機運動20分鐘,完成后可以發(fā)到手機上與他人分享運動的感受,接受他人的點評。學生通過該軟件,大大提高了運動的堅持度和分享之后帶來的快樂感,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
[1]葉吉波:基于博客的高職學生思想教育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