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崴崴
摘 要 余華是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代表作家之一,綜觀余華的作品,無論是描寫罪惡、暴力還是死亡都體現(xiàn)出一種冷漠的敘述。本文試從余華小說冷漠敘述的原因,以及從死亡、暴力、親情中看余華的冷漠敘述來解讀余華獨特的寫作風格,從而更好地理解余華的作品。
關鍵詞 余華 冷漠敘述 死亡 暴力 親情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An analysis of Yu Hua's Novels inDifferent Narrative
SUN Weiwei
(Liaoyuan Branch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Liaoyuan, Jilin 136200)
Abstract Yu Hua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from Yu Hua's works, whether is the description of evil, violence and death are embodied a kind of indifferent narrative. This paper from the cause of Yu Hua's novel cold narrative, and see Yu Hua from death, violence, affection of indifferent narrative to interpretation of Yu Hua's unique writing style, and th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 of Yu Hua.
Key words Yu Hua; Indifferent narrative; death; violence; family affections
1 余華小說中冷漠敘述的原因
余華本出生于一個醫(yī)生家庭,中學畢業(yè)后被父親安排成為一名牙科醫(yī)生。但余華并不喜歡醫(yī)生這一職業(yè),“我喜歡的是比較自由的工作,可以有想象力,可以發(fā)揮,可以隨心所欲。”①于是余華棄醫(yī)從文,但童年時代的醫(yī)院生活經(jīng)歷以及青年時代的從醫(yī)經(jīng)歷給余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余華所說:“對于死亡和血,我卻是心情平靜的……我是在醫(yī)院里長大的……我的父親每次出來時,身上總是血跡斑斑,就是口罩和手術帽上也都沾滿了鮮血”,②“到了夏天最為炎熱的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呆在太平間里,那用水泥砌成的床非常涼快,在我的記憶中的太平間總是一塵不染……”③所以,解剖、死亡等場景對于余華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余華小時候便耳濡目染、習以為常,并不認為這些事情很恐懼。此外,余華的童年還經(jīng)歷了文革的洗禮,文革中的殘酷、冷漠、死亡對余華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有一定的影響。
2 從死亡中看冷漠
《活著》本來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愿望,但在余華筆下描寫的卻是一個個親人的相繼離去。小說以福貴自我講述的方式,冷漠地敘述了福貴如何從一個紈绔子弟到家破人亡的過程。由于福貴的嗜賭成性,輸?shù)袅思依锏乃胸敭a(chǎn),活活氣死了父母。此時,福貴意識到了身為男人的責任,悔過自新,然而悲劇卻沒有因為他的改變而改變。三年大饑荒過后,好不容易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的兒子有慶卻為救縣長女人,因抽血過多而死去??嗝呐畠杭蘖艘晃缓谜煞?,卻因為難產(chǎn)而死去。妻子家珍積勞成疾,也離開了他。老實憨厚的女婿因為一次意外喪失了年輕的生命。幾年后,活潑可愛的、和福貴相依為命的唯一親人——外孫苦根,因為偷吃豆子活活地撐死。最后只剩下福貴和一頭名叫福貴的老牛生活了下來。雖然親人相繼離去,但福貴卻堅強地活著,在他身上有一種堅忍不拔和頑強生活下去的勇氣,這也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地方。然而余華卻是那樣的冷漠敘述,其實表現(xiàn)生命力的頑強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非要用其他人的死來襯托。余華這樣描寫可謂冷漠至極,使讀者悲痛不已。
《現(xiàn)實一種》中冷漠地敘述孩子的死,又因為孩子的死使兄弟結(jié)仇,兄弟又相繼死去,還有母親的死。這看似不道德的行為卻同時發(fā)生在一個家庭之中,然而,作者并沒有同情、憐憫,而是客觀、現(xiàn)實地敘述。對于讀者來說,每一個人的死亡都很殘忍,而余華卻偏偏讓不該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了。
在《死亡敘述》里,“我”是一名卡車司機,因一次把一個騎自行車的孩子撞到水庫里而回味不已,于是便開始第二次撞人,但“我”最終沒有逃過懲罰,被村民們打死。小說的最后說“我死了?!边@并非死者的敘述,也不是作者在敘述,而是死亡的本身在敘述。作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出發(fā),冷漠地細致地敘述死亡的完整過程,使讀者不寒而栗。
3 從暴力中看冷漠
《古典愛情》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個人類病態(tài)的空間:由于政治的黑暗,戰(zhàn)爭、荒年不可避免,吃人也是在情理之中。余華用他獨特的筆觸描寫了那些血腥的場面,尤其是肢解幼女的場面令人觸目驚心。店主為了保證人肉新鮮,竟用利斧活生生地砍斷了幼女的四肢,使幼女在無法忍受的痛苦中死去?!端劳鰯⑹觥分校緳C這樣敘述自己的死亡過程:“……鐮刀砍進了我的腹部……然后就砍斷了我的盲腸……鐮刀拔出去時不僅又劃斷了我的直腸,而且還在我腹部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于是里面的腸子一涌而出……鋤頭劈在了肩胛上,像是砍柴一樣地將我的肩胛骨砍成了兩半……那女人的鋤頭還沒有拔出時,鐵耙的四個刺已經(jīng)砍入了我的胸膛……動脈里的血“嘩”地一片涌了出來,像是倒出去一盆洗腳水似的……”余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描寫了司機被殺的全過程,冷靜客觀地敘述了這種血腥的場面,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司機邁向死亡的每一步,作為讀者的我們不覺會感到渾身戰(zhàn)栗?!冬F(xiàn)實一種》中表現(xiàn)出來的暴力更是冷漠。其中,山崗虐殺山峰的場面比較經(jīng)典:山崗把山峰綁到樹上,并且在弟弟腳底涂滿了香味四溢的骨頭汁,讓小狗去舔,“……這時,一種奇異的感覺從腳底慢慢升起……拼命地笑了起來,他要縮回腿,可腿沒法彎曲……山峰的笑聲像是兩張鋁片刮出來一樣。山崗這時的神色令人愉快……小狗貪婪地用舌頭舔著山峰赤裸的腳底,他發(fā)現(xiàn)妻子的神色和狗一樣貪婪”。最后,山崗殺死了山峰,并且不動聲色地對弟媳說:“殺人的不是我,是那條狗”。余華作為敘事者,對于這種冷暴力的敘述完全不動聲色,根本看不出作者對這一行為的態(tài)度如何,給讀者留下了反省的空間。
4 親情中的冷漠
《古典愛情》中描寫男人出賣妻子與女兒時“并不回首,疾走而去,轉(zhuǎn)眼消失了?!庇着豢硶r“幼女兩眼瞟出棚外,看那婦人,所以沒見店主已舉起利斧。婦人并不看幼女?!眱号H情泯滅了,親人之間就是一種弱肉強食的獸性關系,弱者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反抗。而店主簡直就是劊子手,為了利益,殺人就像宰牲口一樣,甚至更加殘酷。人與人之間再沒有人性可言,完全變?yōu)楂F性。人與人之間這樣的麻木、冷靜,讓人感覺不到一點的人情溫暖,只有徹底的絕望與恐懼?!冬F(xiàn)實一種》中的親情更為冷漠。母子之間、兄弟之間、祖孫之間、夫妻之間、叔侄之間,沒有一點親情?!捌てび檬秩ッ玫艿哪?,那臉像棉花一樣松軟。他禁不住使勁擰了一下,于是堂弟哇地一聲燦爛地哭了起來。這哭聲使皮皮感到莫名的喜悅,他朝堂弟驚喜地看了一會,隨后對準堂弟的臉打去一個耳光?!边@是堂兄堂弟之間的冷漠;“山峰飛起一腳踢進了皮皮的胯里。皮皮的身體騰空而起,隨即腦袋朝下撞在了水泥地上,發(fā)出一聲沉重的聲響。山崗看到兒子掙扎了幾下后就舒展四肢癱瘓似的不再動了。”這是叔侄之間的冷漠,叔叔置親情于不顧活活打死了侄兒。作者對這種不道德的違背親情的行為并不加以批判,而是客觀地呈現(xiàn)給大家,引發(fā)讀者的深入思考。
5 結(jié)語
余華說:“藝術家是為虛無而創(chuàng)作的。因為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僅存的無知者,他們唯一可以真實感受的是來自精神的力量,就像是來自夜空和死亡的力量?!雹艿拇_,死亡幾乎是余華創(chuàng)作的主題,但是,對死亡、暴力等進行冷漠的敘述,卻是余華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風格。我們要明白余華冷漠敘述的背后是讓我們加以深刻的思考。
注釋
① 余華.自傳[A].余華作品集(3)[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② 余華.古典愛情[A].余華作品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③ 王嘉良,顏敏.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選讀(下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④ 余華.河邊的錯誤·后記[A].余華作品集(第2卷)[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