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華裔老人“熬”在美國

2014-12-31 00:00:00趙海建鄭佳文
晚報文萃 2014年8期

近年來,許多中國老人漂洋過海到美國投靠子女,但撲面而來的是文化差異、語言壁壘、經(jīng)濟壓力以及家庭糾紛。這個孤寂的群體里,每個人都在演繹著不同的異鄉(xiāng)漂泊之路。

入“發(fā)財團”有時撿破爛

已年過八旬的華人李老太家住紐約法拉盛,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和老伴兒一起去賭場吃頓免費午餐,順便賺點小錢,然后再搭乘“發(fā)財團巴士”回法拉盛。

在美國《僑報》做過3年記者的張凱稱,“發(fā)財團”已成為華裔老人的“另類美國生活”。原來,美國不少賭場為開發(fā)客源、增加人氣,通過華人旅行社專門招攬華裔客人。為吸引這些年長者,賭場不僅提供接送服務(wù),還提供免費飲料及午餐,并且提供賭資。雖然要忍受往返兩三個小時的舟車勞頓,還要花好幾個小時“坐班”,但一個月能掙六七百美元現(xiàn)金。

張凱解釋說,在法拉盛,大約有60%的華裔老人都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有些老人無兒無女、單身家庭、身體殘疾等,有的則是愛子心切,被兒女騙得身無分文。雖然美國也為老人提供各種福利待遇,但很多華裔老人特別是新移民老人很難申請得到。即使幸運地申請到,一個月的生活補助金也僅有40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

窮則思變,很多老人不得不開源節(jié)流。來自廣東臺山的唐老太住在舊金山唐人街,她現(xiàn)在基本靠社區(qū)組織派發(fā)的免費食物過日子。她每天四處打聽免費食物派發(fā)點,只要腿腳聽使喚就去排隊領(lǐng)食物。

另外,迫于生計,許多華裔老人甚至干起了撿垃圾的活兒。在法拉盛,記者就見到不少華裔老人在撿拾那些可回收的瓶罐。

有人蝸居有人睡地板

很多人以為在美國就能住花園洋房,但對很多華裔老人來說,蝸居也成了奢望。很多華裔老人用月收入的35%來付房租,有的還需要支付高額的水電煤氣等費用。

在舊金山,許多華裔老人都蝸居在唐人街上狹小的散房內(nèi),獨居的何姨是當中的一員。在一所名為“泰平旅店”的寓所內(nèi),記者拜訪了何姨。何姨來自廣州,在唐人街生活了27年。她曾在一家餐館打工,她的好手藝為老板贏得不少回頭客。但自從10年前因工傷賦閑在家后,何姨搬到了這里的散房居住。如今,她每月的收入來自傷殘補貼,大約800美元,但房租就占去600多美元。記者看到,床頭擺滿鍋碗瓢盆和油鹽醬醋,房間內(nèi)幾乎無下腳之地。

今年65歲的孫老先生也在為住所傷神。他在福建原本有很大很不錯的房子,一年前被兒子接到紐約居住。因家中居住環(huán)境狹小擁擠,只能天天睡客廳地板。并不是兒女不孝敬,只是目前兒女都處在打拼階段,收入有限,所以一家三代只租住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

今年六十出頭的東北老人老徐似乎要成功一些。他在多年前花10萬美元買了一套一居室房子,但每月要交近900美元地稅,而同樣面積的房子租金也不過1000多美元。為應(yīng)付各種費用,老徐不得不每天干10多個小時的活兒。

心靈空虛度日如年

對于華裔老人來說,語言是他們?nèi)谌朊绹鐣畲蟮恼系K,許多老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唐人街。由于緊張的工作節(jié)奏,子女也無暇陪著父母。華裔老人內(nèi)心深處十分空虛寂寞。

來自廣州的張老太太今年70多歲,她和老公退休之后就被兒子接到美國。每天除了看中文電視就是打掃衛(wèi)生,幾乎沒有別的娛樂活動。小區(qū)里白天靜悄悄的,每當有汽車經(jīng)過,他們都會下意識地往窗外看去,尤其是下午孫子、孫女快要放學回家和兒子兒媳快要下班回來時,他們等待的心情更加急迫。但在回家之后,孩子們又各自忙碌,真正能和他們坐在一起說說話的時間并不多。日復(fù)一日,老兩口心里有說不出的寂寞。

而對于那些失去老伴獨自赴美的老人來說,日子更加難熬。來自中國大陸的趙老先生就要隨女兒在紐約長島買房定居了。這里景色優(yōu)美,但幾乎與世隔絕。平時女兒上班后,家里只剩下趙老先生一個人。他常常把屋子收拾了兩遍還感到無事可做,只好看著日出日落。

一對來自武漢的老年父母表示,他們中年時千辛萬苦存錢送孩子出國留學,孩子離開將近10年之后,頭發(fā)已花白的老兩口才終于踏上了美國領(lǐng)土?!霸诿绹?00天,真正與女兒在一起的時間大概加起來不超過一周?!?/p>

東方孝道土崩瓦解

一些華人子女已經(jīng)西化,他們會幫助父母申請社會的補助金或者將父母安頓進老人公寓。這對于一些有“養(yǎng)兒防老”觀念的老人來說,卻明顯是被遺棄的感覺。

沈女士住在洛杉磯,她的車有一次在超市停車場被一輛本田車刮到。就在她向肇事的華裔老人索要保單的時候,老人家竟然咕咚一聲倒在地上哀求道:“我已經(jīng)80多歲,如果保險公司知道我出車禍,就不會讓我再開車出來買東西了。”沈女士問道:“你這么大歲數(shù)了,干嗎還自己開車出來?為什么不讓兒子幫你?”“別提他們了,兩個兒子從來都不看我。否則,我這老胳膊老腿的還用得著自己出來嗎?”聽了老人一席話,沈女士于心不忍,這場車禍就不了了之了。

上海老陳夫婦上世紀80年代移居美國,如今子女獨立。但子女的不孝帶給他們的是無限痛苦。女兒沒有房子,逼父母把房子“賣”給她,又把父母趕到車庫居住,讓他們連個燒飯的地方都沒有。每逢過節(jié),女兒一家喜氣洋洋,大吃大喝,卻連一碗餛飩都不送給二老吃。許多老人用畢生積蓄給子女買房,卻被要求支付房租,生活很凄慘。

有些老人甚至遭遇子女家暴。住在法拉盛的林老太由于沒能及時彎腰撿起一枚硬幣逗孫子開心,被子女一把揪住衣領(lǐng)。由于沒有經(jīng)濟來源,林老太想搬出去卻無法承擔房租,想回國也沒錢買機票。

紐約大學社會工作學教授盧又華博士指出,中國的傳統(tǒng)孝道在美國已經(jīng)發(fā)生很大變化。老人會發(fā)現(xiàn),早年赴美的子女已經(jīng)變得“不中不西”,孫輩們已是美國人,“子女們要求父母做出改變,以適應(yīng)美國社會”。

因住不慣美國而自殺

在眾多壓力下,沉默的華裔老人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記者在舊金山采訪時獲悉,2012年2月,一名華裔老人在赴美探親一個月后自殺。據(jù)稱,老人在事發(fā)前曾向家人表示“住不慣美國”。

美國帕洛阿圖大學副教授朱賁靚去年的調(diào)查指出,因為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處異國的文化語言挑戰(zhàn),華裔老人極易心里苦悶與憂郁,產(chǎn)生自殺念頭及實際自殺率較其他族裔要高。其中,每100名華裔老人就有15人始終有自殺念頭。

在造成自殺的原因方面,華裔老人如果體弱多病以及只會單一母語,就特別容易產(chǎn)生孤立與輕生念頭。朱賁靚指出,與家庭之間的疏離逐漸成為自殺率年年升高的主因。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我們不在乎粗茶淡飯,只求能跟孩子多待一會兒”。但不少華人父母表示,即便這么低的要求,在美國也屬奢侈。

泊头市| 民权县| 万年县| 肥城市| 新干县| 乐山市| 临猗县| 连云港市| 昌都县| 新安县| 天峻县| 四子王旗| 衡山县| 西安市| 博客| 临漳县| 翁源县| 河池市| 和平县| 湖口县| 嘉定区| 苏尼特左旗| 商城县| 无为县| 积石山| 普安县| 同江市| 凤翔县| 庆安县| 城市| 含山县| 南华县| 绍兴市| 澄江县| 石林| 龙泉市| 安乡县| 忻城县| 通许县| 东平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