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學,龔秋生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 數(shù)控工程系,遼寧 沈陽 110036)
航空零件的制造與普通機加零件有些不同,考慮到航空零件通常要承受極高的機械應力,為減少發(fā)生碎裂的可能性,提高其可靠性,許多航空零件需要用整塊毛坯加工而成。同時很多零件形狀還比較奇特,這就增加了零件加工的難度,并且耗費了大量的工時,因此為了提高大批量航空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質量,在加工工藝和專用夾具的設計上下功夫是個不錯的途徑。本文以一個航空零件的加工為例,從工藝安排和夾具設計方面為突破口,并運用Master CAM軟件進行編程和仿真,最終完成零件的加工。
從外形來看,該工件外形不規(guī)則并且大孔壁薄,其加工過程中裝夾與找正的方法確定是個難點,同時加工順序的確定也極其關鍵,考慮到工件需要大批量生產(chǎn),因此專用刀具和夾具的設計也必不可少。
因Φ36mm、Φ14mm和Φ12mm三個孔的精度較高,并且對應孔距也要求嚴格,所以這三個孔的加工和上半部分外形的加工要在一次裝夾后完成,然后再加工Φ14mm和Φ12mm兩個孔中間的槽,隨后以加工完成的孔為定位基準,將工件安裝在設計好的夾具上,加工下半部分的外形,最后把半成品工件放置在專用夾具上固定夾緊,完成側面兩個腰形減重槽的加工,便完成了工件的全部加工。
圖1 航空零件圖
圖2 三維零件圖
該零件為批量生產(chǎn),同時考慮其外形特點決定在加工過程中需要設計專用夾具。由于加工毛坯為正六面體,因此前序加工用平口鉗作為夾具,并設置輔助的定位元件即可保證零件的加工質量和加工效率;在加工下半部分外形和側面兩個方形槽時,則需要專用夾具對半成品工件進行定位和夾緊。
本文在對工件加工內容和要求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夾具設計相關知識,最終確定采用一面兩銷的定位方案來設計專用夾具,并經(jīng)過定位誤差分析和計算,以確保夾具設計的合理性,既保證了加工精度也提高了加工效率。設計完成的夾具體如圖3和圖4所示。在運用圖4夾具時需在工件的下方增加可升降的輔助支撐,以提高工件的切削剛度和獲得較好的切削質量。
圖3 加工下半部分外形夾具
圖4 加工側面兩方形槽夾具
從加工要求上我們知道,該零件Φ14mm、Φ12 mm兩個孔的精度和它們之間的同軸度要求很高,為了保證較高的加工效率,并滿足加工精度要求,設計了同軸度很高的特制精加工刀具,該刀具上半部分有效切削直徑為Φ14mm,下半部分有效切削直徑為Φ12 mm,用于兩孔的一體化加工,很好地保證了兩孔的精度和同軸度。
完成了前面的工藝制定和夾具制造后便可進入數(shù)控編程環(huán)節(jié)。本文應用Master CAM軟件,對該零件進行了造型、加工軌跡生成和仿真、生成程序等操作。加工過程中主要運用surface rough pocket功能進行曲面粗加工,運用surface finish contour功能進行陡峭曲面精加工,運用surface finish shallow功能進行平緩曲面的精加工,運用contour功能進行平面輪廓的加工。
3個孔的加工主要用到鉆孔和鏜孔指令,由手工編程來實現(xiàn)。
外形加工分上、下兩部分進行,加工程序是相同的,其主要加工內容如下:①采用surface rough pocket功能,選用Φ12合金立銑刀進行粗加工;②采用surface finish contour功能,選用Φ12合金立銑刀進行精加工;③采用surface finish contour功能,選用Φ12球頭銑刀進行清根加工;④采用surface finish shallow功能,選用Φ12合金立銑刀進行平面的精加工;⑤采用surface finish contour功能,選用Φ6球頭銑刀進行清根加工。
Φ14mm和Φ12mm兩孔間通槽加工運用contour功能,選用Φ12合金立銑刀進行粗、精加工。
側面腰形槽加工運用surface rough pocket功能,選用Φ8合金立銑刀進行粗加工和底面的精加工;運用surface finish contour功能,選用Φ6球頭銑刀進行清根加工。
自動編程刀具軌跡如圖5所示。軌跡生成之后,經(jīng)過仿真與后置處理就可以在機床上進行加工了。經(jīng)過實際加工生產(chǎn),加工效果良好,不僅滿足了加工精度要求,而且也滿足了加工效率要求。
圖5 自動編程刀具軌跡
本文從工藝分析、夾具設計和數(shù)控編程等3個方面對一個航空零件進行了分析,并驗證了其加工的可行性。從中可以看到,對于復雜零件的加工,較好的編程基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再有較好的工藝思路,同時能夠巧妙地設計專用夾具,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復雜航空零件的加工過程中,把工藝與專用夾具的應用作為突破口是不錯的選擇。
[1] 黃玉輝,趙葛霄.數(shù)控加工中的工藝設計問題研究[J].機床與液壓,2002(1):150-151.
[2] 關慧貞,馮辛安.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3] 戴向國.Master CAM 9.0數(shù)控加工基礎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