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孟思彤,徐艷芝,于曉菲,張迪,張爽,王振月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哈爾濱 150040)
小興安嶺位于中國黑龍江東北部。介于黑龍江水域和松花江水域之間,是中國北疆的重要門戶。小興安嶺是黑龍江省北部的一條山脈,西北至東南走向,經過孫吳、遜克、伊春等縣市。小興安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繁衍生長著許多藥用植物,成為國家重點藥材基地。筆者從2010版中國藥典藥用植物、藥食兩用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等方面對小興安嶺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整理,并對小興安嶺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和永續(xù)利用方面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小興安嶺北界達黑河,與大興安嶺相鄰,南界為松花江北岸,東至黑龍江南西岸;東北以蘿北為界,與三江平原相鄰;西接松嫩平原。地處N 45°50′~50°10′,E 125°20′~131°20′。小興安嶺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降水量少;夏季較短,溫熱濕潤;秋季暫短、降溫迅速;冬季嚴寒、干燥、漫長、多風雪。年平均氣溫僅在-1~1℃,最冷氣溫為-23~-25℃,最熱氣溫為22~25℃,極端最高氣溫可高達37℃。全年≥10℃有效積溫1 800~2 400℃,無霜期90~120d。年降雨量550~700mm約占全年降水量的85%,降雨集中在夏季。全年日照數(shù)2 355~2 400h。小興安嶺以低山丘陵地貌為主,地勢為西北低,東南高,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北部多臺地、寬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勢和緩;南部屬低山,山勢較陡。最高峰為平頂山,海拔1 429m。小興安嶺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繁衍生長著許多藥用植物,成為國家重點藥材基地。
2.1 種類統(tǒng)計
對伊春、嫩江、孫吳、遜克、綏棱等十幾個市縣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小興安嶺地區(qū)共有藥用植物96科356屬607種。根據(jù)中國中藥資源志要記載,中國共有藥用植物383科2 313屬11 020種。根據(jù)黑龍江植物志記載,黑龍江共有藥用植物108科387屬627種。小興安嶺藥用植物占中國藥用植物科、屬、種的 25.07%、15.39%、5.51%和黑龍江省藥用植物科、屬、種的88.89%、91.99%、98.68%。其中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的藥用植物113種,分屬于47個科,90屬;權威書籍明確記載有藥用功效的藥用植物有450種,分屬于79個科,245屬。
2.2 已被201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藥用植物有113種,分屬47科90屬,具體種類見表1。
表1 2010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小興安嶺藥用植物名錄
續(xù)表1-1
續(xù)表1-2
2.3 本區(qū)共有藥食兩用藥22種,分屬12科21屬,具體種類見表2。
表2 小興安嶺藥食兩用植物種類表
2.4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的藥用植物有11種,分屬7科8屬?,F(xiàn)將這些植物列為表3。
表3 小興安嶺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的藥用植物種類
2.5 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的藥用植物有9種,分屬于6科8屬,這些植物在開發(fā)利用的同時還需要重點加以保護,現(xiàn)將這9種藥用植物列為表4。
表4 小興安嶺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的植物種類
續(xù)表4
2.6 優(yōu)勢藥用植物資源:人參、五味子、細辛、平貝、黃柏、刺五加、馬兜鈴、平貝母、黃芩、升麻、桔梗為小興安嶺地區(qū)主要地道藥材。滿山紅、黨參、知母、地榆、槲寄生、白鮮皮、玉竹、黃精、蒼術屬、沙參屬、芍藥屬、威靈仙、草烏、白薇、白蘞、淫羊藿、牛蒡子、荊芥、元胡、仙鶴草等為小興安嶺地區(qū)主要大宗藥材。
小興安嶺對中藥的開發(fā)利用十分重視,積極開發(fā)利用地產中藥材,據(jù)伊春藥材公司提供的近10年資料證明,僅刺五加、黃檗、黨參、北五味子、桔梗、人參、平貝母7種藥材,年平均收購量為2.5t,前5種僅占年產量的7%左右,關蒼術、黃精、牛蒡、芍藥等藥材還很少開發(fā)利用,利用率低,開發(fā)潛力卻很大。因此應積極開發(fā)小興安嶺地區(qū)藥用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時應重視:
3.1 加強信息資源平臺建設工作
按小興安嶺藥用植物分布的特點,編制詳細的信息資料數(shù)據(jù)庫,可將藥用資源普查的原始資料,如貯藏量、年生產量、年需要量等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機系統(tǒng),然后根據(jù)數(shù)學模式預測今后發(fā)展和需求的趨勢。此種方法對藥用植物資源有計劃地開發(fā)和利用,并向社會各界提供預測和咨詢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戰(zhàn)略意義。通過此種方式可以讓生產者了解藥用植物各方面的信息,以供決策者參考。
3.2 加強瀕危藥用植物的研究
(1)開展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的種質資源庫建設,長期良好保存種質,并且開展引種和繁殖研究。(2)運用生物技術手段對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進行改造,在保持其相應“珍稀”品質的前提下,改善其生存能力,提高其繁殖速度,擴大其生長地域。(3)加強珍稀瀕危藥用植物資源的專利和法律保護研究,并盡早付諸實施。
3.3 加強藥用植物的道地性研究
對藥用植物資源中的"道地性"進行多學科的專題研究,內容可以涉及藥學,也可以涉及化學、生物學等學科,人員可以是中醫(yī)中藥系統(tǒng)的學者,還可以是其它行業(yè)系統(tǒng)的專家,將藥用植物的“道地性”當作一種系統(tǒng)工程來研究,制定長遠的計劃,使之在短期內有個良好的結果。
3.4 實行林、藥間種
首先,提高認識,把中藥產業(yè)與大林業(yè)溶為一體;其次,實行林、藥間種,以藥養(yǎng)林的措施,既發(fā)展林業(yè),又可發(fā)展中藥產業(yè),保證以林為主,林、藥兼顧;最后,積極開展林冠下種植中藥材,其辦法是充分利用適于藥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森林條件,進行穴狀直播或栽苗,使其既具有野生藥材的一切形態(tài)、特征與藥效,又是保護森林植被、恢復森林生態(tài)的措施,并且在經濟上投入少,效益大。
3.5 制定長遠規(guī)化,建立基地,形成產業(yè)鏈發(fā)展
可利用本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光照時間長,有利于積累有效養(yǎng)分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人工栽培名貴中草藥如黃芪、防風等,積極引種馴化,逐步形成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新型產業(yè)。
以上分析表明小興安嶺藥用植物資源豐富,但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應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通過保護與保育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保護,促進小興安嶺中藥產業(yè)發(fā)展,造福人類。
[1] 周以良.中國小興安嶺植被[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1-26.
[2] 周以良.小興安嶺野生經濟植物原色圖鑒(上、下冊)[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11:1-391.
[3] 程海濤,貝雷,梁啟超.小興安嶺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與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25):93-96.
[4] 計桂香,李萍,李建勛.小興安嶺植物藥材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1999(4):10.
[5] 賈喜波,蘭春梅.小興安嶺藥用植物資源現(xiàn)狀及合理開發(fā)應用[J].林業(yè)科技,2002,27(1):62-63.
[6]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下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社,1997:1-2712.
[7] 劉強.藥食兩用中藥應用手冊[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6:12-438.
[8] 毛子軍,王秀華,穆麗薔,等.黑龍江植物志(1-11卷)[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2001.
[9] 付佩云.東北植物檢索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1-1007.
[10] 徐珞珊,徐國鈞.中國藥材學.(上、下冊)[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6.
[11] 陳雅君.黑龍江省林區(qū)野生藥用植物資源及開發(fā)思路探討[J].中國林副特產,2002(4):59.
[1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73-1000.
[13] 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6:77-923(上),22-652(下).
[14] 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69-1561.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部土產廢品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經濟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66-999,1301-2046.
[16] 陳師西,陳吉炎,于萍,等.中藥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技術性對策[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8):2026.
[17] 劉旭東.小興安嶺經濟植物彩色圖鑒[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3.
[18] 張恩迪.中國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資源的保護[M].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0.
[19] 吳征鎰.中國植被[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
[20] 郭貴林,邢啟妍.黑龍江植物檢索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
[21] 國慶喜,李縣來,劉繼新,等.大小興安嶺森林植被交錯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意義[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1,29(5):1-4.
[22] 韓杰,溫瑞勇,遲占穎.淺談大小興安嶺森林植被分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16):111-113.
[23] 崔玲,羅春雨,常寶坤,等.小興安嶺伊春林區(qū)蕨類植物資源及保護[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4(3):82-83.
[24] 賈強.審時度勢金融先行助推小興安嶺生態(tài)功能區(qū)建設順利開展[J].黑龍江金融,2009(F05):60-62.
[25] 郝英秋,王野,何春燕.淺議小興安嶺野生植物資源保護性開發(fā)[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24(2):69-70.
[26] 肖培根.中國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利用、研究和展望[J].江蘇中醫(yī)雜志,1980(2):49-53.
[27] 黃璐琦,楊濱,王敏,等.當前中國藥用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1999,24(2):70-74.
[28] 王娟,杜凡,馬欽彥,等.大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藥用植物資源及其多樣性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2,24(4):6-12.
[29] 周以良.黑龍江省植物志(4-11卷)[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1998.
[30]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1-30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
[31] 段喜華,毛子軍.黑龍江省林區(qū)藥用植物資源及其區(qū)劃(英文)[J].植物研究,2003(1):98-102.
[32] 張惠源,趙潤懷,袁昌齊,等.中國的中藥資源種類[J].中國中藥志,1995(7):387-390.
[33] 曹偉,李冀云.小興安嶺植物區(qū)系與分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344.
[34] 徐國鈞,何紅賢,徐露珊.中國藥材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6.
[35] 杜永祥,王國云,吳成信.黑龍江省藥用植物資源及其保護[J].中藥用植物,1989(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