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麗輝
摘 要: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內(nèi)容是高中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涉及計算的時候,更是學生和老師頭疼的內(nèi)容,本文以鈉及其化合物為例小結此處常用的幾種解題方法。
關鍵詞:鈉;計算題;解題方法
在“3+X”高考中,理科的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為綜合卷,考生在考場上面臨著大量的閱讀量和解題及數(shù)據(jù)處理量,更快、更正確的解題是取得高分的唯一途徑。掌握一些技巧來解化學計算型選擇題,可以節(jié)省解題時間,縮短思維長度,提高解題的正確率。本文以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內(nèi)容中鈉及其化合物涉及的計算為例小結此處常用的幾種解題方法。
方法一:公式法
例:(2009年上海卷10)9.2 g金屬鈉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則產(chǎn)生的氣體中含有( ?)
A.0.2 mol中子 B.0.4 mol電子
C.0.2 mol質(zhì)子 D.0.4 mol分子
【分析】選B。題中涉及鈉與水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氫氣,其原子全部來源于水分子。本題中將H2O換為D2O,則產(chǎn)生的氣體為D2,結合定量分析,共產(chǎn)生0.2 molD2,則含0.4 mol質(zhì)子,0.4 mol中子,0.4 mol電子,0.2 mol分子,故選B答案。
【方法小結】此類題屬于較容易題,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明確反應的實質(zhì)。
方法二:極值法
例:(2007年全國理綜卷II)在一定條件下,將鈉與氧氣反應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濃度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則該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 D.Na2O2和NaO2
【分析】選C。由于鈉與氧氣反應產(chǎn)物不確定,若用常規(guī)法對可能存在產(chǎn)物作逐一嘗試,逐一淘汰求解是很繁難的,故本題采取極值法把生成物假設為某一種可能的氧化物加以討論。反應后溶質(zhì)為氯化鈉,則有n(Na+)=n(Cl-)=0.08 L×0.5 mol/L=0.04 mol;鈉元素
守恒
當產(chǎn)物只有Na2O時,m(Na2O)=0.02 mol×62 g/mol=1.24 g;
當產(chǎn)物只有Na2O2時,m(Na2O2)=0.02 mol×78 g/mol=1.56 g。
結合平均值原理可推出該反應生成物是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方法小結】極值法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學上所謂“極值法”就是對數(shù)據(jù)不足而感到無從下手的計算或混合物組成判斷的題目,采用極端假設(即為某一成分或者為恰好完全反應)的方法以確定混合體系中各物質(zhì)的名稱、質(zhì)量分數(shù)、體積分數(shù),這樣使一些抽象的復雜問題具體化、簡單化,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極值法解題的優(yōu)點是將某些復雜的、難以分析清楚地化學問題假設為極值問題,使解題過程簡化,解題思路清晰,把問題化繁為簡,由難變易,從而提高了解題速度。
方法三:差量法
例(2009年全國卷Ⅰ)為了檢驗某含有碳酸氫鈉雜質(zhì)的碳酸鈉樣品的純度,現(xiàn)將w1克樣品加熱,其質(zhì)量變?yōu)閣2克,則該樣品的純度(質(zhì)量分數(shù))是( ?)
A.■ B.■
C.■ D.■
【分析】選A。此題是關于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解題時先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觀察各物質(zhì)之間的質(zhì)量和量的關系。對含有碳酸氫鈉雜質(zhì)的碳酸鈉樣品加熱,碳酸氫鈉受熱分解,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H2O+CO2,反應前的固體為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反應后全部為碳酸鈉,即固體質(zhì)量的差值是由反應中水與二氧化碳的生成引起的,故反應中水與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總和=w1-w2
2NaHCO3■Na2CO3+H2O+CO2△m↓
168……62
x……w1-w2
即168/x=62/(w1-w2),解得x=84(w1-w2)/31,則該樣品的純度(質(zhì)量分數(shù))是W(Na2CO3)=(w1-x)/w1=(84w2-53w1)/31w1,故選A。
【方法小結】差量法是依據(jù)化學反應前后的某些“差量”(固體質(zhì)量差、溶液質(zhì)量差、氣體體積差、氣體物質(zhì)的量之差等)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變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種解題法。用差量法解題的關鍵是正確找出理論差量。本法適用于反應不完全或有殘留物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差量反映了實際發(fā)生的反應,消除了未反應物質(zhì)對計算的影響,使計算得以順利進行。另外反應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時,使用差量法才顯得快捷,否則,應考慮用其他方法來解。
方法四:元素守恒法
例:有8 g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與200 g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的鹽酸恰好反應,蒸干溶液,最終得固體質(zhì)量為( ?)
A.8 g B.15.5 g C.11.7 g D.無法計算
【分析】選Cn(HCl)=200g×3.65%÷36.5g/mol=0.2mol,由題意知,在整個反應過程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NaCl,根據(jù)元素守恒得:氯化鈉的物質(zhì)的量應該等于氯離子也就是鹽酸中HCl的物質(zhì)的量,則n(NaCl)=0.2 mol,所以蒸干溶液后最終得固體質(zhì)量為:m(NaCl)=n(NaCl)×M(NaCl)=0.2 mol×58.5 g/mol=11.7 g,故選C項。
【方法小結】守恒思想是重要的化學思想,利用守恒法解答化學問題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解題方法。守恒思想的核心是元素守恒,利用元素守恒有助于從本質(zhì)上理解物質(zhì)在轉(zhuǎn)化過程中一些物理量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原因,從而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zhì),達到快速解題、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上題,此題中發(fā)生的反應很多,但仔細分析可知,蒸干溶液后所得固體為NaCl,其Cl-全部來自于鹽酸中的Cl-,在整個過程中Cl-守恒,則存在n(NaCl)=n(HCl)。
參考文獻:
陳躍林.化學中納元素極其化合物計算方式.讀寫算.
?誗編輯 王亞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