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較弱,對圖形與幾何知識的學習有一定難度。良好的空間觀念,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會為今后系統(tǒng)地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從生活直觀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形象的想象空間,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在低年級階段接觸的都是平面,所以對學生來說,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概念,讓學生通過思考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在教學中我通常讓學生通過探索和理解,用“從直觀到抽象,再從抽象到直觀”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概念。
一、通過“看”,直觀感受異面空間觀
教學案例一:《平行與相交》
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同一平面”,學生也是首次接觸平面的另一個空間觀。
師:誰來說說怎么理解“同一平面”?
生1:不在一個面內(nèi)?
師:怎么樣不在一個平面內(nèi)呢?能來演示給大家看嗎?
生2演示了兩根小棒一前一后、一橫一豎的情形。
師:同學們,這樣兩根小棒平行嗎?他們不是永遠不會相交嗎?
生3:不平行,雖然不相交,但是它們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師:現(xiàn)在你知道什么叫“同一平面”了嗎?
【思考】以同一平面的反面來說明什么是同一平面,用直觀形象的教具來展示不同平面中既不是平行也不相交的情況。這樣學生就很好地掌握了平面和空間的區(qū)別,初步認識了幾何中的空間問題。
二、通過動手,感受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
教學案例二:《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因此在教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時候我注重長方體各部分的產(chǎn)生和關系的形成。
小組合作切土豆(2人合作、分成三個步驟)。
步驟一:任意切一刀,感受什么是面。
師:摸一摸切后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
生:光滑的或平整的,多了1個面。
步驟二:在第一刀的側面切第二刀,感受什么是棱。
師:切了第二刀多了什么?
生:多了一個面。
生:多了一條邊。
師:這條邊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通過摸、看會發(fā)現(xiàn)這條邊是由兩個面相交得來的。
規(guī)范語言出示: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
步驟三:在兩個面的上面切第三刀,認識什么是頂點。
教師演示第三刀的切法,小組合作完成這一步驟。
師:切了第三刀又多了什么呢?
生:多了1個面,多了2條棱,多了一個頂點。
規(guī)范語言出示: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思考】讓學生通過動手切土豆的過程來得到和認識面、棱、頂點。理解長方體的直觀形象,認識它的面、棱和頂點,既遵循了他們的認識規(guī)律,又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觀念。
三、從想到畫,逐步形成空間概念
想圖,就是在想象過程中不依靠模型和直觀圖助思,而是能根據(jù)需要在頭腦中對記憶的空間形狀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出新的空間形狀。把實物化成幾何模型,然后想通各部分圖形之間的關系,使自己閉上眼睛幾何圖形仍能在大腦中重現(xiàn)。在教學中,先結合模型,看直觀圖,然后讓學生逐步脫離模型看直觀圖來解決問題。
教學案例三:《認識長方體正方體》
師:認識了長方體你能來介紹一下這個圖形嗎?(出示一個長方形)
生:這是個長是9厘米、寬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長方體。
師:那么老師去掉前面,你能想出來這個圖形嗎?再去掉右面呢?去掉上面?請在你的腦子里把原圖回復出來。
師:那么我只有留哪些部分你還能在腦子還原長方體?
生:只要一個頂點上的長、寬、高留著就可以了。
師:那么現(xiàn)在老師這兒有一個長、寬、高,請你在腦子畫出它的全圖吧!再畫出來。
■
從直觀到抽象,再從抽象到直觀,由淺入深地幫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教學中多留時間讓學生思考,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來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建立空間觀念。只有這樣逐步讓學生體會,才能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從點、線到面,最后建立空間觀念。
作者簡介:姚玉燕,1987年9月出生,女,本科,現(xiàn)為蘇州高新區(qū)白馬澗小學教師,主要從事數(shù)學、綜合實踐教學工作。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