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諧漢
干部培訓系列談 2
干部培訓怎樣落實學員的主體地位
■ 朱諧漢
干部培訓與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有三個方面:一是培訓是著眼于解決當下的工作問題,目的是提高工作績效,追求看得見的效果;而教育則是著眼受教育者未來進入社會的需要,從目的上說,更多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努力使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二是由上述不同的目標定位,決定普通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而培訓則是以學員為中心、以問題為中心,以崗位為中心。三是評估的時間和方式不同。普通教育的評估是在受教育者走向社會、工作崗位后,看他(她)是否很好適應社會對其的期待,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建設者;對于培訓的評估則是當下,看是否解決了學員帶來的工作上或思想上的問題,看是否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完善了學習者工作和思想方法,實現了正向改變。
對于教育和培訓的上述差別,決定了干部培訓與普通教育的不同模式,就是必須落實學員的主體地位。在培訓過程中強化學員的主體地位,使學員的需求得到滿足、學員的作用得到發(fā)揮、學員的問題得到解決、學員的素質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很多培訓機構和培訓者的眼中并沒有學員。設計方案不需要調研,組織課程不需要了解學員,安排活動不鼓勵學員參與。只管“教”的環(huán)節(jié),不管“學”的方面。
培訓中的“教”固然很重要,培訓中“教”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的質量。但忽視“學”的方面,從現代培訓角度看,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如何落實學員的主體地位呢?
第一是做好學員的需求調研和需求分析,把解決學員的問題作為培訓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摸清學員的“真”問題永遠是做好培訓最基礎的工作,是學員有效學習的邏輯起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判,確認他們的問題是由于知識、能力,還是價值觀,再根據不同問題及難易程度,設計教與學的目標和實現的路線、方法。
第二是把調訓學員當作解決問題的最佳資源,開發(fā)好、使用好。培訓對象與普通教育對象最大的不同是一個經過了國民教育階段的高智力人群,很多人都獲得了本科以上學歷,有的還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他們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工作了多年,都已經擔任一定級別的領導職務,人生體驗十分豐富,由此,決定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資源。培訓要以研討為載體,多安排互動交流、學員論壇、學員講授,好好挖掘這份資源對于創(chuàng)造性解決難題具有極大幫助 。
第三是看學員的學習效果,也就是把是否解決了學員帶來的問題,提升了素質和能力,作為評價培訓質量的唯一標準。教師教什么課,是否用了多媒體,是否安排了最熱門的考察參觀,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對激發(fā)學員的創(chuàng)造精神,改善他們的心智模式有幫助。我們運用現代教學工具和手段,包括精彩的聲頻視頻、色彩強烈的PPT、組織良好的學員論壇和小組交流,目的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學員學習的目標實現了,提升的目的達到了,就是好的培訓。
落實學員在培訓中的主體地位,對培訓管理者要求很高,對培訓教師的要求則更高,甚至是一場革命。教師的中心地位,被學員的中心地位所取代。教師的角色從過去的知識提供者,轉變?yōu)榛顒拥慕M織者、演員和導演。能力要求也發(fā)生改變,就是從過去以講授為主,轉變?yōu)橐暂o導為主,主體活動是參與研討、催化過程,而非面向學員“坐而論道”。
承認面對廣大干部,不能像過去一樣,為他們傳道授業(yè)解惑,轉變?yōu)橐粋€學員的陪伴者,對于老師是痛苦的。但這種轉型是必須的,正是這種陣痛,反映培訓機構以學員為主體的培訓理念開始得到確立。在新的培訓角色下,教師的作為空間不是更小、更輕,而是更大、更重!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