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偉
摘 要:表內乘法是小學階段乘除法運算的第一個認識循環(huán),它是整個乘除法運算的基礎。根據書上的安排,我們進行教學時,發(fā)現在教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關鍵詞:乘法教學;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174-02
一、教育教學中發(fā)現的問題。
表內乘法是小學階段乘除法運算的第一個認識循環(huán),它是整個乘除法運算的基礎。根據書上的安排,我們進行教學時,發(fā)現在教育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1、就教材本身而言。蘇教版教材安排的是“分段教學”的常規(guī)教法,將表內乘除法分為表內乘法(一)(2——6的乘法口訣)、表內除法(一)(2——6的乘法口訣求商)與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進行教學。教材編排的特點是打亂表內乘法原來的自然順序,人為地破壞了表內乘法原來的知識結構,表內乘法教學失去了可以依托的結構支撐,也使學生陷入了被動盲目的狀態(tài)。根據我們平時的教學實踐表明,教材安排的“分段教學”的常規(guī)教法,學生能熟練背誦表內乘除法口訣,并能快速地進行計算,對提高表內乘除法計算教學的質量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學生對表內乘除法的認識比較淺顯:意義不深刻,溝通不深入,方法太單一,缺乏學習知識的方法結構,無法凸現表內乘除法之間蘊含的豐厚的育人價值。
2、就老師而言??粗爻朔谠E本身存在的重要作用,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口訣的熟練記憶和練習形式的多樣上,沒有從學生真實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挖掘知識本身內在的育人價值,忽視了表內乘法教學對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價值。
3、對學生而言。開學初我們備課組成員對學生學習乘法口訣前的基本情況隨機進行了調查,設計了三個簡單的問題:(1)你會乘法口訣嗎?(2)你是怎么知道的?(3)你會幾句?哪幾句?說說這個口訣是什么意思?隨機調查了二年級的幾名學生,學生獲得口訣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渠道:①大人教的。②學習了珠心算。③家長提前讓孩子去老師那學的。④自己在鉛筆盒上、墊板上學到的??梢姶蟛糠謱W生對表內乘法口訣并不陌生,學生象唱山歌一樣會背上幾句乘法口訣,但也有一部分家長對學生進行了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綜觀上面分析的三個方面,作為一線的教師需要進一步反思,需要進一步結合表內乘法的知識結構特點,重新思考可以使學生在哪些方面獲得認識的提升?如何根據它的知識結構特點來實現學生富有個性的真實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尋找到表內乘法教學的豐厚的育人價值。
二、教材重組,深度挖掘表內乘法教學背后的育人價值。
表內乘法是整個乘法運算的基礎,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需要進一步結合表內乘法的知識結構特點,思考可以使學生在什么方面獲得認識的提升,以及如何根據表內乘法的知識結構特點來實現學生真實的發(fā)展。以往的教材的編寫表內乘法時,看重乘法口訣本身在的重要作用,強調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以及熟練程中的內在需求,忽視了表內乘法教學對于學生成長發(fā)展的價值。我們需要發(fā)掘的育人價值有:首先,表內乘法之間具有結構類同的關系關系;其次,表內乘法之間具有相互轉換的關系;第三,表內乘法之間具有各種層次關系的內在規(guī)律;第四,表內乘法的構成非常有特點,期中凝聚著中國前人的偉大智慧。
基于以上分析,將對整個表內乘法進行結構化重組,因此,我們備課組進行大膽嘗試,對教材進行重組,結構教學,實施“長程兩段式的教學結構”。其中1的乘法口訣是“教結構”,而2——9的乘法口訣是“用結構”。
活動一:“教結構”,我們可以設計以下核心環(huán)節(jié):
1、學習怎樣編乘法口訣。
出示:1個○。問:這是幾個幾?會列乘法算式嗎?
引導:1個1是1,我們就可以編一條乘法口訣:一一得一。
設疑:一一得一表示什么意思呢?
(前兩個一表示兩個乘數,后面的一表示積。連起來就表示1和1相乘得1,簡單地說成一一得一)
師:那再添一個○呢?是幾個幾?會列乘法算式嗎?
交流:可以看成是1個2,也可以看成是2個1。
師:結果是多少?可以編出怎樣的乘法口訣?
說明:二一得二的緣由。(兩句口訣都是正確的,但算的都是相同的乘法算式,所以習慣上我們只背其中的一句,就是小數在前大數在后的那一句。)
追問: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呢?
再添一個○呢?想一想可以表示幾個幾?可以列出哪些乘法算式?編出一句怎樣的口訣?能像老師這樣記錄下來嗎?
呈現半成品資源交流:怎樣記錄思考過程?
(先畫圖、想意義、列算式、算得數、編口訣)
總結方法: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怎樣編出乘法口訣的?
板書:(五個步驟)
放:如果我們不停地添上小棒,是不是還可以繼續(xù)編出一些口訣呢?能不能像我們剛才那樣把思考過程記錄下來?
(1)繼續(xù)畫○,說說是幾個幾。
(2)想想可以列出怎樣的算式?
(3)試著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中間叫停,呈現半成品資源。
交流:編4、5、6的乘法口訣的記錄過程。
然后繼續(xù)記錄編7、8、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直接呈現,校對)
追問:寫得完嗎?用“……”
說明:是可以一直編下去的,但從方便、實用的角度來講,編到9的乘法口訣就可以了。)
交流:看著這么多口訣,你有什么發(fā)現?
(1)根據乘法的意義,可以寫出兩個算式。
(2)兩個相關聯的算式可以編出同一句口訣。
(3)一句口訣可以寫出兩個算式,有兩種表達意義。
追問:為什么1的乘法口訣只有對應的一個算式?
2、比一比,找關系。
看板書:仔細觀察這些1的乘法口訣,你發(fā)現這些口訣之間有關系嗎?有規(guī)律嗎?你們能找到什么樣的關系呢?
橫向:1和誰乘,結果就是那個數。(板書:1和任何數相乘,結果還是那個數)
縱向:一個乘數都是1,另一個乘數依次加1,積也依次加1。
揭題:今天研究的就是1的乘法口訣。
活動二:多種計算方法的滲透,注重乘法意義的理解。
師:引導孩子畫4個○,表示幾個幾呢?
交流:(1)2+2=4 說明:用加的方法。
(2)1×2+1×2=4 說明:分拆的方法。
師:現在根據這兩個算式你能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嗎? 二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那如果再添兩個呢?表示幾個幾呢?會列乘法算式嗎?會算出結果嗎?你有什么好辦法?
交流:加的方法
分拆的方法。
師:可以編出怎樣的乘法口訣?那老師不停地添上○呢?
記錄本上要求:
(1)繼續(xù)添○,說說是幾個幾。
(2)可以列出怎樣的算式?
呈現學生成果。(所有的算式羅列出來)
活動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策略的選擇——靈活拆、有序拆。
1、提出問題:有學生遇到了利用乘法意義分拆的方法可以得到結果,請大家一起來試試分拆4×4這個算式,想一想,你為什么要這么拆(要說出理由)?
2、要求學生有序、不遺漏地嘗試把5×4=、6×4兩個式子也用分拆的方法做一做
交流:(兩種意義的角度都可以拆分)
3、提出問題:剩下的幾個式子是否也能這樣分拆?
三、教后反思。
1、聚焦核心,對意義的理解更深刻。
學生寫出幾個幾,再寫出乘法算式,對新的乘法算式進行分拆,在已知幾乘幾的基礎上,算出得數編出了口訣。數學概念的形成與意義的湖區(qū)必須扎根于數學活動之中,因此,每句口訣的學習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學生自主實現對已有認知重組和關聯。
2、注重策略指導,方法的多樣性。
在學習1的乘法口訣時,很簡單,但在學習2的乘法口訣時,我們就進行了多種方法的滲透。有加的方法,就是把乘法還原為加法算式,從乘法的意義角度進行分析計算。還有分拆的方法,把新知轉化為舊的、學過的知識,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遷移能力和運用能力。
3、以人為本,發(fā)展孩子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
對乘法口訣表的學習我們進行了“教結構,用結構”的重新安排,學生有了學習的一個方法結構,從教師帶著孩子學習到孩子自主運用這樣的結構去學習,讓孩子經歷思考,深度思考,從本質上說,影響了孩子的思維方式,讓數學學習成為了數學知識形成和兒童思維發(fā)展協同一致的有效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