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川
摘 要:英語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點學科,不僅關系著學生當前階段的學習,而且還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同時英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難點學科,學生基礎差、學習目的不明確造成長期以來英語教學的效率較低。新課改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感知,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運用學生心理特點提升教學效率;另外也要注重英語詞匯的相似辨別,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還要更新教學理念,改善課堂教學結構;還需要有效運用情感因素,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運用,實現學生英語技能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170-01
一、注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結合學生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學習感知、學習體驗對于他們的學習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意義。初中時期正是學生各項學習認知、學習意識養(yǎng)成的主要階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認知教育?!爸褐?,百戰(zhàn)不殆”,教師只有對于學生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與了解,才能夠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活動。初中時期學生由于學生學習的科目較多,學習任務較重,學習壓力較大,此時的他們往往會期待教師的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知識需求以及知識缺陷,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彌補缺陷,提升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這樣一來,針對不同年級的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自然能夠滿足各個時期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于他們的關注與理解,更好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對于教師的好感,以便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的目的。比如對于七年級的學生要加強對于他們學習基礎的有效學習,對于八年級的學生要注重他們學習范圍與學習技能的教育,對于九年級的學生則要引導他們進行綜合的復習鞏固,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效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有效進行相似內容辨別,注重語言特點進行教學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詞匯學習中,很多學生只顧詞義,不顧具體的用法,而英語詞匯相似詞匯之間卻會表達出不同的效果,如果只顧詞義不顧用法就會導致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運用的時候會出現錯誤。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認識到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相似詞匯的辨別,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比進行有效的學習分析,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例如begin 和commence 二詞雖均有“開始”的字面意義,但在語體用法上卻具有不同的色彩:Commence 是書面語,多用在正式場合里,不用于口語交流中,而begin 則是日常用語,多用于非正式場合中,比如教師就可以舉例說明:在授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說lets begin,而不能說lets Commence。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分辨析相同、相近詞匯的用法區(qū)別。比如在decline,refuse,reject 這組同義詞中,雖然它們都有“拒絕”的字面意義,但它們的語義強度不同:Decline 表示委婉謝絕邀請、幫助等,是本組同義詞中最禮貌客氣的用詞,Refuse 屬最普通、最常用的詞,其語氣比decline 強,Reject 的語氣最強……在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了這些內容,就能夠讓他們在寫作、完形填空的時候根據不同的語境進行不同的選擇,更好的進行實踐運用。
三、不斷更新教師教學理念,改善課堂結構進行教學
教學理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guī)律的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tài)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教學理念對于教師的教學效率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科學的教學理念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科學的教學理念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效率,導致事倍功半的結局。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就需要教師能夠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善課堂教學結構,以便能夠有效的運用課堂時間,提升教學的效率。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讀”: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學生利用8—10分鐘閱讀教材,把握英語課本中的主要內容,也就是通過讀書讓學生總整體上感知全文。另外也要引導學生“講”:在的讀書的基礎上,選1—3名學生講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學生在講述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之處,請其他學生改正;其中,前兩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真正讓學生變成學習知識的主動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使學生感到我學習我受益,我參與我快樂。還要帶領學生“剖”:剖析教學重點,做到教學有針對性,同時要設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一系列的問題中輕松度過。通過課堂結構的改革提升學生的學習認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注重學生英語實踐技能培養(yǎng),結合情感因素進行教學
英語歸根結底是一項語言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于英語知識的人文內容教學,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知識的實用功能以及情感內容,以便能夠加深學生的英語情感綜合認知,更好的實現英語教學的效率。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英語教學中有情感的事件,引導他們進行實踐運用,比如對于每年的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 Day)、母親節(jié)(Mother's Day)、父親節(jié)(Fathers Day)、圣誕節(jié)(Christmas Day)等這些節(jié)日的時候,教師就要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夠根據這些節(jié)日來進行相關知識、情感的學習,讓他們學會感恩、學會樂觀的面對生活,運用情感教學元素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讓學生用英文給母親寫一封信,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創(chuàng)設一個游戲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進行英語的實踐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才能夠更好的感受到英語知識的實踐特性,在豐富他們學習生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實踐運用,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注重課堂的有效教學,同時也要善于運用教學技巧,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對比學習,加強對于學生實踐技能以及情感素材的運用,全方面、立體化的實現英語教學的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