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細(xì)節(jié)
這是一些不經(jīng)意流露的永恒的文字
這是一些會特別觸動你心靈的瞬間
意味雋永,即讀即用,作文大用場
精 ?神
看過一個紀(jì)錄片,是記錄清華物理系教授葉企蓀。錢學(xué)森、楊振寧全是他的學(xué)生,他開中國物理系先河,終生未婚。把自己交給了物理,交給了學(xué)生。在文革時期,被說成特務(wù),為了不牽連學(xué)生,在清華遇到學(xué)生時,他假裝不認(rèn)識。有學(xué)生上前打交道,他擺著手說,不要來,不要來。那時他背已駝發(fā)已白,每天不說一句話。他的小屋,只有一張床,床上放著整摞的物理書。而他睡覺的地方,只是一張椅子。事后有人問過他,覺得寂寞嗎?孤獨嗎?絕望嗎?他答,我有物理,有書,有天空,有深邃的精神。如果不是精神世界的強(qiáng)度,或許他早就和一些大師一樣選擇自殺,投湖或懸梁。他倔強(qiáng)地活在自己的芬芳世界里,一直到生命最后。
(文/雪小禪 南亭摘)
尊 ?重
商務(wù)印書館即將出版《新書字典》的最新修訂版本第11版,我們注意到,與前一版相比,在動物方面,刪除了如下內(nèi)容,比如:“貍:毛皮可制衣物”;“鵪鶉:肉可以吃”;“鯧:肉細(xì)膩鮮美”;“牛:肉可吃,角、皮、骨可做器物”……有關(guān)人士指出,這樣的改動,是基于對生命的尊重。
法國學(xué)者史懷澤說:“當(dāng)一個人把植物和動物的生命看得與他的生命同樣重要的時候,他才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p>
(文/唐寶民 南亭摘)
自 ?尊
跟朋友約好,去拜訪一名早已退休且身體不方便的老教師。趕至家屬樓下時,遠(yuǎn)遠(yuǎn)地就看見了那位師長:他傾斜著身子,扶著樹。我要攙扶老人上樓,他笑著拒絕了,說我自己可以。我跟在他后面,真真正正地一步一個腳印,瘸著拐著,很是艱難。好在樓層不高,三樓。
我們告辭時,老人依舊堅持送至師院的家屬區(qū)外。
朋友欣慰道,老人身體比想象的好多了。我說,你不了解老人。老人那樣做,更多的是自尊:他絕不愿意因為身體的緣故,讓很多美德離開自己,比如,行事利索,熱情待人。
在乎自己還能做什么,就是自尊。而自尊,則是做好一切的基礎(chǔ)。
(文/張亞凌 南亭摘自《文苑》2014年第9期)
幽 ?默
讀相聲大師張壽臣的傳記,他臨終前心悸、神疲,取高麗紙擦額頭,現(xiàn)油汗。此癥中醫(yī)叫“脫”或暴脫,西醫(yī)一般叫心梗。他原有心臟病史。張壽臣看了紙上的油汗,對家人說:“我不行了,你們快哭吧,要不我看不到你們哭了?!?/p>
這幾句話真是不得了,讓人讀到悲欣交集,分不清幽默耶、訣別耶?想一下,有哪個辭世的人看過送終的人哭?沒有,一個都沒有。生者送逝者的悲傷,當(dāng)事人見不到也聽不到了。這也是可惜的事,或者說是最可惜的事。張壽臣真不是凡人,他怕的不是死,怕的是死了見不到親人的哭??蓿瑢崬橐粍e。所以他說“你們快哭”。我想,他的親人一下子也哭不出來,因為大師并沒死嘛。張壽臣這幾句話不枉相聲泰斗,可追蘇格拉底金圣嘆。
(文/鮑爾吉·原野 王世全摘自2014年6月22日《新民晚報》)
姿 ?態(tài)
朋友一家人去旅行,回來跟我講述了這么一件事。中間有一段他們租車而行,開車的司機(jī)是個大西北的漢子,黑黝黝的,除了他們問話,從不主動搭話,車停住他們拍照休息時,他就蹲在一邊抽煙,悠然望天。朋友說,遠(yuǎn)遠(yuǎn)看著,遠(yuǎn)處的群山和湖泊,煙霧裊裊,他的背影可真酷啊。享受自己的好,怡然自得,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他們的生活也許并不富裕,但是怎么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根本不受別人的影響,只把自己當(dāng)一種良好背景就好。朋友說,他們一路上雖然沒多少對話,但感覺氣氛特好。朋友反復(fù)說的一句話是,他可真酷啊。那個不起眼的西北漢子。姿態(tài)一流。
(文/子沫 南亭摘自《意林》2014年第19期)
依 ?靠
父親做了手術(shù),住院的時候,我們幾個兒女輪番陪護(hù),母親每天都要來,她身體不好,每次來都很費勁,來了之后,也不和父親說什么,就那么長時間地坐在父親的病床上,偶爾困了,還會打起盹來。
妻子不讓她來,她卻非來不可。妻子不理解,我說,父母一輩子都沒分開過,他們可以一整天一句話都不說,但必須彼此能夠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這就是依靠。
每次母親做飯,父親都會在灶膛邊蹲下來,一根一根地往灶膛里添柴火。他們有一句沒一句地嘮著家常,閑言碎語串成了他們的一個個簡單的日子。
父親燒火,母親做飯,這就是他們單一的愛情,最簡單的幸福。
這就是依靠。
(文/朱成玉 南亭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