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麗
臺灣著名出版商郝明義曾經感嘆,說人生中努力是很重要,可是有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他說有一年他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小島上游泳,游著游著,忽然覺得海底變得昏暗模糊起來,意識也有點迷亂,恍惚感覺越游離岸越遠。當時他雙手發(fā)軟,情勢非常緊張。在那個生死攸關的時刻,有一個信念支撐著他游了下去?!拔覉孕抛约旱姆较?,不可能越游離岸越遠。”游回岸邊獲救之后,他忽然悟出了受用一生的生存哲理:只要方向沒錯,就要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達到目標。而方向,甚至比努力更重要。
的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倘若郝明義那天的方向是錯誤的,那么,無論他如何努力,恐怕也無濟于事。就像《南轅北轍》那個“猶至楚而北行也”的魏國人,仰仗著自已的馬快、盤纏多、車夫技術高,一意孤行地朝著相反的方向去了,結果只能使自己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無論做任何事情,在你開始努力之前,一定要認真地思考,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選擇的方向對了,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方向錯了,你越努力,反而離成功的目標就越遠。要知道,選擇正確的方向,可能比跑得快更重要。
硬筆書法家張文舉深有體會。他說他從小的理想是當作家。因此,他曾經一度迷戀寫作,遺憾的是,盡管他很用功,可卻從來沒有一篇文章得以發(fā)表。29歲那年,他收到了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來一直堅持投稿的刊物的編輯寄來的,信里寫道:“看得出你是一個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知識面過于狹窄,生活經歷也顯得過于蒼白。但我從你多年的來稿中發(fā)現,你的鋼筆字寫得越來越好……”就是這封退稿信,使他擺脫了困惑。他毅然放棄寫作,轉而到練習書法上,并一舉成名。
其實,人生中的有些失敗,并不是因為我們努力得不夠,可能只是因為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走的那條路。一旦發(fā)現自己“搭錯了車”,就要及時下車,放棄在錯誤方向上的努力,重新選擇正確的方向,這樣才會柳暗花明,更快地走向成功的目的地。
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qū)委黨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