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琴
摘 要:根據實踐總結概述了亞特立本金銀花在休寧山區(qū)的繁育、種植、管理、修剪整形、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術,為亞特立本金銀花在該地區(qū)的推廣種植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亞特立本金銀花;繁殖;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2-114-02
金銀花又名雙花、忍冬花等,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為常用中藥,以未開放的花蕾和藤、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消腫的功能,主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癥。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關注,金銀花作為一種天然的大宗藥材,越來越受到青睞,市場需求量大。休寧縣地處皖南山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3℃,全年無霜期191~267d,年平均日照時數1 931h,多年平均降雨量1 772.8mm,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非常適宜發(fā)展金銀花生產。本地區(qū)的野生山銀花分布雖廣,但均為藤本植物,產量低,不適宜進行規(guī)?;a。而亞特立本金銀花由于具有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澇,產量較高等特性,平原、山區(qū)均可栽培,1a能產3~4季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可利用山塢田、荒山坡、屋邊地種植。筆者現將亞特立本金銀花繁殖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繁殖技術
亞特立本金銀花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分為直接扦插和扦插育苗2種。直接扦插就是在金銀花藤莖生長季節(jié),選擇生長旺盛的枝條,截成長20~30cm的插條,每根至少具有3~5個牙位,剪去下部葉片,將下端切成斜口,用促根生長劑浸10min后趁鮮扦插。株行距1.5m×1.5m,挖穴,每穴扦插3~5根,地上留1/3的莖,至少有1個芽露在土面,踩緊壓實后澆透水,1個月左右即可生根發(fā)芽。扦插育苗就是將插條先育成苗子,然后再移栽大田。
2 栽培技術
2.1 選地整地 金銀花對土壤要求不嚴,向陽的山坡地、山坳地、山塢田均可種植;但若要達到優(yōu)質高產,應盡量選擇向陽、土層較為深厚、土質肥沃疏松、透氣排水良好、坡度在15℃以下的沙質壤土栽植,坡度偏大的可整理成階梯狀條栽。栽前土壤適當深耕,平整耙細,開溝作畦,一般畦寬1.5~2m,株行距為(1.3~1.5)×2m,即每667m2栽220~260株。
2.2 精細移栽 春季、晚秋或初冬均可移栽。晚秋或初冬移栽,于栽前挖定植穴,穴底可適當深施基肥,一般每穴施腐熟農家肥1kg或45%三元復合肥0.1kg,再覆土待移栽,以免燒根;春季移植的,可等移栽成活后再采用環(huán)狀溝施。移栽苗一般選擇1~2a生、直徑1cm以上、高20cm以上的扦插苗,移栽時將苗木根系舒展開,栽植在定植穴中,并踩緊土、澆透水。有條件的可選擇陰雨天移栽,以提高成活率。
2.3 田間管理
2.3.1 施肥 第一年,晚秋或初冬移栽的,建議先施基肥;而春季一般在空白地移栽,成活后結合中耕培土,每667m2施45%三元復合肥40kg、尿素5kg,在距根部15~20cm處環(huán)狀溝施或半月狀溝施;到冬季再施腐熟農家肥1 000kg/667m2,同樣是配合中耕培土進行。之后每年分別結合中耕除草,施春、冬2季肥,化肥和農家肥配合,根據樹冠大小確定施肥溝位置。此外,每次采花輕剪后,均需追肥一次,以施用速效氮肥為主、輔以部分磷肥,還可噴施葉面肥;施肥量視金銀花長勢、樹冠大小、土壤肥沃程度等靈活確定,一般頭茬花施肥量多于后幾茬。施肥盡量在陰雨天前后進行,既可節(jié)約勞力,又可提高肥效。同時,每次修剪后都應追肥1次。
2.3.2 中耕除草 金銀花移栽前幾年,每年最少需除草3~4次。每年開春,長出新葉時,結合施肥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培土;7~8月份第一季花后二季花前,進行第2次;秋冬霜降前后,結合施越冬肥進行第3次中耕除草、培土。3~4a后,視金銀花長勢、雜草滋生情況,酌情減少除草次數。為確保金銀花的藥用價值,一般不使用除草劑,以人工或機器除草為宜。同時,為減少雜草滋生,移栽前2a還可適量套種玉米或大豆、芝麻等。
2.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亞特立本金銀花種植成功與否和實現優(yōu)質高產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通常移植后的1~3a內主要是培育直立粗壯的主干,修剪培養(yǎng)成傘形直立小灌木。
2.4.1 整形修剪的方法 第1年移栽成活后,當主干高度長到30~40cm時,剪去頂梢,促進側芽萌發(fā)成枝;當年冬季霜降后,略加修剪,剪去過長枝、病枝、密枝。第2年春季萌芽后,在主干上部選留分2層著生的粗壯枝條4~5個,作為主枝;到冬季,再從各主枝上長出的分枝中分別有選擇地保留5~6個,剪去頂部作為主枝的一級分枝。此后,再從一級分枝上長出的分枝中每枝保留4~6個,剪去頂部作為二級分枝;以此類推,最終形成主干直立粗壯、分枝均勻的傘形灌木。以后每年春季,金銀花尚未萌發(fā)時,再將枯老、細弱、直立能力差的枝條剪除;一般開春后在二級分枝中或原來的老花枝上萌發(fā)出的節(jié)密而短、葉細的幼枝均是花枝,應予保留;主干基部新抽出的蔓生枝和枝干上的內膛枝一定要剪去,以免消耗營養(yǎng)。
2.4.2 整形修剪的時間 每年于冬、夏2季進行修剪。冬季修剪主要是剪去下垂枝、徒長枝、交叉枝、病枯枝、細弱枝等,保留健壯枝條;要求枝枝都剪,即對所剩余下的枝要全部進行輕剪,以形成多個粗壯主側枝,逐年修剪形成枝條疏朗、分布均勻、通風透光、主干粗壯直立的傘形灌木狀樹形,促使通風透光性能好,增加產量又便于摘花。夏剪即生產季節(jié)修剪,以“打頂”為主,促進多發(fā)新枝;適當對少數旺枝進行中度修剪,控制金銀花徒長,以利于形成均勻的傘形枝;剪除郁閉枝,細弱枝,枝粗、節(jié)長、葉大的無花徒長枝,以改善光照條件,提高光合效能,增加營養(yǎng)積累。每季花后都要進行輕剪,剪去已開花梢,促使形成新的花梢,以免未采摘干凈的花稍轉變成生殖生長,即開花結籽,影響下一季開花。而且靠近根部發(fā)出的枝條和徒長枝條都要剪去,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使大批量花蕾提早形成,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
2.5 病蟲害防治
2.5.1 病害防治 亞特立本金銀花抗病性較好,只要保持植株通風透光、田間排水良好,則很少發(fā)生病害。若雨水過多,則應注意葉部和嫩莖的褐斑病、白粉病的發(fā)生。防治對策:(1)加強管理,增施有機肥,提高植株抗病力;(2)發(fā)病初期用1∶1∶200倍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600倍液、25%粉銹寧1 500倍液噴霧防治,每7d1次,連噴2~3次。
2.5.2 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天牛,蚜蟲主要危害葉片、嫩枝,天牛主要危害莖干。蚜蟲一般每年防治2次,即在每年的4月份花期前10~15d和9月上中旬采花前10~15d,用菊酯類農藥或40%氧化樂果防治。天牛一般采用注射法防治,當發(fā)現植株被天牛幼蟲危害且已蛀入枝干時,用醫(yī)用注射器及針頭吸取40%氧化樂果原藥直接插入蟲孔,將藥液注入,注藥量以孔洞注滿、從另一個孔洞冒出為止,隨即拔出注射器后用濕粘土將2個出口封住,防效可達98%以上。最后一次用藥須至少在采花前10~15d進行,以免造成農藥殘留,影響金銀花的質量。
2.6 采收與加工
2.6.1 適時采摘 一般栽后第2年開花,產量不高,第3年才進入盛產期。金銀花開放時間較集中,大約15d左右,必須抓緊時機采收。5月中下旬采摘第一茬花,這一季花產量最高,以上午9:00左右采摘的花蕾質量高,一般掌握在花蕾尚未開放之前,花蕾由綠變白,上部膨大,下部為青色時采收為最佳,過早,產量低;采收過晚,降低質量。此后每隔1個月左右陸續(xù)采摘第2~4茬花,一直持續(xù)到10月底11月初。一般干花產量在100~150kg/667m2。
2.6.2 加工 金銀花采下后應立即晾曬或烘干。(1)晾曬:將采收的花蕾均勻地薄攤于草、竹席上晾曬,曬時切勿翻動,否則變黑,以當日曬干為好;如遇陰雨天,在室內將花薄攤于草、竹席上晾起,天晴移出屋外曬干為止。(2)烘干:初烘溫度不宜過高,控制在30~35℃,2h后提高到40℃左右;待鮮花排出水分,再將溫度升到55℃左右,這樣經12~20h即可烘干;烘干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20h為好。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