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永
摘 要:研究了井岡·蛇床素AS對水稻紋枯病的田間防效。結果表明,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在藥后7d、14d和21d對水稻紋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殺菌劑;水稻紋枯??;田間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2-77-02
水稻紋枯病病原物無性態(tài)為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絲核屬;有性態(tài)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屬擔子菌亞門亡革菌屬。水稻紋枯病從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fā)病,以抽穗期前后為盛期,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可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葉片發(fā)病嚴重時,可導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蔓延至穗部,會造成秕谷增加,粒重下降,并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
為驗證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井岡·蛇床素AS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適宜用量及持效期,我站承擔了該產品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旨在為推廣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條件
1.1.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 試驗對象:水稻紋枯病。試驗作物:粳稻(淮稻5號)。
1.1.2 試驗環(huán)境及栽培條件 試驗田設在建陽鎮(zhèn)金橋村。為便于調查,選擇栽培方式為旱育移栽手插秧的田塊作為試驗田。水稻密度均勻,株行距15cm×25cm。試驗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水稻長勢與大面積無明顯差異。
1.2 試驗設計和安排
1.2.1 試驗藥劑(1)12%井岡·蛇床素AS(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6%井岡·蛇床素WP(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10%井岡霉素A SPX(浙江省桐廬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0%井岡·臘芽菌WP(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試驗處理 共設7個處理:(1)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2)12%井岡·蛇床素AS50mL/667m2;(3)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m2;(4)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5)10%井岡霉素A SPX40g/667m2(常規(guī)藥劑1);(6)40%井岡·臘芽菌WP60g/667m2(常規(guī)藥劑2);(7)清水對照(ck)
1.2.3 小區(qū)安排 每個處理均設3個重復,共21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33.4m2,田間隨機排列,為防止串水,小區(qū)間筑起小埂。
1.3 施藥方法
1.3.1 施藥器械及方法 各小區(qū)按每667m2藥量對水45L,采用手動噴霧器常規(guī)均勻噴霧,噴霧器噴片直徑1.3mm。
1.3.2 施藥時間和次數 在紋枯病病叢率5%時(8月2日)施藥1次。到試驗調查結束未用任何對紋枯病有防治作用的藥劑及其它殺菌劑。
1.4 調查記載
1.4.1 氣象資料 施藥當日多云,日平均氣溫30.5℃,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27℃,南風3~4級。試驗期間,僅藥后,8月3日、4日,2d小雨,其余均處于高溫干旱天氣。
1.4.2 土壤資料 油泥土。
1.4.3 調查時間和內容 時間及內容:用藥之前,調查并記錄病情基數,在施藥后7d、4d、21d調查防治效果。調查方法: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點固定調查相連5叢,共25叢,記錄總株數、病株數及病級數。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病;1級:第4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ㄒ皂斎~為第1葉片);3級:第3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5級:第2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級:全株發(fā)病,提前枯死。
防效計算: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9]×100
防效(%)=[1-對照區(qū)藥前病指×施藥區(qū)藥后病指對照區(qū)藥后病指×施藥區(qū)藥前病指]×100
1.4.4 對作物的影響 試驗期間對各藥劑處理進行目測觀察,未發(fā)現藥害及對生長不良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果 對紋枯病的防效試驗結果詳見表1。
2.2 結果分析
(1)藥后7d,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4個處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藥劑10%井岡霉素A SPX。其中,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2個處理病指防效與常規(guī)對照藥劑40%井·蠟芽WP相當。
(2)藥后14d、21d,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4個處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藥劑10%井岡霉素ASPX,但均不及對照藥劑40%井·蠟芽WP。
(3)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4個處理藥后7d、14d、21d3次次調查,防效逐次下降,說明中南公司供試的2種殺菌劑持效性都不理想。
(4)今年防治紋枯病的藥劑試驗是在高溫干旱的特殊天氣條件下進行的。用藥前后是紋枯病的發(fā)展高峰期,藥后7d能夠反映藥劑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8月中旬處于擱田期,加之高溫造成的干旱對紋枯病的發(fā)展有較大的抑制作用,空白對照的病情發(fā)展受到非正常的抑制,影響了試驗的準確性。
3 結論
12%井岡·蛇床素AS可以作為防治紋枯病的藥劑進行推廣,實際防治中應當選用高劑量,建議667m2用量不低于60mL,發(fā)生重時應加大用量,且2次防治的間隔期不宜太長。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摘 要:研究了井岡·蛇床素AS對水稻紋枯病的田間防效。結果表明,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在藥后7d、14d和21d對水稻紋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殺菌劑;水稻紋枯?。惶镩g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2-77-02
水稻紋枯病病原物無性態(tài)為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絲核屬;有性態(tài)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屬擔子菌亞門亡革菌屬。水稻紋枯病從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fā)病,以抽穗期前后為盛期,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可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葉片發(fā)病嚴重時,可導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蔓延至穗部,會造成秕谷增加,粒重下降,并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
為驗證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井岡·蛇床素AS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適宜用量及持效期,我站承擔了該產品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旨在為推廣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條件
1.1.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 試驗對象:水稻紋枯病。試驗作物:粳稻(淮稻5號)。
1.1.2 試驗環(huán)境及栽培條件 試驗田設在建陽鎮(zhèn)金橋村。為便于調查,選擇栽培方式為旱育移栽手插秧的田塊作為試驗田。水稻密度均勻,株行距15cm×25cm。試驗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水稻長勢與大面積無明顯差異。
1.2 試驗設計和安排
1.2.1 試驗藥劑(1)12%井岡·蛇床素AS(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6%井岡·蛇床素WP(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10%井岡霉素A SPX(浙江省桐廬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0%井岡·臘芽菌WP(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試驗處理 共設7個處理:(1)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2)12%井岡·蛇床素AS50mL/667m2;(3)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m2;(4)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5)10%井岡霉素A SPX40g/667m2(常規(guī)藥劑1);(6)40%井岡·臘芽菌WP60g/667m2(常規(guī)藥劑2);(7)清水對照(ck)
1.2.3 小區(qū)安排 每個處理均設3個重復,共21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33.4m2,田間隨機排列,為防止串水,小區(qū)間筑起小埂。
1.3 施藥方法
1.3.1 施藥器械及方法 各小區(qū)按每667m2藥量對水45L,采用手動噴霧器常規(guī)均勻噴霧,噴霧器噴片直徑1.3mm。
1.3.2 施藥時間和次數 在紋枯病病叢率5%時(8月2日)施藥1次。到試驗調查結束未用任何對紋枯病有防治作用的藥劑及其它殺菌劑。
1.4 調查記載
1.4.1 氣象資料 施藥當日多云,日平均氣溫30.5℃,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27℃,南風3~4級。試驗期間,僅藥后,8月3日、4日,2d小雨,其余均處于高溫干旱天氣。
1.4.2 土壤資料 油泥土。
1.4.3 調查時間和內容 時間及內容:用藥之前,調查并記錄病情基數,在施藥后7d、4d、21d調查防治效果。調查方法: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點固定調查相連5叢,共25叢,記錄總株數、病株數及病級數。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1級:第4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ㄒ皂斎~為第1葉片);3級:第3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病;5級:第2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級:全株發(fā)病,提前枯死。
防效計算: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9]×100
防效(%)=[1-對照區(qū)藥前病指×施藥區(qū)藥后病指對照區(qū)藥后病指×施藥區(qū)藥前病指]×100
1.4.4 對作物的影響 試驗期間對各藥劑處理進行目測觀察,未發(fā)現藥害及對生長不良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果 對紋枯病的防效試驗結果詳見表1。
2.2 結果分析
(1)藥后7d,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4個處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藥劑10%井岡霉素A SPX。其中,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2個處理病指防效與常規(guī)對照藥劑40%井·蠟芽WP相當。
(2)藥后14d、21d,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4個處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藥劑10%井岡霉素ASPX,但均不及對照藥劑40%井·蠟芽WP。
(3)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4個處理藥后7d、14d、21d3次次調查,防效逐次下降,說明中南公司供試的2種殺菌劑持效性都不理想。
(4)今年防治紋枯病的藥劑試驗是在高溫干旱的特殊天氣條件下進行的。用藥前后是紋枯病的發(fā)展高峰期,藥后7d能夠反映藥劑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8月中旬處于擱田期,加之高溫造成的干旱對紋枯病的發(fā)展有較大的抑制作用,空白對照的病情發(fā)展受到非正常的抑制,影響了試驗的準確性。
3 結論
12%井岡·蛇床素AS可以作為防治紋枯病的藥劑進行推廣,實際防治中應當選用高劑量,建議667m2用量不低于60mL,發(fā)生重時應加大用量,且2次防治的間隔期不宜太長。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摘 要:研究了井岡·蛇床素AS對水稻紋枯病的田間防效。結果表明,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在藥后7d、14d和21d對水稻紋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殺菌劑;水稻紋枯??;田間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35.1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22-77-02
水稻紋枯病病原物無性態(tài)為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絲核屬;有性態(tài)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屬擔子菌亞門亡革菌屬。水稻紋枯病從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fā)病,以抽穗期前后為盛期,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可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葉片發(fā)病嚴重時,可導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蔓延至穗部,會造成秕谷增加,粒重下降,并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
為驗證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井岡·蛇床素AS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適宜用量及持效期,我站承擔了該產品防治水稻紋枯病試驗,旨在為推廣使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條件
1.1.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 試驗對象:水稻紋枯病。試驗作物:粳稻(淮稻5號)。
1.1.2 試驗環(huán)境及栽培條件 試驗田設在建陽鎮(zhèn)金橋村。為便于調查,選擇栽培方式為旱育移栽手插秧的田塊作為試驗田。水稻密度均勻,株行距15cm×25cm。試驗田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水稻長勢與大面積無明顯差異。
1.2 試驗設計和安排
1.2.1 試驗藥劑(1)12%井岡·蛇床素AS(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6%井岡·蛇床素WP(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10%井岡霉素A SPX(浙江省桐廬匯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0%井岡·臘芽菌WP(江蘇溧陽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試驗處理 共設7個處理:(1)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2)12%井岡·蛇床素AS50mL/667m2;(3)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m2;(4)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5)10%井岡霉素A SPX40g/667m2(常規(guī)藥劑1);(6)40%井岡·臘芽菌WP60g/667m2(常規(guī)藥劑2);(7)清水對照(ck)
1.2.3 小區(qū)安排 每個處理均設3個重復,共21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33.4m2,田間隨機排列,為防止串水,小區(qū)間筑起小埂。
1.3 施藥方法
1.3.1 施藥器械及方法 各小區(qū)按每667m2藥量對水45L,采用手動噴霧器常規(guī)均勻噴霧,噴霧器噴片直徑1.3mm。
1.3.2 施藥時間和次數 在紋枯病病叢率5%時(8月2日)施藥1次。到試驗調查結束未用任何對紋枯病有防治作用的藥劑及其它殺菌劑。
1.4 調查記載
1.4.1 氣象資料 施藥當日多云,日平均氣溫30.5℃,最高氣溫34℃,最低氣溫27℃,南風3~4級。試驗期間,僅藥后,8月3日、4日,2d小雨,其余均處于高溫干旱天氣。
1.4.2 土壤資料 油泥土。
1.4.3 調查時間和內容 時間及內容:用藥之前,調查并記錄病情基數,在施藥后7d、4d、21d調查防治效果。調查方法: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法。每點固定調查相連5叢,共25叢,記錄總株數、病株數及病級數。分級標準:0級:全株無??;1級:第4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ㄒ皂斎~為第1葉片);3級:第3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5級:第2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7級:劍葉葉片及其以下各葉鞘、葉片發(fā)??;9級:全株發(fā)病,提前枯死。
防效計算: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9]×100
防效(%)=[1-對照區(qū)藥前病指×施藥區(qū)藥后病指對照區(qū)藥后病指×施藥區(qū)藥前病指]×100
1.4.4 對作物的影響 試驗期間對各藥劑處理進行目測觀察,未發(fā)現藥害及對生長不良影響。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結果 對紋枯病的防效試驗結果詳見表1。
2.2 結果分析
(1)藥后7d,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4個處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藥劑10%井岡霉素A SPX。其中,12%井岡·蛇床素AS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2個處理病指防效與常規(guī)對照藥劑40%井·蠟芽WP相當。
(2)藥后14d、21d,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
4個處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規(guī)對照藥劑10%井岡霉素ASPX,但均不及對照藥劑40%井·蠟芽WP。
(3)12%井岡·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岡·蛇床素WP60g/667m24個處理藥后7d、14d、21d3次次調查,防效逐次下降,說明中南公司供試的2種殺菌劑持效性都不理想。
(4)今年防治紋枯病的藥劑試驗是在高溫干旱的特殊天氣條件下進行的。用藥前后是紋枯病的發(fā)展高峰期,藥后7d能夠反映藥劑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8月中旬處于擱田期,加之高溫造成的干旱對紋枯病的發(fā)展有較大的抑制作用,空白對照的病情發(fā)展受到非正常的抑制,影響了試驗的準確性。
3 結論
12%井岡·蛇床素AS可以作為防治紋枯病的藥劑進行推廣,實際防治中應當選用高劑量,建議667m2用量不低于60mL,發(fā)生重時應加大用量,且2次防治的間隔期不宜太長。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