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和
[摘要] 目的 探討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價值。 方法 選擇患兒80例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丙種球蛋白,比較兩組治療后的IgA、IgG及IgM水平,統(tǒng)計兩組的退熱時間、黏膜充血消失時間及淋巴結腫大消失時間。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IgA、IgG及IgM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退熱時間、黏膜充血消失時間及淋巴結腫大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結論 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迅速改善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丙種球蛋白;川崎??;阿司匹林
[中圖分類號] R72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1(a)-0083-03
川崎病作為急性發(fā)熱出疹性兒科急癥,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其好發(fā)于<5歲的兒童,尤其引發(fā)的冠狀動脈病變是常見的兒童心臟病[1],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全身血管急性炎性改變,嚴重者將引起心血管病變,尤以冠狀動脈的擴張,甚至出現(xiàn)冠狀動脈瘤而造成不良預后,嚴重者可發(fā)展為血栓,甚至猝死[2]。川崎病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害可在各個階段發(fā)生,甚至造成終生損傷,如成年后成為缺血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越來越大,并受到國際醫(yī)學界關注[3]。川崎病病程較長,傳統(tǒng)治療首選阿司匹林,其能有效抗炎、抗血小板聚集,近些年丙種球蛋白的應用更為廣泛,主要是因其可抑制血管損傷的免疫反應、抑制血小板聚集等[4]。本研究主要探討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兒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12歲,平均(3.1±0.2)歲,發(fā)病時間3個月~6年,平均(2.1±0.3)年;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1~12歲,平均(3.2±0.3)歲,發(fā)病時間3個月~6年,平均(2.0±0.3)年。兩組的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持續(xù)發(fā)熱>5 d;②兩眼結膜、口腔黏膜有紅腫充血表現(xiàn);③皮膚出現(xiàn)變化如多形紅斑、皮疹等;④手足出現(xiàn)潮紅、僵硬腫大、膜樣脫皮;⑤頸部淋巴結腫大。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與其監(jiān)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申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對照組在出現(xiàn)臨床發(fā)熱癥狀后給予阿司匹林(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國藥準字H13023635)40 mg/(kg·d),至少持續(xù)給藥2個月直至相關癥狀消失,根據(jù)患者治療情況適當增加阿司匹林給藥時間及給藥量。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丙種球蛋白(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國藥準字S20023015),單次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1 g/kg,2次/d,連續(xù)治療2 d。
1.4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兒隨訪3個月,比較兩組治療后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檢測的血清IgA、IgG及IgM水平,并統(tǒng)計兩組臨床癥狀中退熱時間、黏膜充血消失時間及淋巴結腫大消失時間。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IgA、IgG及IgM水平的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IgA、IgG及IgM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IgA、IgG及IgM水平的比較(g/L,x±s)
2.2 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好轉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的退熱時間、黏膜充血消失時間及淋巴結腫大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好轉時間的比較(d,x±s)
3 討論
川崎病的主要特征是大范圍的中小血管炎癥,并可引發(fā)冠狀動脈損害,甚至冠狀動脈瘤[5],是主要的兒童心臟疾病類型之一,目前尚不明確其發(fā)病機制,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川崎病的整個發(fā)病過程中,中性粒細胞與其關系密切。有研究發(fā)現(xiàn)川崎病的發(fā)病與免疫系統(tǒng)激活聯(lián)系緊密[6]。川崎病進入急性期后,中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及活躍性水平明顯提升。中性粒細胞會使患兒內皮細胞受損,從而發(fā)生血管損傷。有調查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冠狀動脈損傷的川崎病患兒,其中性粒細胞數(shù)量明顯高于無冠狀動脈損傷的患兒,說明中性粒細胞水平可作為診斷及預測川崎病并發(fā)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參考依據(jù)[7]。川崎病主要臨床癥狀為發(fā)熱、黏膜充血及淋巴結腫大,主要特征表現(xiàn)在免疫系統(tǒng)異?;罨蛷V泛血管炎兩個方面,可作為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的主要依據(jù)[8-9]。目前國內外采用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治療川崎病,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并預防冠狀動脈損傷。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丙種球蛋白能有效縮短川崎病的發(fā)熱時間,緩解相關癥狀,降低其出現(xiàn)冠狀動脈病變的概率[10]。
本研究觀察組聯(lián)合使用阿司匹林,并使用大劑量的丙種球蛋白,單次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1 g/kg,2次/d,連續(xù)治療2 d,相對于單純使用阿司匹林者,其治療后觀察組IgA、IgG及IgM水平均顯著升高,且高于對照組。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患者發(fā)生冠狀動脈損傷性疾病的概率,相比單獨服用阿司匹林更有優(yōu)勢。丙種球蛋白能抑制血管表面免疫反應,主要是通過封閉血液內血小板、單核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的相關受體來實現(xiàn),阿司匹林自身可抑制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從而實現(xiàn)抗炎、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的效果。兩者聯(lián)用能有效降低川崎病患兒出現(xiàn)冠狀動脈損傷的概率。有報道稱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能有效降低患兒體溫,調節(jié)白細胞水平,緩解眼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等癥狀[11-12]。在臨床癥狀方面,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退熱時間、黏膜充血消失時間及淋巴結腫大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相比阿司匹林,應用丙種球蛋白能有效縮短退熱時間,緩解皮疹、黏膜損害、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促進患者食欲及精神狀況好轉,快速降低外周血白細胞水平、紅細胞沉降率及C反應蛋白的臨床效果。作用機制,主要為以下3種:①大量使用丙種球蛋白能促進CD8+淋巴細胞數(shù)量增加,降低被活化的CD4+淋巴細胞數(shù)量,從而促使IgG合成;②抑制內皮細胞受體活性,以防止免疫級聯(lián)反應,避免對冠狀動脈造成損傷;③最后能抑制血小板表面內皮細胞受體活性,減少和避免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從而減少紅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通過降低中性粒細胞水平,實現(xiàn)降低川崎病患兒發(fā)生冠狀動脈瘤的概率。
總之,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迅速改善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瀚明,黎達均.62例川崎病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敏感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8):152-153.
[2] 彭茜,陳昌輝,吳青,等.CASP3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中國兒童川崎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遺傳學雜志,2013,30(2):180-184.
[3] 丁艷,尹薇,熊越華.不同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的臨床及免疫學效應比較[J].臨床兒科雜志,2012,30(10):948-952.
[4] 陸燕鳳.不同劑量免疫球蛋白在川崎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6):131-132.
[5] 劉卓勛,譚曉梅,黃清明.靜脈人免疫球蛋白無反應型川崎病患兒的循證治療[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3,8(4):313-314.
[6] 梭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臨床研究[J].健康必讀,2012,11(8):205.
[7] 武宇輝,田秀麗,李成榮,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對川崎病患者血漿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響[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3,33(5):346-350.
[8] 梁琰,李瑞麗.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4):37-38.
[9] 王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護理[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4):355.
[10] 潘洪萍.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心血管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2):141-142.
[11] 胡景偉,周忠蜀,楊凌,等.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1,91(18):1259-1264.
[12] 王雪芳,劉純義,劉文娟.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患兒的療效及對冠狀動脈病變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3,19(16):80-81.
(收稿日期:2014-08-19 本文編輯:李亞聰)
總之,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迅速改善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瀚明,黎達均.62例川崎病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敏感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8):152-153.
[2] 彭茜,陳昌輝,吳青,等.CASP3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中國兒童川崎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遺傳學雜志,2013,30(2):180-184.
[3] 丁艷,尹薇,熊越華.不同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的臨床及免疫學效應比較[J].臨床兒科雜志,2012,30(10):948-952.
[4] 陸燕鳳.不同劑量免疫球蛋白在川崎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6):131-132.
[5] 劉卓勛,譚曉梅,黃清明.靜脈人免疫球蛋白無反應型川崎病患兒的循證治療[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3,8(4):313-314.
[6] 梭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臨床研究[J].健康必讀,2012,11(8):205.
[7] 武宇輝,田秀麗,李成榮,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對川崎病患者血漿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響[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3,33(5):346-350.
[8] 梁琰,李瑞麗.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4):37-38.
[9] 王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護理[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4):355.
[10] 潘洪萍.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心血管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2):141-142.
[11] 胡景偉,周忠蜀,楊凌,等.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1,91(18):1259-1264.
[12] 王雪芳,劉純義,劉文娟.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患兒的療效及對冠狀動脈病變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3,19(16):80-81.
(收稿日期:2014-08-19 本文編輯:李亞聰)
總之,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迅速改善臨床癥狀,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瀚明,黎達均.62例川崎病高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敏感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8):152-153.
[2] 彭茜,陳昌輝,吳青,等.CASP3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中國兒童川崎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學遺傳學雜志,2013,30(2):180-184.
[3] 丁艷,尹薇,熊越華.不同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的臨床及免疫學效應比較[J].臨床兒科雜志,2012,30(10):948-952.
[4] 陸燕鳳.不同劑量免疫球蛋白在川崎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6):131-132.
[5] 劉卓勛,譚曉梅,黃清明.靜脈人免疫球蛋白無反應型川崎病患兒的循證治療[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3,8(4):313-314.
[6] 梭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臨床研究[J].健康必讀,2012,11(8):205.
[7] 武宇輝,田秀麗,李成榮,等.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對川崎病患者血漿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響[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3,33(5):346-350.
[8] 梁琰,李瑞麗.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4):37-38.
[9] 王黎.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小兒川崎病的護理[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4):355.
[10] 潘洪萍.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心血管病變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2):141-142.
[11] 胡景偉,周忠蜀,楊凌,等.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川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1,91(18):1259-1264.
[12] 王雪芳,劉純義,劉文娟.不同劑量丙種球蛋白對川崎病患兒的療效及對冠狀動脈病變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3,19(16):80-81.
(收稿日期:2014-08-19 本文編輯:李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