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讀《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有感

2014-12-05 09:59:10馮同慶
中國工人 2014年2期
關鍵詞:工運中國工會劉少奇

馮同慶

王永璽教授在古稀之年輯錄了其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的論文,付梓之際邀我閱覽?,F(xiàn)已正式出版,深感可喜可賀!永璽教授長我10歲,是“文革”前史學專業(yè)的正規(guī)本科生,“文革”之后30多年一直勉力中國工人運動史、中國工會史的教學和研究,當為前輩師長。讀罷書稿,一種感念油然而生,中國改革開放后,工會歷史教學和研究一度有長足進展,而到了現(xiàn)在卻越來越被削弱,如永璽教授般恒久堅持者已是碩果僅存。我自當不揣冒昧,書寫一二感言。

我于1985年夏季到全國總工會的學校任教,永璽教授先我到這所學校,我們一起經(jīng)歷了學校從干部學校到成人高校再到本科大學的發(fā)展。永璽教授做歷史研究,我則做理論研究,盡管隔行如隔山,也有史論不分家之說,我們常有交往。精神矍鑠,談笑風生,自信十足,新見迭出,是永璽教授給我的最初印象。而這個印象或說狀態(tài),仿佛被“定格”,延續(xù)至今而沒有被改變過。在我的觀察中,他的教學十分精彩,不僅口才甚佳,而且內(nèi)容常新,還激情四射并相當深刻和幽默,學員總是饒有興味地聽講和回味。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以研究作為積淀,形成了研究——教學、教學——研究的良性循環(huán)。正所謂,功夫在其外,厚積而薄發(fā)。

據(jù)我所知,多年來,他主編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中國工會史》《中國工會縱橫談》《中國工會歷程》《簡明中國工會史》《中國工會歷史知識講座》。作為副主編,參與了《中華全國總工會70年》這部重要史書的編寫工作。作為提綱設計和學術總監(jiān),參與了《中國工會讀本》,即我國第一部圖文版中國工會通史的編寫和出版工作。他曾經(jīng)擔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運研究室主任,作為唯一的工運史和工會史學者擔任了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四、五、六屆理事會理事,還是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劉少奇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工人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他及至年邁還在熱心參與這些學術活動,是寄托著一種特別的希望。希望中國的工運史和工會史的研究能夠引起學界乃至社會的關注,能夠有更多的人參與和支持,能夠有后繼的青年傳人。常聽他感嘆,這么一個自古至今保有完整文明的民族,工業(yè)人口不斷增加且為世界之最,怎么能夠沒有相匹配的工人歷史研究?全國總工會和一些地方總工會對工運或工會歷史事件、人物的紀念活動,都邀請他做顧問,或向他做咨詢,稱其為中國工運史和工會史權威學者乃實至名歸。在我看來,他的這種身份,一方面給他帶來的是見證其幾乎一生努力的欣慰,另一方面卻也在他的心底郁積下后繼乏人的深深惆悵。

《中國工人運動史研究》雖然是論文輯錄,卻自成系統(tǒng),從歷史淵源到發(fā)展脈絡相當清晰。在內(nèi)容上,既有歷史分期及其闡釋,還有深入的問題探討,特別注重以史鑒今的理論和政策分析和建議。其中,對歷史進程、重大事件、方針方略、人物言行等,細微考察,宏觀觀照,據(jù)實論理,引人增識、辨?zhèn)魏鸵嬷尽?/p>

其中一些觀點和分析,我覺得尤其具有史學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他在評價六卷本《中國工人運動史》時強調,有一點應引起我們史學工作者必須重視和認真分析的,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倫理和文化。特別是對早期工人研究而言,其行為、組織、作用是借助了中國歷史上的仁義道德和勇武精神的,由此他們才能不畏強權、濟弱扶貧、相互結合、急人之急。對此,我們以往的研究是忽略了的。

他還把這種文化視角的研究延伸下去。在論述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以及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工運方針時,詳細介紹了劉少奇的爭取、利用、團結、改造自發(fā)或地緣組織的策略,認為這對現(xiàn)在我們?nèi)绾握_看待農(nóng)民工、臨時工和外地工等不固定群體有積極的指導意義。不過,他還提出這種倫理和文化傳統(tǒng),有時候是有害的。他分析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這方面的失誤和教訓。一些農(nóng)村工作的經(jīng)驗被運用到工會工作中,一度混淆了對地主和民族工商業(yè)者不同政策的界限,把農(nóng)村土改的一套做法搬到城市,用農(nóng)民斗地主的方法揪斗私營企業(yè)主,這不僅擴大了打擊面,還導致了一些工廠虧本,難以維持生產(chǎn),也損害了工人自己的利益。

可以看出,他極為尊重和推崇劉少奇及其工人和工會的思想,同時又不為尊者諱,一直持客觀的認識和分析。他指出,應該肯定劉少奇在工運方面的歷史功績和理論貢獻,但對于劉少奇在某個時期某些問題上的局限性在研究上尚需深入。如他對白區(qū)工人運動的策略思想提出了許多正確的主張,但在某些問題上沒有完全擺脫“左”的思想影響。又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關于工運理論的爭論中劉少奇支持了李立三、 賴若愚對工運理論的探索,可是后來又提出是否把工會改為婦聯(lián)會的性質、縣以下工會取消等政策觀點,對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研究,對科學總結歷史經(jīng)驗教訓和正確指導今天的工會工作應該是有益的。

不僅如此,他還以相當?shù)睦碚撚職鈱γ珴蓶|與劉少奇的工運思想進行了比較。他在指出毛澤東與劉少奇的共同點后,剖析了他們的不同。他認為,毛澤東更側重全局,強調工會與黨政的共性而忽略其個性或曰特性。然而,忽略了這種個性或特性,恰恰在理論和政策上容易造成工會忽略維護職工權益,脫離職工群眾,甚至出現(xiàn)工會官僚化。或許是因為劉少奇既擔任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又長期擔任全國總工會的領導職務,劉少奇力主既強調工會與黨政的共性又突出其獨特的個性,即工會的基本任務是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永璽教授認為,劉少奇在這些問題上,考慮全面、辨證與深遠,是非常精辟而又難能可貴的。永璽教授多次論述,認為中國工會七大、八大的方針是正確的,與劉少奇的重視、 關懷和推動及其理論指導有著重要的和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該方針的內(nèi)容不足和嚴重缺陷,一方面固然是當時歷史條件決定的,但另一方面又恰恰是因為劉少奇在新中國成立前后所開拓、創(chuàng)建的關于工會工作的新思路及新理論的主要部分,還沒有被全黨所接受,更沒有在全國總工會的工作中起到支配地位的作用。這些也是我們現(xiàn)在工會工作應該記取的經(jīng)驗和教訓。

一般讀者都視劉少奇等工運領袖為政治偉人,而永璽教授給我們介紹的劉少奇卻還有著鮮活的人道性格和人性光輝。他介紹說,劉少奇在開灤煤礦聽說很多工人餓著肚子下井,以致暈倒在井下,他立即嚴肅地指出,這不行!要督促資本家想辦法給工人開工資,要解決工人的生活問題。在了解到開灤包工大柜對礦工剝削極其殘酷時,他立即建議采取他在安源領導礦工斗爭用職工自包合作社代替包工頭的辦法。在他離開之后,開灤礦按照他的指示取締了作惡多端的包工大柜。這些事例,我都是第一次知道。最近,黨中央在各級領導干部中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這些事例不應該被遺忘,而可以成為很好的教材。

永璽教授抱著深沉的關切和深厚的情感,反復描述和解析新中國工會的兩位卓越領導者李立三和賴若愚。他極為贊頌他們在理論探索和實際工作中勇于開拓的求實精神。例如,他介紹賴若愚進行工會理論探索的過程,那是既有李立三被錯誤批判的前車之鑒,又有反右派斗爭擴大化后日益“左”傾以及政治體制愈來愈高度集中的不利形勢下,他以無限忠誠于工人階級的一顆赤心,不顧自己可能被人誤解甚至會有更大的危險,毅然決然開拓了工會的政治地位、獨特任務、與黨政的關系等重大而敏感的理論研究領域,并作出了巨大貢獻。雖然,后來他遭到嚴重誤解及不公正的評價,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對他的歷史誤會及一切不白之冤都得以改正、昭雪,他所創(chuàng)建的理論已成為今天工運理論繼續(xù)開拓的堅實基礎,并為新的工運蓬勃、健康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

讀罷永璽教授的《中國工人運動歷史研究》,促使我思考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即怎樣的方針或政策才是適合世情、國情、會情、人(工人)情的?民主革命中工人及其工會付出了巨大犧牲,卻不得不改行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才取得了成功。新中國建立后,經(jīng)過了一段短暫的“黃金時期”后,工會組織包括相當一些工會領導一再被誤解和傷害。改革開放后,經(jīng)撥亂反正總結了歷史的經(jīng)驗和教訓,工會也發(fā)生了相當大的變化,然而距離廣大勞動者的期望仍然尚遠,不斷深化乃至激化的勞動社會問題提出了越來越尖銳的挑戰(zhàn)。

能不能借著現(xiàn)階段加強社會建設的大勢,變挑戰(zhàn)為機遇,探尋到更為適宜的方針或政策,使中國工會真正能夠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使社會勞動問題得到持續(xù)而有效的解決?就史學研究助力社會建設而言,我借著永璽教授的論文集談一些淺薄的看法。

首先,以往的史學研究基本上是政治史研究,如果能夠開拓社會史、生活史、民間史、工人史、勞動史、工作史、社團史、家族史、企業(yè)史、行業(yè)史、社區(qū)史等的研究,可能能夠為方針和政策的制訂提供更為豐富和適用的學理支持。

其次,在更為廣闊的范圍汲取中國工人運動和工會的歷史研究成果,歐美學者、臺灣學者、大陸一些通用學科的年輕學人有了越來越多的這方面的成果,還有在現(xiàn)實中歐美工會歷史記憶和傳承的方法和方式,如果能夠對其從不知曉到知曉,有益于拓展方針和政策制訂的視野和思路。

最后,工運和工會的專史研究與通史研究可以相互借力,多年來世界史、中國史等通史研究有很多新的進展,乃至于可以說有很多以往的研究成果我們尚不了解,而了解世界命運、國族命運的新認識有助于工運和工會專史的研究,還可能轉化為方針和政策制訂的新提示或新引領。

猜你喜歡
工運中國工會劉少奇
創(chuàng)生與成長——中國工會的紅色足跡(三十二)
工會博覽(2022年33期)2023-01-12 08:53:36
創(chuàng)生與成長——中國工會的紅色足跡(二十七)
工會博覽(2022年17期)2022-07-15 07:26:12
劉少奇與中國共產(chǎn)黨
劉少奇在安源過春節(jié)
2021年《中國工運》征訂單
工會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4
劉少奇:不忘初心 對黨忠誠
劉少奇:求真務實,反對形式主義
前進吧!中國工運
心聲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17
從載體到理念:中國工會新媒體應用的實踐及發(fā)展趨勢
工運短波
時代風采(2016年12期)2016-07-21 15:07:45
鹿泉市| 天气| 上虞市| 应城市| 苍南县| 灵石县| 伽师县| 肥东县| 忻城县| 柯坪县| 康平县| 曲阜市| 阜新| 河津市| 大洼县| 连云港市| 宁阳县| 沭阳县| 抚顺市| 临汾市| 体育| 子洲县| 大英县| 色达县| 桑植县| 姜堰市| 申扎县| 上饶县| 香港| 遵义市| 济宁市| 马公市| 张家界市| 西乌珠穆沁旗| 会宁县| 舒城县| 龙山县| 乡城县| 潼南县| 揭西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