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軍,楊玉婷,范麗麗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新疆 喀什 844000)
極低出生體重兒各系統(tǒng)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國內報道死亡率為12.7%~20.8%,且體重越低死亡率越高[1]。我科于2010年8月在創(chuàng)建優(yōu)質護理示范病房活動中,應用早產兒發(fā)展性照顧的理念,營造宮內環(huán)境[2],將“鳥巢”護理應用于極低出生體重兒,結果發(fā)現(xiàn)促進了極低出生體重兒體質量的增長,減少了并發(fā)癥,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0年8月~2012年3月在我院新生兒監(jiān)護病房住院的孕周在32~36周、出生時體質量在 1000~1490 g、Apgar評分≥6分、母親孕期無其他內科病史的極低出生體重兒中60例。按入院順序,單號分為對照組(30例),雙號為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體質量( 1212±253)g。觀察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體質量( 1220.12±260)g,兩組出生月份、性別比、體質量、胎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兩組患兒使用型號相同的暖箱,按患兒體質量調節(jié)暖箱溫濕度,頸下放置柔軟毛巾墊,伸展頸部,利于呼吸。每2小時更換體位1次。對照組患兒裸體直接放入調節(jié)好箱溫的暖箱中,觀察組先將自制的“鳥巢”放入暖箱中預熱至34℃~35℃,調節(jié)暖箱溫度,將患兒裸體放入鳥巢內,鳥巢是采用柔軟的1 m×1 m的棉質雙層的包單對折卷曲成長條形狀,在患兒身體周圍緊密包裹,繞成形狀為鳥巢的樣子。使患兒身體中線呈屈曲狀,采取床頭抬高15°,防止胃食管返流[3]。兩組均給予24小時心電監(jiān)護。按醫(yī)囑經口給予早產兒配方奶喂養(yǎng),2小時喂養(yǎng)1次,記錄24小時進奶量,觀察患兒胃腸道反應,排便等情況;患兒病情平穩(wěn),體質量增至 1800 g以上,即停止心電監(jiān)護,撤去鳥巢。
1.2.2 評價方法:由護理組長每晨8:00喂奶前稱體質量,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兩組觀察時間均為14 d。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所得數(shù)據采用t檢驗。
兩組患兒各項指標比較,觀察組患兒恢復出生體質量的時間縮短,體質量比對照組明顯增長,縮短了住院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兩組極低出生體重兒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極低出生體重兒各項指標比較(±s)
注:兩組間比較,P<0.001
組別 例數(shù) 出生體質量(g)恢復出生體質量時間(d)體質量增長(g/d)住院時間(d)對照組 301212.79±25313.35±2. 6117.58±2. 2626.28±1.9觀察組 301220.12± 2609.95±2. 4625.67±2. 7619.68±1.5 t值 -5. 2312.44 -15 P值 <0.001 <0.001 <0.001
體重增長情況是判斷低出生體重兒治療護理是否有效及生長發(fā)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之一,使用鳥巢式護理,其姿勢與胎兒在宮內姿勢相似,使其感覺更舒適、安靜,減少哭鬧,減少身體無意義的活動。使患兒活動范圍局限,活動量減少,減少機體熱能的消耗[4],鳥巢環(huán)繞患兒,護圈觸及面部,促進患兒手頭互動和吸吮手指或拳頭,提高吸吮力,促進垂體各激素的分泌增多,使奶量增加,生理性體重下降減少,恢復出生時體質量時間縮短[5],表1顯示,觀察組患兒恢復出生體質量平均時間比對照組顯著縮短,體質量比對照組明顯增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可見鳥巢如母體環(huán)境,有利于生長發(fā)育??s短了患兒住院時間,減輕了家庭負擔。使患兒盡早回到母親懷抱,用母親的親情在家庭中延續(xù)發(fā)展性照顧,提高患兒發(fā)育質量。
[1] 金漢珍,黃得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93.
[2] 余捷文,金 偉.發(fā)展性照顧理念在NICU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學報,2008,15(2):64.
[3] 黃麗娟.不同體位護理對早產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6):64.
[4] 余桂英,鄧云珍,林火仙.發(fā)育支持護理對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睡眠和體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24(23):35.
[5] 黃芳艷,林 梅.水床式鳥巢護理在極低出生體重兒中的應用[J]. 護理學雜志,2009,24(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