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華,蔡繼權
(1. 雅培-眼力?。ê贾荩┲扑幱邢薰荆憬?杭州310018;2. 浙江省傳化專用化學品研究院,浙江 杭州311200)
1,2-苯并異噻唑啉-3-酮 (1.2-Benzisothia zolin-3-one,簡稱BIT)具有突出的抑制真菌、霉菌、細菌和藻類等微生物滋生的作用,是重要的新型工業(yè)殺菌、防霉、防腐劑。 BIT 無刺激性,大白鼠急性經(jīng)口LD50為1400 mg/Kg,屬低毒性,也未發(fā)現(xiàn)其致癌、致畸、致突變性。BIT 在廣泛的pH 值和200 ℃溫度下殺菌效果不變,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BIT 使用方便,生產(chǎn)中不需特殊設備即可直接添加,對金屬無腐蝕,在土壤中半衰期小于24 h,不會在水生生物體內(nèi)聚積。 BIT 已被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yè)產(chǎn)品的防腐防霉。 專家預測,僅在造紙、 乳膠漆行業(yè)中,全球每年的BIT 需求就超過4000 t 。 BIT 的工業(yè)生產(chǎn)和綠色環(huán)保合成工藝越來越受到重視。 本文闡述BIT的工業(yè)生產(chǎn)與提純、 操作要點和合成工藝路線新進展。
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生產(chǎn)主要原料2,2′- 二硫代二苯甲酸除了作生產(chǎn)BIT 的主要原料外,還是許多重要藥品的中間體。
①多硫化反應:
②重氮化反應:
③二硫化反應:
④酸化反應:
⑤氨溶反應:
⑥中和反應:
①酰氯化反應:
②溴化反應:
③氨溶反應:
工藝過程: 將配制好冷卻至0 ~5 ℃的亞硝酸鈉溶液緩緩加入重氮化釜中進行重氮化反應(0~5 ℃,20 ~30 min ,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蘭為終點),生成的重氮鹽溶液以一定速度加到二硫化反應釜中進行二硫化反應 (投重氮鹽溶液0 ~5℃,30 min;脫氮氣逐漸升溫到常溫,1.5 ~2 h),則生成二酸鈉料液。再將該料液經(jīng)酸化、脫硫化氫(80 ~90 ℃,1 h)、氨溶(終點為pH 值8 ~9)后置于釜底過濾器中(終點為濾液pH 值6 ~7),濾去廢渣,液體用真空吸回二硫化反應釜,經(jīng)鹽酸中和(終點為剛果紅試紙變色)成二酸,送至離心機脫水,濾餅送烘房干燥(烘房溫度100 ± 10 ℃,二酸含水率≤0.5%),粉碎(細度40 目通過)后供合成1,2-苯并異噻唑啉-3-酮工段用。
控制要點:嚴格控制投料比。當投入的鄰氨基苯甲酸含量以及其它原料含量變化時,則應按比例作相應的調整。在重氮化反應中,應嚴格控制反應在0 ~5 ℃以內(nèi)進行,當溫度高至5 ℃時應暫停加入亞硝酸鈉,必要時可投入碎冰降溫,待溫度降至5 ℃以下時,再加入亞硝酸鈉,反應時間控制在0.5 h 以內(nèi)。 亞硝酸鈉加入量以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蘭為終點。 如配制好的亞硝酸鈉溶液已用完,試紙尚未變色,則可補加適量的亞硝酸鈉溶液;如試紙變蘭而亞硝酸鈉尚未加完,則可停止加入,棄去余液。亞硝酸鈉極易氧化,必須隨配隨用,不許隔班配制。 嚴格控制二硫化反應溫度在0 ~5 ℃范圍,重氮化投料期間要密切注意鍋內(nèi)情況,若出現(xiàn)漲鍋可暫停加入重氮鹽。
酰氯化反應:①投料:二酸、氯化亞砜、苯及催化劑;②反應溫度:物料沸騰回流;③反應終點:物料液相清澈,固體顆粒迅速沉降,氯化氫和二氧化硫逸出較少。流程:苯自高位計量槽流入BIT 反應釜,向釜中加入“二酸”及催化劑,并由氯化亞砜計量槽加入氯化亞砜后,加熱物料進行酰氯化反應。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常溫,加適量溴進行溴化反應;然后自氨水高位槽中加入適量氨水進行環(huán)化反應。反應結束后蒸脫溶劑,料液成鹽后經(jīng)過熱過濾器過濾后放入結晶桶,用鹽酸中和成微酸性,冷卻,結晶,過濾,得BIT 產(chǎn)品。酰氯化反應時逸出的氯化氫和二氧化硫混合氣體經(jīng)冷疑器導出至水沖泵系統(tǒng)吸收,所得吸收液經(jīng)堿液中和后排放。
溴化反應: ①投料:溴;②反應溫度:常溫(<20 ℃);③反應時間:10 ~15 min。
環(huán)化反應: ①投料:氨水;②反應溫度:60 ~70 ℃; ③反應時間:30 min; ④物料pH 值:始終≥8。
蒸苯:①溫度:75 ~85 ℃;②時間:約1 h;③蒸餾結束物料pH 值≥8。蒸脫苯時,苯與水的混合氣體經(jīng)冷疑器冷凝后,由分液器初步分層,苯層依次進入酸洗槽和水洗槽進行洗滌、沉降、分離操作,苯洗滌后呈中性或微堿性。苯脫水要求達到清澈透明。 所得回收苯在苯儲槽中經(jīng)氯化鈣干燥后回用。
成鹽:①投料:液堿;②反應時間:10 min;中和:加鹽酸至pH 為4 ~5。
成品干燥:①溫度:80 ~90 ℃;②含水量:<1%。
操作要點:
①保證“二酸”和氯化亞砜及催化劑的投料比。氯化亞砜不足,使反應不完全;過多,使副反應增加且氨水消耗增加。 如投入的“二酸”量有變化,則氯化亞砜用量及催化劑用量比例要相應地變化。
②酰化反應時間:以達到反應終點為標準,在以上投料比的情況下,大約需1 h 左右。
③保證環(huán)化反應期間的pH 值。 如發(fā)現(xiàn)pH<8,可補加氨水。
④防止苯的流失。因為苯為易燃有毒化學品,它的流失有可能帶來火災的危險,故在操作輸送時不允許流失。蒸餾苯時要全部蒸餾干凈,在洗滌時要沉降充分,仔細分離,以免將苯帶入廢水,威脅安全。
⑤保證苯的脫水質量。 酰氯化反應用無水操作系統(tǒng),故回收的苯應基本無水,否則將影響酰氯化效果。為此,苯的洗滌、沉降和分離操作,要盡量避免帶水相。
⑥原料溴和氯化亞砜在搬運、加料時,必須十分小心,不得打破、泄漏,空瓶也不準隨地亂放,應集中存放。
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的生產(chǎn)工藝路線都以“二酸”(2,2′- 二硫代二苯甲酸)為起始原料,以化學法使“二酸”中的-s--s--鍵斷裂,然后在NH3存在下閉合環(huán)化生成。
2,2′- 二硫代二苯甲酸合成路線主要有3條[1]:一是從鄰氨基苯甲酸出發(fā),通過重氮化,然后再用多硫化鈉硫化得到目標產(chǎn)物; 二是從鄰氨基苯甲酸出發(fā)通過重氮化,然后與SO2反應得到目標產(chǎn)物; 三是由鄰氯苯甲酸出發(fā)通過硫化得到目標產(chǎn)物。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賀賢璋在《2,2'- 二硫代二苯甲酸的制備》一文中認為:第三條路線雖然起始原材料價格較低,但由于分離上的難度,很難實現(xiàn)工業(yè)化。 第一和第二條合成路線最終產(chǎn)品的分離、純化都比較容易實現(xiàn)工業(yè)化,但第二條路線采用了SO2氣體,必須建立一套用于吸收過量未反應的SO2氣體的吸收裝置而增加投資與生產(chǎn)成本,因此采用第一條合成路線較為合理[1]。但據(jù)上海桑迪精細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桑迪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倪越、馬晨曉、趙俊、嚴萬春等人報道[2,3],他們研究的卻正是第二條工藝路線。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張瀚、徐孺牛等人成功地運用該法合成了BIT,并經(jīng)多次條件優(yōu)化實現(xiàn)了工業(yè)生產(chǎn)[4]。 該合成路線即前2 所述BIT 的傳統(tǒng)生產(chǎn)工藝路線,也是BIT 工業(yè)生產(chǎn)的最常見方法,已被國內(nèi)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 其合成路線相對簡單,分離容易,成品純度較高,合成總收率較高,可達60%~70%,缺點是需使用溴,操作工藝要求苛刻,投資較大,設備腐蝕較嚴重,廢水較多。
使用該合成工藝路線先用2,2′-二硫代二苯甲酰氯制取中間體2,2′-二硫代二苯甲酰胺,再溴化堿析,合成總收率約為40%~50%。 該法優(yōu)點為產(chǎn)品純度較高,缺點是需使用溴,操作條件較差,中間體二硫化二苯甲酰胺需要干燥,投資大,設備腐蝕嚴重,操作周期長,因此工業(yè)化生產(chǎn)通常較少采用該合成工藝路線。 但由于多步合成能夠盡可能提高產(chǎn)物純度,所以該法經(jīng)常被應用于實驗室中合成BIT[5]。
據(jù)上海桑迪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倪越、馬晨曉、趙俊、嚴萬春等人報道[2,3],他們的合成工藝是:在裝有機械攪拌、溫度計和脫氣裝置的四口瓶中,加入20%氨水1000 g 和上一批硫化二苯甲酰氯,先通入82 g 氯氣,保持溫度在30 ~40 ℃0.5 h后,脫除多余氨,并用液堿調節(jié)溶液pH 值到11 ~l2,冷凍結晶,得BIT 鈉鹽(淡黃色)。 將此鈉鹽溶解于1500 mL 水中,加15 g 活性炭,加熱脫色后,用硫酸中和至pH 值為4 ~5,析出BIT 原藥,過濾、 洗滌,即得類白色產(chǎn)品245 g,其純度為98.5%(HPLC),熔點為156 ~157 ℃,收率75%。該路線產(chǎn)率較高,反應過程可以連續(xù)進行,也非常適合于工業(yè)生產(chǎn),但其需使用氯氣,相對于溴會給操作過程帶來更大的危險性和難度,且對設備的腐蝕較上述2 種方法更為嚴重,因此并沒有被廣泛采用。
江蘇省大豐市天生藥業(yè)有限公司陳天生等人申請的中國發(fā)明專利CN101570519A 仍以2,2′-二硫二苯甲酸為起始原料,在溶劑(如四氯化碳、甲苯、氯化苯、三氯甲烷等)和有機堿催化劑(如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二異丙胺、吡啶、喹啉等)存在下,使用氯化亞砜氯化得到2,2′- 二硫二苯甲酰氯,再蒸除過量的氯化亞砜,后加入氨水中,并向反應液中通入空氣岐化進而環(huán)化一步合成1,2-苯并異噻唑啉-3-酮(BIT);接著加堿成鹽,冷卻析晶,分離、溶解,加酸析出,離心,水洗,甩干而得成品。 與上述路線相比,該法不必使用溴,生產(chǎn)過程清潔無污染,解決了BIT 傳統(tǒng)生產(chǎn)方法中需使用鹵素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工藝簡單、成本更低、 收率相當?shù)?,2-苯并異噻唑啉-3-酮的制備方法,具有較好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應用前景。
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童國通和浙江工業(yè)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學院翁建全以2,2′- 二硫代苯甲酸為原料,用BTC 即雙(三氯甲基)碳酸酯代替氯化亞砜等進行酰氯化,且在氨溶液中通空氣代替氯氣進行歧化環(huán)合、酸化析晶進而制得BIT 產(chǎn)品。該合成方法既避免了劇毒化學品氯氣的使用,也較好地解決了硫磷副產(chǎn)化合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符合綠色化學與清潔生產(chǎn)要求,反應過程條件溫和,操作方便,是符合綠色環(huán)??沙掷m(xù)發(fā)展的BIT工業(yè)生產(chǎn)方法之一。
本文闡述了以鄰氨基苯甲酸、亞硝酸鈉、硫化鈉、 硫磺等為原料進行重氮化和二硫化反應合成制得并經(jīng)酸化、氨溶、中和等工藝提純制得2,2′-二硫代二苯甲酸,再經(jīng)酰氯化、溴化、環(huán)合制取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產(chǎn)品的傳統(tǒng)反應路線、 工藝指標、操作要點、操作步驟和安全生產(chǎn)注意事項,介紹了其合成工藝路線和最新進展,提供了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綠色環(huán)保的工業(yè)生產(chǎn)方法。
[1]賀賢璋.2,2'-二硫代二苯甲酸的制備[J]. 杭州化工,2000,30 (2):14-18.
[2]倪越,嚴萬春,耿金懿,等.新工業(yè)防霉殺菌劑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的研制[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04,12(20):21-22.
[3]馬晨曉,嚴萬春,石杜風,等.新型工業(yè)殺菌劑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的研制 [C]. 2003ˊ全國首屆防霉、防腐劑技術研討及產(chǎn)品交流會資料,125-127.
[4]張瀚,張書成,陳愉江,等.殺菌防腐劑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的合成及應用 [J]. 精細化工,1990,7(2):61-64.
[5]楊俊偉,張可青,李輝,等.苯并異噻唑啉酮類化合物的性質及合成進展[J].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3,21(3):41-45.
[6]陳天生,葛友忠,孫勇.1,2-苯并異噻唑啉-3-酮的制備方法:中國,101570519A[P]. 2009-11-04.
[7]童國通,翁建全.抑菌劑1,2-苯并異噻唑啉-3-酮(BIT)的合成研究[J].化學世界,2013,(4):231-232,23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