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
國內(nèi)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上詩壇的詩人,受外國詩人的影響大致是清晰的。除了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到的聶魯達,大概就是史蒂文斯、艾略特、狄蘭·托馬斯和葉芝了。其間的緣由顯然也是跟翻譯有關(guān)。那是在1989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一套“二十世紀外國大詩人叢書”。這個題目很大,但出版的并不太多,準(zhǔn)確地說只有五種,即《史蒂文斯詩集》《狄蘭·托馬斯詩集》、威廉·巴特勒·葉芝的《幻象》、艾略特的《艾略特詩學(xué)文集》以及彼得·阿克羅伊德的《艾略特傳》。
這套書有一個“總序”,序言說:“一個大詩人是種巨大的精神現(xiàn)象。他既置身于歷史—文化之中,又通過其創(chuàng)造把自己顯示為某種新的‘源頭,具有開創(chuàng)和綜合的雙重意義。他豐富、深邃的內(nèi)涵給闡釋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而多種闡釋及其相互參照,又與詩人的努力一起構(gòu)成對人類精神領(lǐng)域的共同開拓。”“我們對大詩人充滿虔敬之心,這當(dāng)然不應(yīng)成為妨礙我們進行自身創(chuàng)造的理由;恰恰相反,會使我們創(chuàng)造更加自覺。每一個大詩人都呈現(xiàn)出一種人類精神所可能具有的高度,在已完成的意義上,他們是不可企及的,真正的創(chuàng)造卻永遠面臨起點?!?/p>
我欣賞這樣的識見,也是懷著“虔敬之心”讀了這五部書的。尤其是《史蒂文斯詩集》。此前我對他所知甚少,只是在刊物或詩歌選本(《美國現(xiàn)代詩選》等)中讀到過他的《壇子的軼事》《觀察黑鳥的十三種方式》等,但即使是有限的詩作,已使我不得不刮目相看。
我最早讀到的《壇子的軼事》,是趙毅衡先生翻譯的,譯詩為:
我把一只壇放在田納西,
它是圓的, 置在山巔。
它使凌亂的荒野,
圍著山峰排列。
于是荒野向壇子涌起,
匍匐在四周,再不荒莽。
壇子圓圓地置在地上,
高高屹立,巍峨莊嚴。
它君臨著四面八方,
壇是灰色的,未施彩妝。
它無法產(chǎn)生鳥或樹叢,
不像田納西別的東西。
后來,我即在作為“二十世紀外國大詩人叢書”之一的《史蒂文斯詩集》中讀到了西蒙、水琴的譯作——
我把一只圓形的壇子
放在田納西的山頂。
凌亂的荒野
圍向山峰。
荒野向壇子涌起,
匍匐在四周,不再荒涼。
圓圓的壇子置在地上,
高高地立于空中。
它君臨四界
這只灰色無釉的壇子
它不曾產(chǎn)生鳥雀或樹叢,
與田納西別的事物都不一樣。
——我感覺西蒙、水琴所譯較之趙先生所譯要好一些。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我是出于對史蒂文斯詩歌的喜愛(這里當(dāng)然也包含了對于譯本的信可)而喜歡上這個集子的。數(shù)十年來,藏書不算太少,詩集(無論是選本或是個人的)更是見者即藏,但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會找出來閱讀的,并不是太多,而《史蒂文斯詩集》則是其中之一。
喜歡他的《貴族的隱喻》——“二十個人過一座橋,/ 進一個村,/ 是二十個人過二十座橋,/ 進二十個村,/ 或一個人 / 過一座橋,進一個村。// 這是古謠 / 不言自明……”——;亦喜歡他的《六種意境》——“一位老人 / 坐在松樹陰影里 / 在中國。/ 他看見藍色和白色的 / 飛燕草 / 在樹影旁邊,/ 在風(fēng)中移動。/ 他的髯須在風(fēng)中移動。/ 松樹在風(fēng)中移動。/ 水草上的水 / 流過……”——當(dāng)然最喜歡的還是他的《彈藍色吉他的人》——
一
那人俯身,調(diào)校
吉他琴弦。日子青郁。
他們說:“你抱著藍色吉他,
彈奏的事物并不真實?!?/p>
那人答道:“藍色吉他上
事物改變了本來的面目?!?/p>
他們又說:“你彈奏的曲調(diào)
必須高于我們,又是我們自己,
藍色吉他上的曲調(diào)
必須是事物本來的面目?!?/p>
二
我彈不出完整的世界,
雖然我用盡了力量。
我歌詠英雄的頭顱,巨大的眼睛,
古銅色的臉,但并不是一個人,
雖然我盡力彈出完整的人。
彈他時幾乎做到了這點。
如果小夜曲
和人一樣重要,那么
完全可以說是小夜曲
彈奏藍色的吉他。
(西蒙、水琴 譯)
三
那一代人的夢,貶值了,
在爛泥里,在星期一污穢的光中,
就那么回事,他們唯一知道的夢
是位于終極區(qū)的時間,不是即將
到來的時間,兩個夢在爭執(zhí)。
這是即將到來的時間面包,
這是真實的石頭。面包
將成為我們的面包,石頭將成為
我們的床,夜里我們睡覺。
白天我們遺忘,除了
這樣的時刻——我們選擇彈奏
想象的松樹,想象的松鴉。
(飛渡 譯校)
《彈藍色吉他的人》是史蒂文斯受畢加索畫作《年邁的吉他手》啟發(fā)而創(chuàng)作的——《年邁的吉他手》是畢加索“藍色時期”的代表性作品,藍色彌漫整個畫面,而身形扭曲的老藝人,抱著吉他在街頭彈奏,其身形和表情,都足以讓人心痛——唯此我想史蒂文斯是在陣陣心痛中寫下這首大詩的;或者也可以這樣說,他寫這首詩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和那位年邁的吉他手融為一體。或者還可以深而言之,如果說年邁的吉他手彈奏的是人世滄桑、個人悲苦的話,那么史蒂文斯的彈奏則不僅關(guān)乎生命個體、人類命運,而且關(guān)乎詩人對于現(xiàn)實世界和藝術(shù)想象復(fù)雜關(guān)系的深層思索。一如詩評家們所言,在這首長詩里,想象與現(xiàn)實都是由鮮明的意象來體現(xiàn)的:藍色、音樂、詩歌、月亮等都是想象的象征,而綠色、太陽、大海、石頭等則是現(xiàn)實世界的代表……而詩人正是通過對于這些意象的“彈奏”,再現(xiàn)了自己的一貫主張——詩歌是想象和現(xiàn)實的結(jié)合,必須高于現(xiàn)實又體現(xiàn)現(xiàn)實。endprint
長詩《彈藍色吉他的人》共33節(jié),我這里抄錄的只是前兩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前兩節(jié)為西蒙、水琴所譯,是我熟讀再三的;而由飛渡譯校的最后一節(jié)(以及全詩)則是不久前才在網(wǎng)上讀到的。飛渡曾如是說——
詩人李景冰對華萊士·史蒂文斯非常感興趣,讀原作帶給他的感受讓他對現(xiàn)存的《彈藍色吉他的人》的幾個譯本總感不足,認為存有一些理解的缺陷,于是自己捉筆,請我校譯。還好之前對史蒂文斯有些了解,在翻譯論壇上也練過筆,我也就勉為其難。我被告知這首詩現(xiàn)在有三個譯本(我只在網(wǎng)上看到西蒙、水琴和周琰(adieudusk)的版本,陳東飚的譯本沒讀過),他認為我的“一些意見依然是未被覆蓋的,如果以完整的樣式出現(xiàn),肯定有意義。”遂有此譯校版。
我覺得飛渡的這個“譯校版”是下了工夫的(尤其是在注釋方面),而他所提及的陳東飚的譯本我亦已多次閱讀,那是在由詩人陳東東、張棗編,陳東飚、張棗譯的《最高虛構(gòu)筆記——史蒂文斯詩文集》(華東師大2009年版)中。
大夢無邊
——孟麗紅詩集《在夢的入口》序
這是孟麗紅的第三部詩集。
第一部為《城墻情結(jié)》,第二部曰《從指尖到心尖》;而這一部最初的命名并不是現(xiàn)在這樣,而是《愛情之近 愛情之遠》。
那一天,麗紅發(fā)短信告我:欲將書名改為《在夢的入口》。我沒問其所以,只是覺見這一改,是好的。
古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曾說:
清醒者只有一個普通的世界,
睡眠能把它
變成自己的世界。
我不懷疑翻譯家譯文的準(zhǔn)確性,但在這里,我還是想把“睡眠”當(dāng)作是“夢”——因為無夢的睡眠宛若“小死”,不過是“普通的世界”的一種存在;唯有夢,才會讓“普通的世界”變成闊大無邊的“自己的世界”。
我就是憑借這樣的意念,理解《在夢的入口》的。
這是詩人在“普通的世界”里的生存——
不敢說那個字
說出我將失去
體重 全部的溫度
靈魂變得一貧如洗
懼怕這種空
這種 沒有你的空
所以放馬南山
植樹 種草
招風(fēng) 引蝶
蓋房 生息
——這是“夢”,或者準(zhǔn)確地說是詩人借助夢而建立的“自己的世界”——
我要圈住你 把你圍成
山中山 地中地
菜中的青蟲
花中的蜜蜂
天天供養(yǎng)
……
我劈柴 槌衣裳
反復(fù)洗一條河
舀走煩心的白天
——《南山生涯》
麗紅就職于平遙監(jiān)獄,我不清楚監(jiān)獄的周遭是否真有一座叫“南山”的山,然而即使是有,我還是愿意把她詩中的南山,當(dāng)作是陶淵明的“南山”,抑或是他的桃花源。
在“普通的世界”里,麗紅是一個類似于陶潛的隱者,不張揚,不造作,輕聲細語,泰泰然然;而當(dāng)她通過“夢的入口”進入夢的王國、詩的王國,則儼然是一位女王,素面朝天,風(fēng)采綽約,舉重若輕,斬釘截鐵——
我說屋前要有修竹
屋后牧牛羊
菜畦要碧綠
秋天要收獲
摘天邊的白云作紙箋
拾大雁的翎羽作狼毫
我說要制一個純手工的梨花木書案
繼續(xù)給你寫詩
……
我要寫薄雪花
寫輕世俗的重
——《寫輕世俗的重》
麗紅的詩激情飽滿,詩句多有切割;喜生宣熟紙、荊釵布衣,擅以詞組并置,一如:
你順著我思想的藤蔓
成長
夏天 豐盈
冬天 瘦寒
——《切慕》
相逢金秋
摘下秋色一片
將相識 相知
去皮 搗碎 榨汁
加入春風(fēng)滿面 映日荷花
秋雨纏綿 一片冰心
入壇密封 等來年春天
發(fā)酵 籽殷粒實
——《佳釀》
她們仰慕
眼含悲憫 風(fēng)流倜儻 女人緣
封山立契 批閱經(jīng)文 權(quán)重天下
對酒當(dāng)歌 持生宣 熟紙
帛 絹 橫行江湖的你
——《巾幗女子》
我吃書啃字 吸精髓 補微量元素
過眼癮 享口福 填胃 養(yǎng)顏
閉門 思過 想未來
造城堡 立君王 封山神
——《自畫像》
——就像平遙古城墻(其古城墻可以考證的歷史最早建于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的周宣王時期;保存完善、年代久遠)上的一個個城垛,氣宇軒昂,扎扎實實。
我結(jié)識平遙古城墻已久,但結(jié)識麗紅嫌晚。那是她出第二部詩集時前來找我,約我為序,但當(dāng)時事務(wù)繁忙,未能踐約,實是遺憾。
而今她要出版她的第三部詩集了,我不能再怠慢,是以認真閱讀再三,寫下這點文字,權(quán)當(dāng)是為麗紅的宮殿卷簾,請大家進來看看——
天氣上好
土地芳香
陽光大朵大朵
慷慨就義 像
情侶 抱緊水深火熱
殉情
日子敞開 心懷敞開
這 多少令人不安和愧疚
越陷越深 花事
沒過脖子 探到
縱情似海
——《花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