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在榮寶齋
那一年,刁建的畫漸入佳境。
這一天,他跟一個朋友去逛榮寶齋西畫廊。
榮寶齋一直是刁建的藝術殿堂。沒事的時候,他經(jīng)常去那里轉(zhuǎn)悠,揣摩大師的意境,學習同道的筆法,每次都會有一些收獲。當然,一些很有點名氣的畫家作品擺在那里卻都少有人問津,這樣的事情也不新鮮。老來看畫的刁健也感到?jīng)]新鮮感了。
他看后脫口而出:“這樣的畫,我也能畫?!?/p>
也許是太過自信,說話聲大了點。刁建性本謙和,平時很少評論同行的東西。
營業(yè)員聞聲過來,上下打量著刁建,有點不相信地問:“你也能畫?你拿兩幅畫過來看看?!?/p>
刁建有些不好意思,“還行吧,我明天給您送幾幅過來?!?/p>
畫在榮寶齋掛出后沒多少日子,營業(yè)員來電話:“刁先生,您的畫賣掉了。請再送幾幅過來?!?/p>
胡同情結(jié)
興許是長在老北京人家,刁建對北京的胡同情有獨鐘。逢節(jié)假日,不管烈日炎炎還是北風呼嘯,他背個畫夾,走小街串胡同,門墩、上馬石和影墻,建筑細部,結(jié)構(gòu)內(nèi)外,他都仔細觀摩,認真描摹,素描紙上一筆筆畫過去,高度寫實。
然而,觀刁建那些胡同題材的油畫,你若按圖索驥,卻根本找不出一幅與現(xiàn)實景致一模一樣的胡同來。他別的畫也基本采用了如此格局。比如這幅,后面若隱若現(xiàn)的明明是白塔寺,近前臨街的店鋪,看著也算熟悉,可你就是繞白塔寺跑多少圈,都找不著這個門臉兒房。
“要都一模一樣,你也甭畫畫了,干脆拿個相機,照下來得了。”刁建如此解釋道。
白人黑格爾
當年的刁健精力過人,在畫廣告和公司業(yè)務完成后,為了貼補家用,他還在天壇公園租了個門臉兒賣自己的畫。平時要上班,沒工夫打理自己的畫廊,也就是星期六、日才過去照看一下。
那天,一個白人男子在天壇公園里的一排私人畫廊邊轉(zhuǎn)悠,走到刁建的畫廊前停下了,趴在櫥窗前看了半天。旁邊人過來說,“哈啰,哈啰,到我那里看看吧,我的畫比這兒的多,比這兒的好?!?/p>
白人搖頭,比畫了半天,意思是他就要找這家畫廊的主人。
幸好刁建的一個朋友那天也在場,看這情形趕緊給他打了個電話,但刁建說最快也只能周六過去。白人說沒問題,他可以等。周六那天刁建過來,見白人已經(jīng)等在畫廊外了。
白人自我介紹說,他叫黑格爾,挪威的一個畫商,在奧斯陸有自己的畫廊。這次來北京,就想找點老北京元素濃厚的油畫帶回去,好叫北歐的藝術收藏家們耳目一新。北京轉(zhuǎn)了幾天,刁建的畫吸引了他?!暗?,你的畫,我都要了。”
分手前,黑格爾對刁建說:“刁,我要在挪威給你開畫展?;厝ズ螅医o你寄邀請函來?!?/p>
在挪威開畫展
黑格爾走后一個多月,一封邀請函從挪威寄到刁建手中,正式邀請他攜作品去奧斯陸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到海外展出,是要經(jīng)過文化局審核批準的,而給刁建的邀請函的有效期限是一個月。好在審批者惜才,又覺刁建的畫很好表現(xiàn)了北京城的古老文化,遂一路放行。于是刁建按期飛往奧斯陸。
黑格爾是個成功的畫商,刁建個人油畫展在他的畫廊舉辦,給當?shù)厮囆g界造成了不小的轟動。一些報刊的評論饒有風趣,滿足了刁建一點小小的虛榮心:刁的畫很美,人也帥氣,引得不少女收藏家流連不已,賞畫,也欣賞這個中國青年畫家。
以后,刁建的畫經(jīng)常拿到黑格爾的畫廊展賣,除挪威外,歐洲一些地方也出現(xiàn)了他的畫作。這情形用一句話形容較為妥帖:名聲在外。如今,刁建跟黑格爾的溝通更為便捷:他將新作拍下來,用微信發(fā)給黑格爾;商量定后,他再把畫寄過去。
畫在畫中
藝術貴在不懈的堅持和追求,畫畫之外,刁建想法很少。他把大量時間用在了繪畫上,哪天畫得少了,他都會感覺不安,覺得時間經(jīng)不起如此浪費。關于名利他并不看淡,只是認為名利要靠自己在藝術上的孜孜以求。當然,機會這東西也是有的。刁建最津津樂道的是,他是如何干上首都電影院美工的。
那年,一部主旋律影片在首都電影院上映,當時的美工手藝差了點,大幅海報也太醒目了點,被馬路對過主管宣傳的領導看在眼里,非常的不爽。于是影院趕緊換美工,然而一時間合適的倒也不是那么好找。刁建得著消息趕過去面試,一試就被選中了。
黑格爾去天壇的那次算不算呢?應該算。如果當初這個白人去了地壇,或者是先農(nóng)壇,刁建的北歐畫展恐怕難以成行,至少那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順理,榮寶齋的那次也應該算。那次若不是一時的脫口而出,榮寶齋里掛刁建的畫,大概得推遲許多年。
不過,那么多的機會并非白來的,那需要經(jīng)年不懈的埋頭作畫。很偶然的一天,刁建畫畫畫累了,想歇會兒,抽根煙;他偶一抬頭,只見頭頂上方發(fā)生了些情況:一個餡兒餅正慢慢向他砸來。
(編輯·宋國強)
feimi200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