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 要]辛克萊·劉易斯被譽為加拿大最具盛名的文學藝術家之一。由于個人經(jīng)歷的原因,羅斯的小說一般都以加拿大大草原為背景,描繪不同時期加拿大人的生活及思想?!吨形鐣r分的燈》是1968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說集,一經(jīng)發(fā)表,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將此小說集中的同名小說《中午時分的燈》作為細讀文本,試分析羅斯小說中的加拿大特性。
[關鍵詞]辛克萊·羅斯;《中午時分的燈》;加拿大特性
引言
1908年,辛克萊·羅斯出生在薩斯喀徹溫省北部農(nóng)村一個蘇格蘭后裔的家中。幼時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生活。十六歲時為養(yǎng)家糊口而輟學,在草原小鎮(zhèn)上的加拿大皇家銀行任職,后在溫尼伯和蒙特利爾先后獲得永久職位,直至退休。之后曾移居希臘、西班牙等地,1980年返回加拿大,定居溫哥華。三十年代,他開始寫作,他的短篇小說陸續(xù)發(fā)表在各種文學雜志上,如《皇后季刊》等。這些小說后來結集成冊,收集在《中午時分的燈》里[1]。小說集共包含九個故事,依然是以草原生活為背景,描寫加拿大遭遇的自然災害,以及在特殊時期人們的困苦生活。
同名短篇《中午時分的燈》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加拿大特殊時期的一個典型例子,由于惡劣的天氣影響,導致農(nóng)民顆粒不收,人們也漸漸失去希望,但他們依舊努力掙扎,與大自然頑強對抗。
一、加拿大自然特征
加拿大為北美洲最北的國家,西抵太平洋,東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東北部和丹麥領地格陵蘭島相望,東部和法屬圣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與美國國土接壤,西北方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為鄰。領土面積達998萬平方公里,為全世界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加拿大在一萬四千年前即有加拿大原住民生活。15世紀,英國和法國殖民者開始在東海岸定居。1867年,英屬北美的四個殖民地以聯(lián)邦形式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現(xiàn)代加拿大的基礎。隨后,其它英屬北美殖民地陸續(xù)加入聯(lián)邦,形成了如今加拿大的領土范圍。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奉行多元文化,約四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加拿大以外,全國多個城市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
然而,在三十年代,加拿大西部地區(qū)卻遭遇了一場罕見的自然災害—沙塵暴(The Dust Bowl)。七年干旱使莊稼幾近顆粒無收,由于大規(guī)模的干旱和不合適的農(nóng)用工具的使用,使草原變成了沙漠,很多人被迫遠走他鄉(xiāng)。正是這個社會背景,辛克萊·羅斯創(chuàng)作了這篇《中午時分的燈》。小說中的夫妻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沙漠中?!拔萃猓囮嚳耧L呼嘯而過:穿過屋檐的聲音此起彼伏。三天了,風沒有停過。沙塵厚得變成了穿不透的濃霧”[2]。門窗緊閉的屋中,沙塵到處都是。由于風沙,小嬰兒一直哭鬧,即使中午也需要點燈才能看清。這就是小說中的場景,昔日的大草原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這令人窒息、令人恐慌的沙漠。在這種自然條件下,農(nóng)民苦不堪言,只得被迫離開家鄉(xiāng)。
二、加拿大人文特征
顯而易見,小說中的主題—生存。生存是加拿大小說家們離不開的話題。通過人與自然的對抗,描寫加拿大民族的倔強、頑強。小說中的丈夫保爾堅持認為即使生活在顆粒無收的沙漠中,他的家庭也會有好的生活,只是還不到時候,他會一直努力下去。而妻子艾倫卻認為丈夫不該這么固執(zhí),他應該注意到土地已經(jīng)不像以前那么肥沃了。她覺得他們應該回到城里面,過著正常的幸福的生活。由于對自然的態(tài)度不同,他們總是爭吵。保爾認為作為一位妻子,艾倫應該與他一起承受他們困苦的生活,他認為希望在前方,他們一定會回到過去的幸福生活,未來一定會美好的。而艾倫則委屈丈夫只關注收成,不在乎自己的精神追求,不在乎自己與孩子,她覺得丈夫應該把家庭成員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她希望丈夫可以回歸現(xiàn)實。最后他們無法達成一致,艾倫只得抱著孩子離家出走。由于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不僅引發(fā)了人與自然的抗爭,也同樣引發(fā)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人與自我的對抗。雖然如此,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加拿大人堅韌不屈的品格以及他們的善良的本性。在妻子出走后,丈夫保爾瘋了一樣的尋找。他并不是不在乎家庭,不在乎艾倫和孩子,他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堅持,讓家人生活地更好而已。
盡管生存的挑戰(zhàn)是加拿大小說家不可不提的話題,主人公的失敗是他們經(jīng)常設置的特征,盡管陰郁是他們經(jīng)常烘托的氣氛,然而加拿大人們并沒有放棄尋找希望,小說中主人公保爾依舊在一天天努力耕種,而艾倫也沒有馬上離開丈夫到城里,而是照看孩子照看家,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丈夫,盡管每天都會有抱怨和爭吵。從辛克萊·羅斯的小說中,人們不僅可以俯瞰加拿大特殊時期的全貌,而且能感受到加拿大人的樸實、頑強。
結語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辛克萊·羅斯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融入到自己的小說中。從他的小說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加拿大,還能感受到加拿大特殊的人文氣息,人們對自然的生存挑戰(zhàn),加拿大人的失敗、沮喪、希望、夢想。羅斯將自己對加拿大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小說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加拿大,也許它缺少法國的浪漫、英國的高貴、美國的現(xiàn)代化,但它卻是那樣的真實。它經(jīng)歷了種種苦難,如今卻依舊風采依然,這就是與眾不同的加拿大,別有風味的加拿大文學,獨具一格的加拿大性。
文獻綜述:
[1]Sinclair Ross. The Lamp at Noon and Other Stories. Toronto: Mclelland and Stewart, 1988.
[2]高蘭芳.“淺論辛克萊·羅斯短篇小說的兩大主題”,《社科縱橫》,(5)1998: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