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拙+田花
也許您不知道三線建設,但是您也許知道1968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的胡錦濤和北京地質(zhì)學院的溫家寶,在三線建設口號的召喚下,奔赴祖國西部的甘肅。在共和國領導人中,同樣有著領導三線建設經(jīng)歷的,還有宋平、李嵐清、王兆國……
也許您不知道三線建設,但是您也許知道成昆鐵路,攀枝花鋼鐵集團,酒泉航天中心,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壩水電站和中國第二汽車廠這些中國響當當?shù)钠笫聵I(yè)單位名字。這些,都是三線建設的直接或間接的產(chǎn)物。
也許您不知道三線建設,但是您也許看過《青紅》,看過《我11》,看過《山楂樹之戀》。這三部電影的背景,就是三線建設。其中《青紅》和《我11》的編導王小帥,出生5個月后隨父母從上海搬遷到位于貴陽的三線建設企業(yè)的貴陽光學儀器廠。他在那里長大,俗稱三線二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線建設,是一個激動人心而又一度神秘的話題。從1964年到20世紀80年代,成千上萬的建設者,包括工人、解放軍、工程技術人員和干部,從中國的四面八方,匯集到內(nèi)地大西北、大西南的叢山峽谷之中,苦戰(zhàn)十余年,進行了一場鮮為人知但規(guī)模極其浩大的建設。
在備戰(zhàn)的要求和“文革”的沖擊下,三線建設的歷程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影響深遠,猶如一場激烈的戰(zhàn)爭。最后,在三線地區(qū)拔地而起了1100多個星羅棋布的大中型工礦企業(yè)、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它形成了中國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業(yè)基地,初步改變了中國東西部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布局,帶動了中國內(nèi)地和邊疆地區(qū)的社會進步。
50年后的今天,三線建設走進了歷史博物館(2013年8月,全國第一家三線建設博物館在貴州省六盤水市開館),但作為幾代人的特殊記憶,卻始終揮之不去。在紀念三線建設5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回憶三線生活中的那些人和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