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瑩倩 攝影/胡锃飛(部分)
從沒想過能夠在現(xiàn)實世界中與《吸血鬼日記》的小女巫邦妮有這樣一次面對面的對話。采訪當(dāng)日,上海正接受著狂風(fēng)暴雨的洗禮,但她的健談和爽朗笑聲卻一掃因天公不作美帶來的陰霾。從鏡頭里走出來的格蘭厄姆,暫時告別了吸血鬼世界中的“爾虞我詐”,初到上海的她看上去興致盎然。
《吸血鬼日記》拍攝到第六季,不可避免地迎來了最終季。女主角妮娜·杜波夫的名號早已如雷貫耳,女二號坎迪絲·阿科拉也在劇中因與始祖吸血鬼的“緋聞”鬧得風(fēng)頭正勁。作為劇中女三號,拿來不斷被比較應(yīng)該算是卡特·格蘭厄姆演出至今最常碰到的事兒了。原以為采訪中其他兩位女主演的名字是被禁止提問的雷區(qū),但意外的是,對此格蘭厄姆表現(xiàn)得極其大度。在聊起3人私下里關(guān)系如何時,她顯得興奮異常。一直保持短信聯(lián)系的她們,對外界各種攻擊性的評論絲毫不在意,心態(tài)坦然自如。想必對格蘭厄姆而言,能讓全世界的觀眾認(rèn)識“邦妮”這個神秘的小女巫就已經(jīng)算成功,又何必白費功夫再去暗自較勁人氣。
相信和許多觀眾一樣,最初對格蘭厄姆的印象完全脫胎于《吸血鬼日記》中的女巫。在劇中不茍言笑的她,雖然體格嬌小,卻因擁有令吸血鬼都聞風(fēng)喪膽的強大魔法而被人艷羨。自身能力的確是夠強大,但劇中的邦妮卻常常因為無法正確控制魔法而陷入迷茫,相較于現(xiàn)實中的格蘭厄姆,電視劇的她明顯還未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biāo)。
“我從不迷茫。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定心丸。但如果我不工作,我一定會瘋狂?!边@是卡特·格蘭厄姆在多年前采訪時說的,被不少粉絲追捧的“勵志名言”。而熱愛格蘭厄姆的粉絲一定知道她指的工作絕不僅僅只有“演員”這一重涵義。生于外交官世家的卡特·格蘭厄姆從小擁有極高的語言天賦,懂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希伯來語,她積極地發(fā)揮著自己的才能,在閑暇時間里,去聯(lián)合國難民署幫忙。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良好的家世似乎早就為她鋪好了成功的地毯,為何她還要大費周章地選擇“演員”這條路?的確,若想要快速成名,踏入娛樂圈絕對不是什么明智之舉,但卡特·格蘭厄姆對家人認(rèn)定的“外交官”職業(yè)明顯不感興趣,“沒有選擇作為一名外交官,也是因為其實我對政治什么的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我個人對關(guān)于人道主義的救濟(jì)活動比較上心?!?/p>
格蘭厄姆做決定從不會被別人左右,對于自己認(rèn)定的事情,她有著堅持到底的決心,音樂是其中的另一項。曾為黑眼豆豆樂隊巡回演唱會嘉賓的格蘭厄姆從小就對音樂情有獨鐘。“在不帶任何功利心的情況下,這種吸引就順其自然的發(fā)生了。雖然我當(dāng)時很喜歡麥當(dāng)娜(Madonna)和嘉娜·杰克遜(Jana Jackson),很受他們啟發(fā),但我并沒有刻意地去模仿他們的東西,而是做我自己想做的音樂?!?/p>
對每件事都自己想法的卡特·格蘭厄姆,身上有種女生罕有的果斷氣質(zhì)。而在為此次采訪做準(zhǔn)備工作時,我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格蘭厄姆的星座一欄中,赫赫然地寫著“處女座”3個字。都說處女座糾結(jié),凡是愛吹毛求疵,但坐在我們面前,隨意笑容中透著堅定信念的卡特·格蘭厄姆與傳說中的“處女座”完全對不上號。
Q & A:
Q:《東方電影》雜志社
a:卡特·格蘭厄姆
Q:掌握那么多語言,那你對中文有興趣嗎?
a:當(dāng)然。雖然我不一定會唱中文歌曲,但是我想至少我要學(xué)會怎么用中文與別人交流。
Q:你認(rèn)為中文的魅力在哪里?
a:因為我感覺中文是一種很復(fù)雜的語言體系,而對我來說,越難學(xué)的語言就越有魅力,所以,我覺得中文超級性感。
Q:語言天賦會不會對你演繹女巫的魔咒有幫助?
a:一點也沒有。其實這些都是不存在的語言,而這些“咒語”的緣起其實是拉丁語,但是我不會拉丁語。所以,如果這些咒語是根據(jù)法語、西班牙語或希伯來語等一些我比較熟悉的語言,那我就會覺得比較輕松了。
Q:表演這種混亂語言的時候,你會不會笑場?
a:我很愛笑,所以我其實常常笑場。特別是在一些很嚴(yán)肅的場合的時候,我內(nèi)心暗暗告訴自己,千萬不能笑場,但是其實我一般忍不住。有時候我自己都特別不能理解自己,我會問自己:天哪,你到底在干什么!
Q:如果讓你來演,你最想演什么角色?
a:我不想演任何別的角色。但是,我非常喜歡看馬特·多諾萬的戲,他是劇中為數(shù)不多的人類。
Q:如果讓你選擇一種超生物,你最想做什么?
a:其實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會想要成為像《神奇四俠》那樣可以自由變換形體的生物。
Q:劇中角色,會有你自己性格的影子嗎?
a:當(dāng)然。我只是把不同性格的我放入了不同的角色,但歸根結(jié)底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