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蓮娟
前幾天看到一個案列,來訪者是一名13歲的小男孩,由于心理學的第一原則是保密原則,所以姓名等資料不便透漏,案例如下。
一名母親打電話來為其兒子咨詢,父母雙方都是教師,一直由于工作忙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顧及孩子,他正處于青春期叛逆階段,自尊心比較強,在小學剛開始的幾年學習是非常好的,五年級的時候成績開始下降,數(shù)學老師找其談話,被說了幾句,由于自尊心的緣故,感覺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導致后來各科成績都開始急劇下降,五年級的時候喜歡一個六年級的女孩,是屬于單相思,六年級女孩的對他不理不睬,導致其自尊心又受挫,更加的不愛學習,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使得他的情況更糟,老師看他的成績下降,找其父母談話,父親陪同前去,在交談的過程中,其父與老師發(fā)生了沖突,這樣一個情形,更讓孩子的心理、學習受到了影響,母親見其情況更嚴重,帶其看了心理醫(yī)生,被診斷有輕度抑郁,母親讓其在家休息,天天在家上網(wǎng),有了輕度的網(wǎng)癮,母親無奈,打電話前來咨詢。
備注:母親第一次打來電話未了解情況(個案工作室),負責接待的成員們打電話過去其母親表示我們這邊安排好了再聯(lián)系她。
這個案例很詳細的向我們闡述了一個事實,教育問題導致孩子叛逆,我們都知道,教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這些方面中,問題最嚴重的還要屬家庭教育,就針對上面的那個案例來說,首先,這個孩子在剛上學的幾年,學習是非常好的,其父母都是教師,先天的因素對孩子發(fā)展的影響是非常的有利的,可是,為什么會發(fā)生后面的事情呢?
我們再看后面的,孩子的自尊心比較強,數(shù)學成績下降,老師找其談話,喜歡上對自己不理不睬的女孩,老師與父親的沖突,回家休息。我們由這幾點可以得知,這個孩子問題產(chǎn)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自尊心受挫。
自尊心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一個人一生中追求的就是自我實現(xiàn),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是這么說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這個過程中一直處于需要的追求與滿足狀態(tài),最后達到自我實現(xiàn),人們從最初的生理需要到后來的安全需要、歸屬于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xiàn),這是一個階段,也是一個我們必須的經(jīng)歷的過程,顯然在案例中這個孩子的家庭因素之下,孩子很滿意得到了的前三個層次的需要,發(fā)展到了自尊需要,可是在之后的認知中又產(chǎn)生了很大的矛盾性,也就是還不能正確的理解這個社會,不能完整的認識到自己的狀態(tài),這是導致叛逆的一點原因。
第二點,父母都是老師,顯而易見,父母都比較忙,所以對孩子的照顧是很少的,所以孩子和父母之間缺少溝通,導致產(chǎn)生隔閡,從而使得親子關(guān)系進一步惡化,所以,這個案例從這里告訴我們,溝通和交流是多么的重要,就現(xiàn)實社會來說,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庭分崩離析,又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人嫉惡如仇,說到底的一個原因就是兩者之間缺少相應的溝通。
我們的社會的主導因素是人,是人際交往,交往的根本就是溝通,正是因為溝通的減少,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問題。
再回歸正題,上述案例中有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母親帶孩子去看心理醫(yī)生,診斷其有輕度抑郁癥,什么是抑郁癥呢?抑郁癥是情感性精神疾病或心境障礙的一個類型,也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臨床上以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缺乏為主要特征的抑郁發(fā)作。
情緒低落的特點是患者感到抑郁、悲傷、絕望、失去信心或神情沮喪??梢詮幕颊叩哪槻勘砬?、動作行為觀察得到。多數(shù)患者伴有焦慮。抑郁癥的診斷:以情緒(心鏡)低落為主要特征。病程持續(xù)至少2星期。至少伴有下列4項癥狀:①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②精力明顯減退,無原因的持續(xù)疲勞。③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④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或有內(nèi)疚感,可達妄想程度。⑤聯(lián)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⑥反復出現(xiàn)想死之念,或有自殺行為。⑦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⑧食欲不振、或食欲減退、體重明顯下降?;蚴秤黾?,體重明顯增加。⑨性欲明顯減退。社會功能受損,或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人的情感都有低落期,在這個時期如果再加上一些壓力,很容易表現(xiàn)出類似抑郁癥的表現(xiàn)。
案例中的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是自尊心受挫,導致學習下降,情緒低落或者暴躁。母親將其接回家休息,裝而注意力很大一部分放到網(wǎng)絡上面,有了網(wǎng)癮。
網(wǎng)癮產(chǎn)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二是自卑,在現(xiàn)實中找不到安慰。三是網(wǎng)絡游戲的吸引,自控力的缺乏。四是自我認知的不完善。
案例現(xiàn)實,可見這個孩子正好都具備了這些,自己的成績下降、喜歡的女孩對自己愛理不理、被診斷有抑郁癥、父親和老師的沖突、和父母老師缺乏交流,都是誘導因素。
那么,現(xiàn)在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得給孩子自信,選擇孩子擅長的方面,讓其發(fā)展,自信增加了,自尊心自然而然的就出現(xiàn)并會達到一定的滿足。
其次,我在上文中已經(jīng)多次強調(diào)的,溝通,家長老師和孩子多溝通,達成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協(xié)議,促使孩子成長。
最后,轉(zhuǎn)移注意力,讓孩子的注意從網(wǎng)絡上轉(zhuǎn)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能夠很好的做到以上幾點,孩子的發(fā)展必然能夠迎來一個嶄新的狀態(tài)。
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家人的寵溺中,不受什么委屈,可謂是掌上明珠,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很多的問題都會潛伏起來,直到后來的爆發(fā),最常見的就是孩子的不能自主,在家一切事情都有父母幫助完成,可是一旦到了外面,接觸了這個社會后,明顯的陌生感以及不適應感就會產(chǎn)生,這也是導致孩子叛逆、學壞的原因。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父母給孩子安排生活,孩子小的時候一切東西都要按著父母的意愿去做,上什么學校、學些什么技能之類的,前段時間在心理訪談的節(jié)目上面看到這樣一則個案。
一名女孩子出生在單親家庭中,母親對她寄予很高的希望,所以一切都是按著母親的意愿去做,孩子果然不負母親的苦心,最后上了一所名牌大學,學了很好的專業(yè),后來也考了各種資格證、拿到了碩士學位,畢業(yè)后,每個人都說這個女孩子以后一定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女孩的工作怎么也找不到,有些機構(gòu)甚至不給她面試的機會,女孩子以及母親等人都是異常的想不通,為什么這么優(yōu)秀的一個人,找不到工作呢?之后在心理專家李子勛的分析下得出下面的結(jié)論,孩子從下按著母親的意愿生活,發(fā)展,嚴重的缺乏自主,可以說,這個女孩子從小到大就是母親的一個翻版,也就是說,這個孩子從來沒有給自己活,而是為母親活著,導致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從而使得在畢業(yè)后出現(xiàn)找不到工作的狀況。
這個個案告訴我們,教育從小做起,并且是管教中也要夾雜著順應的方式,給孩子規(guī)則的時候還要傾聽孩子的想法,讓他們真正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該怎么做,同時能夠完全的認識自己。
在說道認識自己的時候,心理學上面有這么一個方式,WHAT療法,也叫做二十問題療法,就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讓對方能夠以不同的答案回答“我是誰”,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認識自我的方式,也是我們?nèi)魏我粋€人都應該知道的方式。
在孩子的教育中,李子勛老師在談到親子關(guān)系的時候分析說,青春期前,青春期時,青春期后的孩子都有一個問題,就是被關(guān)注,自我感,自我認同,被關(guān)注的感覺,覺得自己很重要,覺得自己有價值,故此,長期的發(fā)展,就會出現(xiàn)親子關(guān)系不和諧的局面,這是一個很普遍同時也是很多家長尤為擔心和頭疼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敬群,邵秀巧,心理衛(wèi)生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10(2012.7重?。?/p>
[2]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